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里的“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送不走的魂”有啥内涵?

1⃣️二胡的特色,两根弦就是人的左右声带,二胡用木桶产生的共鸣,其音才柔和圆润,娓娓动听,二胡发音酷似人声,如果选好一首悲曲,通音律的听众一定会心生悲情。我们院长夫人提出要听我的学生拉一首二胡曲《新婚别》,当她听到洞房花烛夜丈夫被抓壮丁的惊变旋律时,我看到夫人在抽泣,泪水不断滴落。因为我的学生在二胡演奏中对惊变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胡在民间流行很广,常见有二胡为唱者伴奏,一曲悲情的故事,配以抒情的旋律,二胡吟揉绰注技巧的发挥,定会打动人心甚至会让人伤心掉泪的。

2⃣️唢呐的共鸣是用的铜器,有喇叭特性才使音量高亢嘹亮,有威严悲壮肃穆庄重大气凛然感,有惊天地泣鬼神之魅力,演奏时不需要像二胡那样细腻柔情,在民间的送葬场合中才更突出十分悲凉庄严肃穆,送葬队伍随着一曲唢呐声渐渐远去,让人心生故人有驾鹤西去,直上云霄之感。

唢呐用在戏曲的曲牌中,比如皇帝上朝,武将上阵列队,配上唢呐演奏,犹感威严庄重肃穆气壮山河!

谢谢!

俗话里的“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送不走的魂”有啥内涵?

所谓:乐器千般,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唢呐一响人生告终。鞭炮响棺材盖,风水先生寻龙点穴做买卖!大厨来,架起灶。全村老小吃热闹。

长子端灵领头走,次子扛幡紧跟后。八大金刚喊着号子抬,后面跟着孝子一片白。

  棺一抬,墓地来。地师定好向,棺材下到土埋。孝子孝女哭起来。

初闻不知唢呐意,再听已是棺中人。两耳不闻人间事,一心只走黄泉路,一路走到阎王殿,从此人间不相见……

俗话里的“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送不走的魂”有啥内涵?

说的对。的确,二胡拉苦音到高潮时,真的催人泪下,泣不成声。唢呐的送葬音的确送走魂!

俗话里的“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送不走的魂”有啥内涵?

一拉一吹,拉出了酸甜苦辣,吹出了生离死别。乐器独有的哀婉。

俗话里的“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送不走的魂”有啥内涵?

二胡悲惨,唢呐高昂

俗话里的“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送不走的魂”有啥内涵?

说到底、这是一个“情”字贯穿在其中!有情、才会有这种“效果”,无情、也就没有这一说!这种情、在人间体现的格外明显:滋生出“五花八门”的景象,这也只有人间才会这样!自然界、动物界也有情,但这种情比较简单、不象人间的情这么明显、这么繁琐!就算自然界和动物界能听懂人间音乐,你把二胡、唢呐的声音“送给”它们,它们也只是简单的、或者是“微微的”表示一下也就完了,哪象人类这么多讲究、这么多感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