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

小米原产于我国,位于五谷之首,过去消化能力弱的老人、小孩或生孩子坐月子的妇女都有喝小米粥的习惯。

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

小米属于粗粮的一种,与精白大米相比,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特别是铁、钾和维生素B1的含量是白大米的5倍左右,小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也多于精白大米。

小米颜色发黄,含有一定的胡萝卜素,对保护视力、提高免疫力有一定的作用。

小米虽是粗粮,但颗粒小,不经煮,也不像别的粗粮质地坚硬,熬粥喝的话很好消化。

据《本草纲目》记载,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传统医学认为,黄色入脾,甘味入脾,小米是黄色的,味甘而咸,因此说小米有和胃温中、健脾养胃的作用。

但小米中的赖氨酸严重不足,蛋白质质量不高,所以要想让小米粥吃起来更健康,最好搭配鱼、肉、蛋、奶、豆等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这样就可实现氨基酸互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关于喝小米粥养胃的说法,也因人而异。如果是胃酸多的人,适合喝粗散的小米,熬小米粥时可以加点碱,中和胃酸,但这样会破坏B族维生素,要想办法从其他食物中获取。如果胃酸分泌少,就喝软糯的粘小米,熬粥时也不要加碱了。

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

通过查阅中国食物成分表可知,每100克小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75.1克,与大米中的含量不相上下,也是属于富含淀粉的食物。

小米饭的升糖指数为71,小米粥的升糖指数为61.5,按这样来看的话,血糖生成指数处于55~75之间,都属于中等升糖指数的食物。

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降低消化速度,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但小米中的膳食纤维属于全谷物中含量最低的一种,又由于颗粒小,不经煮,吃进去很好消化,消化快也意味着升血糖能力大。

有研究团队发现,小米没有经过提前浸泡,煮成粥的血糖生成指数高达93.6,属于高升糖指数的食物,与中国食物成分表的数据差别比较大,这可能与食物的精磨程度、小米的品种、熬煮的时间等有关。

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不建议喝纯的小米粥。

如果想喝的话,最好搭配燕麦、黑米、红豆、绿豆等杂粮豆类,这些食材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不仅营养价值高,还能延缓食物的消化速度,对控制血糖也有好处。还要记得熬煮的时间不要太长,在保证熟的情况下,越耐咀嚼越稳定血糖越有利。

同时,喝的时候要控制好量,每次少量喝,最好先吃点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然后再喝粥,这样胃里先有了耐消化的食物后,小米粥喝进去就不至于被迅速消化,起到延缓血糖快速上升的作用。

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而言,饮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制定好了糖尿病药物治疗计划和运动计划之后,饮食的调整就成为了控制糖尿病的关键因素。正因为饮食如此重要,大多数糖友就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坚决杜绝吃某些食物。其实,对于每一个糖尿病的朋友而言,饮食上并没有任何一个食物是绝对禁忌食物,关键在于分量的多少。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高度困扰和日益流行的疾病。除药物治疗外,高危人群和已确诊糖尿病的朋友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将它控制在目标之内。尤其是,饮食对患有糖尿病以及有患糖尿病风险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我将重点分析糖尿病朋友究竟能不能吃小米粥?

小米粥有哪些营养价值?

在我国,小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谷物。但是相比大米,小米的利用度却是非常少的。其实小米在营养上,无论是能量数值、蛋白质,还是大量营养素,小米甚至还要比其他谷物更具有优势的。比如在蛋白质含量方面,小米蛋白质含量为11.6%,而大米却只有7.2%。

小米中所含的蛋白质是属于优质蛋白,因为它包含重要的氨基酸,如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等等。小米也具有高含量的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小米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为8%至9%,适度摄入可以改善肠道健康。

此外,由于其具有降低其他营养素消化率的特性,这会明显增加葡萄糖的转运时间,从而降低了血液中葡萄糖的比率。而且,我们还在小米中发现了多酚,比如酚酸和单宁,它们都是抗氧化剂,能够增加我们身体的免疫力。

小米含有以游离形式结合形式存在的酚酸,最常见的酚类物质是羟基肉桂酸,它属于一种抗氧化剂,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并具有抗炎活性。此外,小米中的脂肪含量约为5–7%,其中74.4%为不饱和脂肪,25.6%是饱和脂肪。需要注意的是,小米不含麸质,它们可替代常见的含麸质谷物引起的胃肠道刺激。

患有糖尿病的朋友能不能吃小米粥?

相信大家听说过这样一个事情,那就是患有糖尿病不能喝粥,比如白粥、小米粥等等。无可厚非,食用粥类之后,血糖会快速上升。另一方面,粥类消化速度又是非常快的,血糖又会快速下降。我们在“一升一降”中又会重新感觉到饥饿,这会对我们的血糖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小米,还是大米,都属于谷物。既然是谷物,那必然就含有淀粉。淀粉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可为我们身体提供急需的能量。一般而言,淀粉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消化率类型,即:快速消化淀粉、缓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快速消化的淀粉可以在十二指肠被消化和吸收,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进而导致随后的低血糖症。另一方面,缓慢消化的淀粉会在进食后较长时间分解为葡萄糖,因为其缓慢释放的特性,能为糖尿病朋友提供稳定的能力。

而抗性淀粉的特征在于它不能在小肠中被分解,因此被输送到大肠中。从这个角度而言,摄入抗性淀粉,我们不会将其吸收为能量,这对糖尿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益处。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抗性淀粉的话,我们机体很难得到能量供应。所以,我们看任何一种谷物,不能仅仅只看淀粉类型,更应该关注谷物中含有的其他营养物质。

而小米中虽然仅仅含有2.9%的抗性淀粉,但是小米中的淀粉80%~85%为缓慢消化淀粉,这能很好地帮助我们控制餐后血糖。此外,与其他谷物作物(如小麦和玉米)相比,小米的营养成分高,不含麸质且血糖指数较低,能够为我们提供高能量、高膳食纤维、氨基酸平衡的蛋白质、许多必需矿物质,某些维生素和抗氧化剂。无论是哪一种,对于糖尿病的控制都是非常有利的。其实对于糖尿病而言,控制任何食物的摄入量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

该怎么吃小米才健康?

饮食在控制糖尿病的发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饮食中的血糖负荷与糖尿病风险增加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们吃“错”的食物会加速糖尿病的发作。从好的方面来看,虽然小米粥对糖尿病控制具有益处,但是我们在食用的过程中,还是应该注意某些事项,从而增加它对血糖控制成功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在控制糖尿病的道路中,我们不能完全将希望寄托于小米,以及与小米相关的任何食物。更重要的是,认真执行医生的医嘱,坚持按照正规疗程服用药物。此外,在上面我已经说了小米属于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分量,毕竟食用过多,多出来的能量肯定对血糖控制带来不利影响。

其实,除了小米,其他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我们也不能完全不忌口,而大吃特吃,结果我们发胖了,肯定是不好的。小米虽然是高纤维含量的食物,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固态食物永远优于液态。也就是说,干饭优于稀粥。这是因为稀粥的糊化程度很高,很容易被肠道快速吸收,而且血糖的上升程度也要高于干饭。

所以我们宁可吃小米饭,也不能天天喝小米粥。此外,我们在吃小米饭时,坚持先蔬菜、水果,再主食的原则。也就是先吃一些低碳水化合物蔬菜。因为蔬菜中也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为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延缓时间,从而防止餐后血糖飙升。

结束语

糖尿病饮食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大多数糖尿病朋友不断注意饮食,但是也还是会出现某些误区。因此,这就需要广大糖尿病朋友不断去摸索,从而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食物和饮食方法。不过大家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应该明白低升糖指数的食物不一定就对血糖控制有利,我们也是需要考虑其热量水平。

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

感谢邀请。

说起小米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养胃,小米的确是养胃的良好食材,它味甘性平,适合健脾和胃,而且本身含有丰富能量,又能补虚补益,脾胃和身体虚弱的朋友很适合食用。小米众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A,这些都是胃黏膜修复的良好材料,小米体积较小,易煮软烂好消化,用小米熬粥的确是脾胃虚弱时候的有利调理食品。

小米向来就是五谷中的保养良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小米能开肠胃、补虚损、还能缓解反胃。细看小米中的营养成分,在膳食纤维方面,胜过大米和小麦颇多,小米中的碳水化合物占比略小,主要分到了蛋白质上,100g小米中蛋白质含量有8g,比细粮占比要大很多。小米中还富含钾元素,钠元素含量较少,属于高钾低钠食物,高钾低钠食物适合三高患者食用,钾离子有助于钠离子排出,而钠离子过多可能会造成血管外渗透压的上升,有助于缓解高血压的症状。小米中还富含镁元素、磷元素,特别是磷元素100g中含有430多mg,磷在骨骼和牙齿中能起保护和支持效果,也是凝血的重要元素,和钙能够相互调节,两者相辅相成能更好促进钙质吸收。其他的铁、锌、钙、锰、铜、硒等在小米中也有一定含量。

小米常作为孕后、病后调理食材,因为它性味温和,和脾和胃,富含能量和多种有益成分,对身体颇有好处,自古还有滋阴养肾的功效。小米单独煮食也可以,不过可能营养成分有些不均衡,我们可以在小米中混合一些食材,让味道更佳,补益效果也有提升,比如加上红薯/紫薯、银耳、红枣,更有利脾胃,加上南瓜、大枣、红豆、莲子、百合也能搭配,营养丰富,安神清心。

最让人熟知的是小米南瓜粥,小米搭配南瓜煲粥,对于胃肠虚弱、三高患者有利,还能降暑去燥,补充能量。小米鸡蛋粥也是可选食物,对于心血不足、心烦急躁的朋友有辅助调理效果。另外还有小米鱼肉粥、小米红糖粥等,这些粥都有和胃健脾,补益气血的效果,产后女性还有助于出奶。如果血糖高的朋友可以在小米中加一些粗杂粮杂豆混煮,提高膳食纤维含量,细嚼慢咽,有助平稳血糖。

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

小米是我国的传统谷物,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素比例适宜且消化率高,可谓是良好的营养来源。不过,小米的升糖指数为71,属于高升糖食物,所以糖尿病人在食用的食物需要多注意。

大家好,我是医学博士小邢,欢迎大家关注我,每天分享有趣的健康小知识。

小米起源于我国黄河 流域,主产区在中国,占全世界产量80%。小米是一种药食两用的优质食物,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小米:粟米气味咸,微寒无毒,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利小便。作为一种食物,小米营养成分种类多样,含量丰富,可以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一、小米的营养成分

  1. 碳水化合物:小米中的碳水化合物约占总重量的35%-78%,主要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和纤维素等。
  2. 蛋白质:小米中蛋白质的含量约7.5 %~17.5 %、消化率较高约83.4 %,并且含有多种氨基酸。小米的氨基酸比例协调,小米中富含色氨酸和蛋氨酸,可增加进入脑内的色氨酸数量,促进血清素的分泌。并且小米蛋白是一种低过敏性蛋白,对于过敏体质者比较友好。
  3. 脂肪:小米中的脂肪含量约3.5%,主要是脂肪酸甘油酯。
  4. 维生素:小米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维生素含量全面。
  5. 矿物质:小米中含有钙、 铁、锌、镁、硒、铜、碘等矿物质,虽然总体含量不高,但种类丰富。
  6. 生物活性物质:小米中还含有黄酮类物质、多酚、肌醇和甾醇等活性成分。

二、小米粥应该怎么吃?

  1. 小米+杂粮:小米升糖指数较高,因此吃小米的时候要注意摄入量,不要吃太多。建议与其他杂粮一起烹饪,比如小米与燕麦米、小米与杂豆等,不仅可以丰富食物的多样性,而且还可以更好的控制对血糖的影响。
  2. 减少淘米次数,不过分淘米:过分淘米会丢失小米的维生素B1,减少营养价值。
  3. 煮小米不放糖:因为本身小米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所以不要格外的人工添加糖。不过,可以添加一些枸杞、红枣等食材,丰富口感,增加营养。

如果您觉得小邢讲的不错,给个支持,点赞、收藏、转发哦,小邢在此谢谢啦~

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

您好,首先感谢邀请!

对于糖友而言,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没有什么食物是绝对禁忌的,这儿所说的绝对禁忌是指一点儿都不能沾的意思(当然咯,如果进食后会产生急性中毒的食物除外哈);

粥能不能吃,是许多糖友非常关心的,并且许多医师也会告知患者不要进食粥,因粥会导致血糖波动较大,不好把控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

但其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血糖控制得非常差,并且监测结果显示不平稳,是紊乱的,那么确实是不建议吃粥,而如果血糖控制在比较理想的范围,并且平稳的情况下是可以吃的;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量的控制和搭配了,糖友吃粥量一定不能多,一小碗足以,且不能只吃米粥,不管是问者提到的小米粥还是白米粥,一定要搭配着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其中莲藕、土豆、南瓜、胡萝卜等对于糖友而言不能列为蔬菜)、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食物一起吃,才能降低混合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使血糖波动不至于太大。

下面分享一些,糖友煮粥的小技巧:

  1. 粥不能熬得太稠;大米中主要成分是淀粉,当淀粉经过加热将发生糊化(淀粉在高温下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的特性)和部分水解;而粥熬得越粘稠糊化程度、水解程度也就越大,消化吸收越快,血糖升高的速度也就越快,所以糖友喝的粥不要熬的太粘稠;

2. 粗细搭配;熬粥时不要只放白大米,现在市售大米的打磨的很精细,几乎只剩下淀粉,所以在熬粥时要添加部分粗杂粮,如红薯、玉米粒、燕麦米、荞麦、杂豆类等替代部分白米(1/3左右为宜),这些粗杂粮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3. 多加蔬菜,少量动物性食物;可以在米粥中加入一些蔬菜如叶类蔬菜、黄瓜、白菜等,和(或)瘦肉末,它们中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同样可以起到延缓血糖上升速度的作用,还可以起到控制总能量的作用;

4. 稍凉后再吃;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以淀粉形式存在,在熬制过程淀粉经加热糊化,当温度下降后糊化的淀粉会老化,老化后消化吸收速度就减慢,也有利减慢血糖升高速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小小内科医师||营养师一枚】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探讨】

【才疏学浅,如有不足,望批评指正】

小米粥如何吃才健康?糖尿病人能吃小米粥吗?

小米原产于我国,曾经是老百姓餐桌上重要的主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食品的极大丰富,小米渐渐“退居二线”,但是作为一种全谷物杂粮,小米仍然是健康食物的代表,它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膳食纤维、铁、钾、镁等矿物质、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略低于大米,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大米,维生素B1和铁含量在粮食中名列前茅,但膳食纤维在各种全谷物中是最低的。小米的烹饪也非常简单,熬小米粥或蒸小米饭,营养又健康,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适合高强度体力或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者、贫血的人以及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对铁需求量较多的人食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推荐,每天摄入谷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保持粮食种类的多样性,遵循有粗有细、避免单一的搭配原则,全谷物如小米、糙米、黑米、燕麦、荞麦等,杂豆如红豆、绿豆、芸豆、鹰嘴豆等,薯类如红薯、紫薯、土豆、芋头等,将这些谷薯类食物搭配在一起吃,比如做成杂粮粥、杂粮饭或者用红薯、紫薯、芋头替代等量的大米、白面,才是平衡膳食的最好方式,小米虽然营养丰富,但是能量可不低,每100克小米的能量达到361千卡,每天只喝小米粥,对健康的好处会大打折扣。

与其他全谷物相比,小米质地柔软,非常容易煮烂,加之膳食纤维含量较低,比较容易消化吸收,《中国食物成分表》的升糖指数表中,小米饭的升糖指数为71,明显低于大米饭的83,但是比黑米粥、燕麦片、绿豆、芋头要高出不少。有一项实验发现,将没有经过浸泡的小米蒸煮20分钟做成小米饭,升糖指数为64,而熬成小米粥,升糖指数为93,小米粥确实是一种高升糖指数食物。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小米粥的升糖指数与小米是否浸泡、浸泡时间和蒸煮时间有关,经过浸泡、长时间浸泡或长时间熬制的小米粥,升糖指数显著高于没经过浸泡、短时间浸泡或短时间熬制的小米粥。从营养价值的角度讲,糖尿病人能喝小米粥,但是为了血糖稳定,建议小米不要浸泡,不要长时间熬制,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友还是应该暂时避免喝小米粥。

总之,小米是一种全谷物,营养丰富,与其他粮食谷物搭配在一起吃,如用小米做成杂粮粥、杂粮饭等,才是平衡膳食的最好方式。小米粥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适量食用,建议在熬小米粥前不要浸泡小米,不要长时间熬制,以免引起血糖波动,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糖友最好暂时不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