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拟出减负新政:禁止公布中小学生成绩及排名、举行中高考“誓师大会”及发布中高考“喜报”, 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每到中高考之际,我们总能在新闻上看到“某某中学举行‘中考/高考’百日倒计时誓师大会”,师生们喊得很有激情,场面好不壮观!
但是,这样壮观的场面,在浙江省恐怕要看不见了,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如下: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会同省委网信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4个部门联合起草《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减负方案》),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减负方案》中有这样的几条规定,特别引人关注,如下:
【1】严禁教育部门、学校以任何方式公布中小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
【2】学校不得举行中考、高考“誓师大会”;
【3】不得发布中考、高考“喜报”,
【4】严控校内考试次数。
小学一、二年级不得以纸笔测试为主要评价方式。
小学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学科可安排期末考试,所有学科均不得组织期中考试。
初中可组织文化学科期中、期末考试,不得组织月考和周周清考试。
(一)严禁教育部门、学校以任何方式公布中小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排名,老师不再公布。这样的方式,会不会产生以下几个问题呢?
【1】学生间互相打听,倘若处理不好,容易闹出矛盾。
【2】会有部分家长不断骚扰老师,让老师公布成绩,从而造成家长与老师间的矛盾。
【3】对于初高学生而言,不知道自己的排名,如何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呢?
【4】学生间互相不知道名次,会不会增加学生和家长的不安感,促使他们拼命学习,生怕落后。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二)学校不得举行中考、高考“誓师大会”;对于誓师大会,老穆反倒觉得可以取消。
举办誓师大会,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但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利弊参半,取消就取消吧!还能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和时间。
(三)不得发布中考、高考“喜报”。老穆认为,这对于私立学校而言,或许是个较大的打击。
倘若私立学校考得好,但却不能发布喜报,这对招生会有一定的影响。
(四)严控校内考试次数。对于这一条,就见仁见智了。
小学生考试少,可以理解。但对于初中生而言,没有了月考,如何更好地冲刺中考呢?
届时,会不会有学校偷偷测评呢?值得深思。
【结束语】学生压力大,适当地进行减负,有利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至于这样的政策能否很好地被执行,还有待时间考虑······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浙江拟出减负新政:禁止公布中小学生成绩及排名、举行中高考“誓师大会”及发布中高考“喜报”, 你怎么看?
请恕我直言:
这种纸上减负犹如掩耳盗铃!
因为平时不公布成绩、不排名次,到中考时还是要凭分数上高中,到高考时还是要凭名次和分数上大学。
禁止举行高考誓师大会,高考就不在那里了吗?
禁止公布高考排名,大学就不是按排名录取的吗?
何必如此自欺欺人呢?
中小学生的负担来自哪里?中小学生的沉重负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升学压力。
中考后只有一半学生能上普高,能上普高的学生中只有四分之一学生能上重点高中。这不就是压力吗?
高考后,平均只有40%左右的学生能上本科,只有不到10%的学生能上一本。这不就是压力吗?
升学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所以平时不公布成绩能解决问题吗?显然不能。
②家长的期望。
学生的压力不仅来自学校课程,还来自课外辅导班。现在几乎没有学生不上课外辅导员班吧,哪个学生不学一两项才艺?舞蹈,钢琴,书法,绘画等几乎已经成了标配。
学校一周上五天休两天,还算合理。可惜,这两天又让各种才艺辅导班占领了。我身边有个孩子,小学3年级,每周上7个才艺班!
这难道不是压力吗?
这样的压力,靠不公布分数不排名就能减轻吗?
怎样才能真正减负?有人说只有变革考试制度才能真正减负,我却不这么认为,毕竟社会需要高端人才,需要这种严格而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
我认为要想真正减负,只有转变教育观念。
高考在那里不错,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去攀登那座高峰。
人要量力而行,适合走高考这条路的,大可以去走,而且要竭尽全力。
不适合走这条路的,完全可以绕道而行。社会不要逼家长,家长不要逼孩子,孩子也不要逼自己。
如此,方能减负。
我是小七,你赞同我的观点吗?如果觉得我说的不错,就给个关注吧。浙江拟出减负新政:禁止公布中小学生成绩及排名、举行中高考“誓师大会”及发布中高考“喜报”, 你怎么看?
现在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学生不比成绩比什么?学生不敢面对自己的成绩排名以后怎么可以跟别人竞争?怎么可以跟世界竞争?现在不单是孩子需要教育,家长一样需要教育,现在的家长从小把孩子娇生惯养,不愿意孩子熬苦受累,现在这么多学生动不动自杀,动不动离家出走,承受能力很差,再他妈的什么都不比的话我们的孩子还能面对什么压力?现在老师不敢管孩子,家长管不好孩子,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爸妈跟老师说不听可以打他,现在老师说句话都要小心谨慎,谁还敢管?
我儿子初三了,他的老师正好是教我老公的老师,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他说前几年他在课堂上轻轻的用教尺点了一下一个睡觉的同学,他就跟他爸爸说老师打了他,然后他爸爸直接冲到课堂上捉住老师的胸口想打老师,后来所有的同学都证明了老师没有打孩子,也去验伤了证明没有事他爸爸才道歉,我孩子的老师语重心长的说以后你们的孩子不听课,上课睡觉我也不会再管了,由着他吧,但是不要影响其他孩子就好了。
一个每年都教优秀班的老师,一个还有几年就退休的优秀教师何以说出这样的话足已证明他真的心寒了,他说的一番话值得家长们深思,他说我几十年肯定会有优秀的学生的,你的孩子只是我教师生涯的其中一个,我最多对着三年。而你们的孩子是伴着你一辈子的,他优秀与不优秀跟你们才有关系,我们当老师的都去帮你教育孩子,而有一些家长还要动不动就投诉我们,到最后我们也只能不敢管了。
浙江拟出减负新政:禁止公布中小学生成绩及排名、举行中高考“誓师大会”及发布中高考“喜报”, 你怎么看?
众所周知,不知道那些二百五的教育专家把中国的基础教育破坏的千疮百孔,其中尤其是小学损害最大,不许排名,不许留作业,哄着捧着让学生高兴,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度过小学生活。
一上初中,这些学生傻眼了,好的学习习惯一点没有,上课听讲不认真,作业完成不好,预习不会,心里脆弱敏感,小学生的富贵病,在初中全都暴露出来了。学生极其不适应,老师极其不满意,家长极其很焦虑。
为啥孩子补课,从小学就开始,因为,小学不补课,上初中跟不上呀。这是很多家长的现实考虑。我们小时候,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排名一定发成绩单,考不好会挨揍,所以只能好好学习。
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回归正常,该考试考试,该排名排名,该誓师就誓师,该状元就状元。
浙江拟出减负新政:禁止公布中小学生成绩及排名、举行中高考“誓师大会”及发布中高考“喜报”, 你怎么看?
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解决不了县市与县市、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恶性竞争问题和层层下达教学指标的根本问题,最终还是把压力全都压在学生身上,减负无从谈起。要想根本减负就要取消或弱化以成绩主要指标考核市、县、教育局、学校和教师的考核管理办法,要自上而下彻底改变以“成绩论英雄”的理念,否则,减负就是一句空话!
浙江拟出减负新政:禁止公布中小学生成绩及排名、举行中高考“誓师大会”及发布中高考“喜报”, 你怎么看?
如果仅从题主所提的问题来看浙江省的减负新政,恐怕真看不出什么减负的价值所在。因为仅这点内容明眼人都能看出没有减到要害处,像禁止公布中小学生成绩及排名这样的项目,除非采取ABCD计分方式,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家长,老师与老师之间相互拿分数说事的现象。
再如这高考誓师大会及发布中高考喜报,这些都是低概率事件,并不构成常规工作,如此说来,这减负来看也只不过表现一种姿态罢了。如果真的想减负,应该先从教育系统的行政机构缩减开始,减少机构部门,减少学校中层数量,把大量缩减下来的教师都放到基层一线去教学,你再看,是不是就能首先减轻基层老师的负担了?
再说针对学生的减负,事实上现在减负已经达到极限了,如果再大谈对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负,可能会造成一种危局。即学生在学校里学的少,在家里作业少,成绩上不去,只能被迫去参加教育培训机构的补课学习。如此说来,这是给学生减负还是家长增加经济压力呢?所以说,这减负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抓住教师工作负荷和学生课业时量两个关键点。
细看浙江省的减负方案,共有33条重点举措,明显感觉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内容。就如规范考试评价,除非把各级评比统统取消,才算得上真正为广大基层一线教师减负了。因为没有了评比的那些形式化的东西,自然就会让老师少了一些工作压力,从而静下心来专门搞好教学与育人工作。
再说落实家庭教育责任这块的内容,靠学校去推动,根本推不动。原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平等地位,学校教育管辖不了家庭教育,就如家长学校早就存在,最终改变家长多少?所以说,真正懂教育的改革者,一定会综合考虑到家校之间如何务实地做好共育人的工作,但是目前来看,很难把家庭教育真正的责任由学校交还给家庭,因为这根本不是学校的工作职责内容,你说再谈减负有什么意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