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明的广告植入方法是怎样的?
看过成龙电影的都应该注意到,凡是成龙电影中出现的汽车画面,基本上都是三菱汽车。成龙的电影中的三菱汽车,可以说是比较早的植入广告了,也是比较成功的广告。
一、《快餐车》里的快餐车《快餐车》是由洪金宝执导,成龙和元彪、洪金宝主演的动作片,在1984年上映,里面的女主角相当的漂亮。
该片讲述了西班牙巴塞罗那三个华侨青年,在机缘巧合下受命营救伯爵女儿的故事。电影情节有趣搞笑,动作场面经典。
电影中在古堡跟成龙对打的是美国著名的拳击手"喷气机"宾尼·尤奎德兹,他在现实中是世界冠军,职业比赛生涯中63胜0负,其中有57次KO对手。而他们的打斗场景也被美国《黑带》杂志评选为最精彩的影视打斗场面第2名,
除了人物,影片中最出彩的道具就是成龙和元彪经营的快餐车,这是一部三菱L300的改装车,虽然是个面包车,但是经过改装后颜值却不低。
这个车对于在外摆摊来说相当的适合,一键启动之后,后面三面车体打开,就是一个移动厨房。
二、《飞鹰计划》里的双门帕杰罗《飞鹰计划》是由成龙自导、自演、参与编剧,成龙、郑裕玲主演的一部动作电影,电影于1991年2月7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影片故事描述飞鹰受雇于西班牙伯爵,前往非洲萨哈拉大沙漠寻找二战时德军遗留下的黄金的故事。
影片一开头出现的汽车就是三菱帕杰罗,属于第二代双门版,相当的有个性。影片中有多处展现汽车的镜头,一是开车上山偷宝石,二是在亚马逊钓鱼,汽车开到了湖中间,三是车停在一个广场上,有人偷车,汽车远程报警的画面。
电影中汽车出现的没有违和感,广告植入的没有痕迹。
这款双门帕杰罗还出现在成龙的《我是谁》电影中,而在《新警察故事》和《宝贝计划》中出现的则是第三代四门版帕杰罗。
三、《龙兄虎弟》《龙兄虎弟》是由曾志伟和成龙联合执导, 成龙、谭咏麟、关之琳等主演的动作喜剧电影。
影片讲述了飞鹰受雇于伯爵,要将失散多年的五件“上帝的武装”找回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里有一部敞篷三菱跑车,造型相当拉风抢眼,还可以喷火加速,最后汽车中间还藏着一个小车,可以说是相当的科幻。
具体是什么型号的车,就不太清楚了,不知道是什么汽车改装的。
最高明的广告植入方法是怎样的?
最高明的广告植入非《海尔兄弟》莫属。这部长达200多集的系列科普动画,曾经是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打雷要下雨 雷欧,什么?下雨要打伞 雷欧,这我也知道......”
80年代,日本曾经有一部动画片,送给中国免费播放。这就是曾经的经典动画,《铁臂阿童木》。之所以可以免费播放,是因为这部动画的幕后老板是卡西欧电子。这部动画片的随片广告是卡西欧电子,动画片中所有的电器,也都是卡西欧电子。这就是最早的广告植入。
就是因为受到了《铁臂阿童木》的启发,当时的海尔电器也想打造一部动画片,用以作为自身产品的宣传。因为当时的海尔是中德合资,所以主人公就是两位,海尔哥是中国人,名叫琴岛,海尔弟是德国人,名叫海尔。
而这所有的创意,都来自当时海尔的老总张瑞敏,可以说他就是海尔兄弟之父。据说当年为了给海尔兄弟设计服装,他让自己做裁缝的父母设计了好几套服装,结果都不满意。最后没办法,就让小哥俩穿裤衩吧。
好在两个小兄弟是天降猛男,体质超强,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哥俩都是只穿裤衩挺过来的,海尔兄弟甚至能算上是内衣外穿的先驱吧。
这部动画是在1991年有的创意,第二年就着手制作。8年的时间,一共制作了212集。总计耗资6000万元,平均每集的费用高达20-30万元。由此可见,当年决策者的决心与恒心,这部动画片,确实是为了做百年的企业而打造的。
6000万元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不是个小数目。而且在这部《海尔兄弟》中,没有一句台词,一个场景是为海尔的产品打广告。短期来看,几乎不会产生一点效益。
只是如果用现在的观念来看,这种行为就是在打造品牌的IP,为的是让海尔兄弟的形象深入人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很多地区,《海尔兄弟》是赔钱让电视台播放的。这样也保证了全国的任何地方,每个小朋友都对那两个敢于冒险,敢于成功的小兄弟,有了潜移默化的好感。
而海尔集团要做的,就是等,等这批小朋友长大,等到这批小朋友有了消费能力,那么曾经伴随他们一起成长的海尔兄弟,就成长他们未来生活中离不开的电子产品。
所以说,当年海尔的广告植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推广。当年的小朋友都是海尔兄弟的粉丝,现在又都成了海尔电器的顾客。大家说,海尔做的广告,应该还算成功吧?我们谁的家中,没有一两件海尔电器呢?
最高明的广告植入方法是怎样的?
举四个例子:
1、《唐人街探案2》中刘昊然和王宝强被追捕,需要劫车跑路时,出现了一辆神州出租车。
司机刚拉开车门只说了“神州出租”四个字就被王宝强打倒在地。王宝强还骂道“什么时候,还广告植入?”在两人驾车走远后司机最后的力气喊道:“神州租车,海外出行……别忘了给个五星好评!”将商品植入作为了搞笑的元素呈现,既不突兀也达到了宣传效果。
在电影剧情中讽刺商业植入,从而逆向达到推广宣传作用,让人在欢笑中对广告加深了印象,这种广告植入的方式实在高级。
2、经典电影《上帝也疯狂》,就是一个由可口可乐瓶子所引发的血案。听说成龙的早期作品也有很多细节借鉴这部作品。
这部电影作为现代人进入非洲世界的一个先导和预警——两个存在天壤之别的文明即将相遇,这个可口可乐的广告植入可谓高明。
3、日本的《中华小当家》动画的版权被台湾统一集团买下后,它们便借助这部作品的美食题材大做文章,将故事中许多角色的名字都改成了其食品公司旗下的产品的名字。
比如,原本叫做“刘昴星”的主人公,被改名为小当家来宣传其名叫“小当家”的干脆面;“及第师父”其实是“及第水饺”......这波通过动画人物的名字来“不露痕迹”地宣传商品,不得不说其深谋远虑啊,佩服佩服!
4、上个世纪80年代大火的穿越题材系列电影“回到未来”系列,其中主角脚玩滑板,以及穿越时猛踩油门的时,他脚上的那那双印着“红色对勾”的耐克鞋就得到了不少的特写。
想要酷炫的穿越时空吗?那就来一双耐克鞋吧~
另外在第二部主角穿越到未来后,他还获得了一双不仅能够自动系鞋带,而且能够玩磁悬浮滑板的“未来耐克”。
更奇妙的是后来耐克公司还做出了这双“未来耐克”(Nike Air MAG)售价超过一万美元。将商品作为重要的道具让其在影片中反复出现,这一招也实在高明。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渐变画)
最高明的广告植入方法是怎样的?
世界上最厉害的广告天才,非周星驰莫属!极具创意而又符合剧情的广告植入方法,不但毫无违和感,而且成就了众多影片!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广告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传播媒介。广告不仅可以广而告之,为消费者带来参考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的观赏性,让广告与消费者的沟通更加灵活。
比如,有这样一则广告,一经推出,便让消费者对卡罗拉的质量有了深刻的认识!
一位美女在路边修车,这时过来一辆车,美女上前找车主帮忙,车主一看竟是卡罗拉,一脚油门迅速逃离。
同伴很是不解,问车主为什么不上去帮忙?车主反问道,你见过坏在路上的卡罗拉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看广告,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评鉴广告。一则优秀的广告,人们不仅喜欢看,也更愿意主动传播它!
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我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经典广告,每一则广告的植入方法都非常的高明!
独具创意的植入方法经典动画片《大力水手》是80后和90后的一代回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世界影史上的第一条植入广告,竟出自这部动画片!
赞助这部动画片的是美国一家生产菠菜罐头的公司,动画片中水手疯狂洗脑的口头禅,“我很强壮,因为我经常吃菠菜!”事实上是菠菜罐头的广告台词!
动画播出后,由于大力水手的正义形象,让很多人都产生过梦想,自己通过吃菠菜成为像大力水手一样的超人。
另外,当孩子挑食不爱吃菠菜时,妈妈就会给孩子讲大力水手吃菠菜的故事。
最后的结果就是市场销量急增,价格上涨33%,而投资这部动画片的菠菜罐头公司,几乎把美国人最讨厌的菠菜卖到脱销!
在当时那个年代,植入广告这种想法,是一种划时代的革新,而这个菠菜罐头的广告堪称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广告植入。
顺其自然的植入方法《海尔兄弟》其实是海尔集团用来进行品牌形象宣传的动画,借鉴的是《铁臂阿童木》的老东家卡西欧公司的宣传手段。
事实证明,在战略上海尔集团这一波操作是非常成功的,动画片广受好评,各个电视台轮播!
别人都是砸几十个亿才能打出名气,而海尔集团直接出了一套212集的企业宣传片,总投资只不过5000万元。
《海尔兄弟》的成功让海尔集团名声大噪,之所以这部动画片能够大获成功,很多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内容和题材。
动画片里面宣传的价值观就很好地表现出海尔集团和海尔人的精神。别人的周边产品是手办、盲盒、T血衫,而海尔的周边产品却是冰箱、彩电、洗衣机。
在动画片制作前期,海尔公司作为甲方并没有提出过多的限制,只是强调海尔兄弟作为海尔集团的企业形象,一定要以正面形象出现,并且眼光要放得长远,符合国际定位。
无论是在画风上还是在配音上,《海尔兄弟》一度让人以为这是国外引进的动画片。
当然,这部动画片的成功还要归功于它实在的内容和硬核的知识,作为早期的科普动画片,海尔兄弟的奇幻冒险,堪称经典!
融入剧情并推动剧情发展的植入方法《阿甘正传》这部电影绝对称得上是耐克的成名之作!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当阿甘得到了梦中情人送的耐克鞋时,阿甘穿着这双崭新的鞋子跑遍了全美。
而耐克品牌在电影中的植入,不仅完全融入了剧情,还推动了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完美体现了品牌的价值传播。
从此之后,耐克这个品牌开始红遍全球,当时这部电影播出时,也让耐克跑鞋成为了年度最畅销的跑鞋!
让广告为电影服务的植入方法电影《爱情呼叫转移》堪称是两个小时的中国移动广告,也可以说是为了推广一款产品拍摄了一部电影。
电影中涉及了当年的手机彩铃、彩信、型号覆盖等中国移动的多项业务或功能。
而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巧妙的情节和故事都能够用一部手机作为线索而贯连,还能将移动的业务介绍得淋漓尽致!
在开诚布公、整体植入的情况下,情节的自然流畅和真情实意,反而让人忘记了植入的累赘,让人拍案叫绝。
这部电影上映之后对观众的影响也非常的大,使得移动公司一度成为国内通信市场用户最多的公司!
采用戏中戏的植入方法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有一个镜头是楚门的老婆,拿着一把菜刀介绍了它的很多功能。
这是一个现实中真实存在的品牌,但没有一个观众觉得这是广告,因为这段广告植入具有非常独特的戏中戏的模式。
楚门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到处都充满了“摄像头”,在剧中,楚门身边的演员开始植入广告,很巧妙地成为了电影本身的广告植入。
这种植入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会让人觉得厌恶,而是感觉剧情需要,而且用真实品牌比虚拟的产品更有亲和力。
利用谐音梗的植入方法电影《大碗》是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电影植入营销历史上的一朵奇葩。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在讲植入广告的故事,虽有大量的实物植入,但不是将可口可乐、娃哈哈等品牌硬生生的植入。
而是用谐音梗的模式变成了“可笑可乐”,“乐哈哈”等相近的名称,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产品的目的。
其实,论不尴尬的广告植入,我只服周星驰!周星驰的喜剧常常让人笑中带泪,可以说看点十足!尤其是他早年的电影,一度成为喜剧界的楷模。
其实,在周星驰的许多电影中都植入了广告,不过和别人不同的是,它的广告植入不仅不让人反感,反而让人觉得很有看点!
比如电影《少林足球》,一度成为香港电影史上植入广告最多的影片,而彪马作为本片的最大供应商,也收获了一大批影迷的关注,形势一片大好!
电影中,球员们穿的是彪马的鞋子和运动服,带的手套也是这个品牌,甚至它的品牌标志还幻化为周星驰脚下的射门特效出现,令人惊叹。
电影《功夫》中,开场时,冯小刚路过电影院,有一个“星辉电影院”的广告牌,而星辉正是周星驰自己的电影公司。
剧中的歌舞厅则叫做“哥伦比亚娱乐中心”,这是因为哥伦比亚是电影的发行公司。
另外,包租婆追逐周星驰的那一段,本身带戏的广告牌留下了意味深长的幽默!
再比如最经典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和华夫人的那一段斗嘴,简直就是广告界的神话,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结语现如今,植入广告几乎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早已见怪不怪!
普通的广告植入方法太过生硬,不仅不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反而会让人觉得反感,有损品牌及影视形象!
但是,如果能够做到让广告为影视服务,融入剧情并推动剧情的发展。那么,这样的广告绝对称得上是经典,最高明的广告植入方法便是如此了!
近期,有一部网剧《赘婿》中的广告植入方法,巧妙地让你意想不到!
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商界奇才宁毅,是苏氏布行的上门女婿。为了卖布,他不但提出了拼团砍价的“拼刀刀”模式,还创办了线上选购、线下送货模式,以苏檀儿和宁毅两人名字命名的“苏宁毅购”!
对于这样的广告植入, 你怎么看?
最高明的广告植入方法是怎样的?
张艺谋《一个都不能少》植入了四个广告,高明、合理且巧妙。
在电影里植入广告已经成为很多剧组的常规做法,毕竟这也是制片方赢得利润的重要渠道。
于是,各种直接的、间接的、着调的和不靠谱的植入广告疯狂涌入各种电影,观众对此不管爱看不爱看都得被动接受,尤其是有些电影里动不动就给银行卡一个大特写的镜头更是简单粗暴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当然,也不是每一部电影的植入广告都是那么简单粗暴让人反感,本文要说的是大导演张艺谋拍摄的文艺片《一个都不能少》,在这部电影里张艺谋一共植入了四个广告,其手法相当简单巧妙且有效,不仅不会让观众反感,还会提升电影的层次和格调。
《一个都不能少》于1999年上映,讲述了一个乡村代课教师的故事,水泉小学的民办教师高老师要回家看望病重的母亲,只有13岁的女孩魏敏芝被找来临时给孩子们代课一个月,高老师走前告诉她一定要把孩子们看住了,一个都不能少,他回来后会给魏敏芝50块钱工资和10块钱奖金。
二十八个孩子还是少了两个,先是一个女孩被体校选走,然后一个十岁的孩子张慧科因家境贫寒到城里打工,魏敏芝步行到城里找他,经历各种苦难在电视台的帮助下找到张慧科,水泉小学和孩子们的困境也被社会关注,人们捐款捐物解决了水泉小学的困难。
在这部全部由普通人出演的电影里,张艺谋大胆植入了四个广告,其中有三个是相对比较明显并且在片尾出现在特殊致谢一栏里的,还有一个则是不那么明显但却非常高明且有效的。
一、某合资品牌汽车
这是最不起眼的一个植入广告,主要亮相在电视台带着捐助物资前往水泉小学的路上,应该说,这个植入广告还是很克制的,没有影响剧情。
首先,在电影里曾出现过一台体校老师乘坐的普通吉普车,为了剧情合理剧组并没有换成该合资品牌。
其次,该合资品牌的商务车确实是当年很多电视台的工作车和采访车,在去水泉小学的路上,商务车后面跟着的是一辆普通轻卡,并没有全部换成品牌方的汽车,这样最大可能不影响剧情的合理。
对比之下,现在有些剧组一旦引入汽车广告,那就不管剧中什么人什么身份,全都开同一个品牌的车,再有钱的老总也必须开廉价跑车,最后只能沦为笑谈。
二、某进口品牌摄像机
该进口摄像机品牌一直是各大电视台摄制新闻片的首选,出现在电视台演播室里和摄影记者的肩膀上也是合情合理。
当然,张艺谋也是很爽快,直接用三个特写镜头的方式回馈了合作方,虽然品牌的logo有些显眼,但好歹属于正常剧情范围,尤其是主持人让魏敏芝看着那个圆圆的镜头对张慧科说话这一段,设计很巧妙,也不会让观众产生反感。
《一个都不能少》剧组的拍摄设备也都是由该品牌的摄像机支持。
三、某国外品牌碳酸饮料
张慧科偷偷跟同乡跑到城里打工,魏敏芝要去把他找回来,但是她没有坐长途车的钱,于是孩子们提议一起到砖厂搬砖,虽然他们搬错了砖还弄坏了一些砖坯,但厂长听说是高老师的学生,出于对高老师的尊重,他还是给了孩子们15块钱。
减去孩子们以为的车票钱九块,还剩下六块钱,魏敏芝决定给孩子们买汽水喝犒劳大家。
高能桥段来了,在小卖部里,孩子们围在柜台前叽叽喳喳讨论着哪个汽水好喝,最后达成一致:XX可乐才好喝!
现在看来更高能的桥段接着到来,魏敏芝问店主可乐多少钱一罐,店主回答:三块钱。
《一个都不能少》上映于1999年,那拍摄应该是1998年的事情,那时候XX可乐就是三块钱一罐,二十多年来几乎没怎么涨价,遇到活动打折甚至还更便宜。也不知道这是该品牌可乐的成本太低,还是他们那些年的利润太高。估计最大的可能是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成本也就直线下降吧。
六块钱买了两罐可乐,二十六个孩子每人轮流喝一口,孩子们最多的评价是“有点儿麻”,虽然不够喝,但他们还惦记着“给老师喝”。
这个桥段里的XX可乐就是植入广告,据说该国际大品牌给剧组的广告费是二百箱可乐,就算按照零售价计算,也不过是一万多块钱,简直是便宜他妈给便宜开门,便宜到家了。
其实从原则上来讲,电影并不一定必须选该品牌可乐作为植入广告,国产饮料很多也都可以植入,而且谁也不会差一万多块钱广告费,毕竟有张艺谋这块招牌,你涨到十万块也依然不愁招商。
估计老谋子的设计就是想制造一种视觉和观感上的冲突,一群刚刚搬完砖满身尘土一头大汗的乡下穷孩子,用搬砖赚来的六块钱买两罐国际大品牌可乐分享,那种对比的冲击力确实相当明显。
所以,这个植入广告就不是二百箱可乐或者一万多块钱的事儿,不给赞助估计老谋子也会这么拍。
四、希望工程
张艺谋的《红高粱》曾获得过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秋菊打官司》曾获得过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作为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张艺谋则有过三次提名,分别是《菊豆》、《活着》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可惜的是一直没有获奖。
《一个都不能少》本来是一部很有希望包揽金狮奖和金棕榈奖的电影,但法国戛纳电影节组委会中有一些人却认为该片是在为我国政府做宣传,这让张艺谋感到非常愤怒,于是他宣布撤回该片,并向电影节发表公开信提出抗议。
那么,《一个都不能少》有宣传的成分吗?笔者认为,多少还是有的,只是这个“广告”并非是商业植入广告,也不是谁命令张艺谋植入的,而是导演自发植入的广告。
在影片中,周一上课前,孩子们纷纷提醒村长和魏敏芝,还没升旗呢,于是在孩子们稚嫩的国歌声中,国旗冉冉升起。
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另一部电影《凤凰琴》,在那部电影里,界岭小学的师生们每天都在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吹奏的口琴和笛子声中举行升国旗仪式。虽然在手法上《一个都不能少》可能不如《凤凰琴》更艺术更有感染力,但这一幕也更为真实,你要非说这是宣传和“广告”也不是不行,但这种表现孩子对国旗朴素感情的戏份没有任何问题。
在笔者看来,《一个都不能少》最大最重要的“植入广告”就是希望工程,尤其是该片在结尾特意提到了我国希望工程的进展情况。
《一个都不能少》和《凤凰琴》一样,都是利用电影去反映现实中贫困儿童上学难的问题,电影里的水泉小学和界岭小学都得到了外界的关注解决了燃眉之急,而在社会上,这两部电影都对希望工程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如果一部电影就能让很多贫困儿童得到上学的机会,那这样的“植入广告”不仅没有任何问题,反而应该是多多益善。
我们需要更多像《一个都不能少》这样的电影,需要更多这样的“植入广告”。
最高明的广告植入方法是怎样的?
中国最高明的9个广告植入,过了20年都忘不了!
第一个:太极急支糖浆(广告版本的“美女与野兽”)。
这个话题的出现,脑子里首先浮现的就是这个广告。一只花豹子追着一个身穿白色长裙的美女,美女一边跑一边问花豹子,你为什么追我?花豹子声音沙哑的说,我要急支糖浆!
小时候一看到这个广告,都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豹子说,我要急支糖浆。这个广告是我觉得最高明的,美女与野兽本身就是一个很吸引人的组合。再配上广告词,又觉得有点无厘头,赚足了眼光和槽点,至今都忘不掉。
第二个:蚁力神(蚁力神,谁用谁知道”)
“蚁力神,谁用谁知道”,相信很多人还是记得这句广告语的,还是赵本山和范伟打的。
我记得最经典的一个广告词是:
赵本山:你在我眼前瞎晃悠啥?范伟:我要去看一位朋友,不知道送啥礼物好。赵本山:男的女的?范伟:男的。赵本山:多大岁数?范伟:40多岁。赵本山:送蚁力神啊,谁用谁知道。
现在都还能回想起赵本山和范伟夸张的表情,跟脑白金有得一拼。
第三个:百年润发(周润发和江美仪)
有的广告是靠广告词,而有的广告就是靠剧情。周润发帮江美仪洗头发这一幕,也是至今都让我觉得无法超越的一幕画面。
百年润发这个广告,虽然没有什么广告词。但是帅哥与美女如此养眼的组合,再加上当时广告的剧情和音乐,还有那句台词“如果说人生的离合是一场戏,那么,百年的缘份便是早有安排。”看广告就像在看电影一样,不是周润发的影迷都被他迷得五迷三道。
第四个:山东南翔技校(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南翔)
一听到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你会不会下意识的就回答道:“中国山东找南翔”!唐国强铿锵有力的声音说着前后押韵的广告语,就像魔音贯耳一样,一直被记到现在。
以至于现在一提到山东,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山东蓝翔技校。由于这个广告词太魔性,搞得不少山东的网民非常的苦恼,纷纷出来为山东正名,山东不仅仅只有蓝翔技校。但不管怎么说,山东南翔技校的标签是深深的烙印在了全国人民心中。
第五个:金嗓子喉宝(保护嗓子,请选用金嗓子喉宝)
小时候看了电视,也会看广告。听得最多的就是“保护嗓子,请选用金嗓子喉宝”!说实话,这个广告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就是不厌其烦的播,播得你想忘都忘不了。金嗓子的广告操作极其简单但很实用,广告词也是那种一听就能记住的。
就这样循环播放,播了七八年就把金嗓子喉宝播的家喻户晓,想忘都忘不了。直到后面让罗纳尔多,卡卡拍了一则广告,让金嗓子喉宝彻底的火了。导致我现在喉咙不舒服,首先想到的就是买金嗓子喉宝。
第六个:脑白金(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小时候最烦的一个广告就是脑白金了,每天一打开电视就是这两个老头和老太太。手舞足蹈的一边唱一边跳“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孝敬爸妈脑白金“。
脑白金的广告词特别洗脑,有时候播了一遍还不够。要循环好几遍的播,到现在都忘不了老头老太太各种变装,各种尬舞的画面。这绝对是史上最强卖货广告,让我到现在都觉得送爸妈礼品就要送脑白金或者保健品之类的。
第七个:大宝(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大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大宝的护肤品广告是很成功的,以至于到现在都还是很受女性欢迎的。可以说,大宝是国货的翘楚了,我记得大宝是有两个广告的。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大宝SOD蜜,我现在都还在用,我老婆给我买的。
大宝最高明的地方就是男女老少通吃,打的广告也是比较清爽,好记。年轻的美女和她们的老公都一脸兴奋的直夸大宝有多好用,还强调了男人也可以用。导致我到现在觉得,护肤品中只有大宝男人才可以用。
第八个:海尔兄弟
很多8090后应该都看过《海尔兄弟》的动画片吧,212集的海尔兄弟是我的童年回忆。海尔兄弟哥哥叫琴岛,弟弟叫海尔,动画片一出就深受小朋友和家长的喜爱。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一跃成为家家户户都必备的国民家电品牌。
当时海尔和琴岛正好是海尔集团的一款冰箱“琴岛海尔”的牌子,但整部动画片,没有任何海尔的广告词。用现在的话来说,海尔投资动画片就是为了打造品牌IP,也确实是成功奠定了海尔成为百年不老企业的基础。
第九个:旺仔牛奶(“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喝掉”)
我最喜欢的就是旺仔牛奶的广告词,实在太魔性太经典了,现在还能想起广告词和画面。
学校的广播正在播:“请注意,请注意,三年级六班,李子明,李子明同学,你妈妈拿了两罐旺仔牛奶,在学校门口等你!”
还有“别看我,你再看我,你还在看我,你再看我就把你喝掉!”“你旺我旺,大家旺。”“每天一瓶旺仔牛奶,我好快乐哟。”“爸爸,将来我一定比你聪明、比你强”。
我一直觉得最高明的广告就是不管过了多少年,仍然让人想忘都忘不了。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就想到它的广告,就是最成功的广告。现在的广告五花八门,但真正能让人记住且忘不掉的很少。你记忆中还有哪些难忘的广告?欢迎在下面补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