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都担课教学,为什么现在的校长副校长都不教学了?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时代在发展,教育在革新,学校还是原来的学校,但校长早已不是原来的校长了······
老穆小学时,校长是位可亲的数学老师,他带两个班的数学,四年级和五年级。
记得有一次,乡里要举行数学竞赛,校长骑着他的二八大杠,我和另一位同学各骑一辆自行车,跟着他,去乡里参加比赛。
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全然忘却了他是个校长,完全将其当父亲一般看待了。
那次竞赛,老穆没有获奖,心里很难过,校长将我叫到办公室,安慰我,鼓励我······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校长早已退休了,而现在的校长,早已是陌生面孔了。
(一)校长,第一身份是教师,因此,还是需要代课的。课不必多,但一定要有。如果校长长期不代课,他的教学能力必会下降,长此以往,不利于今后开展教学工作。
(二)校长如果不教学,就难以体会到一线教师的艰辛,也就难以制定出切合教学实际的政策来。(三)校长参与教学,能够及时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开展。(四)校长参与教学,能够减轻一线教师的工作量,让一线教师打心眼里佩服,能够提高学校凝聚力。(五)校长,作为一校之长,不要总坐在椅子上指挥,不妨下来走走,不妨走进课堂。现实中,有些校长的策略明显是不科学的,会加重老师的负担,为何?
我想,这跟校长平时“闭门造车”有一定的关系。
作为校长,不要总坐在椅子上指挥,不妨下来走走,或许有“奇效”。
(六)如果学校老师不足时,校长还不代课的话,这就说不过去了。这样势必会加重一线教师的工作量,不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实际教学中,不排除有这样的校长存在。这样的校长,真的该好好反思了,否则,你的位置做不久!
真正的好校长,是能够与老师同甘共苦的,是能够体谅老师艰辛的······
【结束语】代课的校长,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位务实的好校长,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好校长!你们觉得呢?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都担课教学,为什么现在的校长副校长都不教学了?
需要亲自数钱!
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都担课教学,为什么现在的校长副校长都不教学了?
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都担课教学,为什么现在的校长副校长都不教学了?对于校长是否任课大家众说纷纭,站在各自立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于校长是否任课这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分不同情况去理性看待。比如层级较高的大专院校他们的校长管理着上万人,事务繁多,上课可能不太实际,一般的中小学和高中这些校长上课也并非什么奢望。综上所述,我提供以下观点供大家交流参考。
一、为什么广大教师会质疑校长任课。
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都担课教学,而且那个年代的校长们都是学校的领军人物,以身作则,做表率,起到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引领作用,是老师心目中的榜样。现如今呢,目前一般中小学的校长坚守讲台上主课确实是凤毛麟角,就算是象征性任一些通识课可能只是打打酱油而已。更有甚者区区小几百个学生的小学校校长,也卸任课务专职行政管理。一般走上校长岗位的校长们专业技术职称都比较高,部分还挂某学科带头人,诚然高级别职称的取得跟他们自身努力分不开,但也难免有校长们职务所带来评定职称便利。在小学阶段能评上高级职称的领导占了很大比重,普通教师占比很少。职称是和待遇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享受待遇的同时却不上一节课,广大教师心理肯定有想法。
现行的“绩效考核”分配也是影响教师情绪的一大因素。校长的职务津贴也来自于“绩效”,“绩效” 资金来源于学校所有教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也就是在每个人的工资中按比例取出一部分纳入“绩效”资金池。按照党中央的文件精神规定“绩效”分配要向一线教师倾斜,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校的“绩效”分配是按照校级正、副职津贴,中层正、副职津贴、班主任津贴等逐步分级递减的,所以也有人戏言“官效”。课务少,而收入多这一现象也让广大教师产生抵触心理从而质疑校长不任课。
二、校长到底该不该上课。估计很难找到明确的规定校长不任课。
根据台州市路桥区教育局文件路教人【2018】16号《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课管理工作的通知》显示校长们必须上课。有些校长是想上课,倾注更多的心血在学生身上,去为国培养更多人才,只是苦于事务繁忙,会议,迎检,交流,出访实在是抽不开身。但不排除有些校长不想去上课,谁都知道一线教师苦,一线主课教师更苦,尤其是一线语文教师是苦上加苦,厚厚的作业以及作文批改很头疼,某语文教师戏言:“前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好不容易当上了校长,从一线教师熬出了头,何必再去趟这趟浑水,再说校长突击事务较多,如任主课的话,常和正常教学时间有冲突,教学补差时间得不到保证,考试成绩落在平行班后面,自然是尴尬多多,教学成绩分析会的时候怎么说别的教师?
三、中小学校长究竟该如何去上课呢?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抓实了,成绩提高了,学校在百姓的口碑会越来越好,口碑效应会促动优质生源聚集,加速学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规模不大的学校建议校长任课,校长与一线教师并肩战斗,以身作则更具有说服力。深入课堂才能体会一线教师的辛苦,深入基层和一线教师经常交流探究能强化全校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也能为学校规范发展提依据支撑。
规模较大的学校建议校长有选择的上课。一旦校长长期不上课,教学业务能力就会下滑。教育教学新的发展趋势和新的动态也就不是十分明了。校长的事务虽然繁多,但总会有相对可以调配的时候,选择性的上一个单元,或者少量章节供教研探究,也未尝不可。有些校长本身就是优秀教师出身,教学能力超强,校长们走进课堂和一线教师交流探究,既强化了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又极大的促动教师的成长。校长还需要和新教师积极互动,深入新教师课堂听课,也可以和新教师同课异构,一学期上一两节课给新教师听听,同新教师共同探究交流,新教师能急速发展。不想当“校长”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在校长的引领下一定会涌现出更多“想当校长”的新教师、好老师。
教师质疑校长不任课,怎样消除广大教师的质疑,这考验着校长的智慧。
能上课而不上课的校长是好校长吗?一学期,一学年不上一节的校长是好校长吗?长期不上课的校长是好校长吗?一家之言,有失偏颇,请关注儒家小子说教育,请您点赞、转发、评论提出观点,互动交流才能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都担课教学,为什么现在的校长副校长都不教学了?
我听说过一位小学女校长,很有领导能力和才干,他领导的小学在全县都是第一名,电视新闻报纸采访,风头出尽,学校个人荣誉无数,很多前卫时尚家长也称赞他了不起,很多人托关糸进这个学校。有幸的是我的亲戚家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但我的亲戚却感到很不幸。因他感觉自已的孩子在六年的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里,成了这位女校长的荣誉政绩的殉葬品。这位校长第一大特点是爱教育改革,不断翻新花样改革选新闻。以素质教育为名,教育改革新举措层出不穷。一年级要求练仿宋字,叫练书法,仿宋体叫美术字,学校称练书法,真头晕。本来孩字写字挺漂亮,结果练到小学三年级,整个邯郸学步。二三年级学习什么国学,三字经,弟子规,大学,中庸,诗经,论语等等,孩子天天回到家晚上十二点了,还背不会。我们真心疼,爱莫能助,看不懂不说,连很多字都没见过。其实过后再问孩了,都是一场恶梦,内容都失忆了。后来又跳什么拉丁舞,交际舞,全校举行比赛,并招来新闻媒体现场什么什么。一搞就是大半年。每学期正规军训必不可少。呆了傻了但学会绝对服从,老师说个啥,安排个啥,绝对是圣旨,绝对真理。另外还学会巴结老师了,喜欢当跟屁虫了,看他小小年纪变成小奴才模样,如打翻了五味瓶。学习课程完全按教育大纲进行,考试及格八十分,良好九十五,结果每次期中期未考试大家都是九十五分以上,表现好双百。看着优良的成绩,都是再简单不过的考试,学校家长老师学生皆大欢喜,想起了刻舟求剑和掩耳盗铃,心中一丝苦笑。在三四年级,天天学习时事政治,也不是中央新闻时事政治,全是学的没法说,天天背人员名字,小小年级,比在职大人都能知道什么什么人什么事。每周两次野外生存野餐活动,大包小包带着买的各种食物,和各种炊具,浩荡荡开进目的地,狂欢大聚餐活动。很多孩子回家又拉又吐排队到医院。唉,一时半说不完,道不明,书归正传。升到初中,这个名小学的生源,相比其它学校同层次等级的生源,全部成了渣生和垫底货色,到高考结束公榜,这所小学的家长都成了狗看星星傻了眼!!
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都担课教学,为什么现在的校长副校长都不教学了?
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都担课教学,为什么现在的校长副校长都不教学了?
这是一个很现实,也很令人担忧的问题。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校长和副校长都是上课的,而且,很多都是上的主课,是重要的课。原因就在于,校长、副校长都是由素质高、上课好的老师一步一步调任的,他们有能力上课,也能更好地对老师提出教学上的要求。即便不是老师出身的校长、副校长,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啥也不懂,也都通过一定途径的学习和培训,尽可能地拿出一两门课,如政治、语文等,实在不行,体育课也要去上一上。
但是,慢慢地,校长、副校长上课的就越来越少了,即便一些比较年轻的、课也上得比较好的校长和副校长,也在担任了校长、副校长职务后,慢慢减少上课量,直至不上课,成为专职“领导”了。显然,这是不利于教学的,也是不利于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的。
校长也好,副校长也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学,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如果自己不主动上课,而完全忙一些行政事务,对自己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所以,切不要把校长、副校长当官,免得不当了,就啥也不是了。
八九十年代中小学校长副校长都担课教学,为什么现在的校长副校长都不教学了?
真是时代不同了,我上初中和高中时,学校的校长和副校长都教课,我至今对教过我的那些校领导印象还特别深刻呢。你别说,人家能当上校领导,那真不是白给的,在教学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不仅能把教学搞好,还能把学校管好,那才叫一个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呢。
再看看现在的中小学校长和副校长,民办学校咱就不说了,毕竟那是给老板或董事会干工作的,绝不会让学校里有吃闲饭的,因此,在民办中小学校里,校长和副校长代课那都是常见现象。但是在公办学校里就不一样了,宁愿请临时代课的合同工教师,校长和副校长也不会自己亲自教学,在他们看来,权力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付出的,仅此而已!
现在很多公办学校都有定额编制,但是却常常出现教师不够用的现象,即便这样,校长和副校长也不教课。好像这已经成了惯例,只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并且现在有些校长和副校长还不是教学能手,也不是真正的优秀教师(某些优秀不是靠能力得到来的),这就很让人不爽了,不擅长于教学的校长和副校长,那擅长于管理吗?也不见得。因为人家想当官,会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去实现自己的当官梦。
校长不教学不带课,实际上就容易导致和基层一线教学离心离德,因为他们早已忘记教师们辛苦教学的疲惫,反正他们是站着或坐着指挥工作,是背着手去检查工作的,是堆满笑脸哈着腰去迎接上面各级工作检查的。这种现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得到改善,只要存在一天,就会让教师们内心感觉不是滋味。
但是也有一些学校是特例,校长和副校长还真教学,不过教的不是主课,还是副科,反正这些课教的好与差都无关紧要,哪怕是充充样子也好,至少说明人家校领导参与教学了。怕就怕在那些教主科的校长或副校长,工作那么忙,还要带主课,能教的好吗?能静下心来搞教研吗?恐怕真的有点难度,因为现在校长不好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