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回事?

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往往是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的一种,常见于链球菌感染以后导致的急性肾炎,一般来说,先是有一个前驱的上呼吸道或者是皮肤感染的历史,在皮肤和上呼吸道感染1-3周以后,患者会出现急性肾炎综合症的表现。就是短期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有的时候还会合并一过性的肾损伤,同时往往会存在一过性的低补体C3血症,一般来说急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是自限性的疾病,患者渡过急性期两周以后,往往随着尿量增多以后,病情会随之好转,可以明显的缓解水肿、高血压等等这些临床症状。绝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痊愈,就是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的症状都消失。

小孩得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5~14岁年龄段高发。通常起病较急,得病之前孩子就有患病感染史(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最高,占51.6%,脓皮病或皮肤感染占25.8%)。有的家长不明白,感觉孩子总是在医院跑来跑去的。这个病还没有好干净,另外一个病又来了。半个月前是感冒,现在又得了急性肾炎。是不是在医院给“传染”的呢?急性肾炎还真不是传染来的病,主要原因是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捣的鬼。除了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之外,其他的致病微生物如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柯萨奇病毒B4型、ECHO病毒9型、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流感病毒、疟原虫、肺炎支原体、白色念珠菌、丝虫、钩虫、血吸虫、弓形虫、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也可以导致急性肾炎的出现。您能从下图中找到这些坏家伙么?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导致急性肾炎的原因与这些细菌中的致肾炎抗原有关。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的细菌壁上的M蛋白内链球菌素和肾炎菌株协同蛋白与抗体结合后形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病变导致急性肾炎。有的致病原体内的成份与肾小球基膜糖蛋白有相似的抗原性,造成了免疫系统的误判误伤。在杀伤细菌的时候同时也对自体的肾小球基膜造成了损伤,从而出现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表现轻重不一,轻症的仅表现为镜下血尿,重症病患可以在短期内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循环充血、出现高血压脑病。患病后卧床休息2~3周,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正常才能下床进行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以上学。需要避免从事重体力活动。尿检完全正常才能恢复体力活动。祝健康。

小孩得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回事?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 Ephritis)简称急性肾炎,最常见于链球菌感染之后约1~4周,发生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一过性氮质血症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又称急性肾炎综合征。病程多在一年之内,有自愈倾向,大部分病人的预后较好。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青年人次之,中老年人很少发病。

【病因】

本病常发生在链球菌感染之后,多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脓泡疮等,由于β-溶血性链球菌A族,致肾炎菌株感染后,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该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造成肾功能损害导致发病。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1)大多数病人发病前2~4周,均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及皮肤感染等急性链球菌感染史。

(2)血尿:几乎所有的病人均有血尿,其中肉眼血尿者占40%,尿色呈红茶样、酱油样或洗肉水样,但无血块,持续1~2周后可转为镜下血尿,多在6个月内消失,也可持续1~3年。

(3)蛋白尿:尿蛋白呈阳性,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大多病人蛋白尿在3.5g/d以下。

(4)高血压:80%的病人伴有高血压,多为中等度增高,成人一般在18.7~22.7/12.0~14.7kPa,少数病人可超过24.0/13.3kPa,严重者可发生高血压脑病。

(5)水肿:为早期症状。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水肿,轻者晨起眼睑水肿,重者延至全身,但可凹性明显。

(6)少尿:大多病人尿量少于500ml/d,并可由尿少引起一过性氮质血症。

(三)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呈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红细胞80%以上为变形红细胞,尿中白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也增多。常可见红细胞管型、透明管型及颗粒管型,偶见白细胞管型。蛋白尿一般为+~+ +,每日尿蛋白定量0.5~3g,多为非选择性蛋白尿,尿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高。

(2)血常规检查 轻度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与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有关,血红蛋白一般在100~120g/L(10~12g/dl)。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血沉于急性期常增快。

(3)血液生化和免疫学检查:急性期肾小球滤过率(GFR)减退,血尿素氮(BUN)可轻度或中度增高,而肌酐(Cr)一般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清白蛋白略降低,可有一过性高脂血症。有轻度稀释性低钠血症,少尿患者血清钾可升高。

抗链球菌溶血素“0”(ASO)常于链球菌感染后2~3周出现(>1:200),3~5周滴度达高峰,50%患者半年内,75%患者在一年内恢复正常,链球菌感染后ASO增高者占70%~80%。大部分患者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及C3可明显降低,1~2个月恢复正常。血中纤维蛋白原、第Ⅷ因子和胞浆素活性常增高。

【急救与治疗】

大多数患者能自行缓解,基本上是给予对症治疗,以纠正水钠潴留,减轻循环容量负荷,预防和控制并发症,保护肾功能,促进疾病的自然恢复过程。

1.休息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3周,直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应注意保暖防湿,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2.饮食

发病初期应限盐、限水、低蛋白饮食。对明显水肿和高血压患者,应无盐或低盐(每日2~3g食盐),入液量不超过尿量加不显性失水量,或控制在每日1000ml以内,蛋白质入量约1g/kg体重左右,以免增加。肾脏负担。对氮质血症者,蛋白质入量按0.5~0.6g/kg体重,选用优质蛋白(如乳类、蛋类、瘦肉),同时限制钾摄入量。

3.感染灶治疗

对有前驱感染或即使找不到明确感染病灶者,一般主张用青霉素等药物治疗10~14日。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病情反复与扁桃体病灶有关者,可于病情稳定时行扁桃体摘除术,手术前后2周给予青霉素。

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抗生素。

4.对症治疗

(1)利尿:经限制水、盐入量后,仍水肿、尿少、血压高者,应给予利尿剂。常用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25~75mg/d口服。当肾小球滤过率(GFR) <25ml/(min·1.73m2)时,噻嗪类失去利尿效果。可用髓袢利尿剂速尿20~40mg,每日3次口服或肌注或静脉注射1~2次,必要时可用至400~1000mg/d静脉滴注。利尿酸25~50mg。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后,缓慢滴注或静注。丁尿胺0.5~2mg,每日1~3次口服或每次0.5~1mg静脉注射。

此外,还可应用血管解痉剂,如多巴胺和苄胺唑啉,各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可扩张肾小动脉,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利尿合剂(普鲁卡因0.5g,维生素C3g,咖啡因0.25g,氨茶碱0.25g加于20%葡萄糖200ml中)静滴。急性肾炎时不宜用汞利尿剂(汞撒利)、贮钾利尿剂(安体舒通、氨苯蝶啶)及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

(2)降压:凡经休息,限制水盐摄入和利尿后,血压仍高者应加用降压药。常用钙通道拮抗剂,如心痛定(硝苯地平) 20~40mg/d,分次口服。络活喜(氨氯地平)5~10mg,每日1次口服。乐息平4~8mg,每日1次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开搏通(卡托普利) 25~50mg,每日3次口服。悦宁定(依那普利) 10mg,每日2次口服。络汀新(苯那普利) 5~10mg,每日1次口服。蒙诺(福辛普利) 10mg,每日1次口服。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1~2mg,每日3次口服。压宁定(乌拉地尔) 30~60mg,每日2~3次口服。或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科素亚(氯沙坦) 50mg,每日1次口服。

对于高血压脑病需紧急降压者,可选用硝普钠,本药为强有力的动脉血管和容量血管扩张剂,作用迅速,给药后数十秒钟即见效,停药后作用维持2~5min。成人剂量6.25~12.5mg加入5%葡萄糖液100ml中,滴速一般为10~30滴/min,应用时须严密监测血压,随时根据血压调整滴速。用药过程中可出现恶心、呕吐、精神不安、肌肉痉挛、头痛、皮疹、出汗、发热等。长期或大剂量使用,特别是在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引起硫氰化物贮蓄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硝普钠见光易分解变质,滴注时应避光。静脉使用压宁定降压的起始剂量为25mg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静脉注射,然后用维持剂量250mg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也可有效快速降压。

(3)控制心力衰竭:急性肾炎因水钠潴留,血容量显著增加,致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在限制水盐摄入、利尿降压疗效不明显时,应加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静脉滴注,以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必要时可用血液滤过脱水治疗。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5.中医药治疗

按祖国医学观点,本病常因外感风寒、风热或寒湿所引起,外邪首先犯肺,故肺失宜降以致三焦水道不利,治则:

(1)祛风利水

常用方五皮饮,即生姜皮、五加皮、陈橘皮、大腹皮、茯苓皮。本方功以行水消肿为主,脾虚甚者加白术、黄芪、腰以上肿甚兼有风邪者加防风、羌活,腰以下肿甚,小便短少者加地骨皮。

(2)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症见发热不恶寒伴咽喉肿痛、尿少赤涩、肉眼血尿,用赤小豆汤合五苓散加减,五苓散即五皮饮去五加皮加桑白皮。

中医中药治疗时应注意:在恢复期芳香化热、清热利尿为主要治则,湿热未尽应以祛邪为主,若补法使用不当,反而使病情加重。

6.其他治疗

目前大多数学者不主张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或)血浆置换疗法治疗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非固醇类消炎药(消炎痛等)和山莨菪碱类药物对本病也有害无益。

对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伴高血钾者,需行血液透析治疗。

小孩得了急性肾小球肾炎,是怎么回事?

小儿急性肾炎的发生,常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及皮肤化脓性感染等有较密切的关系。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以血尿为主,伴不同程度蛋白尿,可有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等特点的肾小球疾患。

从中医角度的病因来分析,则多是感受风湿热之故。

风、湿、热三者,既可单一致病,又多互为因果。如素体湿盛,复感风邪郁表,以致风湿相合,气阻湿滞而泛为水肿;湿郁化热,内外相合自能产生湿热的证候等等。

论其病理,当属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由于小儿禀赋不足,五脏六腑成而不全,全而未壮,脾常失运,则水湿内滞;肺卫不固,常不能抵御外邪的侵袭;脾不输精,肺不敷布,肾失其养,精关不固,制约无权。

所以我们认为从水精运化情况,结合小儿特点和临床多见感冒引起的风邪遏肺;扁桃体炎、猩红热引起的风热相博,肺的宣降失常;疮毒引起的风湿郁热,三气犯肺等肺经先受邪的情况来看,小儿急性肾炎的病理机制,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是通过肺经受邪直接引起或诱发引起所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