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到60岁的下岗职工,单位招聘基本不要,怎么办?

50岁到60岁的下岗职工,找工作不难,只要不赖就饿不着。

到了这个年纪,我认为找工作目标应该定位为工资够生活费,可以交保险,找这样的单位最好。

除非你是高级工程师或者专业技术人才,这种人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很容易找到高工资工作,而且很少下岗的,基本做到退休,还会被人高薪返聘。

困难的是普通职工或者干体力活的工人,这个年纪下岗了很难找到好工作。

如果之前有交职工保险的,在没有找到工作前,可以领一部分失业金,具体问当地社保局。

其实还是有一些工作适合这个年纪的人的,如下:

1、保安。

年纪大的找保安还是能找到的,就是时间长,工资不高,只够养活自己。

如果找不到工作,可以做保安,将养老保险续上,不用自己交保险,方便退休以后能多领点退休工资。

2、保洁。

工资要比保安低点,但工作时间没有那么长,但一般保洁都会招女的,大多是临时工,保险不太好交。

3、保姆。

这个女人比较有优势,可以做住家保姆,做饭打扫卫生带孩子之类的,一个月工资不会少。

这个要求会做饭,人干净,手脚勤快的人,邋里邋遢的没人要。

4、护工。

男的可以去做护工,可能需要一点关系才能进去,可以做私人护工,工资不低,就是有点累有点脏。

5、工地小工。

现在工地上50多岁的很多,工资还行,就是累。没做过体力活的,不一定能做得下来。

6、装修。

会点水电技术的,可以去接点装修的小伙,给人家排水电。

7、开店。

适合开小店,投资规模不大的,比如小超市、小饭店等等。但再小也是要投资一笔钱的,需要谨慎对待。

8、网约车。

会开车的,可以试试开网约车,虽然现在开网约车没有以前挣的多,但要比保安、保洁挣的多,比工地轻松。

前提是要有符合要求的车辆,要考到资格证,年龄要求在男的60岁以下,女的55岁以下。

9、代价。

同网约车一样,唯一的好处就是不需要自己有车。

10、送外卖、快递、跑腿。

这个年龄送外卖的不多,但也有一部分人在做,能拿多少看各地的情况,还有自己的努力。

做这个注意交通安全。

11、摆摊。

多在网上看看,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摆摊的,做好了也算一种营生。

进货可以上网上找,有很多进货渠道。摆摊注重快消品,贵的不要沾,很难能卖掉。

总结:

船到桥头自然直,前方无绝路,希望就在转角。

50到60岁的下岗职工,单位招聘基本不要,怎么办?

50到60岁这个年龄段下岗是个痛苦的事情,年纪大体力精力都跟不上,这个年龄段找工作是很困难的。

下面就两个方面说下我的观点。

关于下岗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关于解除条款:员工下岗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注意解除的条款。如果是单位运用《劳动合同法》第40条(不胜任或非因工负伤),第41条(经济性裁员)解除劳动合同,这两条对于一些员工是不适用的属于违法解除。员工可以选择恢复劳动关系或者2N赔偿金。(注:这类员工指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劳动合同法》第43条))另外注意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通过协商一致解除或重大违纪开除的可以略过此段。

  2. 关于社保:对于下岗员工社保国家有相关的补助。

1.失业金,失业后将档案转到所属街道,办理失业金,最多能领取2年。注意和 4050不能同时享受

2.4050社保补贴,可以减缓缴纳社保的压力。4050是指截止至2011年12月31号 前,达到4050标准(即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并且没有单位缴 社会保险的灵活就业者,都可以申请并参加国家给予的社会保险补贴,通常申领 年限为3年。各地政策不同,可到当地社保局咨询。

3.关于退休:1.特殊工种退休,高温,井下等特殊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上可以提前5年退休。

2.病退:申请丧失劳动力鉴定,符合规定的可以办理退休。

找工作

实话实说50-60年龄找工作是非常困难。一般可以找的工作大致门卫(老小区),小餐馆,清洁工。办理失业登记,街道也会介绍工作,但成功率并不高。

50到60岁的下岗职工,单位招聘基本不要,怎么办?

四五十岁下岗人员,俗称“4050人员”,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群体。尤其是50岁到60岁之间的下岗职工,大多数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生人,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大的时候,正赶上企业改革和时代转型,随着企业关停并转,他们没有能力转型发展,只能下岗。不能说这是他们“无能”,这是社会客观原因造成的,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帮助他们再就业或者提供生活保障。

第一,体谅这批人员的苦衷。这一代人老职工,年轻时代,出于大干快上的阶段,低工资,高强度,实际上是吃亏的。不是他们对不起自己,而是社会对不起他们。不信,你问问你们的父母,他们那一代人多么苦。年龄大了,文化不高,市场转型转不动了,企业却让他们下岗了。可是,他们年轻时代的奉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这个社会欠他们一个温暖。

第二,这批老人年龄到了五六十岁,干不动了,企业却市场化了,谁也不愿意“养”他们。市场经济下,咱们也理解企业,企业也要竞争,不可能背负这么沉重的“养老”责任。社会保障部门,再就业部门,就要关心他们,比如,要像安置TW军人一样,强制性分配给企事业单位指标,如果所有的企事业单位分解一点,给他们安排一点简单的劳动,缴个社保,发一点基本薪酬,让他们顺利退休,这才是社会责任的体现。

第三,如果企事业单位不给予安排再就业,那么,这批老人怎么办呢?要文化没文化,要市场变现能力没有市场能力,只有一身伤病,一个沉重的家庭,如何自救呢?还是有三点建议:

一是寻找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保安、门卫、库管、理货、收银、保洁、环卫等工作,虽然工资低一点,但是离家近一点,不要抛家舍业地流浪打工。熬几年,就退休了。

二是寻找有社保的工作,宁愿工资低一点,也要缴社保,不要断缴社保,熬几年退休了,有一份退休金,可以保障长期的生活需要。有一份医疗保险,可以解决医疗费用等问题。如果没有社保,老人的生活只能雪上加霜。

三是寻找安全、不透支健康的工作。五六十岁了,就不要从事强体力劳动,不要从事危险性的工作,保证身体健康才是最主要的,否则,等你一身病,不但生活质量不高,还拖累自己家庭和子女。哪怕收入低一点,坚持几年,安安全全退休就好了。

50到60岁的下岗职工,单位招聘基本不要,怎么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政府层面也有一些动作,比如延迟退休年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变老,也会下岗。50岁到60岁可以说是个尴尬的年龄。你们把最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单位,奉献给了社会。下岗后,很大一部分人立刻选入生活困境。面临经济压力。想找到一份自己中意的工作很难。很多单位招聘在年龄上卡的死死的,超过35周岁就不会要了,50到60周岁的下岗职工。他们没有多少技能和专业知识,就业前景比较困难,找不到工作

企业不招聘下岗职工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身体方面的,体力比不上年轻人,身体开始慢慢变化,抵抗力差,到了生病年龄,这是企业最最担心的。二是学东西的本领跟不上,现在是信息化年代,知识更新换代很快。很多50到60岁的下岗职工在单位从事单一工作,隔行如隔山,重新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

下岗职工面对现实问题,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保持好心态。他们可以选择一些危险性低、不怎么消耗体力、工作相对轻松的行业。比如保安、保洁、看门员等等。这些工作虽然也辛苦,总比什么不干要强的多。再一个就是可以自己做些小生意,比如摆摆地摊,卖点小孩玩的玩具。这些不起眼的小生意,相对自由,收入也是可以的。还可以创业,比如做早餐或者开一家废品回收站。活到老学到老,也可以学一门技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多关注这些人群,多理解,多支持他们。下岗职工上有老下有小非常的不易,面对现实生活他们只能向前冲。这种冲劲也许是证明自己还能干事,也许是迫于无奈,不管出于那种原因,请对他们“网开一面”,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温暖。

50到60岁的下岗职工,单位招聘基本不要,怎么办?

没有啥好办法,对付活着呗!活着都是眼泪!

下岗职工一般都没有啥专业,到社会上,大多数干体力,有些做小生意的也都是对付生活,个别的生活的好的,那是特殊几个。

下岗职工,一般都是中专,高中毕业,对于那个年代来说,这个学历就是很高的了。后来下岗生活紧忙的,很少有人为了提高学历。在去花几千元钱。然而现在很多单位招聘,起码要求大专学历,中专学历基本上没有人用。

下岗职工,一般都是60,70后的多,至今,一般的也都40多岁,很多毕业的学生,包括委培生,没上岗就直接下岗了,我本人就是委培生。不用说国家一些单位用人,即使是私企也都拒之门外。

下岗职工,年龄,学历这两方面,直接就把大门关得严严的。

下岗职工,40多岁的,也正式人生的最饱满期间。然而没有地方用,只能自己做点小生意。勉强的不饿死。

现在,又延迟退休,对下岗职工来说,就是彻底没有希望了,很多下岗职工档案是干部(毕业生都是干部)退休时间还延长。生活都困难交保险的钱那有。我身边很多一听说延迟退休了,保险也不交了,40多岁,到退休,没有盼头了,只能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有个别的人,说下岗职工有发财的,生活的好的,其实大家能体会到吗?那是个别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强撑着。不撑着咋办,能死吗?

50到60岁的下岗职工,单位招聘基本不要,怎么办?

政府对这个群体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他们出生在60年代,小时候挨饿,上学时期赶上十年动乱,工作后多因为学历不高而遭人“嫌弃”,再后来又赶上买断工龄下岗,只有少数人下海搏击成绩斐然,多数人因为“稳扎稳打”(选择打工)、投资失败、创业受挫而信心丧失,从此一蹶不振!这个群体大多生活在城市最底层,属于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他们年龄不上不下,上有老下有小,收入微薄又无积蓄,生活上仅靠节衣缩食且日复一日,除了应对城市生活的过高消费,还要应对家境之突然变故,只能听天由命!

靠救济?这个群体大多数家庭显然高于最低生活水准。靠扶持?他们后顾之忧重重。靠体力?显然力不从心。靠政策?哪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等等!

解决的办法有两种:1、提前退休,有“退休金”做保障,工作的机会可能会大的多。2、国家以“货币补贴”的方式解决到人,有了这个保障,这个群体的潜能就能激活,再就业的机会及就业稳定性概率可能就会大许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