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招聘中学教师,半数是清北生,他们真的比6所部属师范生会教书吗?是否人尽其才?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最喜欢,也最崇拜的网红“李永乐”老师,他就是“出生名门”,北京大学双学士,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人大附中。

有人说,他是精通物理与数学的天才教师。

他曾获得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省第一名;

他还获得第六届华罗庚金杯数学竞赛全国一等奖;

他还斩获第一届北京高校演讲比赛冠军······

试问,这样的人才去教书,难道会比部属师范生差吗?

(一)“深圳招聘中学教师,且半数是清北生”,老穆既要为学校的举动点赞,也要为那些高学历人才愿意加入到教师这个行业的行为点赞!

高学历人才地加入,说明教师这个行业的薪资水平在不断提升,说明教师正在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说明国家对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

高学历人才的加入,可以弥补一些教育短板,让学生们更加尊重老师,“亲其师,信其道”。

(二)“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具体指哪六所?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

说句实话,你若能考上了这六所学校,何愁就业?

(三)“清北学生”和“六所部属师范生”有何优缺点?

教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你有满腔热情,不仅需要你有学识,更需要你有爱心和耐心,需要你能揣摩学生心理,需要你懂得备课技巧,需要你懂得上课技巧······

老穆认为,六所部属师范生在系统教学理论与认知上,是要强过“清北生”的。

但是,作为“清北生”,他们也有自身的优势,光“清北身份”就足以震慑住学校“拔尖”的学生,让他们把头低下来,踏实学习。

清北生在解题技巧及学习方法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倘若再通过自考“教师资格证”,在教学法上有所“学习与领悟”,他们并不比师范生差。

(四)好刀用在刀刃上!清北生更适合带重点班。

老穆认为,清北生更适合教学校的重点班,尤其是在学科竞赛方面,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倘若让清北生去教小学生,势必大材小用。当然,我们不是说他们不能教小学生,而是没必要!

【结束语】“路遥知马力”,清北生去教书,究竟效果如何,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深圳招聘中学教师,半数是清北生,他们真的比6所部属师范生会教书吗?是否人尽其才?

就当老师而言,可以肯定的说清北生未必就比6所部属师范生会教书。

不管是清北生,还是6所部属师范生,都具备当中学教师的知识水平。

但为什么学校在招聘时还是喜欢侧重于招清北生?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清北生是学子中的娇子,能上清北的孩子都是当年真正的学霸;

第二、就是冲着清北的牌子。

第三、招聘清北生,更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办学效益。

但就教学而言,清北生未必就比6所部属师范生强。师范生毕竟是经历过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的,在教育教学,专业素养,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只是占优势,并不是绝对的。

就拿我们学校来说,今年参加市级教学大赛,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的两位教师都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而且其中一位学的专业和教育根本就不搭边。

所以说,当老师有几个必要条件:

第一、爱教育,有激情;

第二、有扎实的学识基础和知识储备;

第三、有一定的天赋;

第四、学习过专门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技能。

当老师不同于搞科研,有些清北生搞科研,搞研发没有问题,但是让他站讲台当老师未必能做到游刃有余。

同样的道理,不是所有的师范生都有站台当老师的天赋和能力,有一些师范生让他考试、答题,做科研都没有问题,但是让他站讲台却什么都讲不了。

作为国内两所顶级大学毕业生,不要说深圳招聘中学教师侧重和青睐于清北生,就是任何一个企业、公司,用人单位都喜欢清北毕业生。

清北生与6所部属师范生放在一起,只能说清北的牌子亮,但就教育教学能力而言,未必谁比谁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清北生能去当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深圳招聘中学教师,半数是清北生,他们真的比6所部属师范生会教书吗?是否人尽其才?

深圳招聘中学教师,半数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或者是博士生、硕士生,他们真的比部属重点师范生会教书吗?是否做到了人尽其用呢?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尤其是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能教好学生吗?还与部属的6所重点师范毕业生比较。首先,这种重点大学的高材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实比一般人强得多。

像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是学霸,他们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探索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自学能力,那都是顶呱呱的!

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师,教物理,是北大毕业的。据说是因为某个原因被“贬”到乡下来教书的。当时,大家都是仰视他的。当然,他也没有让人失望,他带的班级,成绩总是遥遥领先于别的班级。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他,总能将深奥的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他的讲解让我们觉得枯燥乏味的物理,也是那么浅显有趣。不管多么难的题,到了他那里,总能轻巧的解开。

也许,这就是学霸解决问题的能力永远比学渣强吧!

其次,不是所有的清华北大毕业生都适合教书。

有一种人,你如果让他去解决一个问题,让他去解一道题,他能轻松做到。但是,如果你让他讲解出来,他却未必能够讲清楚,这在民间有个形象的比喻:茶壶装饺子,有货倒不出!

如果这样的人来教书,则未必是最佳的选择,甚至反而限制了他的高智商。也就是说,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专业的师范生整体职业能力较强,但是也会有教不好书的人。

这一点与第一、第二点的道理是一致的。所以说,不能武断的说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一定能教好书,同样也不能说师范大学毕业生就能教好书。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观点:现在的老师都是当年的学渣,是教不好书的。如果将老师都换成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一定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智商高、成绩好、出身名校,却未必是一位优秀的老师。笔者曾多次做教师招聘的面试工作,就遇到很多985、211学校毕业的硕士,甚至是博士,根本就不懂的怎么教书。当然了,这样的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是不能让他们进入教师队伍的。我相信,深圳中学招聘的那么多高端人才,一定是经过一层层的专业选拔,最终加入到教师队伍里来的。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在教师的岗位上做出成绩来!

深圳招聘中学教师,半数是清北生,他们真的比6所部属师范生会教书吗?是否人尽其才?

深圳是特区,特区特事特办!就连中学教师都招清华北大毕业生,可见深圳录用教师的观念有多特殊。那么问题就来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一定能当好老师吗?他们真的比6所部属师范生会教书吗?答案很直接:真不一定。

先看看教师这个职业最起码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至少我们在评价这些清北毕业生时才能一个评价依据。

在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里,想当好老师,必须要有几种特质能力,一是出色的口才;二是敏锐的思维反应速度;三是课程设计有特色;四是特别熟悉中学生心理特征;五是能够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六是会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和方法;七是会激励学生朝着自己的理想彼岸进展;八是能够扎根在教学岗位秉持爱岗敬业的精神;九是心怀初心专注于教书育人;十是没有爱慕虚荣思想的功利思想。这十点如果算是一把尺子的话,量一量那些清北的毕业生,有多少适合当教师?真不多,他们看中的是深圳这个地方,看中的是超高的待遇。

会听歌的人不一定会唱歌,会考试的人不一定会教学,道理很简单,清北毕业生当教师能培养出品尝兼优的学生吗?

在生活中往往有一些简单的道理就能说明问题,如会听歌的人不一定会唱歌,因为唱歌需要经过专业学习与训练,而清北的毕业生有多少人大学期间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管理学呢?这些学科可都是教师必备的专业修养。如果这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学,那和外行有什么区别呢?把清北毕业生招来,只能进行岗位强化速成培训,结果把好端端一块料子给糟蹋了。虽然清北毕业生都曾经是学霸,但是会考试的人不一定会教学,这个道理仍然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此说来,深圳中学过半数教师是清北毕业生,显然是为了拿名校作为噱头呢。那么,做给谁看呢?

曾经清高惯了的清北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后,他们能习惯于纷繁复杂的工作环境吗?

现实是最好的磨刀石,不管你有多硬的棱角,都会在岁月的四季轮回中,慢慢磨去棱角,如果感觉到痛的话,总会有一天受不了风雨的洗礼。那些曾经清高惯了的清北毕业生,在深圳中学里走上教师岗位后,他们所面对的则是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有激烈的竞争环境。但不知道他们能否把清高掩埋掉,忘记自己曾经经历的辉煌。因为当教师之后,你的学历你的出身最终都是附属品,更为重要的是看你的教学业绩。如果连师范院校毕业的同事都比不过,最终会让这些清北毕业生无地自容。或许慢慢就会失去信心,在不能实现自我价值后转身离去。

结束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最简洁的用人观。在我看来深圳教育系统如果不能坚持合理用人观的话,可能会害了那些清北毕业生,让他们为最初不经意的诱惑而后悔。因为有些人确实不适合干教师这个职业,他们原本可以选择更适合他们的职业,而不是被拿来作秀,为了装点门面。如果是那样的话,多可惜啊。

深圳招聘中学教师,半数是清北生,他们真的比6所部属师范生会教书吗?是否人尽其才?

这确实是一种人才的浪费。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公务员也好,事业单位也好,还是企业,都应该量才录用,什么岗位应该用什么人才就聘用什么人才。有一个成语叫做“暴殄天物”,指的就是把好东西给浪费掉了。

一些企业或事业单位过度的“掐尖”造成了人才的极度浪费:

首先,高素质人才做一些低水平的工作造成的人才浪费

我的同事的孩子去年被深圳一个电力企业招聘,她给看了一下当年招聘的大学生名单,招聘了一千多人,全部是985毕业生。一个企业真的需要这么多985的毕业生吗?非也。有一个词语叫做“霸道”,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985毕业生也算是一种稀缺资源吧,这个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大肆的收罗985的学生。难道这些985毕业的员工做的都是“高难度”的工作?大专生就做不了吗?

几年前不是一个地方招聘掏厕所的公务员,结果有很多名牌大学生应聘吗?

这样,一方面,有些企业收罗人才而不用,另一方面,有些企业缺乏优秀人才加入。这样造成的人才浪费必然最终会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发展。

第二,中学教师不需要那么多清北生,更何况清北生未必会教书

前些天刚回答过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当老师当不了最后被辞退的事情。当老师是个技术活,不是你学习优秀就能当好老师。很多优秀的老师恰恰是当年学习不怎么样的人,甚至复读过多年的人。

这里面也是有原因的,

  • 每个人领会知识的能力不一样,优秀生并不清楚中等生和学渣怎样才能把知识学会。所以清北毕业的老师可能在讲课的时候并不知道怎么照顾到每个学生,自己滔滔不绝的讲完了,下面的同学还都在云里雾里了。老师和学生永远不在一个频率上。

  •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考上一个普通师范的学生,他更理解学习的艰难,所以他当了老师后会讲得很细,他明白哪个地方应该细讲,哪个地方应该反复练习。

我师范毕业第一年参加工作,学生的成绩比不过那些老民师,虽然他们头脑里总共也没有多少知识,但是,他们一样能让学生的成绩考得很高。

我们回到深圳某中学上来,他们招聘清北生,实际上,看重的未必是人才,而是借此来扩大影响而已,是个噱头。好让家长们知道,我的老师的素质有多高,最终目的就是借此来挖别的学校的优生罢了。

这也是一种不正当竞争,有关部门应该进行适当干预才是。

深圳招聘中学教师,半数是清北生,他们真的比6所部属师范生会教书吗?是否人尽其才?

这个很难说的,这次我朋友的孩子读一年级,我帮他挑的班级的老师却不一定是大学生,我看中的那个数学老师教学质量非常好,很有一套,应该是曾经的中师毕业。相比其他班很多老师都是本科毕业的,而且还有985的本科生。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教学能力跟他的学历没有多大关系。深圳中学能够做到招聘北大清华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一方面主要是他有那个钱能够支付这样的待遇。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学校的名气。但他未必就能跻身于全国的高中名校之列。

很简单的例子,北大清华搞家教的多不多?肯定不多很少的,但是能够愿意出很高价格,如果他们的学历和名校能够说明他们有很强的教学能力的话,我相信愿意出高价请他们做家教的家庭有很多,这样的家庭根本不在乎钱的多少,在乎的是自己孩子能够培养到这样的名校去,但实际上能够进入985北大清华这类学校还是从学校里面出来的,而且还非北大清华研究生博士生教出来的!

所以我觉得深圳中学的花如此高价请北大清华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如果没有钱,如果不是为了名气,其他都是鬼扯。真正有教学能力强的,一抓一大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