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学,大一入学一个多月,学得极其崩溃,有回去复读的冲动,怎么办?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孩子,如果你连现在的大学都读不去了,你回去复读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逃避现实吗?

如果复读后,你考上了一个更好的985学校,届时又该怎么办呢?难道你还要选择复读吗?一直到考上大专为止?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你现在才大一,遇到一点小困难,你就害怕了、退缩了,将来你又该如何应对困难更大的社会呢?

“笨鸟先飞”的故事听过吧,如果你觉得学习吃力,跟不上老师,那么你可以靠“勤奋”去弥补啊!勤能补拙嘛!

总之一句话,咬牙也要坚持下去,熬过了这段时期,你就没有问题了。

(一)作为一名大学生,别动不动就想到退学。要拿出你高三拼搏的精神去应对大学课程。

大学课程到底难不难呢?说句实话,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如果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你就能学好。

如果你掌握不了学习方法和技巧,你可能就要落后了,甚至跟不上。

困难总是有的,因此你要拿出高三那种奋力拼搏的精神去学习,总有一天你会跟上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二)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来提升自己。

老穆大学时,曾被太极拳难住,怎么学也记不住步骤,可马上就要考核了,该怎么办呢?

于是老穆请同学吃了顿饭,让他利用周末的时间教我,结果,我学会了,也通过了体育考核。

孩子,当你遇到不会的试题时,你可以请教你的同学啊!

再者,现在网络资源也比较发达,当你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网络啊!

总之一句话,办法总比问题多,不是吗?

(三)你要及时调整心态,恢复自信心,带着目标与理想,重新出发!

你不妨这样想,就当你休学刚回来,一切从零开始。

再者,心态要好,否则,你将无力学习。

(四)教育部规定,将加大大学生课程难度和毕业难度,让不好好学习的学生毕不了业。

面对这样的政策,你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从即刻起,努力学习。否则,你真有可能毕业不了业!

【结束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孩子,不吃苦又怎能学习好呢?加油吧!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211大学,大一入学一个多月,学得极其崩溃,有回去复读的冲动,怎么办?

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能轻言放弃!复读是下下之选,因为你复读了只是把现在走过的道路再走一遍,没有任何意义,甚至还不如现在。

其实很多大学新生,包括当年的我,都会遇到你同样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性的,并不可怕。

一个多月了没有跟上节奏,主要是以下方面的原因:一、大学教学方式、知识结构与高中的差异

高中的知识与初中衔接度高,所有科目初中都接触过,不会有陌生感,特别是刚上完高三,反复复习过来的,一年多没上过新课。

而大学上的课程完全不同。我当年是工科,除了英语、哲学、高等数学,高等物理高中还有点联系,其他的基本都是新课。即使是高数、高物,难度也远高于高中,不是一个水平,与高中相应课程衔接度并不高。即使文科也基本上是这样的。

大学教授的上课方式与高中老师也是完全不同的。

高中老师讲课,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基本上是按照中游学生安排进度,优秀生一般是觉得进度太慢,听课自然游刃有余。

而到了大学,教授们认为你们都是优秀学生,就按照优秀学生的进度安排课程,而且本来课程内容就很多,自然讲得进度很快,老师不会等待任何一个学生。基础课还很多上大课,一个教室百多个人,很多时候两节课连续上,没有提前预习过的同学两节连堂下来脑子基本上是蒙的。新的课程更是如此。

而且大学教授下课后学生们很难找到他们再请教听不懂的地方。因为教授们除了教课,还要搞科研,学生又太多,平时答疑根本不现实,忙不过来的。一般是考前安排一次课集中答疑。这也是跟高中很大的不同。

二、新生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能上“211”说明在高中是优秀生,学习也努力,本来想上了大学可以喘口气,结果憧憬已久的大学生活如此辛苦,课程比高中还紧,强烈的心理落差会令人沮丧,甚至产生放弃的想法。我当年也是如此,挺理解的。这就是因为没有做好继续吃苦和继续努力的思想准备。

要度过这一段时间并不难,但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想,上大学是来学习的,不是放松的。

放弃一切放松和享受的想法,做好继续吃苦,甚至更加吃苦的准备!

越好的大学要求越高,这是一定的。考上了允许学生混的大学,才真应该退学复读!

考上好大学是学习的真正起点,现在学习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是将来能用到的实用技能,是你将来安身立命的根本,所以必须认真努力学好。

现在重点高校根本也不允许你放松。重点大学竞争比高中还要激烈,因为大家都是优等生,智商差距不大,考上了重点,说明学习能力也是出类拔萃的,就看谁能够及时调整思想,思想紧张起来。放松的结果:一是各种荣誉与你无缘了,奖学金更别提,不要提将来的保研机会,毕业就业也没有优势;过度放松就极有可能挂科,主科挂科多了就意味着拿不到毕业证,甚至劝退。你努力了12年,就白忙活了!

你仔细观察一下,是不是大学所有不上课的教室都人满为患?图书馆更是需要提前占座?因为大家都在拼命学习,你不拼,就被淘汰!

二、学习方法调整

大学学习主要靠自学,老师仅是领路人。

你可能会逐渐发现,有同学不上课,成绩也不差,而有的同学天天认真上课,却挂科,就是因为自学能力的差异。

刚才说了,教授很忙的,所以他只负责教课,学生能不能听懂是没法管的。其实高中也是如此,老师一样上课,成绩不是分了三六九等?就是因为大家的学习方法不一样。

大学学习的几乎全靠自学。

1、要做到课前预习。

这一点很重要,最好是能够在上课前把上课内容能自学完,做到大部分学会的程度,留下个别知识点上课时通过教授授课解惑,上课就不会感到吃力。

2、课后要尽快复习做作业。

有的同学,喜欢等快要上课了才赶作业,因为有些课程两堂课之间时间跨度比较大,甚至差一周,如果不接着复习做作业,时间长了知识就变得陌生了,又要再自学一遍,效率就很低了。所以,作业不能积压,否则就跟不上节奏。

3、合理安排时间。

大学的生活相比高中,还是更加丰富多彩的,有各种社团活动和学校活动需要参加,还有不同课程的难度不同,要求也不同,这些都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对于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等主科,一定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因为更重要,在成绩排名的权重不一样,对将来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果现在学得比较吃力,就要优先保主科,先把主科赶上去,再照顾副科。

4、自学中查资料很重要

我上学时查资料主要靠图书馆,现在网络上的学习资料很多,条件便利了很多,但是学校图书馆的资料更为专业和匹配,所以还是要多泡图书馆。

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能放过,一定要通过查资料的方式彻底解决,否则后面的学习中,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成为拦路虎。也可以问同学,可是同学们也很忙的。

三、多向学长们请教。

你所经历的,很多学长都经历过,所以,多向学长他们请教可以避免你走弯路,做无用功。这种请教包括生活上和学习上的方方面面。可以同样的问题向不同的学长们请教,做到兼收并蓄,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找到良师益友,大学生活也就有了指路明灯。

结束语:考上“211”很不容易,是一个比大多数同龄人高得多的起点,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机会并不是一直都有的。任何新环境都需要适应,困难只是暂时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相信自己!加油!

211大学,大一入学一个多月,学得极其崩溃,有回去复读的冲动,怎么办?

我女儿是2015年考上陕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的,就在她开学一个多月的时候,我打电话问她,大学比高中要轻松一些吧?她说高中老师都是“骗子”,现在在大学里很忙很忙,反而很想念高中时代了!我就呵呵一笑:“这样就对了,自己好好调节吧!”。

大学一年级一般都是学的基础课,大二才开始学专业课。大一的专业课老师讲得像“风”一样的快,想要在课堂上就把老师讲的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么下来以后自己要学会慢慢的梳理,学会到图书馆查资料,学会在网上查阅资料等等!

大一学生刚刚进入学校,还要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每一个大学社团活动、学生会的活动都是很重要的,这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了解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因此,大一开始感觉千头万绪,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东西,感觉每天都在忙,又不知道忙了些什么等等,这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慢慢的就适应了。

提醒一下:

现在的大学取消了“清考”制度,所以平常该交的作业必须得交,不要旷课,因为大一基础课的成绩由两部分组成:平常的听课和作业占30%~50%,期末考试成绩占70%~50%,因此只要大一把过程做好了就不会挂科的。

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这个时候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就比较少了,那个时候就应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忠告:人必须要学会适应,只有自己适应环境,不能让环境来适应你。

祝:学业有成,鹏程万里!

211大学,大一入学一个多月,学得极其崩溃,有回去复读的冲动,怎么办?

我的孩子也是在2017年考上上海一所重点大学。他的情况和你差不多。

当我们送他到上海这所重点大学的时候,真的让我们惊呆啦。

名副其实呀,真的是魔都,真的是大都市,真的是一流城市,可真厉害。我们是第一次到上海来。我心里边暗暗祝福,上海啊上海,我把孩子交给你啦,希望孩子在这里得到锻炼,一步步长大成才,具有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能在未来的市场经济中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在前两个月里,我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问学习情况,第一个月之后孩子就说数学听不懂,老师讲得太快啦。

我们知道孩子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非常好,但是这样好的成绩到那里竟然听不懂,我们安慰他,不要着急,要多和同学们讨论。但是我们分析听不懂的原因,肯定是和高中老师不一样,大学老师讲法,有他们的独特之处,他们和大学老师还不适应。我们也很担忧,是不是可能他报了很多社团,在时间上不够,所以让他多预习,多看书。

他的确报了三个社团,后来果断退掉两个社团,就参加了一个社团。

有时候很晚啦,给他打电话,他还在班里学习,还在图书馆学习。两三个月后,他听懂啦,适应老师啦,感到学习很有意思了。并且还得到啦二等奖学金,大二的时候,得到了一等奖学金。

我的孩子有一点不服气的精神,越是不懂他不会说我不干啦,但是他也不给我们报,说遇到了困难,他总是有很强的耐心去消化,去思考。当然他最爱和他的好朋友讨论问题。

我们常常关心他,问他,但是他都不给我们说具体的困难,后来他自己都解决了,我们才知道,我的孩子从来没有给他的同学吵过架,在他周围有很多爱讨论问题的同学。

今年暑假,他在家里和同学经常来往讨论问题,一起踢足球,补习的同学问他问题,他非常有耐心,哪怕晚上12点,总是热心解答任何难题。

后来他想转专业,也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同学们讨论,努力学习达到了转专业的条件,终于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所以我感到,孩子们上大学已经成人啦,应该让他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遇到困难一起商量,一起拿主意,眼光要向长远看,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退却。

在学校要培养一颗坚强的心,到社会上遇到的困难,十有八九不如意,所以越是遇到困难,应该越有斗志,越要团结更多的朋友群策群力,这才是解决未来人生道路的长久之计。

我是教育处处春,希望我的建议对你有用也请你点赞,关注转发。

211大学,大一入学一个多月,学得极其崩溃,有回去复读的冲动,怎么办?

考上211大学还真不简单呢,估计有很多学生在羡慕你考上了211大学。在高中时老师们经常会对学生说:现在努力 点,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因此,许多高中生都把大学当作了梦中的伊甸园。高三尤其如此,那是他们半夜12点在床上躺下后的一丝慰藉。

后来,学生终于考上了大学。以为走进了春天的百花园,到处美丽而芬芳。一个月之后,在经历各种招新,各种点名,在不同的教室轮换,相同的是一节课总是两小时的人间喜剧之后,终于明白。现实里没有伊甸园,也没有永恒的春天。

于是大学生发出了感慨:“我想回到高三去休息”。

01 大学生活累吗?

经过高中洗礼的学生应该知道,大学生活的确比高中松散,没有高中的严谨规律。但是却一点也不比高中轻松。相比高中生活简单直接,埋头读书,大学生活显得纷繁琐碎。比起高三,大学有了周末,也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然而,周末以及那些属于自己的时间又好像并不属于自己,自己总是被某些看不见的绳索牵引着在各个场所之间奔走。

所以,大学生活比高中累,累在繁杂无序。

在高中里,每天有刷不完的题,看不完的课本,考不完的试。每天都在学习、都在想着名次。其实学习来去就那几本书,但却偏偏学不完似的。到了大学,才发现,高中那几本书实在太小儿科了。在大学寝室的书桌上随便抽出一本书重量都是高中的两三本。

更大的区别在于,高中老师把那几本书不断地扩写、不断地添加情节,以至于一学期过后,发现比当初领到的课本重了两倍。而大学老师却总是不地缩写,不断地删减情节,一学期结束后,发现明明比高中重两倍的课本被老师全部装在几张PPT里。大学老师居然不帮学生归纳整理了,居然不一道题一道题揉碎了来讲了。这些全部都要学生自己来完成了,得对着老师的几张PPT日夜煎熬,把它扩展成高中老师手中的教辅资料。

所以,大学学习比高中难,难在全靠自己学。

02 大学学得快崩溃了怎么办?

大学学得快崩溃了,肯定是很多大学生的同感。但是,哪怕崩溃了,也得用绸带捆住了继续学。回头路也并不那么好走。那些回头的学生,要么是迫不得已,要么是对专业失望,从来没有哪个是因为学崩溃了回去的。

我相信你回去复读也许能再考个211,甚至985,但那也没有改变本质。因为进入任何一所大学都是如此,你都要学得崩溃。

一、学得崩溃了还得坚持学,考试挂科了还得去重修。没有过不去的坎。

大学里每到学期考试,都会有人喊:“我上了一个假的学校,我进了一个假的专业,我读了一本假书。”但是,喊的那些学生,却桃花依旧笑春风。

当然,也总有一些学生真的挂科了,摔趴在那儿了。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爬。爬着爬着又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二、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能够考上211,想必也是有些学习能力的,怎能没点自信。另外,有一点关联的是,学得崩溃的大学一般都是好大学,学得崩溃的专业一般都是好专业。

相信大学老师的话:“大学里苦一点累一点,进入社会后才能找到好工作,有了好工作,你就轻松了。”想一想,好像有道理。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最后再说两点最实用的建议:学会学习。学会忍耐。

211大学,大一入学一个多月,学得极其崩溃,有回去复读的冲动,怎么办?

题主千万别冲动!冷静才能解决问题!

大学入学一个多月,学得极其崩溃,有回去复读的冲动,那么请问你以这种崩溃的心态、冲动的情绪去复读,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能考入985大学?还是考入同等次的211大学?再或者是考入你一直都在鄙视的二本大学?复读的结果,谁都无法预料,你说对吧?

大一刚开始学得很不爽,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因为选了一个很差劲的专业?还是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氛围而导致学习上的压力过大?或者跟大学老师、宿舍的舍友闹矛盾?再或者是没有成为传说中的班委、学生会干部、社团成员而心里空落落的?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及大学生的家长而言,能够考入211大学,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贸然选择退学而回去复读,我觉得这种做法不一定是理智的。

如果是因为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够满意,想通过复读来填报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我觉得抱着这种想法去复读,“性价比”是不高的。因为很多高校都有转专业的机会,满足相应的条件之后可以转到自己心仪的专业,不过难度有点大;就算转不了专业,如果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修两个专业,或者是在考研的时候选择跨专业考研,这样也可以选自己比较满意的专业。而通过复读去力求再次选自己满意的专业,万一遭遇退档,岂不是成了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暂时适应不了大学的学习氛围,或者学习上的压力过大想退学,我觉得这位题主有必要给自己一些适应缓冲的时间——让自己冷静下来,别老想着让大学的环境适应你,而要自己慢慢去适应这个全新的环境,慢慢去适应大学老师的教学模式。如果跟大学老师或者自己的舍友闹矛盾,认真反省一下自己存在的过错,自己有过错,该认错就大胆去承认,该让自己释怀就把心胸变得宽广一些——心胸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

至于在大一阶段没有成为班委、学生会干部或者一些社团的成员而感到很郁闷,我觉得这种郁闷也是多余的。大学四年可以在学生会锻炼,可以成为班委来锻炼自己的一些个人能力,也可以加入某一些社团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但是就算没有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的个人能力就不能得到锻炼了吗?当然不是。大学四年,题主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比如好好学习争取拿到丰厚的奖学金,比如英语四六级证书要尽快考到手,再比如与自己毕业后就业有关的相关证书的考试也要及时去争取,不要等到毕业之后才后悔莫及。同时,在读211大学的时候,你也要适当考虑一下是不是要选择在大四的时候准备考研。

总而言之,考上了211大学再想着去退学,我觉得这并非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你怎么看呢?欢迎朋友们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