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12岁女学生坠楼,生前疑遭老师体罚,同学:骂的真得很厉害, 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珠海香洲某学校,年仅12岁的女孩从教学楼坠下身亡,美好的生命就此结束······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据“上海热线要闻”报道,女孩父亲在看完学校监控后,是这样描述的:
在中午12点左右,小茹的数学老师王老师突然抽查作业,在查看孩子作业时,王老师当着小茹的面将作业本摔到一旁,紧接着就是责骂,随后王老师还使用尺子打了小茹手掌3、4下,并继续批评孩子。女孩父亲查了一下涉事的教师资格证情况,结果网站上显是“该证书不存在”,这就让此次事件变得“复杂”了,这就不仅仅是体罚的问题的,还涉及到老师诚信、学校管理等方面问题······
对于此事,校长则表示,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一)惩戒不等于体罚!靠“体罚”的手段来解决教育问题,不仅收效甚微,甚至还起反作用!教育部门与学校三令五申禁止的事情,也是新闻上经常听到的事情,为何还有老师要“以身试法”呢?想不通!
试想一下,倘若打骂有效的话,岂不是人人都是大学生?
体罚学生,尤其是体罚低年级学生,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较大的创伤与心理阴影,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与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作为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平时不妨多学习一些管理学生的方法与技巧,丰富我们的管理技巧。与其花时间琢磨如何惩治学生,还不如花时间去学习管理学生的方法与技巧,你们觉得呢?
(三)倘若老师无证上岗的话,那就说明学校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同时也说明老师诚信有问题。2008年及之后的教师资格证,可以在网上查到。但2008年之前的,查不到。
也不知该老师是在哪一年取得的。
【结束语】优秀的老师,往往靠魅力征服学生!而不合格的老师,除了打骂,别无它法······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珠海12岁女学生坠楼,生前疑遭老师体罚,同学:骂的真得很厉害, 你怎么看?
珠海香洲某学校读6年级小茹11月12日中午从教学楼坠亡,美好的生命定格在12岁。
看到这个问题,我感到很震惊,特地搜索了一下这个问题的真实性。
据小茹父亲说,当天中午吃饭时间王老师检查数学作业,但看到小茹的作业时将她的作业本扔到一边,然后就开始责骂,并用戒尺打了她的手掌心四下,并继续责备小茹。监控显示,小茹周围有很多学生在围观,在打骂完小茹后,王老师继续站在讲台上拿着麦骂了好几分钟,与此同时该班班主任也坐在一旁吃饭,并未关注到周围的事情。
就在数学王老师走出教室后,悲剧出现了,小茹直接冲出教室从楼上跳了下去。
事发后小茹家属要求学校出具该老师的相关证书和资质,但查询结果疑似不存在。家属开始质疑该教师从业资格的合法性。目前该事件教育局和公安已经在着手调查。
但不管调查结果如何,有几个事实我们是可以客观来评说的:1、小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或者完成作业质量不高,难度是洪水猛兽吗?批评,惩戒,都没有问题,但一定要有度!无休止的责备,其实就是语言暴力,即便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你还在喋喋不休,让孩子的尊严何存?
2、批评学生的时候,为何允许有学生围观?批评学生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否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都是自己的同学在看自己的笑话,让孩子心理崩溃了。
3、学校对老师的教育方式培训是否到位?虽然大部分老师都学师范专业的,但毕竟还有一部分是非师范类的老师,每一个老师都是需要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要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实时调整教育方式。6年级的孩子,你还按照1年级的教育方式能行吗?
总的来说,这种事情还是再次提醒了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为了成绩而盲目的惩戒和语言暴力,这并非是我们做老师的初衷和使命。
珠海12岁女学生坠楼,生前疑遭老师体罚,同学:骂的真得很厉害, 你怎么看?
的确,我也和很多人一样,看到这个问题后,首先是去查证了一下事件的真伪以及事情的来龙去脉。
事情大概是这样的:
在珠海香洲区壮华学校,中午12点时,数学老师突然抽查学生作业,发现小茹等三名同学没有完成,于是老师就骂了他们。 监控显示,王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把作业本一摔,然后就是一顿责骂,之后老师拿出尺子打了小茹手掌三四下,后来又继续批评了三四分钟。 据同学们说,老师当时骂得可厉害了。之后老师继续在教室吃饭,在老师吃完出去后,小茹就选择了跳楼。这样的新闻,让每个作父母的家长看完都感到悲痛和震惊!但是事后又不得不让人深思。
近年来,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而且经常是由于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为此有些人还纷纷各自站队。
- 有为老师叫屈的,认为老师说深了不是,说浅了不是,管也不对,不管也不对,当老师太难了;
有的为孩子委屈,认为孩子从小就背负着升学的压力,家长和学校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很多孩子自杀,都是因为压力太大,而老师的打骂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还有的人认为是家长教育出了问题,才导致孩子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太差,认为都是家长惯的......
其实出现这种问题,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两大主要矛盾造成的:
第一、就是家长和老师的过高期望与孩子自身能力太普通之间的矛盾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学霸,有的孩子就算拼尽全力,最多也就能当个中等生。
但是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可就不一样了。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都认为自己家的孩子才是天下最棒的孩子,都以为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就算没有多么的与众不同,有的家长也会固执地想像自己的孩子有多优秀。
所以家长在孩子身上寄托了太多自己一生都无法实现的理想和愿望,可是孩子真的就如家长眼中那么优秀吗?
可以说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要再用戴着“滤镜”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了,面对现实吧。
而在老师眼中呢?似乎哪个孩子都有可能拿满分的,考第一的,只要是按照他教的方式去学习。
一方面,老师是希望自己教的班学习成绩可以在年级名列前茅,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可以说,这算是个上进的好老师,这个想法也没有错。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希望班里的学生都能听从自己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以证明自己的理念是正确的。如果有人反对或不听教诲,那就会触犯了老师的威严,挑战了老师的底线。
不少老师都坚信,只要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只要学生遵守自己制定的纪律,就一定会成为好学生,优等生。
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就算所有的学生都像木偶一样听从你的指挥,最后也不可能都变成优等生,再优秀的老师也不可能把全班教成整齐化一的学霸。
古人还主张“因材施教”呢,但是现在很多老师却根本不管那么多,不管什么基础的学生,不管什么性格的学生,都是一样的对待,这样必然会产生矛盾。
比如,有的女生比较害羞胆小,爱面子,如果你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对她连打带骂,她心理怎么能承受得了呢?
第二、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快乐教育”与老师对孩子的“严苛教育”之间的矛盾
现在很多家长都是70后,80后,文化水平较高,所以孩子在家里接受的教育很多都是“快乐教育”。
父母们精心呵护孩子的心灵和成长,说话办事都会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会给孩子难堪,主张让孩子快乐学习,开心成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并不十分苛求。
可是到了学校,特别是名校,那些所谓的“名师”,对孩子的严苛程度,有时候真的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我记得几年前发生在我们这里的一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有一次我坐公交车上班,看到一位妈妈用轮椅推着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去医院,周围人都好奇地问,这孩子怎么了?没想到这位妈妈的眼泪刷地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听完这位妈妈的话后我们都惊呆了!原来这个女孩上初一,因为上课没回答上来问题,被老师罚在教室后面面壁蹲着思过,结果蹲了一上午,等到中午放学的时候孩子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后来被送进医院治疗,可是至今仍然站不起来,每天都要妈妈用轮椅推着去做康复治疗,母亲整日以泪洗面。
一个花季的少女就这样被生生摧残了!
当时这件事在我们这里很轰动,因为那个老师还是特别出名的名师,据说,如果孩子想进她的班级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的孩子在家里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宝贝,在学校却被一些老师呼来喝去,甚至打骂,这巨大的心理反差,极有可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失衡。
我记得女儿上初中的时候,也是找的名校名师,费好大劲进了她的班,结果那个老师,别看人长得瘦弱,矮小,打起人来毫不手软,据说,除了我女儿,班级所有的人都挨过她的打。
至于为什么我女儿没挨过她的打,一方面,我女儿特别懂事听话,成绩也还可以;另一方面就不在这里说了。
但是尽管如此,每当看到老师打身边同学耳光的时候,女儿都吓得胆颤心惊。后来初中毕业后,她跟我说,妈妈,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胆小?都是被X老师给吓的......
现在想起来我还很后悔把孩子送到那样一个班级,别的不说,单单就是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伤害就是一辈子没办法弥补的。
当然不是说所有老师都这样,也不是所有名师都这样,但是有一部分人的确是这样的。不信,你问问自己家的孩子。
有的孩子本来在家里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可是到了学校却遭到了老师的打骂,伤了自尊,丢了面子,所以就难免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来。
那么怎么才能解决这两个矛盾呢?
第一、老师和家长都要尊重孩子,接受孩子的普通,接受孩子的个性差异。我认为首先要解决好老师和家长的心态问题。家长要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孩子,老师在教育孩子上也不要一刀切,要因材施教。
作为老师,要时刻记住,要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要认识到学生个性都是不同的,千差万别,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就算有的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也不至于要打要骂的,因为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别说老师没有权利打孩子,就连家长也没有权利打孩子,老师只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就好了。
如果讲课没听懂,你可以再讲一遍,怎么讲也听不懂,那就算了,只要大多数听懂就可以了,如果你教的每个学生都什么都会,什么都懂,都听话,那跟机器人有什么区别?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就算学习不好,将来还可以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从事一些不需要太动脑的工作,只要做一个心地善良,积极生活,心理健康的人就好。
我们看到有很多孩子学习很好,最后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高智商的犯罪更可怕,所以我们不要培养一些成绩优秀,却心理扭曲的孩子,那就与教育的理念背道而弛了!
作为家长呢,一方面在教育孩子上要宽严相济,不要太宠溺,也不要太严厉,因为任何事如果做得太极端,最后都会形成很大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完全接纳孩子的不完美。不要总是对孩子抱太高的期望,或者总给自己的孩子打造完美的人设,让孩子不敢犯一点错误,受一点委屈。
有的孩子太娇惯,结果在学校一点委屈都受不了;有的家长太严苛,结果孩子在学校就会经常会受到欺凌,这都不是好的结果。
人无完人,所以家长和老师不要对孩子的要求的太高,只要孩子努力了,无论做成什么样,也不要太过强求。
毕竟连你自己都不是完美的人,为什么非要对孩子要求那么苛刻和完美呢?
第二、教育孩子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科学理智看待问题。家长的教育水平高是好事,但是对于从西方传过来的“快乐教育”也要辩证地运用,不能只是一味地快乐教育。
比如在在“快乐教育”的同时也要给孩子一些“挫折教育”。时常让孩子接受一些挫折,这样才会培养出强大的心理素质,遇事不会钻牛角尖。
老师呢,对孩子严格教育没问题,正所谓“严师出高徒”,但是一定要把握好“严”的度。如果严厉过头了,就成了严苛,有时候甚至会发展成暴力,最后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于是有些老师就说了:一出事老师就背锅,这老师没法当了,以后再也不管学生了,结果班级乱成一锅粥。
这种老师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去了!要么又打又骂,要么啥也不管。
孩子是要老师管的,不然送到学校来干嘛呢?只不过是要老师换个方式去管,要科学理智看问题。
比如,对于那些无理取闹的调皮孩子,你要严厉一点,才能让他们不欺负别人,影响别人;
但是对于那些温顺、胆小和敏感的孩子,就不能采取打骂的方式,伤了孩子的自尊和面子,造成严重的后果。
总之,家长平时要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不要一见面就只会问“作业写完了没?”“考试得了多少名?”
要知道孩子所有的极端行为都与生活中周围人的影响密切相关。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自己言行对孩子的影响。
望子成龙没错,但是也要因人而异,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看看我们的周围吧,尽管很多家长都拼了命地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人中龙凤,但最后呢?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
不如接受现实,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心地善良,健康阳光的人,将来开开心心地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是对社会做出贡献了。
而那些渴望桃满天下的老师们,也不要太苛求孩子的优秀率了,现在这个12岁女孩跳楼的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起了警钟!
有的老师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训斥孩子时,嘴巴说话就特别损,那说出来的话,能让人羞愧得无地自容,没有强大的内心支撑着,估计一般孩子都会留下心理阴影。
十几岁的孩子对自身的认识还没确定,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阶段,老师的话有时候会像刀子一样刺痛他们的心,会让孩子一时想不开做出决绝的事来。
发生这样的事,是令人难过和悲痛的,因为身边有很多朋友家里的孩子都在上学,都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事,我今天就是综合地讲一下我的看法,作为参考。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像花朵一样,可以享受着社会和家庭,家长和老师的阳光和雨露,不要再承受一些无谓的雨打风吹而早早就凋零了!
关注@一凡亲子教育 ,为您分享更多亲子育儿、亲子教育知识,让我们成为更好的父母。珠海12岁女学生坠楼,生前疑遭老师体罚,同学:骂的真得很厉害, 你怎么看?
对于作业的问题,今天我把半期的测试卷发给所有学生,我说改错这是必须的,如果你确实不改我也没办法,但是你们要知道,你们的吃饭穿衣是你爸爸妈妈为你负责的,不是我来负责的,你们学习不需要你爸爸妈妈为你负责,也不需要老师为你负责,是需要你们自己负责的,我希望你们认真的改错,如果你不懂的可以直接拿来问我……因为每天总是要清理家庭作业或者课堂作业没有完成的,总是有那么几个孩子,连续追问几天都完成不了,加上有个别家长不配合,完全没办法,所以我自己给自己定了个时效性,两天之内没有完成的我就不再追究了。
具体到这件事情上,我们看一下具体的经过:时间:2019年11月12日
珠海香洲某学校教学楼 人物:小茹(化名) 起因:小茹(化名)数学作业未做,被数学老师杨老师批评教育(据学生透露,老师骂得很厉害)
中午12点左右,小茹的数学老师王老师突然抽查数学作业,而小茹没有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被数学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还被用尺子打了三四下手心。被“批评”的小茹在数学老师走出教室后就冲出教室从楼上跳下。当小茹的父亲接到电话赶到学校时小茹已经意识微弱,在送往医院抢救后依然没能挽回生命。
据说后来家属要求学校出具该老师的有关资质证书好像没有,所以家长怀疑该老师不具备教师资格证而进入学校教学工作。
反正这个老师摊上事了,学生的作业就算没有写,找时间补齐就完了,或者告知家长就可以了,为啥会体罚手段呢?如果用得好,也许家长会感谢你,就算这样我也不会用的,一旦孩子出事,这个老师可就真的摊上大事了……
记得前天放学一个家长看到孩子的作业有点多,可那是当天的作业,孩子贪玩很多没有写,只能让他晚上完成,家长监督,既然家长这么说,我就顺势说,为了不影响其他作业,我的作业暂时就先不用完成或者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多简单的事儿啊……
话说回来,老师就算处理方式有错,孩子你也不能轻视自己的生命吧?假如如你那样,我可能小时候读书一学期得跳几次楼了,也许那个时候没有楼房,根本就不知道高楼是啥样,我还是感谢当年老师的严厉,让我有机会考大学进入大城市,见识了高楼大厦是啥样……但绝对不是用来结束自己宝贵生命的平台!
珠海12岁女学生坠楼,生前疑遭老师体罚,同学:骂的真得很厉害, 你怎么看?
又一起花季少女跳楼事件。真是让人心痛不已。为何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呢?
事情发生在2019年11月12日, 珠海香洲某学校学生小茹(化名) 被数学数学老师王老师抽查数学作业,而小茹没有完成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被数学老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还被用尺子打了三四下手心。 此后,数学老师用站在讲台上骂了几分钟。被“批评”的小茹在数学老师走出教室后就冲出教室从楼上跳下。当小茹的父亲接到电话赶到学校时小茹已经意识微弱,在送往医院抢救后依然没能挽回生命。这件事情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教育的本质,老师到底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指导他们在求学期间知道什么是责任、义务、努力、坚持,而非单纯的传授知识,粗暴的强制灌输。
首先,我相信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让自己的学生认真学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可以说,这位老师平时一定是一位比较负责任的老师。这位老师中午不休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到班里检查作业,可以说这位老师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否则,完全可以不这么较真,自己干点自己喜欢的事,不多操心,不多受累,也不用生气,这多好!
但是这位老师不仅检查了,而且认真检查了作业,并且因为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真正生气了。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这样“掏心掏肺”的真生气。
但是这位老师的做法不能让人赞同。出发点再好,采取的措施达不到目的,甚至造成伤害,这都是十分错误的。这位老师出发点再好,也不能掩盖他采取措施的错误性。那就是责骂、体罚、羞辱学生!
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她做错了,没完成应做的任务,老师可以教育、批评,但是前提是学生能够接受,老师是出于爱心。
如果只是功利的看到成绩,而忽略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本质的教育和关怀,这种“责任心”是可怕的。
这位老师的教育指导思想更多的是停留在灌输知识,完成学习教学任务。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那就是启发、引导、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觉得这位老师的责任心停留在最表面的层次,就是关注成绩,关注知识教学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人”的教育。
正因为如此,看到学生没完成作业,就火冒三丈,大发雷霆,口吐恶言,手持教鞭。
教学中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完不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老师会很头疼,但即便学生暂时做不到,也不能以伤害为代价羞辱学生。
要知道学生是人,不是机器。行为、性格、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养成。老师去培养、塑造都没有错误,但是要关注“人”的教育,不能本末倒置。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现在的孩子心理脆弱,思想极端。经不起批评和挫折,责任意识淡泊,自我意识膨胀。心理教育刻不容缓。这件事情中的女孩已经走了。不应再做更多的评述。我只想说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尤其是做家长的,在平时关注孩子身体的同时,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心的建立,受挫能力的培养,自我反思的形成等等,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点点滴滴渗透。这样在将来的生活中、或者踏上社会,遇到种种问题,才能正确对待,避免极端。
又一个年轻生命逝去了,可惜可叹。愿今后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天堂无泪,一路走好!
珠海12岁女学生坠楼,生前疑遭老师体罚,同学:骂的真得很厉害, 你怎么看?
事发地是珠海香洲某学校,女学生读6年级,时间11月12日中午时分,因她没有完成作业,疑似受到了老师用尺子打手和责骂,后从四楼坠下,经抢救无效身亡。
这个孩子的的离去,让人深感惋惜:生命定格在12岁,再也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她这一去,又让家人如何承受失去骨肉的的痛苦?而这孩子的离去,是不是会让一些老师们有一些深刻的反思?1.老师一定要慎用或者不用手中的戒尺!因为没有哪条法规明确规定,老师有惩戒权。所以,即使手中有戒尺,也不能随便用!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没有完成学习任务,可以限定时间让她完成,也可以跟家长谈这个问题,让家长配合解决问题,没有必要为此动手。没事还好,有事的话就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现在就是这样,孩子没了,老师动手就成了大问题了。
2.即使学生再小,也应该受到尊重。学生犯了错,老师在批评教育时要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向学生动手、责骂学生,都不是明智之举。学生还小,对批评教育、压力的承受能力不一样,况且是女孩子,更爱面子,当着全班学生,老师批评教育更要注意方式方法,伤学生自尊心的事千万别做!
3.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在学习方面。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基础积累、自身的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参差不齐,加上学生学习习惯的不同,所以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全做到。这个老师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对学生要求再严格、老师的教学成绩再好,一旦学生有了事,前面的所有成绩都会归零!
因此,在对学生的教育问题上,一定要理智对待,老师们千万不可动手或有失师德,而陷自己于被动境地。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