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听起来特别“来劲”的民间故事?
从前男女婚配都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为此也毒害了很多青年男女、惹出很多贻笑千秋的故事!
故事一
一位媒婆为一户人家的两位姑娘说媒,唯有双方父母都看中,可叹的两对情人从未谋面,等洞房花烛后发现对方的残疾已经木已成舟了,因为从前女子的命运是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生是娘家人,死是夫家的鬼。
女儿姑爷结婚三朝要回门,可是大女婿是个驼背,二女婿是个跖脚儿,为了遮人耳目,两裢襟一商量,等到下车步行时大女婿弯腰倒着走,用棒子在地上划划点点,口中不断念道:进了丈人的庄,一路写文章、二女婿用脚盖在字上侧身向前移动,嘴里不断念叨:擦掉,擦掉!
故事二
从前庄户人家来亲到友最拿手最简单方便的招待就是摊小面饼,好厨艺的女主人摊的小面饼薄如蝉翼,既脆又香。
这一天媒婆为这户人家的姑娘说媒相亲,姑娘长的如花似玉,一直在灶门口烧火,母亲在锅头摊饼,不断往桌上添加油光的摊饼并一边寒喧打招呼,不断问相亲的亲家:瘫得好吗?对方连声称赞:摊得好,摊得好!
男女双方结婚后,男方终于发现女的是个瘫子,就对女方家发难,丈母娘多精明啊!当初相亲就问瘫得好不好,你们都认可瘫得好,现在反悔晚了,当面相亲又有媒妁之言,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你看看这封建婚姻真是害人啊!
故事三
从前一个瘸子去相亲,为了不被女方识破,就骑了高头大马、一位美女为了迎接男方相亲,她就躲在一蔟花旁赏花,双方都一见钟情就定下了这门亲事。等到洞房花烛夜,揭开红盖头,才发现夫人原来是位独眼瞎、女子也才发现郎君原来是个瘸子,双方心中都在悔恨当初怎么只是走马看花,而没有下马观花。
谢谢!
有哪些听起来特别“来劲”的民间故事?
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卖肉的屠夫,家里还有一个年迈的老母亲,母亲是个乐善好施的人,整天吃斋念佛,帮助穷人,乐善好施。
这屠夫呢也不正经好好过日子,每天卖俩钱他不是赌博就是请一些狐朋狗友到自己里吃吃喝喝。
他对自己的母亲非常不好,平常就是非打即骂,喝完酒更不用提了,只要看到母亲帮助别人他就骂或是打。
老人确实始终不说他一个不是,内心里盼着他能早日改邪归正。
有一次他又请那些狐朋狗友吃饭喝酒,在酒桌上有人说在挺远一座山上有座寺庙,那里的的菩萨可灵验了,有求必应。
他一听心动了,自己自己琢磨着求求菩萨让他早日发大财,过好日子,取个媳妇儿。
于是他第二天就带上干粮和水就出发了,走了很久很久他终于到了那座山上。
由于烧香拜佛的人太多太多了,他根本就挤不到跟前,他又是个暴脾气,一气之下就要下山往回走。
在下到山半腰的时候,他遇到一个老和尚,看他气鼓鼓的样子,就问他原因。
老和尚一听哈哈大笑说,菩萨就在你家中,何必还要走这么远的路来求菩萨呢。
只要你心中有菩萨,世人人人都是菩萨。
他说,菩萨在我家,我怎么没看到?
老和尚说,你回去看到一个反穿衣服倒穿鞋的人,那个人就是菩萨,你好好拜她,就会什么都有了。
于是他急匆匆的就往家里赶,他母亲思儿心切彻夜难眠,他赶到家,啪啪啪的使劲敲门。
母亲一听是他回来了,灯也没点,就赶紧就披上衣服出来给他开门,当他进门就在屋里找来找去的。
母亲问他找什么,他说家里有菩萨他要拜菩萨,求菩萨。
他把老和尚给他说的话讲给母亲听,这时他母亲点上灯,他看到他的母亲,上身披着衣服是反的,再看脚下穿的鞋子,是倒着穿的。
扑通一声,他就给老人跪下了,泣不成声,原来菩萨就是自己的母亲。
一时间种种的过往附上心头,他哭着恳求母亲原谅,从此他是对母亲百依百顺,好好做生意,不赌博,不再和那些狐朋狗友来往,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了,还娶了个漂亮媳妇儿。
有哪些听起来特别“来劲”的民间故事?
分享一则古代有趣的民间故事:光棍窥见妇女隐私,光天化日抢妻。
明朝年间,金华府金华县崇德乡有个老实的乡民名叫潘贵一,娶妻郑月桂,两人生育一子,刚刚满八个月。
这天,潘贵一的岳父郑泰十大寿,夫妇二人动身前往拜寿,途中经过清溪渡口,需要坐船过去。夫妇二人随着一众人上了船,找地方坐下,等待摆渡到对岸。
郑月桂怀中婴儿年幼,饥饿啼哭不已,无奈郑月桂只好在船上哺乳喂食。这时候,船上有一个光棍洪昂瞧见郑月桂左乳下有颗黑痣,遂起了歹心。
等到船靠岸后,潘贵一一手拿着贺礼,一手搀扶着妻子下船准备往东走,但是洪昂这个光棍却扯着郑月桂的衣袖往西拉。
潘贵一见有人扯自己的媳妇,大怒道:“你这无耻之徒,光天化日,你是何缘故扯我的媳妇?”
洪昂面不改色,斜着眼瞧他,语气不屑道:“你这光棍,这是我的妻子,怎么是你的?”
潘贵一没想到会遇到这种泼皮无赖,他平日为人老实,听到这话,气得浑身哆嗦,洪昂更是挑衅连连,两人扭打到一起,洪昂身体健壮,将潘贵一打的吐血不止。
扭打之后,两人一同来到府衙请大老爷断案。公堂之上,潘贵一说:“大老爷,我与妻子同去给岳丈贺寿,谁知这无赖竟然说我妻子是他妻子,还将我打至吐血。”
洪昂狡辩道:“大老爷明鉴,小人与妻子去给岳父贺寿,谁知这人竟然无耻抢夺我妻,请老爷治其罪。”
这府尹老爷一听两人所说一致,顿时愕然,只好将郑月桂喊上大堂,问道:“你是谁家娘子?”
郑月桂跪在堂下,哭泣道:“大老爷,奴家是嫁于潘贵一为妻,根本不认得那人。”
洪昂大声说道:“大老爷,我这妻子不洁,定是与那姓潘的人勾搭成奸,现在想来,他们二人肯定想设下这圈套,希望大老爷还我公道。”
这官员也糊涂了,说:“这冤妇说不是你媳妇,既然你说是你媳妇,有何证据呢?”
洪昂回答道:“小人妻子左乳下方有一颗黑痣,大老爷可请人来勘验。”
这官府老爷让人检查,果然如此,于是判定这潘贵一是个歹人,重责二十大板,判洪昂将妇女带走,好生看管。
三人离了大堂,洪昂要拽着女人离开,女人则拉着潘贵一的衣服啼哭,正当此时,有新任金华县令苏方民前来拜见府尹大人,看见门口三人拉扯,便上前询问事情缘由,听罢后,让手下看住三人,不许离开,自己则进府先行拜见。
见到府尹大人后,苏县令将府衙外所见告知府尹,并觉其中有冤,请求再审,府尹则同意由县令审理。
将一干人众带往县衙二门外等候,这是苏县令唤郑月桂上堂问话。
苏县令问道:“到底哪一个是你丈夫?”
郑月桂哭泣答道:“是潘贵一。”
苏县令又问:“你之前是否认得洪昂?”
郑月桂连连摇头:“从不曾认得,今日我与丈夫乘坐渡船时,怀中幼儿饥饿啼哭,所以袒怀喂之,定是被那贼人看到乳下有痣,歹心顿起,下了船便要拉我西行。”
苏县令心中有数,又详细询问了这妇人岁数,父母年龄姓名,公婆情况,而后依次召入潘贵一和洪昂核对,潘贵一自然回答皆可对上,而洪昂回答漏洞百出,无一正确。
县令大怒:“好你个泼皮洪昂,因瞧见他人隐私,便想霸占他人妻子,如此可恶,重杖四十,发配边塞充军。”
潘贵一和郑月桂双双欢喜,回了家去。
糊涂府尹问案简单随意,差点拆散一对夫妇,遂了那无耻泼皮的愿,幸得苏县令能够调查仔细,还了公道。
有哪些听起来特别“来劲”的民间故事?
一九六三年初冬的一天傍晚,正匆匆回家的村支书向盛来,突然发现路边的稻草垛傍蹲着一个讨饭的老头,老头约摸六十来岁,见来人打量着自己,便怯生生地低下头,向盛来觉得有点脸熟,走近一看,果然是他,一个他惦念了十多年的“老乡”!
话从一九四六年,向盛来在桐柏当兵说起,这年春未,在国民党军队重重包围下的中原野战军,给养出现严重困难,为突出重围,打破敌人封锁,不得不分头向当地老百姓借粮。一天,活动在光山县仙居乡某部一连的五个战土,在班长向盛来的带领下,来到一个叫李培富的单身农民家里,凭心而论,由于连年战乱,加上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这里的老百姓同样苦不堪言。
好在李培富是我们的基本群众,向盛来曾多次来过他家,加上李培富虽是单身汉,并不富裕,但为人正直,在村里很有威望,于是,便托他筹借粮食。李培富忙前忙后,好话说了两箩筐,最终以自己的名议从三户村民手中借来四百斤水稻,加上自家挤出的百十斤,共计五百余斤,让向盛来拿去。按规定,向盛来填上由团里统一配发的欠条,交由李培富保存,谁知,他接过来随手一丢,再也没有找到。
第二年秋天,按照李培富的承诺,当初借出粮食的人纷纷来讨,有的甚至还要利息。此时,大军早己转移,北方战事正紧,李培富压根就没有指望能讨回粮食,只好咬咬牙,自己归还,这笔债直到一九五二年加入合作社时才还清!其间,他曾按照向盛来的叮嘱去找过有关部门,但没了欠条,谁愿相信空口白话!好在已经解放,虽说日子过得清苦,好歹有了饭吃,生活也安稳了许多。慢慢地,李培富不再提起借粮之事,似乎忘到了九宵云外,但有一个人没有忘记,那就是己经复员回乡的向盛来。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六三年,一场秋大水把即将成熟的水稻淹成了烂泥,虽说有政府救济,但粮食缺口依旧很大。冬闲时,不少人悄悄溜出去讨饭,李培富也在其中,他一路向南,稀里糊涂地来到湖北麻城县,谁能料到居然撞上了当年的“大军”!若不是向盛来提醒,李培富不可能认出眼前这个中年汉子!当年,向盛来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伙呀!
长话短说,向盛来了解受灾情况后,他找到公社,反映了当年的实际情况,请求将李培富的户口安插到他们生产队,上级很快批准,并给了五十元特别救济款!
李培富落户后,向盛来待他如亲人,让他干点力所能及的活计,后来索性将他接到家中共同生活。八十年代初,年近八旬的李培富去世,按照叶落归根的习俗,向盛来置了一口上好棺木,送李培富进了老家的祖坟!
好人一生平安,向盛来用实际行动,履行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承诺,直到今天,这个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一直在豫南民间流传!
有哪些听起来特别“来劲”的民间故事?
零下20度的寒夜,一个30来岁的女人带着2个女孩,我的门被吱的一声推开,这个夜晚注定不平凡......
女人穿着一件洗的严重褪色明显不合身的短棉袄,大的女孩10岁左右,小的女孩5岁左右都穿着漂亮的羽绒服。今晚是大年30,女人进来怯懦地对我说;“煮一碗水饺行吗”两个小女孩躲在女人身后怯懦地看着我。我说好的,先请坐,一会就煮好,母女3人选了个靠墙角的桌子坐下。我进操作间去煮水饺,抓了一碗的份放进锅里,然后又抓了半份一起煮,这是我特意多给这母女3人的分量。当我把冒着热气的水饺端上桌时,这母女3人马上就围着这碗水饺,头挨着头大吃了起来。姐姐说“真香啊,太好吃了”;
小女孩夹了一个水饺送到妈妈面前“妈妈你也吃”很快水饺就吃完了,付了我10元钱,临走出门时女人回头对我说“谢谢,非常感谢”,我连声说新年快乐。新的一年还是像往常一样忙忙碌碌,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年又快过去了,又到了年30的夜里,天空飘着雪花,外面依然冷的刺骨,街上稀稀拉拉几个人,店里早没有客人了。门突然又是吱的一声被推开,一个女人带着2个女孩进来,当我看到女人身穿着一件洗的严重褪色明显不合身的短棉袄时马上就想起了去年年30晚上的那3位最后的顾客。“煮一碗水饺行吗”女人依然怯懦地对我说,好的,先请坐,一会就煮好。母女3人依然选了那个靠墙角的桌子坐下。
我依然进操作间去煮水饺,抓了一碗的份放进锅里,又抓了2碗的份正准备放的时候,突然我的手又收回来了,本来想给她们煮3碗,可是仔细一想又不合适,我怕伤了她们的自尊,更怕她们会很尴尬。然后又抓了1碗的份量一起煮,特意找了个更大的碗来装,这是我特意多给这母女3人的份量。水饺端上桌,母女3人一边吃水饺一边聊天。“妈妈,这个水饺太好吃了,姐姐你也吃......”“也不知道明年的年30还能来吃吗......”一碗水饺很快吃完,付了10元钱,谢谢、新年快乐!我望着她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昏暗的雪夜里。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每天来店里吃饭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天的日子照旧。眨眼间第3年的大年30又到了,送走了最后几位客人,坐下来却始终感到有种不安,心里一直在想着母女3人,我起身把墙上贴的水饺15元一碗用一张白纸盖上,在白纸上写着水饺10元一碗,3年时间物价涨了,水饺也涨到15元一碗了。
做完这些,我期待着母女3人的到来。她们真的来了,姐姐穿着校服,妹妹穿着去年姐姐穿过的那件显得有点宽大的旧衣服。姐妹俩都长高了,女人依然穿着那件洗得严重褪色明显不合身的短棉袄。请坐,我笑着跟她们打招呼。“煮两碗水饺行吗”好的,请坐。她们习惯性地坐在角落里的那桌。我直接把3碗饺子的份量倒进锅里。3人吃着饺子,笑着,聊着。女人对两个孩子说:“你们的父亲死于一场车祸,生前欠了很多的外债,这些年我拼命赚钱都是拿去还债了”,““这些我们都知道啊,大女儿说”。
我坐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听着。“还有些债务,本来预计是明年就能还清的,可是今天就全部还清了”妈妈说。“是真的吗?那太好了,我们太开心了”两个女儿你一句我一句开心地聊着。“是真的,大女儿每天放学去送快递支持我,小女儿每天买菜做饭减轻我的负担,我能安心努力地工作,公司也特别照顾我,给了我额外的奖金,所以就全部还清了债务”妈妈说。“好啊,以后买菜做饭的事情我就全包了”小女儿说。“我还要继续送快递,支持妈妈”大女儿也说。“谢谢,真的谢谢你们两个小家伙”妈妈接着说。
姐姐说“我和妹妹有件事瞒您很久了,今天想告诉您,上个月我瞒着您去给妹妹开家长会了,主要是怕耽误了您的工作,家长会议中老师说妹妹的作文写得很好,要在家长会上朗读,妹妹的作文题目是《一碗水饺》,当时我听到题目就知道内容是每年30晚上才来吃一次的水饺了,当时还觉得她写这个内容还挺难为情的。她写道,父亲死于车祸,欠下很多债务,为了还债母亲起早贪黑拼命努力工作,姐姐每天都要送快递,所有的她都写了出来;接着写道,大年30的晚上我们母女3人只吃了一碗水饺,特别好吃,3个人只买了一碗水饺,可是饭店的老板依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祝福我们新年好,妹妹从那刻起就暗自发誓要好好学习,努力活着,长大了也要开家饭馆,也要给顾客送上新年的祝福”。
坐在一旁的我聚精会神地听着她们3人的对话,不经意间我的眼眶湿润了,鼻子酸酸的。聊到最后,姐姐说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些年母亲只能买一碗水饺的那种勇气,以后我们要更加努力,不让母亲那么劳累。母女3人握着对方的手,沉默了良久,随后又笑了起来,这次的她们变化很大,对人生充满了自信和希望。作为年夜饭的水饺吃完了,付了20元。低头向我道谢,朝门外走去,我依然是那句新年快乐,望着她们的背影渐渐远去。又是一个大年30的夜晚来临了,最后的顾客送走,我习惯性地拿张纸写上水饺10元贴在上面,静静地等着母女的到来,可是,这次始终没有见到她们的身影。时间过得很快,一年,一年,又是一年,每年的年30夜晚我都换好价格牌,静静地等着她们。可是母子3人依然没有出现。
时光流逝,转眼间我已经等了10个年头了,就在这一年的大年夜,门吱地推开了,两位年轻的姑娘走了进来,当时我还没认出来,随后进来的是个女人。“煮3碗水饺行吗”女人平静地说道。
听到这话我惊呆了,有点不知所措;其中一女孩开口说道,我们就是10年前大年夜在您这里母女3人共吃一碗水饺的顾客,这一碗水饺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让我们3人齐心协力,熬过了最最艰难的岁月;后来我们搬家了,现如今我大学毕业了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妹妹现在还在上学,这次我们母女3人是特意来拜访您,想要麻烦您再给我们煮3碗水饺。好的,请坐。我转身,泪水却不由地滴落了下来。我望向窗外,今夜没有飘雪,今夜注定是个风平浪静的夜晚。
有哪些听起来特别“来劲”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叫婉秀的女孩儿,极聪慧,才十三四,就出落的亭亭玉立。
那日婉秀与几个小女伴逛庙会,见一个游方的道士当街卖药。
这道士卖药不看病人,而是在摊位上摆了一个药王孙思邈的雕像,雕像旁边还有一只嘴巴紧闭的铜蟾蜍。蟾蜍前面摆着一个铜盘。买药的人只要恭恭敬敬的给药王像磕三个头,蟾蜍紧闭的嘴巴就会张开,吐出几粒黑色的,杏仁大小的药丸,落入铜盘里。
买药的人端起铜盘举到药王神像面前,药王突然睁开眼睛,伸手从铜盘中抓起一粒药丸。
虽然道士的药卖的不便宜,可生意好的很,前来买药的人也络绎不绝。
婉秀在一旁看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道:这药丸里掺了铁粉,药王像的手是用磁石做的。众人一试,果真如此。于是纷纷要打卖药的道士。
那道士看了婉秀一眼,怒道:你这丫头坏我大事。然后向婉秀吹了一口气,在大家的惊呼声中,道士、婉秀、还有卖药的摊位都凭空不见了。
等婉秀苏醒过来,才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山洞里,那道士正焦躁不安的踱来踱去。
那道士见婉秀醒来,继续斥责道:你这丫头自作聪明,却不知世人多愚昧,我若不用这办法,那些病入膏肓的病人焉能用我的药来治病。
婉秀没有听道士解释,转身向洞口逃去,那道士又吹了一口气,婉秀的衣服都自动脱落在地上,她尖叫一声,捡起衣服挡住身子,躲进角落里瑟瑟发抖。
那道士见到婉秀惊恐的模样,眼睛突放异光,吞了一口口水道:“妙啊,世上竟然有如此绝色”。
道士走到婉秀身边,伸手去摸她光洁的脊背,突然又像触电一般跳开,口中喃喃自语道:且不可坏了我千年修行。
道士转身走开,又回头看了婉秀一眼,踌躇不决道:“吾非草木,国色横陈于前,我就破一次戒又如何,大不了从头开始,再修行一千年”。
道士又凑过来,伸手去拉婉秀的手臂,小姑娘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只有眼泪成串的掉落。
一滴晶莹的泪珠落在道士的手臂上,道士就像被蝎子蛰了一般,大叫一声跳开,抽出背后的宝剑,在沾了泪水的手臂上刺了一下,顿时鲜血如注。
过了片刻,道士就像换了一个人一般,语气和善的道:“姑娘请更衣讲话”。
婉秀哆哆嗦嗦的穿好衣服,道士对她一躬到地道:“多谢姑娘救我渡过千年魔劫”。
婉秀不说话,只是哭,道士道:“姑娘不用担心世人闲言碎语,山中一日,世上百年,世间已无人再记得你,你若拜我为师,安心修道,以你聪明悟性,了道成仙只在眼前。如果你不愿修道,我赠你一技之长,算是你助我渡劫的酬劳”。
婉秀终是小女儿心性,早就忘了害怕,想了一想道:“我想读遍天下文章”。
道士一愣,笑道:“到底还是你有慧根,不过这也不难”。
说着从铜蟾蜍口中取出一粒丸药,手指轻轻一弹,药丸径直飞入婉秀口中。
然后道士摆了摆手道:“去吧,红尘不容真才子,我在这里侯你三载”。
婉秀回到凡尘,来到旧日家中,果然物是人非,她小时候的玩伴都已故去多年了。
婉秀无依无靠,在街头一露面,就成为纨绔子弟调戏捉弄的对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