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观看晚上8点开始的央视《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可以斩钉截铁地告诉大家,有必要!非常有必要!

作为学生,我们观看《开学第一课》,不仅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还能让我们快速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目标设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从2008年到2019年,《开学第一课》已走过了12个年头,每年的主题也不同。

今年的主题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以“国旗下的讲述”为主线,讲述那些与五星红旗紧紧相连的动人故事。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于1949年10月1日,在现场30万人的注视下,冉冉升起。至今已70年过去了,五星红旗,依然飘扬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开学第一课,董卿朗读了《红岩》当中的一个片段:

“行风细雨中,守望在女牢门边的人们,避开昏黄的狱灯,在黑暗中仰头看天,仔细分辨着飞机越过高空的嗡嗡响声······”

当董卿读罢此段内容后,老穆热泪盈眶······

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真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而他们用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我们更要热爱、更要守护!

作为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牢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努力拼搏,将来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老穆不禁想起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国家要发展,国家要强大,学生必须要发展,学生必须要强大!

学生如何才能做到呢?

我想,唯有现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方可做到。

今天是9月1日,但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明天才正式开学。

老穆希望同学们能够及时调整好心态,以最饱满的状态上好开学第一课!

同学们,加油!!!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观看晚上8点开始的央视《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观看晚上8点开始的央视“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2019年央视以“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开学第一课,当然非常有必要让家长陪着孩子一起看!但是,真正观看过后,笔者觉得有三个方面的“不必要”。

其一、不必要安排在9月1日晚上8点开始。对于央视安排“开学第一课”节目的播放时间在9月1日晚上8点开始,不仅笔者不满意,在网上看到诸多网友也都很不满意;为了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一般在开学后的每天晚上8点,孩子就要睡觉了,否则,第二天一早很难在6点多叫醒孩子起床。从实际陪孩子观看的效果来看,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已经习惯了早睡早起的孩子,在观看过程中,恹恹欲睡,根本就提不起兴致和精神。笔者觉得,这个时间节点,完全可以放在8月31日(周六)上午9点开始,家长不上班有时间,孩子们也不开学有空闲、更有精力,同时又是真正意义上的开学第一课!

其二、不必要主持人是董卿和撒贝宁。董卿和撒贝宁确实是央视比较拿得出手的金牌主持人了,也是家喻户晓的明星主持人;然而,近期两位主持人又都是有着负面话题的主持人,非常不适宜做这档节目的主持人。董卿的孩子生在美国,生下来就拿美国绿卡,也就是说,孩子生来就拥有了美国国籍,压根不是中国人,如何有资格在电视节目中侃侃而谈,来教育别人的孩子怎样爱国呢?这不是直接打脸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吗?再说撒贝宁,也是刚刚离婚,一个连家都经营不好的主持人,何谈教育别人的孩子爱国,那不就成了一句空话了吗?

其三、不必要强调攀登珠峰的冒险精神。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有许多故事,其中攀登珠峰的英勇无畏精神成了“重头戏”: 夏伯渝老人讲述登顶的故事,其中珠穆朗玛中的这个梯子叫做“中国梯”,为此夏老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北大七名学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而且他们是登顶珠峰平均年龄最小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不仅仅是夏老送给北大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七名学子的盛誉,更是给全国中小学生的殷切希望!攀登珠峰是少数冒险者的游戏,迄今为止,全世界攀登珠峰者中,死去的远比成功的多得多,这种精神值得在中小学生中倡导吗?笔者觉得很值得商榷!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每年央视都会组织“开学第一课”节目,每年的节目安排都有不尽人意之处: 2018年的15分钟教育机构广告,成为炮轰的焦点;2019年的央视“开学第一课”,你怎么看?

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观看晚上8点开始的央视《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每年的9月1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会制作播出一档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电视公开课”,《开学第一课》,这档节目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学生有没有必要看,应该主要决定于节目的内容。

但是,去年的《开学第一课》却遭到了全国观众的吐槽,要求统一组织观看的行政化文件,所谓当红的小鲜肉充斥屏幕,再加上接连不断的广告,让本来是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公开课,变成了一场以行政手段组织的小鲜肉们的广告营销活动,这也让人们对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的效果充满了怀疑。

非常令人欣慰,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播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本次节目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国旗的故事为主线,向学生们讲述了不同行业的人们为了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奋斗的故事。与去年相比,虽然少了行政命令,但是并没有影响中小学生的观看热情。笔者的一位邻居,一直陪着他的孩子看完了整个节目。在看节目的过程中,他发现孩子的眼中似乎含着泪珠。他问孩子有什么感受,孩子毫不迟疑地回答到:“感动,太感动人了”。

讲述“国旗故事”的人物,来自不同的行业,95岁高龄的白公馆脱险志士郭德贤、靠义肢登顶珠峰第一人夏伯渝、海口舰原副政委严冬、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洲和澳门濠江中学校长尤端阳等,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自己与国旗的故事,虽然他们有的已经是95岁高龄,但是他们的故事却真真正正地感动了孩子们。这充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对孩子们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的。

青少年是崇拜英雄的,青少年是需要庄重的仪式感的。当人们用一种正确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会自然地激发他们自在的英雄情结和爱国意识。可是,我们的媒体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太少。当“国旗人物”秒杀“小鲜肉”,我们的媒体应该认真地思考,到底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当前社会上存在的盲目追星的现象,与我们的媒体宣传是有很大的关系的。现在的社会是多元的,但是正能量始终应该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对孩子。

这次《开学第一课》播出后的反映,之所以能够感动孩子,并受到了家长们的赞许,节目强化同学们的“主角”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他们通过展示才艺和技能,分享着自己的感受,将自己的故事和“国旗故事”融合起来。这样的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将自己融入了节目的氛围之中。比如,三位初中生姜大礼、黄俊凯、金振宇组成“大黄金”组合,勇敢挑战30秒交互跳绳纪录,就让孩子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震撼。

总之,这次《开学第一课》是成功的一课,是让同学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一课,是激励孩子为了国旗增光的一课。笔者认为,这一课的成功,应该让教育界、舆论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始终能够把握正确的导向,采取正确的方式,就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那么这个《开学第一课》的作用,就是仅仅是一堂课了。

关注教育事件、分享个人观点,拙木侃教育,感谢您的关注、阅读、评论和分享

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观看晚上8点开始的央视《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近几年来,央视的“开学第一课”,非常有意义。每年开学前我都认真观看,然后下载视频,在我的第一堂课上,给学生播放。

我觉得,学校统一观看效果更好。在学校观看时,我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可以适当的嗯下暂停键,让学生思考一下。同时,学生也会提出各种问题,我顺便就给学生解答一下。总之,每年的开学第一课学生上得比较活跃,也很开心。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在课堂上给学生看“开学第一课”,因此安排学生在家观看很有必要。

“开学第一课”是全国统一上的一次思政课。

在这节课上,有鲜明的国家观念,有浓浓的正能量,更有向上的核心价值。孩子们正处于成长期,思想正处于可塑期,应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特别是孩子们在成长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也是考验孩子的价值选择的过程。有了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孩子们会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与国家站在一起。

学生平时接受的爱国教育有限。

现在的学校还是以学习为主,爱国主义教育有,但是并不多,有时候还流于形式,因此对学生的影响有限。学生参加的爱国主义教育最多的就是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在这些特定时间或者节假日再开设类似“开学第一课”这样的教育,我认为是很有效的,也是很必要的。

全民都应该观看“开学第一课”

和国旗有关的知识,不仅学生欠缺,就算我们成年人,也有很多并不了解。国旗背后的故事,我们又知道多少呢?因此,家长陪伴孩子一起观看,也算给家长补上一节思政课,让全社会都了解这些人物和事迹,激发全民爱国热情,厚植爱国情怀,并学习这些人物的精神,让中国精神在中华大地传承,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助您成长是我最大的快乐!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注我,孩子成长更顺畅!

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观看晚上8点开始的央视《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玲子智慧家教看招”为您分析、分享、解惑:

从教育的角度讲,毫无疑问,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

1.励志收心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虽然主题不同,形式多样,但都对孩子们可以起励志的作用。无论“乘着梦想的翅膀"还是“英雄不朽”"创造向未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通过讲故事、唱歌、演讲、表演等多种方式,鼓舞和激励孩子们内心的力量,从而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自然有收心好好学习的效果。

2.树立理想信念,成人成才

学生不仅仅要学习,更要成人成才,从小在心中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长大后能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拓展眼界和拓宽知识面

因为《开学第一课》里邀请的人物来自各行各业,比如有登山队员夏伯渝等,有海上护航员严冬,有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等等,这些人物讲述的故事,可以极大地拓展孩子们的眼界,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

总之,很有必要,希望年年如此!

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观看晚上8点开始的央视《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很有必要让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育部面向全国中小学生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制作了《开学第一课》专题教育片,并让学生家长组织学生在9月1日晚上8点观看《开学第一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这样的开学第一课能够深入人心。按照活动要求,学校也会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写观后感和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很有实际意义,目的是让学生认清当前的形势,学习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白自己的使命和担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目前,有的学校德育活动开展得很少,把时间都花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片面追求学校升学率,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而中央电视台制作《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结合了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也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指明了方向。据很多学生家长反映,孩子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也写了观后感,在思想行为上有很大的变化,希望学校结合当前的教育主题,多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