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一个班主任搞班级奖学金,每个家长交2000,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感谢“宇宙最好老师”的邀请,他是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我们先来看一下题主提供的截图,内容如下:
您好,我朋友是东北师大附中明珠的,她们班班主任非要搞什么班级奖学金(背着学校)每个家长交2000元,他学习不是特别好,家庭条件也一般,根本就得不到,而且设立的也不公平。就是想让您曝光下,请将我的头像打上马赛克。究竟是什么样的奖学金制度呢?我们再来看一下题主供图,如下:
(一)老师这样的做法,明显是不合理的,倘若被投诉,是要受到处罚的。教育部门早就下发规定,不准学校老师乱收家长的钱,像这种收受家长奖学金的钱,明显是违规行为。
(二)每个家长交2000元,这样的数额也忒大了!一人2000,一个班按50人计算,就是10万元。
试问,如此庞大数额的钱,谁去保管呢?
再者,这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家长来说,又怎能承受得起呢?
(三)这样的奖项设置,是否公平公正呢?考好的,拿钱多;考不好的,没有钱拿。
试问,这不是明白着让差生家长送钱给好学生吗?公平吗?
(四)对于该班主任的做法,难道学校不知道此事吗?作为学校领导,平时要做好班主任的监督管理工作,如果查到班主任的不合理行为,要及时批评指正。
如此大数额的收钱,还制定出纸质奖学金制度来,难道学校领导能没有耳闻?值得反思。
【结束语】老穆希望这位班主任能够及时收手,避免被学生家长投诉!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你们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一个班主任搞班级奖学金,每个家长交2000,你怎么看?
想法很好,但做法欠妥。
班主任私自向家长收取费用是严重违规行为。不管收取这个费用是以什么样的名义,这都是一个违规行为,是规范办学行为中所不允许的。不要说收取金额这么巨大,就是一毛钱也不能够收取。
先假设这个班级可以这样做。
那么,试问班级中有多少同学可以拿到奖学金?每位同学每学期能拿到多少呢?
班级中将近1/3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怎么办?家庭情况不好的人怎么办?
那部分学习成绩不好家庭困难的同学,他们家长每人出2000元钱却用来奖励了其他孩子,让这部分孩子及其家长情何以堪?
再说,直接用奖学金的形式奖励中学生,真正对中学生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到底有多大呢?
会不会带来其他隐性的负激励效应呢?比如说奖励了一小部分而打击了一大片。再比如,说用金钱奖励会不会让学生变得更加功利和自私呢?
这个班主任也真够敢想敢做的。
奖励激励学生的初衷没有错,但总得讲求方式和方法。
班级设立所谓的奖学金,还要让每位家长上交2000元钱作为奖励基金,这也算得上是一个有超级想象力的创意了。
看来这个班主任,对国家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基本规定是根本不了解的。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很明显,这位班主任的行为是背着学校,凭个人一时兴致脑洞大开想出来的主意,但他却没有想,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悬崖勒马还为时不晚,空中刹车还来得及,赶紧向家长解释说明情况,及时退还所收费用,并诚挚的进行检讨道歉。
同时,希望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尽快严查此事,给家长一个公开的回应。
作为学校,要进一步严明校规校纪,严格遵照执行办学行为规范相关规定,对违纪违规老师作出严肃处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一个班主任搞班级奖学金,每个家长交2000,你怎么看?
长春东北师大附中一个班主任搞班级奖学金,每个家长交2000元。我把这个新闻看了两三遍,仔细思考了一下,没明白这位班主任的意图。非常奇怪。东北师大附中是一所著名中学,我有几位大学同学就是从这里毕业的,按说名校管理都比较严,竟然出现这种事情,真的是太奇怪了。
首先,这位班主任的行为属于乱收费。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对学校的收费是有严格规定的,不能乱收费。
其次,关于教育行业的乱收费是大众比较关注和敏感的,几乎爆出一件就处理一件。教育部很多文件都提到了严禁乱收费,可以说,任何一个跟教育相关的文件都会提到。这是一条红线。犯规之后,如何处理呢?我们看看文件《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的规定。
如果是记过以上处分,就不能参加评职称了,如果更严重,就会被吊销教师资格,吊销之后,就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了。
那这位教师的问题是否严重吗?一个学生收2000元,如果班里有50名左右的学生,就是10万元。10万元这个数目不小,我这里讲的是法律上的“不小”。大家可以去看看偷窃罪、贪污罪,里面对金额数目的规定。在偷窃罪里,3万元到十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贪污罪,3万元到20万元的,数额较大,判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罚金。贪污罪中,超过5千元就是入刑,5千元以下就是一般违法行为。所以,这位老师如果把这钱收了,问题性质还是蛮严重的。虽然我也不知道乱收费的处罚标准。
最后,很有趣的是,这件事,没有一位家长会同意的,因为没有人获得好处。每个人拿出2000元,按照奖励规则,年级第一,奖1000元,年级前10,奖500元。依次递减,年级前300名,奖100元。我觉得图中最后的300名为300元错了,应该是100元。还有各种单科奖。我看了下,条件非常苛刻。政治历史物理化学,满分奖100元。语数英年级第一,奖100元。
我查了下这个学校是叫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明珠校区,就是初中部,有3972名学生,平均下来,一个年级有993名学生,差不多1000人。前300名,意味着要前30%。如果这个班是普通班,那么最好也就是正态分布,班里的前30%就是学校的前30%。那么班里后70%的人基本不可能获奖,最多有个进步奖,最高200元。
如果这个班是实验班,全在年级前300,我估计不可能,否则不会提出奖励。我先不算这个情况。先算年级第一名的情况。
年级第一名是不是赚了呢?年级第一,奖了1000元,4科满分,400元,语数英绝对不会全是第一,假定有一门第一,再加一百元。作为年级第一,也不可能获得进步奖,因为不可能从很后的名次进步到前面。那么,他最多能拿到1500元,还是低于自己拿出来的2000元。这个已经是最极端的情况了。
当然,有可能说,老师这个奖金池是准备用好几次的。有化学,表明已经是初三,我想最多就是三次吧?两次期中,一次期末,至于最后的中考,我想没有家长会放心老师发放这个奖金的。除了第一名的,维持住这个超高的成绩,能赚回来,3次获得4500元,多赚了2500元。可以肯定地说,第二名开始就很难赚回来了。除了第一名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得到好处。其实第一名也很悬的,如果某次没考上第一,几乎也就不亏不赚。没有任何人获益事情,这种游戏大家会玩吗?
而且,学生们会因这些钱有改观吗?我觉得没戏。中考的压力,考上、考不上的优劣可不是区区几百元或者几千元,甚至也不是几万元能衡量的,有着中考的压力,这点钱算什么?
这个对任何人都没好处的游戏,我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出来的。因为对老师本人也没有好处啊,稍微被人一举报,百分百处分。我估计这件事实行不了,当然,实行不了是保护了老师。如果收了钱,老师就非常被动,因为被告是百分百,大部分的家长都是不愿意的。
大家觉得呢?能否来谈谈?
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一个班主任搞班级奖学金,每个家长交2000,你怎么看?
对于这位老师的做法我不赞同。班主任想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加大了对孩子的奖励力度。期中考试,获总分获得全年级第一名,奖励1000元,其他的名次依次向下,也奖励几百元不等。
查阅了相关的新闻资料,我没有找到这一所学校是公办还是民办。但是从相关资料反映,这所学校在当地社会效益是比较好的,每年小升初时当地家长为孩子择校的名校之一。
我所在地区一些民办学校,也设置了一些高额的奖学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成绩优异者,减免一部分学费或者获得奖学金。我有一位同事的孩子在当地的一所名校上高中。这所名校每年的学费是1万元。
由于孩子成绩优异,三年高中的学费被减免。每学期还有3000元左右的奖学金可以拿,大大促进了孩子们提高学习成绩的积极性。 但是这笔费用都是民办学校自行解决,没有向题至所说的,在学费之外另行摊派。
老师要求学生缴纳一部分班费,作为班级活动的经费使用,绝大多数家长都可以理解。班费收取的标准是几十元或者一两百元不等,这都可以让人理解。这所学校的这位老师的做法,我觉得一是欠考虑,第二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我们按照每个人2000元计算,班上如果有50人的话,一次性可以收10万元。面对着10万的巨款,如何分配肯定会引起相当大的争议,其次这笔费用是否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按照题主所说是背着学校自己搞的,这就更不允许。
如果每个学期都在2000的话,会造成家长沉重的经济负担,有违规收费或者乱收费的嫌疑。虽然有一些物质上的奖励,更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但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已经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结束语:希望相关部门对这样的事情认真核实,退还家长收取家长的相关费用,对这一名同行应该做出相应的处理,因为他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收费政策。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一个班主任搞班级奖学金,每个家长交2000,你怎么看?
东北师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中学,是公办学校,是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的。
这个老师初衷是好的,想把所有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可惜,没有得到所以家长的认可,最终被举报,等待他的轻者是调离,重者是下岗。
我相信,这位老师现在的心情很复杂,他的内心在呼喊,我本无罪,明月可鉴!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他的奖励机制和奖金分配情况:
这是A类的,奖励到年级前300名,可见奖励面还是很宽的,只要努力都有达到的可能性。
这是B类的,单科数学,语文,英语你基础不行,政治历史物理化学只要努力,还是有可能达到满分的,尤其政治历史,现在90分选择题,十分填空题,只要认真听课,就能打满分,这个奖项照顾到大多数。
这个奖项太容易得了,只要成绩有所提高,在学校的名次就会上升,而且成绩越差提高的可能性越大,老师的用心良苦啊!
这个奖项更明显,就是照顾和鼓励差生的,只要你努力,哪怕提高一分都有奖。
看这个奖励机制,就知道这是个好老师,是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可惜没有得到家长的认可。
那么奖励机制到底对提高学生成绩有没有效果?
我们县里重点高中的校长在自己单位院里,搞了一个尝试,虽然也还存在许多弊端,但得到家长的认可,而且搞的红红火火。
他把全县的精英都集中他那里,重点培养,但是费用较高,一年大约需要30000元,孩子早上上学到晚上晚课结束才可以回家,半封闭状态。
去年招收两个班140人,今年招收七个班,还有家长托人拉关系往里进的。
我弟弟的孩子小升初,全县考第五,轻松进去了。上次吃饭在一起了,我问他理想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拿到年级组第一,理由是,能得到奖金15000元,说的时候,眼睛都发亮,跟我说,姑姑,好好学习,能得那么多钱哪。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年级组第一,开家长会,也有奖金,你看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是孩子。
这位校长可以,这位老师为啥不行?
一,他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而是偷偷的进行,因为他知道,请示也不会通过,私自收钱属于乱收费是违法的。
二,没有和家长沟通好,把奖励机制给家长发过去,详细讲解,特别是差生家长,2000元能提高孩子成绩,多吗?况且努力还能得回来一些。
三,老师被幻想冲昏了头脑,忘了三条红线不能踩,体罚,补课,收费。踩上任何一条,都有可能丢掉饭碗,憧憬的理想没有实现,自己但是先趴下了。冤吗?一点都不冤!而且,你还连累了你的同行的兄弟姐妹,又会有人跳出来,大肆批判了。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还是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现实吧。
老师除了用金钱鼓励孩子学习,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不是的,金钱鼓励的方法可行,也是短期的,长效的方法,还是要做学生思想工作,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动力的源泉。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先制定短期目标,一个一个去实现,最终一定能实现理想,而且过程充实,快乐,一生都令人回味无穷。
我在这里提醒各位老师们,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很多,但绝不能做违法的事情,即使你的初衷在好,想法在美好也不行,别做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蠢事。
长春东北师大附中明珠校区一个班主任搞班级奖学金,每个家长交2000,你怎么看?
从我个人来说,我简直就怀疑这个班主任搞班级奖学金动机不纯。
我们来看看题主的截图:
您好,我朋友是东北师大附中明珠的,她们班班主任非要搞什么班级奖学金(背着学校)每个家长交2000元,他学习不是特别好,家庭条件也一般,根本就得不到,而且设立的也不公平。就是想让您曝光下,请将我的头像打上马赛克。一、试问班主任哪里来的搞什么班级奖学金的权利?
现在班级收班费本来就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应该说,作为一个明智的班主任,应该是知道收班费对于自己前途影响的。每个家长交2000,假如一个班是50个人,那么总金额就是10万。每家都有每家的困难。这么大的金额,会带来家长一定的经济负担。
而且试想一下,这10万块钱,由谁保管来呢?假如由学生来保管,不注意丢失了怎么办?那时候谁来负责赔。假如由班主任来保管,这么长的时间之前,钱放在家还是存银行呢?这简直就是一个烫手的山芋。
所以我个人的观念就是认为这个班主任搞这个什么班级奖学金的动机不纯。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例子,值得我们思考,也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说实话,有一些败类,可能因为很多原因,在外面欠了不少账。在处心积虑之下,他就会把手伸向学生家长。
一般来说,家长都会这么想,孩子搁在这种老师的手里有了怎么办呢?也只能抱着配合的态度,上交2000块钱。可是,全部上交的10万块钱由谁来保管呢?这缺乏一个阳光监督的机制。家长也不会保管这一笔钱,最后家长们就会钻进了这种赌徒心理的人的圈套。
其实家长们没有想过,背着学校搞这种班级奖学金,他的这种做法会是正确的吗?
二、用高额的奖金来激励学生是不合理的。
试想一下,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必须要用钱来奖励吗?我们的孩子读书是为了自己不假,但是可以说,用钱来奖励学生是短视的行为。这样做,会让学生有功利性的思想,对学生以后身心发展,三观认知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总之:从这个老师的做法来看,我觉得他怎么做的动机不纯。这种做法不仅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也影响了家长们对老师这一职业的认知。背着学校来搞班级奖学金,我觉得家长就应该举报,把这种教育界的败类从老师中揪出来。从家长来讲,有时候也要有质疑的精神,对于不合理的东西勇于说不。而对于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来说,对于恶劣事件,一定要严查、严惩,还我们一个教育的充满正气、健康的氛围。
我是高三探长,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欢迎关注,留言评论。记得点赞哟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