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弓是擦弦的力度变化产生的,那么强擦与弱擦的时值该如何分配?

地主139013636提出!

波弓是擦弦的力度变化产生的,那么强擦与弱擦的时值该如何分配?

1⃣️波弓的波是从波浪的词引伸的,波是推动水前进的动力,所以它是不断前进没有终止的。我们的二胡弓法借用波弓一词,可想是在演奏中只是让连续发声中产生高低的音效,有似断非断,而不是象断弓顿弓那样中间产生中断无声。

2⃣️在二胡上的波弓也就是弓子产生强弱变化的贴弦力度,做到连弓还有棱有角,你注意在连弓运动时,手指给弓子施一点力后马上放松而不是停下,确保弓毛始终贴弦摩擦发声,只是力度在节拍上发生变化。就是前面音发音弱后,后音再弱起,确保连而不断,如留有断的痕迹就相同于断弓和顿弓了。

3⃣️波弓也称浪弓,我们不能用波弓数拍子,那就破坏了乐曲的风格,波弓只用于有步伐律动的曲子中,还有抒情乐曲中出现连音符号下同音衔接以及有同音连弓分句中使用。⬇️

4⃣️但乐曲的风格不同,有的抒情曲是切分连音的需要,象《良宵》中的三拍就不能奏成波弓,只能根据节拍时值延长,作从强到弱,再从弱到强的弓毛贴弦力度变化,二指5要数四个半拍、⬇️

4⃣️产生波弓的擦弦强弱的时值,按打拍子的强弱变化对应时值,不可抢拍又不可掉拍,连弓二分音符如《二泉映月》中的丨1-丨可奏成连弓丨1 11 丨、

如果以八分音符为单位见《二泉映月》中的⬇️由此在连弓音符中采用半拍不揉,半拍揉弦及顿和弓子轻擦弦带起发出一个5音(前人的民间风格),即把《二泉映月》拉出了走路步伐的律动感了。你带着理论讲解去细听录音就有不同的感觉,有了波弓律动,你听的《二泉映月》就形似阿炳边走边拉二胡的脚步感觉了。这样就有沧桑感,如没有波弓只能奏成欣赏美。

⬇️你练下面波弓练习曲,"-"延长拍不波,(避免拉成打拍子),有半拍波弓(第二小节连弓)丨1 11 丨、还有第二行两小节2及最后结束两小节 i 音,前一小节不波拉平音,后两拍拉波弓。

谢谢你的阅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