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用硬笔练习颜真卿的字好不好?
应"悟空小秘书"邀答!
请问用硬笔练习颜真卿的字好不好?
本人练字经验,你可以先用铅笔临摹,找到感觉后就用一支比较好的钢笔,好钢笔笔尖粗些,运笔的笔划粗些形似颜体,钢笔尖有圆珠又有弹性,在按提折勾顿撇捺时仿毛笔效果很好。
颜体铁骨铮铮,可称得上是傲骨铁汉,颜体字较粗,你用铅笔练不能选太硬的铅,笔尖稍粗些,先临摹,如写瘦了会清秀些,要注意间架结构,比如写一横,起笔轻,提笔按,一横不可平,这样硬笔一样写出颜体。我小时练的颜体,上小学时家里的对联都让我写,到了除夕夜前几天周围的邻居都把红紙上注明写哪些门对请我写,我几天中都要忙着应付这些春联。
我也用一种仿毛笔头的软水笔练过字,笔锋也很好,写起来的字清秀些也别具一格。
⬇️颜体
练楷书要有毅力,就象我练二胡,一个句子要反复练,写字的经验也如此,你要选出代表性部首或笔划,如练口字,反复练,直到近似,你要练个文字,这下面两笔很有代表性,掌握了一个,一通百通。
⬇️这个硬笔书法不错间架结构大小分配上下左右要得体,你欣赏贴子哪儿好,为什么自己的不好看,问题出在哪里,多总结多练习,把横竖撇捺折勾等基本功练好了,结合间架摆布就入门了,别怕多练,一个字直练到完全象贴才换第二个字,不可只完成抄书几十个字混任务,那最终还是练不出象样的字。
⬇️颜体
书法太精深,要学书法还要去了解一些书法名人和字贴,本文不作搬抄!
⬇️这个硬笔书法不错
谢谢你的阅读🙏!
请问用硬笔练习颜真卿的字好不好?
用硬笔可以临颜真卿小楷《麻姑仙坛记》,比如美工钢笔弯尖的写出笔画较粗。临此帖较合适。
清王澍曰:"颜鲁公书,大者无过《中兴颂》,小者无过《麻姑坛》。然大小虽殊,精神结构无毫发异。熟玩久之,知《中兴》非大,《麻姑》非小,则于颜书思过半矣。″
此帖严整质朴,平正沉着,宽博端庄。小字如大字,小中见大,有气势,风格独特。
李世绰谓:"《颜鲁公麻姑仙坛记》结体与《家庙碑》相似,方正深稳仍似大字,为楷法之正宗也,学小楷若能从此碑着手,不嫌于拙,下笔有法,入门即高,笔笔著实,迨至纯熟之极,则操纵由我,敏捷有曰矣。″
临此帖要注意平衡对称、多样变化、对立统一这些结构原理。
(上图小楷《麻姑仙坛记》为颜真卿所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请问用硬笔练习颜真卿的字好不好?
我要告诉你,用硬笔练习颜真卿的楷书不仅是好,而且是很好!
我来讲一下自己的实际体验。
想起当年初练字时,家里穷是一方面,关键是村里没有卖笔墨纸砚的!全村都找不上个练字的人来。墨水是那种用后都是脚臭气一样味道的,毛笔可以说是一用就叉尖的很难用的那种,纸是从大队搞来的旧报纸,也没有专门的练字房间,我每回练完字后满屋都是脚臭气,熏得全家都反对。我自己也慢慢失去了对书法的信心和向往!
后来从部队复员回来,成了家,也上了班,当了一名炼铁的炉前工人,发现有很多废弃的工作日志表格,纸质很厚,一面是表格,另一面是空白,大三开的样子,我如获至宝,搞了很多。恰此时又流行一种书法硬笔,比平常的钢笔好,可以写有粗有细的笔画,我于是在纸的空白一面用铅笔打上格子,用硬笔临摹颜体、柳体和魏碑字帖,笔画虽然没有毛笔粗,但却是毛笔字的精气神,间架结构和粗细变化也都是那么回事儿!而且写起来非常方便,不用像练毛笔字那样费事儿,也不用闻那种脚气的臭味,逮空就能静下心来写上一通,就这样,写了一张又一张,临了一遍又一遍,直把个手边的字帖都练了个滚瓜烂熟,我把家里的墙上都贴满了我的临摹作品,就像是自己的个人书法展览。不知怎么,那年县里文化馆的领导到我家里专门参观了我的展览,大夸我临得好,临得像,说我钢笔写出了毛笔味儿!后来还责成专人给我门前挂了一个牌儿,上面用隶书写了几个金字:“书法专业户”。
长话短说,在后来我的书法生涯中,我感觉很得益于这段钢笔临摹毛笔字的经历,所以我说用硬笔练习颜体字完全可以,最重要的是要学着把颜体的精气神写出来,把颜体的间架结构和基本字形记下来,再加以进一步的毛笔练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何乐而不为呢?
请问用硬笔练习颜真卿的字好不好?
这个问题只有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回答才是最权威和最准确的。
作为略懂书法的我,只能从道理上讲些看法和想法,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和希望,还望见谅。
我认为练习就是学习,只要学习就是好的,不管你学什么,怎么学都会有好处的。硬笔也是笔,毛笔也是笔,都是写字的笔,不能分得如此情楚,不能设置过细界线,只要能写字,只要是书法就都有好处。再则谁的字也是字,不要分颜真卿的还是柳公权的,谁的字都可以练,谁的字都可以用各种笔来练。
我的答案是宏观的,不专业,请批评指正。
请问用硬笔练习颜真卿的字好不好?
应该用软笔,软笔才会呈现灵气。
请问用硬笔练习颜真卿的字好不好?
我赞同!先用硬笔写出其笔法,结构,熟练了再用毛笔来写,可能效果不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