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代表学校去参赛,要自己负责伙食费、住宿费、车费120元,家长质疑。你怎么看?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老穆认为,学校的做法欠妥,但也有其苦衷,学校想必是经费紧张,故而让学生家长自掏腰包。
早在去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对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在竞赛属性方面,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竞赛活动成本。我们再来看一下微信截图内容,如下:
老师:去文昌比赛,有老师带队,很安全安全。
老师:需要交120,两天的伙食费,一天的住宿费,来去的车费。
家长:学生去参加比赛是代表的学校,好比国家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这个钱应该学校承担。
家长:孙老师你别生气,我只道是学校收费不合理,与你们班主任无关。
老师:这个比赛是一个片区选拔,优秀的还要去县上比赛,取得优秀的成绩在中考中是可以加分的。
(一)这只是一个“片区选拔性考试”,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可以报名参加,因而人数较多。而学校经费有限,所以难以负担。这样的比赛,其实也就相当于初赛,至于学生是否能为校争光,还不好说。
初赛的学生比较多,学校经费有限,所以难以承担,更难以申请下来。
(二)根据微信截图内容来看,这应该是个乡镇学校,因而经费申请更加困难。学校办公经费,大都用来买粉笔、水笔、黑板擦、扫帚、水电费等,本就紧张,哪还有钱用来学生的住宿费、车费呢?
(三)教育部早就规定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可你的学校还要收费,是否合理呢?值得深思。
(四)说句实话,倘若你的孩子是参加市、省或国家级比赛,学校应该是不收费的。倘若孩子能够参加市、省或国家级的比赛,才算是真正为校争光。
您的孩子现在只是参加选拔赛,真的谈不上为校争光。
说句实话,倘若孩子参加了市级、省级或国家级的比赛,学校向上面申请经费也比较好申请。
至于选拔赛,学校是难以申请下来经费的。
【结束语】如果家长对学校的做法有质疑,不妨打电话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去咨询此事,真相也会立见分晓。你们觉得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学生代表学校去参赛,要自己负责伙食费、住宿费、车费120元,家长质疑。你怎么看?
本人老师,也曾遇到过同样的事情。
我们学校去年也曾组织学生去参加武术比赛,费用全部有学生自己承担。我这个老师也是很疑惑,学生代表的是学校,难道学校不应该出钱吗?
不过现在各学校基本都是如此,我想让大家承担费用,无非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学校认为,学生获得了出去锻炼的机会,应该感谢学校。学校难道还要花钱?
这是我们学校一个小领导的原话。说的我是哑口无言。
学校的意思:学校已经培养了你,现在又给你提供了出去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你应该自己花钱。
第二:现在学校出去参赛的次数太多,学生较多,学校真承担不起。
现在不像过去,一年能出去一次就不错了。我们这里,几乎每个月都有老师带学校出去参加各种比赛。篮球赛、足球赛、武术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特别多,这种情况,学校确实承担不起。
第三:摸准了家长的心理,就算掏钱,大家还是会让孩子去。
现在的家长都重视孩子,只要有机会,家长就算花钱,也会让孩子参与。学校可能挣是抓住了家长的这种心理。
我们学校,曾有家长质疑,校长直接表态,不愿交钱的不得参加。最后家长乖乖把钱都交了。
过去学生代表学校出去参赛,确实都是学校承担所有费用。但时代变了,学校领导都变聪明了。
合理的应该是学校和家长各承担一部分。作为学校,孩子们为你争光了,作为学生,学校和老师培养了你,大家互相都付出一点更为合理。大家说呢?
学生代表学校去参赛,要自己负责伙食费、住宿费、车费120元,家长质疑。你怎么看?
“啊!这么贵呢!要自己花100多块钱呢!我就不参加了!”
这是我近两年,建议我的学生参加省英语演讲比赛时,听到最多的拒绝的话。
我们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21世纪报中学生演讲比赛。每年都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当然最后能冲进省总决赛的同学还是很牛掰的。
有一年冲进最后省总决赛的学生就剩我班的一位同学小w。教导处副主任找到我,建议我陪小w一起去南京,我和小w的两夜住宿费和来回路费可以报销。
最后小w的家长商量下来,能进总决赛已经能证明自己的娃英语口语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至于到南京去跟南京的学生争总决赛名次,费时又费力,感觉没那个必要。于是就放弃了!
学校领导得知这一消息还是挺遗憾的。毕竟这个奖的含金量很高!学校也在经济上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因为学校还是对这一块学生竞赛的发展是很重视的!
题目中说学生代表学校去参赛,但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需要学生自负。学校不给参赛学生负责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等费用,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1、学校没有学生竞赛这方面的费用支出!
学校没有这方面的财政预算,总不能让学校领导自掏腰包。只能有参赛学生的家长买单。
2、片区选拔的获奖还入不了学校的法眼。
学校对于这种级别的获奖不甚在意,否则就会像我们学校对我班那位参加省总决赛的小w那么重视,会负责报销来回路费和住宿费了。
其实,家长对孩子参加各种竞赛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像我也要每年动员学生们参加21世纪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也有家长宁愿花几百块钱的报名费,让孩子去参加这类比赛。其目的不外乎是这几个:1、让孩子出去开开眼界!
孩子出去参加比赛的同时,会欣赏到其他选手的出色表现。让孩子意识到,跟自己同年龄的中学生,英语口语可以优秀到什么程度。出去受到“刺激”,对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2、给孩子一个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很多比赛非常正规。规模也不小。比如我们参加的21世纪报中学生英语口语演讲比赛,光裁判就有10个,其中会有外教。竞赛的其中一个环节是裁判提问。分别有一个中国裁判提问和一个外国裁判提问。
这样的环节非常考验一个中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和现场反应能力。正是孩子学了几年英语之后的一个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
结束语: 那些计较于几百块钱报名费的家长,也许他们并不是在乎这几百块钱的报名费。而是觉得他们的某些权益得到了侵犯,他们不参加这种比赛,只是在捍卫他们自己的权益。
所以,报名费该不该自己出,就要看在家长心目中,到底是捍卫自己的某些权益重要,还是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重要?
无论是选择捍卫自己的权益,还是选择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其实都没有什么错!区别在于家长不同的价值观而已!
我是绿衣黄裳99,一线老师,讲述教育,讲述成长。如果你喜欢我的故事,请【关注】我!学生代表学校去参赛,要自己负责伙食费、住宿费、车费120元,家长质疑。你怎么看?
既然学生代表学校去参赛,那么费用自然应该由学校承担,住宿费、伙食费和车费,一共才120元,这所学校也是太抠了吧,既想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这怎么可能呢?在我们地区,凡是学生代表学校参加的各级各类比赛,一切费用都由学校解决,对于取得成绩的同学,学校给予同等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去年,我们学校有两位体育特长生代表市上去参加省运会,从学生开始训练起,所有的一切费用均由学校承担,学校也有这笔专项费用,也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经费,但从来没有让学生自己承担过费用。因为他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代表这个市的运动健儿,取得了好的成绩不但为学校争光,而且也提升了该市的整体形象。在省运会上,这两位学生表现得很好,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们回到学校后,学校给予了他们同等的奖励,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我表弟是一位体育特长生,在读高中期间,参加过很多项目的比赛,也获得过市上五项全能冠军荣誉,跳高记录至今无人破,立定跳远3.2米等,他们在参加训练和比赛期间的所有费用均由学校承担,在即将参加高考那段时间,就有单位主动赞助我表弟去读大学,毕业后回他们单位工作,为他们单位争荣誉。表弟没有接受这位单位的赞助,毕业后他选择了一线城市发展。
学生代表学校去参赛,要自己负责伙食费、住宿费、车费120元,家长质疑。你怎么看?
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得荣誉为学校争光,费用应由学校承担。
在学校比赛活动特别多,层层选拔,学校、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正规比赛活动都不收参赛费,需要承担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生均拨款,每生600至800元,生均公用经费用于学校的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维修、培训、各类活动。学生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产生的费用学校利用生均公用经费支出。
我们学校每年参加的活动非常多,我也经常带队出去,一方面负责学生安全,另一方面安排学生生活、住宿。在生活上给孩子提供物质保障,激励孩子们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荣誉。
一般费用大,数额多的,用学校的公务卡,个人也可以办理公务卡,刷公务卡非常方便。保存好票据,活动结束好,办理差旅手续。如果数额小,先个人垫支然后再办报销手续。
代表学校参加活动,取得的成绩属于学校的,由学校承担费用无可厚非,家长提出质疑理所应当。
我是小学教学采菱儿,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觉得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赞哦!
学生代表学校去参赛,要自己负责伙食费、住宿费、车费120元,家长质疑。你怎么看?
这里我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家校结合,互通有无,互相感恩,一个优秀的孩子就自然而然的成长啦。我们学校曾经举行英语演讲比赛。我班的一个学生成绩非常好,英语说的好,讲起话来也声情并茂,很有主持人的风格。
我和她一起写演讲稿,和她一起交流,她的妈妈也非常努力,在家里教朗读,教她表情。我再给她制作PPT,再添加音乐。
回家之后,她的妈妈也帮助我修改。那几天真的是很感激她的家长。
她每天见老师也很感激老师,并说她的妈妈也很感激学校对她的重视。因为报这个演讲比赛是自愿的,她报了,而且想在这方面干出一番事业来。而她的愿望正好和母亲的愿望完全一致,母亲也是节目主持人,当然是民间的节目主持人。
我感到,为什么高手在民间?就是有的人,只不过没有遇到机会,只不过没有关系,不然他们甚至比省级,中央级的节目主持人还好,运用自如,更接地气,更加充满田园乡土味道。
到县里比赛都是我带着这个孩子去参加比赛,我管这个孩子饭,没有让学校掏一点钱,后来学校也没有给我报销。作为一个老师,我既不是她的班主任,我只是教英语,但是我认为孩子有这个愿望,我必须把这个孩子的愿望实现。因为我们是乡下,县城里面的孩子PPT做得更好,他们表演得更好,虽然我们取得全县一等奖的好成绩,但是评委征询我们的意见。
看我们是不是愿意到市里面参加比赛。我们学校不愿出参加比赛的费用,也不愿让我停下课来。我不能带孩子参加市里比赛。后来孩子决定不参加比赛,但是要好好学习英语,她说不想得到那些没有用处的奖杯🏆,她要一心考上考大学。
她征求了妈妈,妈妈也同意。我对这个孩子感到有点遗憾,不过我相信她一定能称为优秀大学生的。
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参加一个课本剧表演。基本的道具,学校都不愿意花钱买。农村学校真的很多方面都很紧张,特别是经济紧张。还有农村学校的领导,真的是很保守,他们有时候把财政拨款用来搞校园建设,就不愿意打造软实力,就不愿意让孩子们参加体音美比赛,他们只会抓语数外,宁愿耽误孩子们的特长,宁愿抓颠扑不破的应试教育,他们的思想真的需要改变啊。
学校要是不给你报销那?如果家长有实力的话最好参加,让孩子增长见识,孩子得到了锻炼,为自己孩子的成长花一点钱也是应该的,何况还是正能量的。如果带孩子去旅游,不也得花很多钱吗?如果真的没有实力,或者家长不想让孩子参加。给学校说一声,自己不去不就行了吗?真的不需要追究学校的责任,不需要和学校闹矛盾闹别扭。
我是教育处处春。希望我的想法对你有用,也请你关注点赞转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