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了一把二胡,声音散尖,蛇皮蒙的太紧,怎么改良呢?
答:我曾看闵惠芬老师拉《江河水》曲子时,由于压揉的力度,看那琴皮都跟随起伏。这就说明二胡的音膜应该厚薄和松紧要适中。
音膜如果过薄(对角线鳞格14以上),蒙松了,阴天湿度大,琴码处会凹陷、由于振频低,音不亮,发音低沉而闷,越往下把位音质越差。
音膜如果过薄蒙得又紧,其振幅就小,发音高亢,音量小,按弦,压揉,手感吃力。
解决办法:三个月内不松弦不去琴码,每次拉琴前用左手在弦中段反复握弦(把握好力度),让琴码在音膜中心反复压、松弛,这叫对新琴蟒皮拉伸训练,这种蒙皮技术是使用六边螺杆加压拉皮的,才比手工制作还紧。
因为蟒皮由纤维组成,具有良好的弹性,训练后的皮纤维受力会向琴码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共鸣共振效应)所以训练三个月后,音色就比以前有明显改变。
如果属于北方地区,因为气候干燥,可以用不封口的塑料袋装入湿纸巾,放在二胡盒内,只有增加一定湿度,对训练过紧的新皮膜效果更快。
对于如何改良二胡音质,用棉线扎千斤1cm宽(抑制高频),千斤距琴码35cm(弦松些,手按弦才不紧)、滤音垫改用较软的海棉,这样的目的是增强振幅抑制高频,使二胡音亮增大,尖叫声降低。
谢谢!
刚买了一把二胡,声音散尖,蛇皮蒙的太紧,怎么改良呢?
新琴皮紧是正常情况,不用改良,
和许老师说的那样处理。我的经验是,不要着急定弦为标准音,而是从低往高试验,拉琴出现嗡音时,在出现嗡音段勤拉多拉。因嗡音是共鸣音,共鸣音振动最大。也要移动琴码试验找嗡音。共鸣音多的音段最有利新二胡开音。我的新二胡就是莽皮特紧型,后来才摸索出利用嗡音段来改善因皮紧而音尖的方法。我定弦为CG音高来练琴,这个音域嗡音最多。琴底托面弦稍加高一点。我以前写过这个方法,供初学琴的友友参考。
刚买了一把二胡,声音散尖,蛇皮蒙的太紧,怎么改良呢?
你买到好二胡了。同价位二胡宁肯买皮偏的也不不买皮薄的,能买到蒙得偏紧的也不买蒙得松的。蟒皮偏厚偏紧的二胡用粗一些的弦尤其是外弦偏粗些的弦和饱满形的油煎码(底厚些、顶宽些)能有效提高二胡的震动力,从而改善音量小音质发尖的现象。你会爱上这把二胡。
刚买了一把二胡,声音散尖,蛇皮蒙的太紧,怎么改良呢?
我的解决办法:1.定弦不要低;2.多拉重拉;3.拉后不松弦不移码;4.不要放入琴盒,直接放在通风且晒不到阳光的桌面上。坚持二三个月,琴的声音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刚买了一把二胡,声音散尖,蛇皮蒙的太紧,怎么改良呢?
老曾是外行,仅从事美术方面职业,但偶尔也玩玩二胡,技术确是不怎么样,不过,自己有把五十年以上的老红木旧料二胡,大家知道,四五十年前的二胡,多是鳞蛇皮,蛇皮吗都说皮特别差,其实在老曾来说,二胡的音质好坏,在于制琴时蛇皮的柔制工艺,蛇皮也好,蟒蛇皮也好,皮段的皮片要均匀一致,柔制时要脱出皮上油质,否则,所制作的二胡生硬或散尖,这种琴没有开音一说,因为它的油质及胶元淡白紧紧的溶于皮质纤维中,无论怎么拉都不会开音,这种琴永远都难听。
老曾无余款买琴,只好自己把旧琴皮拨了捡块蛇皮自己蒙上,也能将就着玩,后来在网上化二十元买了长肚皮,又换了一次,音确实难听,再后来,又化一百元买了张背中段皮,自己动手浸泡柔制,让蟒皮脱去油脂,蒙上旧琴,还别说,经过两三次的蒙皮总结,这次制作特别好,感觉能追上上万元的手感了。
楼主的二胡如果是网上买的便宜华,那么这琴皮基本废了,如果是比较贵的,仅皮紧了,以老曾的经验就很简单,你可摘几皮大点的青树叶放在琴码下,让琴皮吸收树叶的湿气,仅一夜功夫琴皮就自然变软了,你可多试几次,这种放法的好处是不会损坏琴皮,且吸收的水分有限,容易掌握适度,自己感觉可以了就不再用树叶了,老曾的仅以外行方法楼主可以一试。
刚买了一把二胡,声音散尖,蛇皮蒙的太紧,怎么改良呢?
你是个二胡新手,不懂得新二胡需要开音,开始拉声音偏尖是好事,等拉个两三年以后,二胡开音了,声音就会好听起来。但是开音的过程需要各个音区都要经常拉。新手开音的时间要很长,效果要大打折扣。最好是找高手开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