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面临6.5万名教师缺口,“工匠之师”怎样锻造?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高职院校为何会缺少这么多老师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今明两年,高职院校将扩招100万学生,这一政策的落实,必然能快速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为什么突然会有这么多的学生报名高职院校呢?老穆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国家的教育政策。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因此在中考中,各地教育部门都会要求学校严格执行普职比6:4(或5:5)的任务,因此,考上高中的难度将加大。
考不上高中怎么办?
或许有人会说复读。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地区是不允许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留级的。
老穆在暑期时,曾看到宝鸡市教育局发布一条“关于严禁招收初三复读生的紧急通知”,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全市所有公、民办初中学校、普通高中、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招收初三复读生。
一旦学生增加了,教师自然也会增加,这就给“师资”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这么多的老师到底从哪里来呢?
【1】招聘应届毕业生可以吗?
老穆认为,这也算是一种办法,但是,这样的老师往往不适合在高职院校教书。
高职院校的老师,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有超强的实践能力。
试问,学生过来干嘛的?不就是为了多学实践能力吗?为了毕业后更好地找工作。
因此,高职学校需要实践性人才,而不是理论人才。
【2】高职院校急缺“双师型”人才——既有扎实理论,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
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时间表,“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
年轻老师,要多下车间、多去店里实践、多去公司实践,不断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
【3】聘请有经验的“企业职工”到学校当老师。
这不是玩笑话,而是切实有效的。
当然,企业职工来学校做老师,还需要与学校的老师多沟通,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这样或许会更好。
【结束语】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这些人才大都出自高职院校,因而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是一场艰巨的任务,打好了,也就成功了······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高职院校面临6.5万名教师缺口,“工匠之师”怎样锻造?
现在高考学生都不愿意上高职院校是有原因的,高职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原本都是应用型的,但是由于师资力量的问题,把应用型的技能教学硬是给搞成了理论教学。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学生是来学技能和本事的,而老师却给他们在讲基础课理论。
我家亲戚有个小孩在高职院校学的是机器人专业,刚开始报考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说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很发达,通过三年的学习找工作肯定没问题,可是到了学校之后却发现现实很残酷,这个机器人专业有180多人,但拥有真正机器人理论和实践技术的老师却没有,都是从外面的机器人公司聘请的兼职老师,每个班每周就一节课。要知道这些技术性老师在机器人公司的年薪都是几十万,到了高职院校只能拿个10来万,我想谁也不会愿意全职干的吧。
大家心知肚明,高职院校要想有出路,必须要解决“双师型”的师资问题,大比例提升技术性老师的比例,虽然道理大家都懂,但问题这个真的很难解决。要知道这6.5万名工匠之师可不是普通的老师,说个不好听的话教授都比不上的,这些人才在各行各业都是非常吃香的,他们的技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经济效益,所以他们拿到的待遇都非常高,但学校根本就没有实力去聘请这些技能型教师,学校和企业在抢夺技能型教师人才中是处于劣势的。
所以,我认为要想解决高职院校工匠之师的问题,必须要依靠投入,靠待遇去吸引人才,各个地方应该将此项纳入城市人才引进的范畴。
同时还应该加强校企合作,有学校和企业来共同培养技能型师资,让这些老师既能够发挥教学作用,又能够发挥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作用,这样的模式,甚至还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途径。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高职院校自己培养双师型些人才,通过到企业深造学习,参加国家各类师资培训等,现在很多的年轻教师都很聪明,只要有机会,他们成长起来是很快的,只要让他们看到职业发展希望就行!
大家觉得这种方法可行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关于高职院校教育的问题,请关注我哦!
高职院校面临6.5万名教师缺口,“工匠之师”怎样锻造?
工匠之师缺口大,马上怎么锻造恐怕也来不及了。必须从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中选拔优秀人材,边干边培养,摸索经验,更好胜任本职工作。别无捷径。
高职院校面临6.5万名教师缺口,“工匠之师”怎样锻造?
我们国家的高职院校的教师缺口是这么的大,对院校的教育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国家的教育,师资力量更加薄弱,从初中毕业生,挑选了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中师进行培养,填补了空缺,壮大了我国教育事业。
如要增加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从根本上找原因。我们国家每年培养的高素质人才也不少,为什么没有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引起重视。
调整相关政策,吸引素质高的高校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
现在要填补高校的高素质人才,可吸引工程师、技师等人才进入。可兼职、或直接调入高校进行教学。像这样的人才,不但学历高,而且还是有真才实学的,经验丰富的实力教育家。
高职院校面临6.5万名教师缺口,“工匠之师”怎样锻造?
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高等职业师资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之外,主要依靠高职院校自己培养。一般来说,有如下几个途径:
第一、招聘有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做实习指导教师。一般高职院校都会有实习基地。包括校内的实习工厂、农场,校外的实习基地等。其中,校内的实习工厂、农场必须有专业工作经验的人负责。这些人一方面负责工厂、农场的运营,另一方面做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
第二、培养双师型专业师资。一方面,鼓励专业理论课教师参加专业技能考核 ,考取专业技能证书。例如,工程师、技师。与教师职称构成双师系列。另一方面,有计划安排专业理论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从实际工作中积累专业经验。
第三、推进校企合作,聘请企业优秀技能人才来学校任教。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老师派到企业锻炼,把学生派到企业实习,把企业的高水平技能人才请到学校任课。这样对学生提高专业水平作用更直接。
第四、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校办产业。专业技能是训练出来的,不是黑板上讲出来的。不论是专业理论课老师提高技能水平,还是学生培养实用技能,都离不开必要的实习场所,而与专业对应的校办工厂,则是比较好的实习场所,同时还能给学校带来经济利益。如果运转良好,学校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高职院校面临6.5万名教师缺口,“工匠之师”怎样锻造?
高职院校教师的缺口,应该从行业中来补充。高薪聘请,行业中的从业人员来参与职业教育,才是正道。提高待遇是关键问题,没有待遇,引不来真正的大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