把全国的差生给衡水中学,会是什么结果?
差生之所以差,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师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一是学习态度问题;
差生,大都不思进取,如果决心学习的话,成绩也不会这么差的。
二是学习专注度问题;
差生,学习专注度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三是没有目标理想。
差生,大都是混日子,不考虑未来!
试问,一个志在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能没有学习动力吗?
纵观全国各省市地区的高中,衡水中学的确是独树一帜,鹤立鸡群。
从省内来看,纵观河北近10年高考,你会发现,2016年、2014年、2013年和2011年的文理科状元均来自衡水中学,只有2018年和2012年是落空的,其余要么是文科状元,要么是理科状元。
从全国来看,有哪个学校一年可以考上二百多名清华北大呢?
但衡水中学可以做到,且一做就是好几年!
当然,衡水中学出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生源优质,倘若将差生送往衡水中学,怎么可能考入那么多的清华北大呢?
【结束语】
诚然,优秀的师资力量与科学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孩子成绩地提高,但这并不是主要因素,关键取决于孩子自身的努力程度。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把全国的差生给衡水中学,会是什么结果?
笔者也有同感,我们当地也有一所类似河北衡水的中学,每年中考后将整个所属县(市)及城区的尖子生招收进去,可以讲没一个不是尖子生,因为不是尖子生的成绩达不到他们学校的分数线,学校是绝对不会收的。记得前几年是如果要是离他们学校录取分数线还差5分以内的,一分至少要一万元左右买进去也行,所以说这些尖子生不但是高材生,同样也是高价生。
作为招入的都是高材生,每年的高考录取率当然就高了,这并不稀奇,相反,同样是这所学校,不讲招录的都是差的,就是普通的高中招录的那一类学生,也就是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试想一下,那么这所学校的高考录取率还能是那么高吗?结果显然是不可能的!
把全国的差生给衡水中学,会是什么结果?
把全国的差生给衡水中学,会是什么结果?结果就是衡水中学再也不是那个牛气哄哄的衡水了,直接变成一摊死水!差生之所以被称为“差生,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是“刀枪不入”、不爱学习;虽然说“名师出高徒”,也得是学生愿意学习的前提下,衡水中学的老师无论再怎么牛,面对一群真正的“刀枪不入”差生,同样也是束手无策,因为还有一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梅花香自苦寒来”,孩子学习成绩好坏,绝非一日之功,这需要诸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具体来说,笔者谈三点:首先、学习主要是孩子自己的事,别人无法替代。孩子本身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就是老百姓嘴里说的“是不是学习的那块料”),直接决定了他的学习成绩好坏,例如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努力程度、学习方式方法等。其次、孩子的家庭教育水平,是影响孩子基本素质形成的最重要外部因素。我们常说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初的偶像”就是这个道理,家长的素质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基本素质形成,孩子成长的根就在家庭里。再者、孩子接受的学校教育到底适不适合,也会对孩子的素质产生深远影响。现在普及义务教育、零起点教学了,让孩子的学校教育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但是“一人难趁百人意”,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风格,有的孩子喜欢就乐意学,有的孩子不喜欢就不乐意学!
衡水中学的老师不管多厉害,也并不会“点石成金”之术,一个已经蜕变为“顽石”的孩子,再高明的老师也无能为力,除非弄虚作假。差生究竟“差”在哪儿呢?一个孩子能够被称之为差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学习基础特别差,老师讲的东西根本就理解不了。比如已经是高三的孩子了,马上面临高考,对于小学的四则混合运算还一窍不通,你让衡水中学的名师们教个屁啊!②学习习惯特别差,从小养成的种种劣习,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改不过来。这种孩子说句不好听的话,已经是“朽木不可雕”了,老师的各种“摆事实、讲道理”,对他如同“对牛弹琴”,把衡水中学的老师们气疯了,也是毫无建树!③品行特别差,不但不服从教师管教,甚至以给老师对着干为乐。这样的孩子,用范增的那句来说,就是“竖子不足为谋”,他们已经从根子上烂透了,也就是“不可救药”,你让衡水中学的老师“如之奈何”?
把全国的差生给衡水中学,结果早已经就注定了,衡水中学立马会“树倒猢狲散”,很快就“泯然众人矣”!大家不要过于迷信衡水中学,它的成功,如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一样,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衡水中学之所以这么显眼和耀眼,伴随着的还有整个河北基础教育的整体没落,偌大一个河北省,除了一个衡水中学出类拔萃、光彩照人以外,周边地市县区的学校教育呢?黯然失色!再看看相隔不远的江苏省基础教育,苏南、苏中、苏北,遥相呼应、姹紫嫣红,这岂不恰恰映衬出了那句名言“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嘛!所以,衡水中学作为一种现象级教育,是在夹缝中独舞的奇葩怪胎,是一种扭曲了的教育观,不必刻意去羡慕和崇拜,更不要真的去模仿与复制,那是不正常的,无法持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把全国的差生给衡水中学”,结果一定还是差生依然是差生,衡水中学的教育神话会瞬间烟消云散!衡水中学之所以还是衡水中学,就是因为它仍然还是高高地站在塔尖上,有着众多的膜拜者心甘甘愿去作祭品,一旦神话破灭了,人们才会回归理性!
把全国的差生给衡水中学,会是什么结果?
我的高中是省重点高中。老校长回忆当年建校的情况时说:第一批学生都是县城来的普通学生,老师们完全是凭着工作热情和教学能力把这批资质一般的学生送上了重点大学。也因此,学校慢慢有了名气,越来越能吸收到好的学生。
衡水中学的水平绝对是顶尖的,即便是把全国最差的一批学生带到衡水,衡水的老师一样可以让这些学生取得巨大的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
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是很大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水平:优秀的老师能够把问题讲得透彻,能够根据学生的水平调整教学方式。
2、管理水平:优秀的老师能够很好的管理班级,在学生中有威望,让学生愿意跟着做。
3、心理影响:优秀的老师能够给孩子指引方向,并且让学生相信跟着做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给衡水中学的老师带一个差生班,我相信最后的班级成绩一定能够有很大很大的进步。至少,绝大多数同学都能上本科,而且有一部分同学能够上重点。
但是,假如是某个差生进了衡水中学学习,跟着一个进度很快的班级一起学习的话,最后的结果就不好说了。因为,假如是一个差生班,老师可以调整教学进度,做出匹配班级整体学习能力的教学进度。但是假如是一个快班,让一个差生去跟着一起上,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差生会严重地消化不良。
一个学生要想取得进步,最重要的是有适合节奏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每天都能取得进步。假如差生跟着一个快班上课,那么知识灌输得越多,负担就越重,最后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不会太好。
把全国的差生给衡水中学,会是什么结果?
全国的差生都给衡水,衡水会接收吗?这不是要砸衡水的招牌吗?
衡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考神话,每年一二百清华北大,去年清华北大学子达到了二百多个。衡水的教学模式也备受争议,学生在校学习视频也不断网上流传,看到学生学习紧张辛苦的学习镜头,让人对这种军事化管理模式提出异议。是孩子健康重要,还是学习成绩重要。
每天不管在什么场合,总看到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学习笔记,走哪带哪。早上五点多起床跑操、背书,晚上学习到十二点,许多还拿着手电筒,窝在被窝里继续学习。平时吃饭,一路小跑,去厕所限制时间,打乱了孩子正常生活规律。
人们不断质疑,当今教育到底是培养刷题机器还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衡水培养了一个个高分低能,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步伐。
如果把差生送去衡水,这些差生能否适应衡水的教育模式,我想,差生没有多大改变,衡水的管理模式会随着变化吧!没有好苗子,哪有好成绩,将颠覆衡水神话,使衡水辉煌不再!
把全国的差生给衡水中学,会是什么结果?
把全国的差生放到衡水中学,会是什么结果?我认为结果一定是:衡水中学把这些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能考上本科,但是几乎没有学生考不上北大清华,更不会出现像现在这样每年考一二百个北大清华的情况。
其实,这是一个学生重要还是老师重要的问题!
第一、好的学校,能够转化差生!
没有哪个学校,是一开始就全部是优质生源的,学校的优质生源,是全体教师奋斗的结果,一个好的学校,肯定有一个好的校长和一群能拼负责的老师,而这些老师,能把很多差生转化成中等生。
著名的超级中学,除了衡水中学,还有一个毛坦厂中学,和衡水中学相比,毛坦厂中学接受的几乎都是高考的“失败生”,他们在毛坦厂中学复读一年,相当于“做一年牢”,而就是拼命学习这一年,他们中多数学生都能考上本科或者重点本科,但是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屈指可数。
好的老师,能够给学生“雪中送炭”,能把差生转化成优秀的学生。
第二,衡水中学的成功,和生源有密切的关系
衡水中学在全省甚至全国招收选拔优秀生源,让这所学校更加可怕,实际上衡水中学的老师,并不是非常优秀,而衡水中学招聘时,也没有规定要研究生或者名校毕业生。实际上,由于衡水中学高强度的劳动和强大的压力,老师的流动性是非常强的,除了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其他老师也是参差不齐的,但是这个学校把集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借助优秀的生源,所以才能够长盛不衰。
好的老师,更善于“锦上添花”,能把优秀的学生,变得更加优秀。
第三,最好的教育,是学校、家庭和学生合力努力的结果
我们要承认老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但是不要夸大老师在教育中的作用,老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同样的老师,带出的学生,有好学生,也有差生,如果好学生是老师教育的成功,你就得承认差生就是你教育的失败。
实际上,很少有人把好老师和差生放在一起,即便是老师,也喜欢教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这是所有老师的教育理想,好学生和好老师在一起,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
除了老师和学生,家庭的作用同样不可忽略,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可塑性非常强,能够给学生施加最大影响的,不是学校而是家庭,所以说家庭是第一桶染缸,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是很有道理的。
家长铺路,老师指路,学生走路,这样的教育,最有可能成功!你觉着呢?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