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宿迁中考卷诗歌鉴赏《晴》,谁能解析一下?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诗歌鉴赏作为中高考必考项,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穆老师认为,按目前的中考趋势发展,诗歌鉴赏考察课外已为主流,与高考更好的衔接!

命题人在诗歌鉴赏选择上似乎都达成了一种默契: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当然,宿迁中考也不例外!2017年,宿迁中考诗歌考察的是课外部分,选择了“诗圣”杜甫的三流作品《晴》。

接下来,穆老师将为大家做详细地解析!

一【粗看诗歌】

(1)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律诗大都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为主流,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2)一个逗号为一句

我们在阅读古诗时,通常以每一个逗号为一句。每一联为2句,需要同学们谨记!

(3)注意诗歌下方的注解

注解很关键,尤其是社会背景或作者生活现状往往暗含着情感倾向。二【详解第一题】

(1)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3分)

解题本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描写景物”这句话,有很多同学可能会在这“犹豫”,但是经常关注穆老师文章或视频的同学应该很容易答出来。

命题人是“狡猾”的,不按常规出牌,并不采用常规的问法去考察学生,而是换了一种问法。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拥有“反命题思维”。

我们可以将“如何描写景物”转化为“通过何种手法来描写景物”,这样一来,就简单多了。

具体解析如下图:

三【详解第二题】

(2)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作者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D级。要想解决本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参考注释

通过注释,我们基本上解决了本题的80%,剩下的,就靠我们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了。

b.分析尾联意象

c.分析尾联关联词

具体解析如下图:

亲爱的同学们,经过穆老师的一番解析,大家是不是觉得诗歌鉴赏很简单呢?😄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和大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