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度倾诉,会遭人嫌弃的”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对,倾诉就像倒垃圾,你倒点给我,那我做为朋友,顺手把垃圾扔了,一两次这也没有什么。

但你把我当做垃圾桶天天倒就不对了,没人愿意一直当垃圾桶。

倾诉有瘾

倾诉是一个容易上瘾的行为,成功的倾诉会让倾诉者有种较强的情绪体验,仿佛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这些大家都能体验到,当自己遇到一些心事,找人说说,会让自己的心情不那么差。

这就像吸烟一样,紧张和累了想放松抽一根,以后就会形成条件反射。

遇到烦心事,心里比较焦虑,然后就想排遣出去,就会去倾诉。这样不停的周而复始,形成了条件反射,越来越有瘾,到最后都控制不住自己。

过度倾诉会伤害关系

你能够找到倾诉的人,往往都是自己亲近的人。这些亲近的人会比较关心倾诉的朋友,对于倾诉能够产生积极的反应。

但倾听者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绪,听人倾诉容易产生焦虑。时间久了也会产生条件反射,就是把焦虑和倾诉者联系起来,直到最后看到倾诉人就焦虑烦躁。

这样的情绪下,倾听者就会慢慢远离或躲着倾诉人,最终伤害两人之间的关系。

人人都向往美好,远离不好的东西

人们都喜欢好的东西,向往美好,对于负面的和悲伤的,都会远离,离得越远越好,这是人之常情。

倾诉就是把自己的不幸或者不满源源不断的倒出来,这些东西没有一点有意义的东西,满满的负能量。

这些负能量是会污染人的,会让倾听者也变得烦躁,导致倾听者下次就下意识的远离你。

然而倾诉者往往不自知,别人耐心听了他一次倾诉,她就以为找到了知己,就经常去找别人倾诉,却不知道自己正惹人嫌弃。

自己的事别人不会在乎

倾诉者说的都是自己相关的问题,这些话根本就和别人没有关系,唤不起两人的共鸣,提不起别人聊天的兴趣。

我在大学里的时候有一位英语老师,喜欢对着全班学生倾诉,一开始她也不是这样。

直到有一次上课,她在课堂上说起自己的遭遇,自己家人多么不幸,自己多么不幸。

第一次,她说的确实引起了我们的同情,她说完就坐在讲台上低头哀伤,而我们整堂课上陪着她一起哀伤。

那一次课仿佛打开了她心中的闸门,此后一有机会就会颠来倒去的说,而我们此后也听的非常无奈。

对于自己悲伤的事,在别人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别人感受不到,也不想感受。说出去,最多让别人多几句唏嘘,时间久了,别人也就厌烦了。

过度倾诉是心理疾病

适当的倾诉可以放松精神,但过度倾诉就是一种心理疾病,应该积极进行心理干预。

过度倾诉有一定的抑郁,适当的运动、放松可以减轻相关的问题。

倾诉者应该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或者由别人引导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从而逐渐改变。

如何拒绝被过度倾诉

直接拒绝就好,不要和对方讨论感性的问题,多些理性的讨论。

直接拒绝和委婉拒绝在倾诉者看来行为都是一样的,如果她觉得你不听是错的,你再委婉也没用,所以直接拒绝就好。

比如说直接离开,或说自己有事等等。

“人,过度倾诉,会遭人嫌弃的”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此观点确实有道理!为何这么说呢?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即要与人交流。而交流最主要的形式是语言,其次是文字。科学发展到今天,又增加了视频。无论什么交流方式,都是以语言为基本元素或者为基础要素的。

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话,只顾发表自己的经历、感受、观点乃至其他时,常常得不到自身想要的评价。这是因为你无形中剥夺了别人说话的权利,破坏了交流的对等性。故而,哪些操有“你先听我说完"的人,不知道对方心中此时说得是“你还是别说了吧,真烦"!

还有一种人,心里放不下一点儿事,总想一吐为快,且坚持一口气倒完,孰不知当你觉得说岀去便轻松了的同时,听众早已心烦,你也收获不到应有的呼应和同情。久而久之,知情人便会有意回避这种一边倒的交流,并且还会告诫他人远之为佳!

过度倾诉还有一种副作用,即如果你的倾诉对象不是至亲和知己,你所吐岀的事情只会成为他们与他人交流时的案例,对解决问题本无帮助。再说,每家每户的经都是惟一的,解铃还需系铃人!

所以,我们要有少讲话、讲短话的交流修养。不管多大事,要给别人讲话的机会和时间,一味想让别人倾听要不得,说重了,亦不道德!同时,要尽量把事情用最少的语言讲完,啰嗦没有几个人喜欢。

另外,自家的私事属于个人隐私,过度倾诉无所益处,少抖为佳,也是自我保护。

做人做事,不妨先从好好说话做起!

“人,过度倾诉,会遭人嫌弃的”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是的,祥林嫂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各种的糟心事,倾诉不当会把对方成为发泄口。没有人愿意收情绪垃圾

你自己都说了过度了,那肯定有不好的影响

其实绝大多数人比起倾听

更喜欢自己倾诉给别人听

每个人的耐心都是有限的

所以在倾诉的过程中点到为止即可

我之前也有过这种困扰,我告诉你怎么避免过度倾诉。

1.羊毛要到处薅,不能只薅一只羊的毛,给这个人说一点,那个人说一点,话说完了人家也不会烦。

2.单方的叙述不是好事,除非另一个人比较体贴,不然是说不下去的,要有来有回的聊,可持续发展。

“人,过度倾诉,会遭人嫌弃的”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心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不要做生活中的“祥林嫂”,没有几个人愿意听你过度的倾诉,也没有人愿意成为你不良情绪的发泄口,更没有人愿意为你分担压力!

坚强的面对生活,自我排解压力,自我消化烦恼。

去亲近大自然吧!对着大山呐喊,喊出内心的痛苦和烦恼!

“人,过度倾诉,会遭人嫌弃的”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答:对!

1、学会聆听是修养,因为没人喜欢祥林嫂。

2、倾诉会成为怨妇,其行为愚蠢至极。

3、自我消化,面对阳光,清空“倾诉车”。

“人,过度倾诉,会遭人嫌弃的”你认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我非常认同这句话。粮农二代不喜欢讲理论、讲大道理,喜欢用自己身边事例来说明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作为大哥,不虚伪,很厚道,加之蠢长几岁,人生经历多一点,在朋友面前,还有点面子和威望,他们不管遇到什么事,喜欢找我倾诉商量,听听我的意见看法,虽然活得累,但很充实。

一位同事、好友、兄弟,70后出生,一表人才,智商、情商都很高,事业有成,第一次婚姻因缺乏信任失败,现再婚,双方都带一小男孩,婚后不久又生了一女儿。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双方开始怀疑对方与前任藕断丝连,有私情。同时,双方都盯着对方钱包,害怕把钱财利益输送给前任的儿子,像敌人一样互相提防着。

他老婆也是认识多年的熟人,他们两口子每次吵架后,她都要找我两口子一把鼻子、一把泪的诉苦,这对夫妇都是我朋友,我和老婆确实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如何安慰为好,只能像录音机一样一字不差录下来,现在感觉内存不够了,需要增加内存,确实很烦。

笔者认为,任何人遇到不顺心的事,都需要倾诉,需要释放,必须支持。但有些事情,特别是两口子的家务锁事,最好不要找朋友过度倾诉,确实让朋友很为难,不知所措。

我是粮农二代,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