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过的哪道菜让你记住了一段往事?你会做吗?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学校食堂的粉蒸肉。

提起这道菜,让我又想起了学校的青葱岁月。

那时我们流传着一句话“不一样的学校的食堂都一样,但每个食堂的绝活都不一样。”

学校里有三个食堂,每个都有各自的特色,其中二食堂的粉蒸肉绝对是特色中的特色。

二食堂的粉蒸肉不是天天都有供应的,食堂师傅很随性,做不做要看他高兴不高兴,那时的我们永远不知道食堂会什么时候出这道菜,私底下常讨论大师傅哪天会高兴。

粉蒸肉的美味和稀有性,让二食堂每每挂出粉蒸肉的牌子时,都会在班里引起轰动性。

当第一个去食堂的人传来消息时,得知消息的人会兴奋的告知第二个人,于是很快传遍学校所有粉蒸肉爱好者。

此时一切的事情都是乏味的,唯有粉蒸肉是真实的,跑回宿舍,全寝室的人抓起饭盒,嚎叫着冲向食堂,高叫着“保卫粉蒸肉”,来不及的在后面喊着帮忙带一份。

现在我已经忘记二食堂粉蒸肉的味道,唯有当时的情景记忆深刻。

粉蒸肉的爱好是男生独有的,而女生多是不屑于吃的,说是太肥了,至于有多少偷偷让男朋友带一份的,就不知道了。

而我曾经有过给别人偷偷带一份的机会,可惜我没有珍惜。

这道菜,我做过几次,始终没有当时的味道,以至于我现在都忘记了当时的味道。

你吃过的哪道菜让你记住了一段往事?你会做吗?

上高中的时候住校,离家50里路,带饭都是最少吃一星期的,咸菜都是一缸子。最美味的菜就是母亲用地锅煎的小草鱼。夹在煎饼中间,连煎饼闻着都是香味[舔屏][舔屏]

一,高中时艰辛的日子,时不时来点喷香的小鱼,让你回味无穷。

我是85年从乡里考上的远在县城的重点高中。记得那年考上高中的女生就我一个。

姐姐是和我一年考上的师范学院,一家子同时出了两个 ,在十里八村很有名。父亲母亲,一面高兴,一面是愁学费

我在高中需要交学费,还得带饭。每个星期回家一次,带一大包煎饼,再带一缸子咸菜。没有钱在学校食堂吃,从来没买过饭票。没吃过蔬菜,水果。母亲为了给我改善伙食。时不时就买一些小草鱼。

买来的鱼先腌上,哪天回去带饭,她就用柴火慢慢在地锅上靠,什么时候靠到两面呈金黄色。闻着香气扑鼻。别人还不让吃,就给我夹在煎饼里。一个煎饼夹一个,一般带好几条。

到学校,吃饭的时候再打开煎饼,煎饼里面已经被咸鱼味给浸满了[舔屏][舔屏] 冒着油的小咸鱼,闻起来很香,吃起来更让我回味无穷。

一条鱼一次舍不得吃完,只吃一半。

高中的辛苦,那个年代可想而知。

但是就是因为时不时的小咸鱼的香味,让我在艰苦高中的生活中砥砺前行 。

二,结婚后 ,有时也买来小草鱼,洗干净了,加上盐,料酒,五香粉 ,腌好后,也学着母亲的方法,用小火(天然气),慢慢煎。煎至两面金黄。看着差不多,但是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

后来回家和母亲聊天就说起这事。母亲就说:那个年代穷,没有吃的,有点东西吃就觉得香,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想吃什么,随时能吃,天天像过大年。

是啊!母亲说的对,时代变了,口味也不一样了,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味道。

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味道啊!

你吃过的哪道菜让你记住了一段往事?你会做吗?

永远刻在我心底的一道难忘的菜

假如有人问我,你最难忘的一道菜是什么?

第一个闪现在脑子里的就是「小鸡炖蘑菇和粉皮」,这道菜是妈妈最拿手的菜,也是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并且是我最难忘的一道菜。

我中学毕业的那个年代,毕业以后,大都要上山下乡,那是那个年代少男少女的宿命。我也不例外。

在临走的前一天,妈妈问我,你最想吃什么菜,问得我有些意外,然后明白了妈妈是觉得孩子要远离她的怀抱,要子燕离巢了,所以要给我的记忆里,留下最后一个家里的味道。那时我才16岁,也是个孩子,虽然心里酸酸的,吃不下什么美味佳肴,但是还是对妈妈说了,我最想吃您做的「小鸡炖蘑菇和粉皮」。

晚上饭桌上真的摆上了这道菜。妈妈拿手的这道菜,味道极美,平时吃这道菜的时候,总是饭量大增。可是因为第二天就要离开家了,不免有些食不知味,觉得没有平时那样味道鲜美。好像头一次体会到了味同嚼蜡的感觉。但是为了不让妈妈看出我的心境,还是装着吃得津津有味。

那时候的心境真得是好复杂啊。在学校里,写着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字报,可心里却是极度的揣揣不安,没着没落的。我很喜欢学习,成绩也很好,从小就想一定要上大学。可是一纸命令,上山下乡,就觉得自己的梦想破灭了,寻找不到可以代替它的东西了。好像行走的船,忽然失去了方向,在迷茫的大海里不知所措。另外从没干过农活,也不知道在农村一直生活下去会是什么样子,失去梦想的伤心和难过,对前途的忐忑不安,充斥着我那尚未成熟的心灵。因为那个时候,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回到城市里,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再去学校学习的机会,一切都是未知数。

不是对农村有偏见,实际上是对农村没有任何感性认识。下乡以后,虽然和在家里的生活是无可比性,但是也体验到了农村生活的很多乐趣,感受到了生活在农村里的人们的淳朴热情,也学到了好多在城市里学不到的知识和生活常识。是一段不可否认的有价值的人生。但是毕竟那个年龄段,还是要接受教育、充实知识的阶段。所以那个时候还是有些不知所以然,有些违心,有些不甘。

心里一直装着这些理不断的思绪,所以即使是最美的妈妈的味道,也不觉得有多香甜了。想起从今以后,有可能很难再吃到妈妈做的这道菜了,就要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心里的怅然所失,心里的忧郁难过,差一点泪水夺眶。那一顿晚餐,那一道妈妈的菜,也深深地刻印在了我的心底。

后来,国家政策有变,知青回城,恢复学校机制,我也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毋庸置疑,我也向妈妈学会了做这道菜。亲手做好这道菜,捧到妈妈的面前时,心里有激动,有感恩,有如愿以偿的兴奋……,一句话,百感交集。因为这道菜里,有太多的情愫,有令人难忘的回忆,最重要的是,有妈妈难以报答的母爱。

妈妈现在已是年近百岁的老妪,再也不能给我做这道菜了,也再也嚼不动这道菜了。可是妈妈对我的爱,我对妈妈的爱,还如这道菜一般鲜美,从未有变。

图片来自网络

你吃过的哪道菜让你记住了一段往事?你会做吗?

最喜欢姨妈做的坛子菜,姨妈手巧做的坛子菜咸淡适当,香!味美!干净卫生!

姨妈为人很好!勤劳话少,别人一眼就能认出姨妈的善良与为人处事的热情,普通的庄稼人却有着庄稼人不一般的坚韧,姨父身体欠佳可以说基本上是姨妈养活带大三个儿女!作为一个妇道人家真的不容易,可我姨妈从没有过怨言,只愿默默的奉献,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含心茹苦!妈妈是伟大的!可我姨妈很伟大,很有担当很有抱负!

姨妈待我们如自己的亲骨肉,感谢姨妈带给我们亲切的关怀与爱!

姨妈命不好,劳累大半辈子,但值得心慰的是儿女都很孝顺!懂得感恩姨妈大半生的付出!

心愿!祈福姨妈身体安康幸福!寿比南山!

你吃过的哪道菜让你记住了一段往事?你会做吗?

70年农历七月初十左右,我们那里连续下了几天暴雨,上级紧急通知,横江水库出现险情,有垮埧的可能,七月十五是鬼节,农村家家户户都蒸粿条准备祭拜先祖,七月十三日,又接到紧急通知,横江水库已垮埧,大队通知予计二天后水库水会到达我们公社的江面,要求所有劳力上堤埧防洪,但无济于亊,人力终究没能战胜天,我们公社的上游出现了几段决口,我们村地处全公社的最下游,几段决口的洪水全部倾泻到我们村,半夜里大队高音喇叭,民兵的敲啰声通知半小时内洪水将到达我们村,大家都惊慌失措地将生活用品搬上堤垻,有楼顶的搬上楼顶,我们被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那天我发现水面漂来了许多空心菜,还有生姜,赶紧用竹竿挑起来,刚好用来炒粿条,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动手.炒的最可口的粿条,从此以后,粿条炒空心菜配生姜成了我最念念不忘的一道最可口的美食,现推荐给大家。

你吃过的哪道菜让你记住了一段往事?你会做吗?

七零后都赶上了贫困的尾巴,我小时候家里很穷,也就是盼着过年亲戚朋友聚会才能吃好的饭菜,我也算是娃娃亲,我岳父看我父亲有力气把他安排到供销社做搬运工,我岳母做的小鱼炖咸菜非常好吃,虽然算不上大菜,也算是下饭的冤家,可以多吃一碗饭,有时候我的姨夫他们也聚在一起,喝上几杯,他们参加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都会朝鲜话,我小时候很崇拜他们,我岳父是机枪手,十六岁离家直接上战场,我姨夫是十七岁跟着解放军南下,能吃上一桌菜他们都无比高兴、知足,总是说党和国家对我们太好了,工资定到八十多块钱,看看你才三十八块五毛钱,我爸爸说是不多,养活她们娘三个真费劲,油炒面是他们的主食,饮料是白雪,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还有啥不知足的,这是他们经常说的,如今日子好过了,可是人都不在了。小鱼炖咸菜我也学会了,起锅前把葱姜蒜放进去,油温不能太高,然后把新鲜的河鱼和小虾放里面,先放醋闷五分钟再放酱油,这样鱼刺就不硬了,十分钟后放红咸菜,不能大量,否则就咸了,几分钟入味即可。每当我吃这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他们,向前辈致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