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没劲,感觉有些疲劳,可能是怎么回事?

老辈人说:虚胖又乏力!可能是 身体“化浊”之功尽废。

具体要如何理解呢?

虚胖一词,想必不少人都已听过了。简单来说,就是身体胖硕,但是却全身乏力,肌肉松软。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应对呢?接下来,就来详细分享一下。

其实,一旦遇到这种情况。那么,此时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一味地去节食减肥。而是要鼓足了劲地增强自身的“化浊”之能。因为在传统医学看来,虚胖的产生,基本上就是身体化浊功能丧失的一大主要表现之一。

那么,什么是化浊?

化浊,单从字面意思,就不难看出,就是把体内的污浊、以及代谢所产生的废物给化散掉,并排出去。而这种虚胖的产生,说到底,其实就是体内水湿浊邪无法顺利地将其排出体外的一种表现。

我们可以细想一下,要是我们的体内,全身都充满了水湿浊邪,而不是丰厚、健硕的肌肉。那么全身的自然就容易乏力了。水湿浊邪在体内淤积日久,就会化热,形成湿热之浊。那么身体也就由此湿热交蒸。

体内的水湿浊邪是如何化散的?

化散水湿浊邪,主要就在于我们脾的运化之功。我们常说,脾主运化。而脾的一大功能之一就在于,运化水谷精微至我们的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然后再把脏腑以及百骸内,不用的废料向下输送给大肠小肠,让大小肠再进一步分清泌浊。

此外还经常提到,脾主肌肉。而健运的脾气,还会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加有力气。这也是为什么老辈说的,“脾虚是虚胖的一大根本原因之一”。而健脾,恰恰就是增强化浊之能的根本所在。

健脾袪湿需要如何做呢?

当然,简单的方法有很多,就比如说用白术和红枣做成糕点,长期食用,或是用白扁豆煮粥,也可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要是考虑到简单、方便、易操作等因素,就不得不提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的一则温阳健脾的验方,其方法操作特别简单。组方为:花椒,桂圆肉和艾绒。在制作时,可以多准备一点,然后将其一同捣碎拌匀,全部揉制成小拇指头大小的丸,密封保存。每次使用时,取出一粒,在睡觉前放置在肚脐上,用透气的药用胶带固定即可。这样就能起到健脾温中,升举阳气,去湿邪的目的。

别小看我们腹中这小小的肚脐,他很会吸收的。小时候,就是通过肚脐从母亲身体上获取营养的。肚脐,也正是任脉上的一处重要穴位,叫作“神阙穴”,与我们的经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中医也将其称之为十二经络之根、呼吸之门。

而上述的配伍中,用料也都是在日常中相对容易获得。并且所用之物基本都是阳热之性的,能很好地温阳、化痰湿浊邪,除寒。将其贴在肚脐上,就好似在中焦脾胃的阴寒之地,燃起了一簇火苗,慢慢地炙烤着中焦的痰湿浊邪。从而恢复脾胃的健运之能。

总的来说,我们只需备齐艾绒、桂圆、花椒、枸杞、酸枣仁,在家中就能自行做出。要是实在不想自己动手的话,也可以直接使用成品的肚脐贴。

浑身没劲,感觉有些疲劳,可能是怎么回事?

首先,可能是湿重,湿重就像身体被厚厚的垃圾包裹,动一动都很累。这个类型很容易判断,自己捏一下自己的皮肤,是不是很紧,一捏一大块,比其他人捏起来感觉硬。

其次,还是湿重。与上一种不同的是:这类湿在内脏里,有可能是脂肪肝,也有可能是血脂高。这类人群可以通过中医舌诊或把脉得知。

第三,气虚。这类人群比普通人容易累,别人干活一天不累,而这类人随便动一动就气喘吁吁。因为这样,所以更加懒动。“坐没坐像,站没站样”看见沙发就像躺。这是典型的气虚。中医认为“脾丸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这类人的调理要从脾肾入手。同时注意加强运动,改变生活方式。

不管哪一种情况。总的来说都可以归纳为阳虚,阳化气,是能量,阳主动。阴成型,阴主静。懒动就是能量不足,就是阳不足,就是气不足。

浑身没劲,感觉有些疲劳,可能是怎么回事?

浑身乏力、感觉过度疲倦,可能是病了!

我并不是危言耸听,确实浑身乏力、身体疲倦不一定是疾病,可能只是休息不好,也可能是最近压力过大,但我们的身体出现异常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宁可错杀一万,也绝不放过一个,如果不是疾病,那么只是虚惊一场,如果是疾病,那么就可以早发现早治疗。

造成乏力、疲倦的疾病可能有哪些?

1,感冒:当我们感冒时,会感觉头晕脑胀,有一种昏昏沉沉的感觉,而且身体机能会下降,身体乏力,瞌睡不断。

2,心肌缺血:简单来说就是心脏需要的血氧高于实际供给,心脏供血不足,可能有冠心病、剧烈运动、脊柱病变等。

3,肝病早期:早期的肝病患者典型症状就是无力、疲倦,同时还可能伴有面色发黄、恶心、食欲低下等症状。

4,风湿病:此类患者在发病时除了乏力、疲倦外,还可能有红、肿、痛等炎症反应。

5,慢性肾炎:这类患者由于需要低盐饮食,再加上缺钾,反应在体表的异常就是四肢乏力,而且由于经常失眠,可能也会出现疲劳的症状。

6,甲状腺疾病:甲减患者大多存在疲乏无力、怕寒嗜睡的症状,本身处于乏力状态,平时没有精神,反映在感知上就是变懒、疲劳。

7,肿瘤:人体本身的每日摄入的能量是有限的,如果患者存在肿瘤细胞,会消耗身体固有的能量,能量缺少,体能就会下降,患者会感觉疲劳无力,比如最常见的肺癌。

除此之外,再说点轻松的,浑身乏力、感觉疲劳其实也很常见,毕竟现下社会节奏较快,工作、生活的压力都很大,可能只是生理原因,比如剧烈运动、熬夜加班、情绪波动较大等原因。

可能我个人一直以来的习惯,凡事都愿意做出最坏的打算,逐步进行排除,如果是想多了最好,如果真的不幸猜中,那么更应该调整心情,及时展开治疗。

浑身没劲,感觉有些疲劳,可能是怎么回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就像是你说的这种情况,对于好多人来说,都有遇到过,究其原因,也只能笼统的分析一下!

第一,对于现代人来说,比较普遍的一种病症,那就是身体湿气重。湿气重简直是无孔不入,可以附着在我们身体的好多空间,就像是触摸胶水一样,如胶似漆,难解难分,如油裹面,好似下雨天被淋湿了,穿了一件湿衣服一样,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湿气重可以引起好多症状,最常见的就是身体困倦乏力,早上起来没有精神,嗜睡,食欲缺乏,头脑不清醒,浑浑噩噩。

第二,亚健康状态,也就是介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之间,虽然有身体上的不舒服,但是到医院进行检查,却又检查不出来任何实质性疾病,最后成为大家口中所谓的疑难杂症,也有一部分真的就慢慢转化成器质性病变。

亚健康状态,也会引起胸闷气短,头昏脑胀,精神萎靡不振,神经紧张,神疲乏力,睡眠不佳,全身肌肉酸疼等等。

第三,也就是现如今非常推崇的身心疾病,从刚开始的身体疾病,经过漫长的调治,效果不好,就慢慢造成心理上的负担,最后导致身心疾病的形成。

有时候并没有实质性的问题,但是因为精神高度紧张,好多人还有疑病心理,总害怕自己得什么病,提心吊胆的,到最后反而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出现头疼头晕,吃不好睡不好,无精打采,对生活工作没有信心,郁郁寡欢。

其实好多人都是精神状态不好,可能跟生活工作压力大有关,如此恶性循环,我觉得还是要有病治病,没病提前预防保养,怀有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就会还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生活!

浑身没劲,感觉有些疲劳,可能是怎么回事?

浑身没劲,感觉有些疲劳,首先得可能性应该是真的累了。不管是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之后,还是因为脑力劳动长时间精神紧张,人的体力精力都是有限的,付出了太多跟不上就会觉得累。

这种累只是暂时性的,因为身体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会感觉到疲惫。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停下来一下,给自己一个放松的时间,让自己的大脑和身体都松弛一下。休息之后,应该就能够不那么疲劳了。

但是如果并没有做太多的工作,或者在已经注意休息之后,疲惫感也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或者是根本不能缓解,甚至出现其他不适,那么就要注意是不是身体出现问题了。

有一些问题也会引起身体容易疲惫,比如贫血,贫血会导致人总是觉得没有力气,食欲不振,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出现晕倒。而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导致容易累,无力,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话,由于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人会感觉到怕冷,四肢无力,食欲下降等症状。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可能引起,甚至女性怀孕后的早孕反应,也会让人疲惫嗜睡,具体到底是什么原因,最好还是去医院进行一下检查。

如果真的是因为太累了,那么就停下来休息一下吧,财富是挣不完的,如果身体坏了没了健康,那么再多的财富也无福消受了。

浑身没劲,感觉有些疲劳,可能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个从医30多年的医生,面对这个问题,我也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回答。医生最怕什么患者?婴儿、儿童还有病情描述不清的,小孩很好理解,他们对病情无法描述或者只是说哪疼哪来不舒服;而病情描述不清的,医生确实无法根据其病史、治疗史、症状描述等进行有效的判断。简单说说这个问题吧!

1、首先建议考虑一下最近的生活状态

比如是否有加班熬夜、作息时间不规律或与以前作息时间不一样的情况,再有考虑一下其它生活习惯如有无酗酒喝大酒情况等。

这些情况都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身体乏力、疲劳,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提不起精神,对任何事情没有动力和耐力。

那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养成规律性的作息习惯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可能会有效果。

2、其次如果是女性建议可以查一下内分泌

女性身体的雌孕激素水平对身体的影响很大,比如在生理期期间、哺乳期、孕期期间等几个特殊时期,女性受到雌孕激素的影响,会引起身体的疲劳。

还有比如月经不调等情况,也会引起这种疲劳情况的发生。

建议这几个阶段的女性多注意身体出现的变化,有必要时到医院进行一些检查。

3、情绪因素的影响

我们往往会发现,人的情绪和状态会出现规律性的变化,所以无论男女都会说“谁还没有几天特殊的情况”,也就是这个意思。

人的情绪和身体状态会有一个波峰到波谷又到波峰的循环过程,在波谷时期,心情低落、身体状态不好,而且往往表现为疲劳、疲惫、浑身没劲,什么事情也不想做,等等。

4、某些疾病的影响

这个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很多疾病都会引起疲劳,这其中有良性的也有恶性的情况,比如感冒发烧引起的疲劳,低血糖引起的问题,还有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身体困乏和肌体无力感。

如果持续时间较长,通过日常饮食、情绪等调节没有很好的改善,建议还是到医院进行一下检查,比如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等基础检查,有病治病、没病也能放心。

总之,身体出现没劲、疲劳情况,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可能过几天后会逐渐好转,也可能会持续,如果症状加重或持续不见好,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还是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我是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外科主任骆成玉教授,欢迎关注我!

欢迎与我一起共同关注健康科普!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