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见过自家家谱,什么编写格式?
应"悟空小秘书"邀答!
谁见过自家家谱,什么编写格式?
1⃣️老谱、新普都见过,你想写老式谱,上网多参考人家的格式、
2⃣️你要写新式的就以"树式"的好,上下辈象大树从根到主干到各分支,第几代生了几子几女,再分页包括生辰,以及移居地一一的记录、以便后人认祖归宗。
3⃣️新式的要配上照片,在电脑上排版,彩印,可将底稿数据保存,随时复印。
4⃣️如本族内出了大人物,可详细一点记录官位,生平等以显荣宗耀祖。另写本族的祖训。
5⃣️现代人可用现代白话文来写,谱开头要先查老谱资料叙述本宗族始源,从何处来,已有多少代,这样后人看到本谱后才知道向上追溯到以前的第几本家谱。(比如台湾同胞,他只要记得祖上在福建省哪个县,乡,姓什么,前几辈人的辈分,他就可查出认祖归宗)所以记谱的格式是让每个后辈都能从家谱中找到自己的来源和传承,比如孔子第72代人,他就看到这一代多少人,分布,相关信息。
6⃣️你如果有组织编排能力,就用树式的(组成分解)方法去排版。为了写好谱要投入人力精力,现在好的通信发达外调方便,对于开销,电脑排版彩印方便,可以对要入谱人收取一点经费,拾至二十元,也有族人不要书,可传给他数据,他自己可以打印,这样会更省钱、新风新法更简便些。⬇️参考乐谱组成分解式样
家谱名称有如下叫法⬇️
谢谢你的阅读🙏!
谁见过自家家谱,什么编写格式?
所谓家谱格式,题主所言应该是家谱中世系如何排列。近世家谱世系格式源于宋代欧阳修和苏洵,二人所修家谱格式被称为欧式和苏式。
所谓苏式,就是一代代平铺开来,只有这一代人写完了之后,才开始写下一代,也叫雁行。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每一代多少人会很清晰,而且很节省纸张,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如果查找父子等信息就很麻烦。
苏式
所谓欧式,即一页纸只注明五世,也叫瓜藤,如第一世有三个儿子,那么第二世就排列三个人,第二世三个人每个人三个儿子,那么第三世就排列九个人,这样直至第五世把五代人全部排列。这样的好处也很明显,即祖孙、父子关系很清楚的罗列出来了,而且还有清晰的长幼顺序。缺点也就是很费纸张。
欧式
另外,世系是家谱最主要部分,是家谱的核心。一般而言,分简单世系(或称垂丝)和复杂的世传(或称齿录)。垂丝只囊括族人姓名,不包括其他任何信息,而齿录则复杂很多,既有人物名字,还包括其生卒、字、号、生平事迹、配偶、子女以及葬所等信息。上述所述欧式、苏式即是齿录。
朱熹将欧、苏二式结合,垂丝采用欧式,齿录采用苏式。后世许多家谱亦有不少采用此种形式。
垂丝欧式
同一部家谱中的垂丝欧式和齿录苏式
再者,因为齿录一般包括垂丝所载内容,故垂丝在很多家谱中不载,只采用齿录(苏式)记载。
当然,除了欧、苏二式外,上有柳式、范式等形式,已很少见,故不赘述。
谁见过自家家谱,什么编写格式?
我有一本赖氏家老族谱,很多宗亲向我借,我不同意。
很多人不明白,说有些人不肯给人看的家谱。
为什么呢,赖可兴在此作一些解答,希望能得到各宗亲的理解。
老家谱就不是现在家谱那么简单,现在家谱只载入排名,辈份,或者是弘扬宗族内部企业家。有点偏向利益为中心。好像有点广告收集之类。而旧时家谱不同,不弘扬其它什么的,只记载宗族内部密史,和排辈各方面的来龙去脉。
所以,老谱收藏者都是前世修来的传人。不会任意失传。造福积德。善有善报。这些都是他人无法理解的。
谁见过自家家谱,什么编写格式?
我们湖南陈氏族谱
谁见过自家家谱,什么编写格式?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国有国史,州县有志,家有家谱。国史、方志和家谱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记载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家族的来源与发展。家谱又称为宗谱、族谱,以表谱的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以及重要人物事迹等。
血缘关系是传统时期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一个人从出生下来,就在家族的庇佑之下成长,名字也是沿袭着父辈的姓,一辈一辈的往下排,这种来自宗族的带有血缘的关系,在传统时期可以说和一个人的从生到死都息息相关。
这就是家谱诞生的源动力。家谱的内容和体例,也可以说是题上所言的格式,是有一定的规范的。
一般的家谱都会包括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系和家族名人传记。
而有的比较讲究的家谱,就记载的内容更多了。
人像图:包括祖先的一些画像。里居图:居住地的概图,包括迁徙源流的地图。训典:如果有家训之类的,可以记载上。墓志铭:家族墓志。文献:家族中文人的一些诗歌等文字作品。还有记载不孝子孙恶行的条目,以警示后人。甚至还有考订家族历史的一些文字。综上可知,家谱的内容其实很广泛,关于家族的各方面内容,都可以编目收入。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历史研究者重视家谱的一个原因,因为里面有很多反应地方家族和社会的历史内容。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谁见过自家家谱,什么编写格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所以纪一国之事迹,谱所以叙世代之源流。
老家有每年除夕上午,家族人去祖辈坟地扫墓的传统,前年在坟地听家族长者提及早些年家族人丁单薄,我爷爷的爷爷往上查6代,均为一脉单传,最近这6代人才开始人丁兴旺,所以之前没有家谱。只是口口相传,我们这徐姓和南阳市清华镇的徐氏同出一脉。
去年清明前夕,我专门去清华镇参加一年一度的徐氏宗亲大会,有幸看到了徐氏家谱,特意看了一下8开的大书有400多个页码,从徐氏历史渊源、现今社会分布、古往今来光耀门楣的成名人士、当前各个行业的佼佼者……记录的相当详细。特意留意了一下,我们村在家谱上一笔代过,最近150年人的资料不详。
今年春节的时候和家里长者商量,在祖坟地立碑明志、接续家谱,结果是:家谱可以续,但立碑这事儿要慎重,长者深信风水问题,担心对后人不好。
目前,立碑的事儿暂时搁置,续家谱的事儿已排上日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