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何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古诗词文)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
语言学界普遍认为,修辞是修饰文词或词语的基本手法,修辞是使语言表达产生美感效果重要手段。“修辞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修辞实际上是语言的一种属性,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修辞就没有语言。
【古诗词中为何要用修辞手法?】
诗是语言的艺术,为了使诗歌语言更生动、形象,诗人经常借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处理。修辞是语言“诗化”的重要艺术手段。
我们先来看一下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穆老师为大家整理如下:
来到我们今天的重点啦!
【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根据穆老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如下几种: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借代、用典、通感、对偶、对仗。
古诗词中常见的手法还有很多,比如描写手法,诸如:感官(味觉、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层次(高低、远近、上下、点面)、色彩、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白描工笔、联想想象等等。
希望穆老师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
谢谢老师提问,我是古诗词爱好者,在阅读学习古诗词中,深为古人娴熟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所折服。一般讲,修辞就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表现手法,生动形象的表达出要表达的内容,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七种。
第一种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手段。有三种类型(1)明喻。明显直接的比喻,多用如,若,似,比等连接词。如: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用雪大比喻沙之浩瀚,用霜白比喻月之明亮;(2)暗喻。比明喻进一层的比喻,一般用为,是,等连接词。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用银河落九天比喻庐山瀑布飞流。(3)借喻。用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如: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王安石《木末》)白雪借喻蚕丝,黄云借喻麦子。
第二种比拟。有拟人拟物之分,拟人手法如: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杜甫《发潭州》)花能送客,燕能说话留人。拟物手法如:姑山半峰雪,瑶水一支莲(白居易《女道士》)把女道士当成雪和莲来描述。
第三种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种。正衬如:李商隐《泪》(诗文略),前六句写了妃宾失宠伤心之泪,丈夫出门相思之泪,女神之泪,感恩之泪,昭君思国思乡之泪,项羽兵败英雄末路之泪。这六种不同的泪,都是给最后一联作陪衬,这多泪也抵不上“青袍送玉珂”,使悲伤的感情更突出了。反衬如:白居易《轻肥》(诗文略)这首诗写宦官的骄横,最后两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是反衬,与前文形成巨大反差,使宦官的丑恶面目更突出。
第四种借代。诗中不直接说出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其密切联系的事物名称来代替如: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刘禹锡《竹枝词》),银钏金钗代女人,长刀短笠代男人,借首饰劳动工具代人。还有多种借代形式,如以具体代抽象事物,以材料代整体,以古代今等等。
第五种夸张,给人更深刻的印象。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这首诗是李白晚年写的,他一生屡遭挫折,头发都白了,三千丈表示看不到尽头,形容愁怨之深。
第六种互文。诗句中前后语义相互包含的修辞手法。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两句意思是牵牛星,河汉女(织女星)都很遥远又都很明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意思是说月光和水汽笼罩着清凉的流水和沙汀;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指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这里秦汉泛指古代。
第七种对偶。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主要一是句子字数相等,二是句法结构相同,三是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等,四是平仄相对。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李商隐《春日寄怀》),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陆游《秋夜读书》)等,都是对偶名句。
古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很多,比如用典,排比,集引,叠字,设问,倒装等等,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上述回答内容请老师和朋友们雅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