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比较好?你有哪些方法和建议?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穆老师认为,阅读《红楼梦》,必先读懂第五回。

《红楼梦》主人公的命运安排都在第五回中交代完毕,所以初读《红楼梦》,一定要考查注解,读懂第五回。

(穆老师推荐初读者阅读“脂评版”《红楼梦》)

🎈主要人物判词:

对于初读者来说,我们还要弄清楚“贾府人物关系”,如下图:

🎀《红楼梦》简介如下:

🎀《红楼梦》创作背景:

🎀《红楼梦》线索及内容概要如下: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如何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比较好?你有哪些方法和建议?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成就最高的伟大作品。它是中国的文学瑰宝,在世界文学园里也是奇葩逸丽。

古人说,兵无常势,文无定法。阅读方法也是这样,往往与读者的学习方式、阅读习惯、思想认识以及年龄职业等方面相关。就一般读者来讲,如何阅读《红楼梦》这本书,现以个人体会试说之。

一,必读、通读。

为什么必读:《红楼梦》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为背景,以宝、黛、钗恋爱过程及其他红楼女子生活经历为中心线索,真实而深入地写出了日益丰富的人性与社会制度、家族结构、封建礼教的冲突,揭示了人性压抑的痛苦及要求人性解放的抗争。作品规模宏大,情节入胜,人物鲜活,结构严密,白话运用纯熟,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因而,凡有阅读能力的中国人,不读《红楼梦》实为一大憾事。

为什么要通读:《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一百二十回。据前人考证,前八十回为曹雪芹作,后四十回系程伟元、高鹗续之。后四十回思想艺术水平都逊于前八十回。但是最后宝、黛爱情的悲剧结局,黛玉病死和宝玉出走,还是符合曹雪芹原意的,续作的艺术也可称道。所以,初读《红楼梦》要一个个章回耐心地读,要由头至尾地通读,才能体会完整的故事情节,才能欣赏到一个首尾完备的作品。

二,自主阅读。

曾有人说过,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一千个人眼里也有一千个宝、黛、钗。鲁迅先生说过:"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绛洞花主>小引》)。由是可知,初读《红楼梦》,切莫将历来的大家们论说当回事,不能先入为主,不可被框框条条所束缚。初读时,可先看前言,便于了解内容提要;再游览回目,以便对全书结构的掌握。阅读过程中,坚持自主阅读,这有利于形成阅读的探索性和认识的创新性。读好一本书,要发挥自为驱动力,自由自在地读,不受干扰地读,自寻乐趣,自发质疑,自我探究。只有深入地读,细细地品,静静地想,才能读出自己的感悟。

三,兴趣精读。

一部《红楼梦》,惹出后世多少纷争。这恐怕是曹公在世日也未曾预料的。从与曹雪芹并世的脂砚斋开始,便对此书作了评论。后来,著名的有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文学史上第一部引用西方哲学理论,构成完整体系的红学著作。它以人生悲剧的理论,从伦理学、美学等多方面,探索了《红楼梦》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接着,又有王梦阮、沈瓶庵、蔡元培等人的索隐派。"五.四"以后,形成了以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新红学派,提出了作者自叙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红学研究又陷入政治批判。现代作家刘心武则对《红楼梦》作了系列性的考证讲谈。

鉴此,通读后的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红学史上的有关观点,进行复读或精选章回细读,这对于加深理解、提升感悟,抑或相得益彰。

四,结合博读。,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意思说要广泛地学习,要广见闻,多阅读,博览群书。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

由是,即使一般读者,在阅读《红楼梦》时,应尽量根据可能条件,配以阅读一些其它明清时期的小说。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名著。还可以读一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关人文主义代表作,以及十八世纪启蒙主义有关文学名作。这样,便可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五,适当作笔记。

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这对于积累知识很有必要,并能潜移默化地培养阅读情操。

笔记大致有五种形式:一是摘抄型。把阅读时发现的好词语、诗句、精彩描述等摘录下来;二是提纲型。将全书或章回结构、情节过程、人物演化等用提纲形式标注;三是感想型。即对人物、事件等方面的读后感;四是评价型。提出自己的认知,写出自己的理解与认识根据;五是注书型。这是一般性阅读中最方便、最常用、最实用的读书笔记法。

以上所说,诚为管见。

如何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比较好?你有哪些方法和建议?

我把《红楼梦》已通读三遍,由于年老记忆力差,看过就忘。我最近写成了人物和故事组诗,以便于记忆。

如何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比较好?你有哪些方法和建议?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前八十回是曹公自己写的,非常精釆。前呼后应。以诗晓喻内容,再依次陈述,非常细致,情节感人,人物鲜活,个性有异,细细读去象各色人等在眼前排队。

读此书不能急躁。想要洞悉,读三遍五遍是不行的。我建议,如果不搞研究,知道个皮毛也就算了。不必太认真。如果学知识,便要多读。看完前八十回,后面的也可以通读一遍。不过,最好掩卷遐想,要是你自已续貂,该如何写。最好不要陷入别人胡拉硬靠的说法,某人的原形是谁谁谁。那样必会辜负了作者原来意思。

仅供参考!

感谢邀请!

如何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比较好?你有哪些方法和建议?

慢慢读细细品味最好!

如何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比较好?你有哪些方法和建议?

阅读方法往往应该因读者而异,最好不要一刀切。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阅读方法。如何阅读《红楼梦》这本书,本该仁智各见,也多有名家谈及,笔者也不揣冒昧,谈过一些,现就几个阅读《红楼梦》的误区,从反面提醒读者注意。

误区之一、谨防先入为主

读《红楼梦》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先入为主。可以说是读《红楼梦》的大敌,有些人热衷于所谓品评。黛玉和宝钗谁更适合宝玉,谁更有持家管理的能力,林黛玉因为孤傲没有人缘,因为冷漠不够可爱。林黛玉活在当下适合什么工作。小说家致力于使艺术高于生活,这些人却使足劲来把艺术还原为生活。有些专家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千万别读后四十回,说什么狗尾续貂,跗骨之蛆。当我真正读完,再看她们对后四十回的批判,才发现自己曾经上当。

误区之二、谨防大家误人子弟

大家都读过《水浒传》。知道从其中潘金莲的故事衍生出一部小说《金瓶梅》。当下有大量文字打着精读、揭秘的幌子冒充《红楼梦》研究。就像《金瓶梅》不是研究《水浒传》一样,作为小说可以,作为《红楼梦》的研究成果,未免误人子弟。假如被你遇到,读起这类解读、揭秘的书籍,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读《红楼梦》吗?多年以前,我读过一部叫做秦可卿之死的中篇小说。那时作者还不是红学大家,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红楼梦》研究专家。但小说终究还是小说。

有人主张读《红楼梦》须得先读明史,尤其是明末清初的历史。因为红楼梦写的是明亡史;要读曹家的兴衰史;还要研究作者的家世及作者所处的时代。再结合读清史,还要适当读宗教、哲学。我要告诉你,不读原著文本,那些外围的东西,你一辈子也读不完,最后闹个没读《红楼梦》。

误区之三、谨防舍本逐末

读《红楼梦》,最好的途径是读原著文本。它的奇妙处亦在于,不论在任何时代,我们都能从书里读出自己的人生,理解的角度与深度,则取决于个体对世情世事的认知。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颠峰。艺术是供人欣赏的。咱们普通读者,不搞研究,咱别管它是谁写的,谁续的;更别管作者的家史,祖宗八代;就象游客来到西湖,尽管不知道苏堤和雷峰塔的历史,也照样可以欣赏西湖美景,静静地享受一样。咱们不是摄影专家,随手拍几张照片,过后自己欣赏,不是也很惬意吗? 《红楼梦》一本小说而已。写的什么,咱们就见仁见智,不设定目的地,只管欣赏沿途的风光,享受阅读的快乐。说不定不等读完,你就会喜欢上《红楼梦》,想读第二遍、第三遍。
我再强调一遍,一定要先读原著。刚开始读的时候总会觉得有点困难,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当你渐渐产生了兴趣,就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总有一天你会豁然开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书就会变得轻松简单了。王国维说的这三种境界,同样适于读《红楼梦》。

误区之四、谨防过分解读

《红楼梦》值得深读和多读,但是要谨防过分解读,因为过分解读很容易造成断章取义,反而失去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进入一些病态的阅读状态。许多后人的解读可能作者本身都是不曾想到的。

误区之五、错误选择阅读版本

我发现有的人建议一定要仔细阅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还说很重要。其实庚辰本是手抄本,很乱。看脂批也是挺坑人的事。脂批最容易把人引入歧途,它留下很多令人猜想的尾巴。一旦你猜起来,就会陷入索隐和考证的泥淖,越猜离《红楼梦》越远。对于我们普通读者来说,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是最佳选择。我们已经知道八十回以后是高鹗续的,这就够了,续得好不好,你读过了再说。
避开那些诸如脂砚斋、畸笏叟,八十回后真故事,曹雪芹的原意等永远都不会有答案的问题。咱们选通行的一百二十回本来读,不被各种先入为主的观点左右,不把作者当作某一观点的代言人,只是客观地欣赏文本的风光,作个好的读者,我们只看白纸黑字的文本客观上反映了什么。我们以心领神会为满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