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二胡二、三通琴码?

怎样使用二胡的二通、三通琴码?

1⃣️首先要弄懂何谓二胡的二通和三通琴码?常见的二胡琴码中间有一个圆洞,两面相通为二通、又研制另一种二胡琴码,在底盘中心还挖了洞,这就叫二胡的三通琴码。

⬇️在二通琴码上夹消音夹子

2⃣️怎样使用二通或三通琴玛呢?本来琴码是坚实的,为何要挖洞呢?这就是为了完美声学中的振动方式,坚实的码子振频高、挖洞后的码子可提高振幅,这样做是为了区别用于不同皮膜厚薄松紧的。

3⃣️三通的码子振幅更大,那就要根据二胡皮膜因鳞格大而皮厚又紧决定采用三通的。凡是皮膜鳞格在14格以上的,对光透亮、蒙皮又不紧的二胡(低档次),用比较坚实的二通琴码,从而减低振幅,提高音色。

⬇️三通琴码(底盘下有洞)

4⃣️凡是厚皮,鳞格在8~11格蟒皮,蒙得又紧就要选三通的琴码,作用是增加振幅,使二胡发音浑厚,增大音量。

5⃣️琴码应居二胡音膜中心,其谐振最佳,但是因为要加滤音垫,调试中就要适当将琴码上移几毫米,你可边拉试边适当移动琴码。

6⃣️你能将自已的二胡,通过对千斤琴码琴弦音垫弓毛的反复调试,使其发音通透(琴柱都有振动),音色音质优美,那你就会感觉到演奏起来更得心应手了。

⬇️二通琴码(底盘下无洞)

谢谢!

怎样用二胡二、三通琴码?

二胡是一件靠皮膜振动而发音的乐器,琴码是传递振动的首要通道。是除琴身主体之外对音质影响最大的零件了。演奏时琴码是如何使用的呢?

 二胡如何用琴码

  我们可以把二胡的组成部件,看成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二胡的琴身、琴筒和琴皮,在出厂时就已经定型了,其材质和工艺决定了琴的品质和挡次,我们已无法改变。但对千斤、琴弦、琴码、琴弓、滤音垫的配置,我们还是有机会、有可能去选择、调整和改善,这就叫优化组合,或者叫资源的整合。

  如果方法得当,配置合理,调整得恰到好处,就能够把琴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到最好的水平。当然,这种整合、调整,只能是锦上添花,而不是脱胎换骨。

  千斤的位置:教材上说,用自己的肘部抵住琴筒,手臂与琴杆平行,以小指根部的高度确定千斤的位置。但每个人的手指长短不一,还要进行微调,手指长的上调,手指短,特别是小指比常人短的,应该将千斤下调,直到按弦音准合适为准。绑千斤的线材对音质多少有些影响。绵线柔和,尼龙线明亮,用金属挂钩,声音清脆。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

  琴弦的选择,琴皮松的,配硬些的弦,琴皮紧的,应配软些的弦。琴弦也有一个与琴皮、琴码磨合、适应的过程,不要拉几首曲子就换掉,要等弦的张力稳定以后再作决定。合适的琴弦,应该达到外弦、内弦音色差异不大,高低把位音量比较均衡,声音圆润优美,加滤音垫后各音区无噪音,琴弦的手感符合自己的要求。

  琴码的调配:小小的琴码对音色有很大影响,这与它对琴弦振动频率的传导有关。不同的木质密度、频率传导系数,会对琴皮的振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琴码的形状、与琴皮的接触面积大小,都有说道。琴的音色基本特征,如浑厚的、明亮的、柔和的、硬朗的,已经取决于琴的品质,不可能彻底改变。你对音色的喜好,在买琴时就应该充分考虑,选择琴码只能是进一步发挥出这种特色,作局部的改善。

  琴弓的挑选:琴弓的轻重、弓毛的薄厚,以及琴弓的松紧调整,取决于各人的习惯,只要运弓顺手就行。需要注意的是,应选择摩擦力大的弓毛,好的马尾能咬住弦,不打滑。高质量的松香能增加摩擦力。滤音垫配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音色效果。这里只强调一个原则:你喜欢什么音色,就配什么材质的滤音垫。做到与其他组件的特点相一致,与整体的组合相协调。

  对二胡的整合与调整,其目的就是把你的琴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也就是把琴音调“通”了,就算是达到最佳状态了。怎样才算‘通透’?我们可以用简单的办法来观察。当你拉琴的时候,请人用手轻轻接触琴头弯处的白色骨头平面,如果能有振动感,即表示琴音通了。振动感越强,琴音越通透。

  二胡琴码的重要性

  琴码与琴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把琴的最佳声音状态是需要对琴码赋予很大的关注。一个小小琴码的微小变动会引发声音的明显变化。有经验的演奏家,看一看琴码、拉一拉、听听琴声马上就会知道这把琴与琴码是否匹配。

  如何选择和调整好一把二胡、挑选一个和琴匹配的琴码是很「灵验」的一招,这样演奏起来才能达到二胡满意的声音效果。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琴码,我拜访了资深琴码制作师郭师傅,向他学习与探讨琴码的制作。

  郭师傅制作琴码有50余年啦,有着丰富的制码经验。许多演奏家用的琴码都是出自郭师傅之手。听他讲:“近几年在琴码制作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以前北京传统码是枣核型的,南方码是圆形的”。

  近年来,早己打破传统制作观念、郭师傅现在制作的琴码、会根椐材料的特点、再决定它的形状,高低与大小进行制作。郭师傅拿出四五十种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码子给我看,他说:二胡琴码不具有通用性,琴码是要根据琴声的需要来选配合适的码子的,各种材料与形状的码、各有优缺点。挑选形状大小与材料不同的琴码,是需要与二胡最佳共振共呜点相吻合的。是要看琴皮蒙的松紧度、根据季节气候、空气湿度对皮膜的影响----等因素来选配的。

  一般来讲、声音发亮、声音噪的琴可选用稍大、木质稍软的码(如、松节木、枫木、松木、色木)。而声音小、音色纯净的琴就可以选用稍小、木质稍硬的码(如紫橝、乌木、红木)。

  通常枣核形码:底盘小而窄其发音高亢而宏亮。圆形码:底盘呈圆形其音色柔美、浑厚。因材料不同、密度及谐振频率对二胡音色的形成也有及大关系。

  木质松软,密度低的码子如:松节、色木、枫木、松木、枣木、油松木等。

  声音圆润甜美,木质坚硬、密度高的码如:象牙、紫橝、乌木、红木、黄花梨等。

  郭师傅还把木质特点结合起来,在枫木上加上坚硬的乌朩,做出软硬适宜的码(这种码软中代硬、适宜多数二胡上配用叫「万能码」。

  他还讲到:制作琴码的材料与形状没有太多的讲究。有些名贵木材做出的琴码不一定适合你的琴,不要迷信昂贵的琴码,关健看是否适合你的琴。

  码子需要在琴上反复调适的,要调整好一把二胡的码子是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经验的,是一门经验积累的地道的功夫。找到最适合你琴声的琴码、就是最好的。

  要想得到自己喜欢的音色,就要多准备一些不同材料、不同形状与大小的码,通过反复对琴码的调试能够让二胡的音色纯净,声音圆润优美,从而达到自己满意的声音效果。

  二胡琴码的作用

  二胡声音是由琴弓马尾上成鳞片状蛋白质纤维鳞片与琴弦摩擦运动产生。其中,弦所发出的声音是微弱的,琴码将弦的动能传导至琴皮,此时,琴皮所产生的音量也欠佳,琴筒将琴皮振动引起的空气运动聚集其中,形成焦点,达到共鸣的效果,然后声音传入人耳。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振源,琴弦为主振,琴皮为此振,连接二者的只有琴码。能量的损耗,振动的优化,均有琴码所决定。彭曙光师傅曾经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将二胡琴体的发音程序、部位、功能、用拟人化的代表方法分工:声带是二胡的弦(发音源),喉头是琴码(音源的谐振传导体),口腔胸腔是琴筒(主共振共鸣体,又可以说是二级或最终共振共鸣放大体),鼻腔是是琴杆、琴轴、琴托、千斤(辅助共振共鸣体,二胡在啦奏时全身都产生共振共鸣的,从琴头、琴轴、琴托、千斤处都能感觉到有明显的振动感觉,有振才有音,这是物理学发声的简单原理。所以二胡是以琴筒为主发声体,全琴其他部分都是重要的辅助发声体)。按此代表分工来看,喉头及琴码的功能是不可小觑的,是二胡音色、音量、音质的重要影响和决定因素之一。

  琴码——喉头的作用功能分析:琴码具有传导作用,它承上启下将琴弦(音源)的发音传导到皮膜琴筒,在振动过程中要求琴码能够滤去或者减少不必要的噪音杂音等,协调高、中、低音频的传导,使之较为和谐;对部分音频具有扩大或降低减少的作用(理论上称之为谐振和阻尼作用),要求对琴弦的音源具有扬长避短的功能。二是琴码还具有自身初级共鸣共振放大扩散功能(谐振功能),然后琴码把通过自身初级共振共鸣放大后的音源传导至琴皮,琴筒再进行共振共鸣扩大,琴码对音源的初级初级共振共鸣放大扩散功能,对二胡的音质、音色、音量是起到非常关键作用的,所以二胡是制约和决定二胡发音的重要因素。琴码像人的喉头,肺部气流激动声带发音,然后通过喉头的调节共振共鸣,经过口腔、舌头、胸腔的调节共鸣放大,鼻腔等的辅助共鸣,最后才发出委婉动听变化无穷的声音来,若喉头他、有疾或先天不足,其音质之难听可想而知。琴码又像麦克风,优者具有降噪除杂、补偿增益、调节平衡、高保真高灵敏度等功能,劣者也充其量不过是但当一个简单的传导体罢了。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把二胡,琴皮取自缅甸野生金花山蟒,琴筒琴杆用材是来自印度的小叶紫檀,马尾采自内蒙古乌珠穆沁牧马,琴弦是德国造的红龙弦,那片贴在琴筒上的纯天然玳瑁印尼合里岛琴托下的两个挂弦螺钉澳大利亚进口的碳纤维螺钉,头上戴的是来自赞比亚的祖母绿宝石帽子,琴轴间镶嵌着唐诗的博茨瓦纳象牙片,弓杆有的是产自我国湖南的湘妃竹,千斤用的是宋代出产的牛筋,加工二胡使用的是从美国进口的昂思路木工刀具,由今年北京精品二胡制作比赛评出的二胡制作大师亲自操刀制作,由当今实力派二胡演奏家持弓,定能发出浓郁二胡韵味的优美音色。当这一切已成定局,码子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此时它对二胡的声音是决定作用,选择得当将会锦上添花。

  鉴于此有人提出“一个码子半把琴”,我认为有其合理性,但太过绝对,假如一把琴在选材做工演奏方面均不到位,即便是琴码由千年古料碳两千制造,即便是琴码制作的再精致细腻,圆滑对称,想发出好的真正的二胡声音也纯属天方夜谭。正如所讲:美女素装轻粉而靓丽超群,粗妇浓妆艳抹难掩俗像拙迹。 因此,还原二胡琴码,理性认识琴码,正确选择琴码,成为调节二胡音色的一门学问。

怎样用二胡二、三通琴码?

琴码:是琴弦与琴皮之间振动的媒介体对发音它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使用木头、竹子和金属纸类等,常用的有木松节马、枫树马。

木松节马木质柔软,发音圆润、淳厚,枫树马软硬适中,发音柔和、噪音少。

琴码是将字符串的声音传导到琴筒的关键部件,它对发音的好坏、体积尺寸起着重要的作用。制作钢琴代码的材料有很多。

几十年来,人们致秦已经进行了许多实验来制作代码,每种代码都有其优缺点。现在主要是用枫树钢琴代码是由松树节组成的。底部为圆形或椭圆形,高1cm,底部宽1.5cm,顶部宽1cm。这两种代码通常被认为发音柔和音质纯粹的。

当然,二胡小提琴发音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琴码,它与琴筒的木质好坏、皮膜的薄厚、松紧、天气的阴晴、空气的潮湿、干燥、冷暖均有直接关系。

因此,琴码尽可多备几种(木质、竹质、骨质、塑料等到以便在不同气候情况下进行调整,至于在何种情况下用何种琴码,需要自己去体验。

紧靠琴码的下面,还须在字符串与皮膜之间塞一小块用绒布或感觉多恩调音垫,它能解决二胡小提琴的,消除二胡小提琴的空旷音,使之集中、丰满,调音垫的薄厚、大小要适中,过厚则影响体积,过薄则不起作用。

怎样用二胡二、三通琴码?

不同的码子v岀的音色是不同的。我一把二胡通常选配至少3个琴码,跟据二胡音色音质的变化而调换。

怎样用二胡二、三通琴码?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二胡琴码的选择主要是根据二胡声音的追求而定,这与每个人对二胡声音的鉴赏相关。从二胡声音品质的角度分析,选择的琴码对二胡声音要具有:通透,均匀。内外弦协调,上下把位均衡作为标准。音色应该追求二胡固有的圆润优美的声音取向,并且要求音质纯净。

由于二胡材料、工艺和新琴、老琴的不同以及气候环境的影响,将会产生各种不同特点的声音状态。在选择琴码时,更注重在基本声音要求下对琴码的调整和确定。

其实对二胡琴码的选择和调整是一门学问,主要是根据琴码的结构、规格、尺寸不同,材质不同来调整。以达到二胡满意的声音效果。如何选择和调整:应该是因琴而宜,因人而定。一码只有适合它的琴,不可全包,也不是万能的。

根据二胡专业演奏发展的历程以及长期的艺术实践,合理选择和调整琴码,首先要具有一定主观听觉审美能力和正确的演奏基础,并根据自己对二胡声音的鉴赏喜好来选择调整琴码。

目前专业演奏界主要选用以下几种材料和结构以及工艺的琴码:

1、 圆形底油煎枫(色)木码

2、 圆形底枫(色)木码

3、 长圆形上乌(红)木条下枫(色)木码

4、 为了减少新琴或气候干燥声音尖噪的不足,部分采用老松节码。

5、 根据声音风格特点要求,选择特殊性琴码,如:铅笔码等。

二胡琴码是二胡琴弦振动发音的传导体,琴弦架压在码的上端,码的底面平压在二胡琴筒皮膜面的中央。当琴弦摩擦振动后波动传递到琴码,这时琴码就是声波的传导载体,通过它将琴弦的振动传导到皮膜,产生谐振。再通过皮膜激振琴筒空气柱和琴筒腔体,产生耦合共振,最后导致全琴振动,从而产生二胡的整体音响。

既然琴码的主要作用是琴弦振动的传导以及与皮膜的谐振,它的好坏就要看对二胡声音音质、音色、音量是否有利。

从音响学角度分析,琴码对二胡琴弦振动的传导在整个频响范围内越均衡越好,有利于二胡声能(音量)的放大。并且根据二胡音色特点对各音频段进行适度的调谐。

在二胡演奏艺术实践中,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琴马具有以下几个:

1、 圆形底油煎枫(色)木码

2、 圆形底枫(色)木码

3、 长圆形上乌(红)木条下枫(色)木码

根据琴的正常状态和演奏专业人士的主观鉴赏:

1、油煎码

整体声音较为均衡,音色圆润秀美,音量适中.但最高音区声音穿透力和亮度略弱.

2、枫木码

声音比较透亮,音量略大。音色圆润性稍差,声音不够统一。

3、上乌下枫码

声音均衡宏亮,高音区明亮穿透力好,音量大。音色圆润性欠佳,音质略有噪杂。

琴码主要起到对琴弦振动的传导作用,为了有利于二胡演奏琴弦全音域的传导:频率响应越宽越好,并且传导的声音能量越均匀越好,这就是对琴码传导性能的要求。对音色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低频、中频的丰满度,传导越丰满,圆润度就越好;反之高频较强时,明亮度较好,如果过强容易造成声音尖硬噪杂的现象。

早期二胡琴码主要采用毛竹、油松木为材料。前人在借鉴小提琴码子材料的基础下,又采用了色木、枫木等硬木材料。因此作为天然木材制作的材料中目前主要以油松木、色木、枫木为主。其实对二胡声音效果的影响主要是材料的质量(密度),内部细胞组成、结构,含水率以及传声性能、速度和传导频率响应所决定。

因此目前网上所宣传的“极品”码并没有脱离天然木材的局限,因此不得不怀疑有夸大忽悠的嫌疑。

实话实说:“一个码子半把琴”

这是称赞码子作用的赞美之词。

也让并不完全懂二胡演奏的人进入误区,跳入大坑。

作为码子的作用大家基本已明白。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所以就容易入迷。并且形成码子可能会对二胡具有神奇的作用,因为只能指望它了。

从理论上而言:只要结构、材质、规格略有变化,琴码均会按照自己的特质去传导声音。

什么是好的效果?这才是根本的追求。 假如一个连演奏方法都成问题的玩者,怎么去评判呢?再则空弦音干净了,上把位好听了。 中高把位是否也通透了呢?二胡声音的均衡性是否体现?音色是否基本统一?声音振动传导下的灵敏度如何?这才是一把好琴应该表现的优势。

如果在演奏上都无法正确的完成基本发音,又谈何鉴赏评价。更别说研制琴码了。纯属玩玩而已。

最可怕的是自我感觉良好,大肆制作,到处兜售。所以才使很多不明真相的胡友花了冤枉钱。

二胡琴码在结构、规格、尺寸上应该注意的是:1、总体高低;

2、底盘大小、厚薄;

3、中部导音孔大小、位置;

4、弦桥的宽窄;

5、底面的平整、与皮膜面的虚实(建议采用平面为好);

6、内外弦之间的实际高度差(一般内弦略高于外弦为好)……

以上几点供胡友们调试中体会。

根据现有材料的单位密度分析约为:0.45-0.65克/立方厘米。基本在松木与色木的密度范围。关键是这类材料密度适中,对皮膜产生的附加质量影响基频的变化有限,有利于较自然的弹性振动,另外这类材料都属于同等密度下,弹性模量最大的木材材种。

根据实验和分析:松节码唯一的优点就是比较纯净。然而它的缺点就很多了,音量较小;全音域通透性差;音色偏阴暗;高频衰减大;传导振动迟缓;灵敏度差。适合自我欣赏型的业余追求者。对音质干噪不好的琴具有补救药的作用,但无法彻底改变本质问题。从实木与油煎码的差异来比较,在主观听觉下确实具有音量的不同,准确的说应该用对振动的释放性和频率传导响应的均衡性来评价。正因为油煎码振动释放性好,频率响应宽,而且灵敏度强。在一些业余者的演奏水平有限以及演奏操控驾驭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而且演奏基础不扎实,会有声音“空”的感觉。因为业余者最薄弱的就是右手运弓的平稳、均匀、扎实度较差,发音容易虚空不实,正好油煎码振动释放性好,反而将弊病充分暴露放大。

因此要想在演奏水平不足的基础下,让二胡声音略纯净些,这时实木的松节码等较为适合。因为这类琴码由于是天然材料,木材管胞中还有一些残留的水分和油性以及胶质状树脂,将会对振动产生一定的波阻抗,并且对高频传导损失较大,造成主观听觉下的所谓润度,这也就是自我欣赏型的追求。

如果是音乐会表演,这类码就要靠边了。

如果要全面的评价琴码的好坏,一定要综合考量:

1、音色

2、音质(声音的清晰度,全音域的均衡通透)

3、音量(能根据演奏力度的需要释放声音,特别是高音区不能有较为明显的衰竭)

4、灵敏度

然而在二胡产品配套使用上由于木材的特殊材性特点(各向异性),很难保证琴码材料的均匀性以及批量琴码的一致性。并且根据专业人士认为:油松码中低频较好,但偏闷暗;色木、枫木码却是中高频好,声音又发硬。而且天然材料的琴码在发音的灵敏度上都有所不足,具有反应迟钝的缺点。因此在专业演奏以及教育界的要求下,王瑞泉大师才根据油松木和色木的特点进行优化组合,采用色木、枫木做材料基础,运用松香和石蜡做油煎熔剂。通过大量实验和专业沟通交流,最后确定油煎码的工艺方案。使琴码木质炭化,增加木材内部细胞腔的空松度,减小振动传导阻抗,加强琴码对振动声音传导的能力。使二胡发音更为明朗松亮,结实圆润。声音传导频率响应宽,发音灵敏度强。当今二胡琴码基本以油煎码为主。

然而琴码的轻重对琴声也会有影响。

所以千万不要盲目,需要理性面对。

怎样用二胡二、三通琴码?

二胡发音的音量.音质.音色如何,是来自多方面的。一是先天的木料.型制.制做工艺,琴皮的档次,蒙皮的松紧。二是后天的配件,如;千斤.音垫.琴码.琴弦和精心的养护与调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可以说发音特别好的二胡是缺一不可。下面就琴码按放的准确位置作以介绍,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寻找最佳共振点

一般来说,琴码的位置应该按放在琴皮的中间部位,这种说法也对,我认为寻找最佳共振点才是确切的。因为小提琴的音柱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偏一点就不是最佳共振点,不一定哪根弦振动不好,发音不饱。二胡也是一样,琴码是传导琴弦发音的重要部件,如果按放偏一点,就不在最佳共振点上,二胡的振动相对衰减。

1.首先要从琴托的弦槽开始,到琴码.千斤.两个弦轸是否垂直成一条线,琴托的弦槽两槽中央是否与琴皮中央成一条线,可用卡尺量,用眼睛看。

2.琴码按放的位置:琴皮中央至上移0.5豪米处,在这个0.5豪米的范围内寻找最佳共振点。

3.最佳共振点的识别:以振幅增大,手感舒适,琴弓毛触弦不反弹,声音明显增大,高音区声音较亮,有效弦长的二分之一处泛音明亮成五度,下把位四分之一处泛音明亮成五度,传统一把位D调内弦4.5.6.和外弦高音1.2.3.的泛音明显。

二、最佳共振点的保护

1.首先用眼睛看准琴码按放的位置,把它记住。

2.在每次拉完琴后可以松弦,在下一次调准弦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琴码向下轻拉后,再用食指轻弹上几下,让琴码紧贴琴皮。这是因为在紧弦时,弦皮随着逐步上移,把琴码向上带动,造成琴码底脚上紧下松现象。

3.记住最佳共振点的琴码位置后,把琴码底部在弓毛上来回擦几下,再放回原处,防止琴码移位。

三:对0.5mm做进一步的说明:

可能各位都以平时的做法无法理解0.5mm这个距离,下面对文中所说的0.5mm做进一步的说明:

1、如果二胡在没有音垫的情况下,琴码按放在绝对中央时,琴码通过琴弦的压力作用下,能够调动琴码下压琴皮的拉力,从琴码周围均匀的向四周扩散拉力,通过马尾对弦的摩擦后,琴弦产生振动,又通过琴码传导到琴皮后把声音放大,琴码在琴皮中央时,琴码通过对琴皮压力和振动,可以均匀的调动周围的拉力,直到边缘。由此证明;琴码在中央声音震动最大。

2、为什么要上移?主要原因是音垫的原因,音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