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血肌酐越低,肾就越好?

血肌酐是临床上评价肾功能好坏的常见指标。肌酐值越高,代表肾功能受损越严重。肌酐在上下10~20之间波动,属于正常,不用太担心,如果肌酐呈稳定趋势上涨则要引起注意。长期素食、营养不良、或是肌肉萎缩的患者肌酐值普遍低,但是这并不代表肾功能就好。反而会加重慢性肾病患者的贫血、感染、心血管疾病、胃肠疾病等。

是不是血肌酐越低,肾就越好?

在之前的回答里,肾上线给大家讲解过很多关于肌酐的问题。在肾内科,血肌酐也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指标,牵动着患者和医生的神经。血肌酐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应肾脏的健康状况。很多患者会很习惯把肌酐的高低与肾脏健康当一个成比的关系:肌酐越低,就表示肾很健康;肌酐越高,肾就越不好,但是,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成年女性,血肌酐正常值通常在60umol/l上下,成年男性,血肌酐在80umol/l上下。

除了性别以外,血肌酐也受到饮食、肌肉含量的较大影响,因此,不同的人,血肌酐会有个体差异。

血肌酐明显升高,通常表示肾功能的恶化,因此,许多肾友追求血肌酐越低越好。

但是我们要明确的是,除了那些急性肾损伤等肾友,肾功能恢复后血肌酐下降,我们其他大部分肾友血肌酐稳定在一个水平,就代表肾功能处在这一水平。即便升高,丢失的江山已经不能再回来,我们追求的是维持肾功能长期稳定,保护好剩下的肾功能,不让血肌酐继续快速上涨,而不是单纯靠一些方法去降低血肌酐让表面数值“好看”。肾上线在之前的文章中,详细介绍过有许多表面方法都可以降肌酐,但这并不代表肾功能真的改善。

而血肌酐的值也并非越低越好,一些极度瘦弱、营养不良、长期只吃素食不吃肉的肾友,血肌酐可以出现偏低的情况,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肾功能就更好。

打个简单比方,鲁豫跟施瓦辛格去比血肌酐,施瓦辛格的血肌酐肯定是更高,可能比一般男性的血肌酐都会高一些。鲁豫的血肌酐可能比正常女性都要低,但这不代表施瓦辛格肾功能就不好,鲁豫的肾功能就更好。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因为血肌酐检验全国并没有标准化,因此,有的医院可能会存在一些检验误差,而出现不同医院检验结果不同的现象。这种因为检验误差引起的血肌酐不同,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消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肾友要进行血肌酐比对最好在同一家医院进行。

备注:血肌酐单位mg/dl与umol/l的换算为:1mg/dl=88.4umol/l

是不是血肌酐越低,肾就越好?

我们在日常体检中,常能在肾功能这一项里面见到血肌酐的检测数值,尽管十分常见,但是很多人对此的认识,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这个东西高了不行,太高了就是尿毒症”这样的认识层面,认识不足带来的就是无端的恐慌,就会被很多无良中医和商家乘虚而入,往往是既耗费了钱财,还坏了身体。

要完全认识什么是血肌酐,首先咱们就得聊聊它的来源和意义。

(一)血肌酐的来源和意义
  • 血液里检查到的血肌酐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血液里的肌酐只是一种人体肌肉活动代谢后的一种产物罢了,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毒物”,认为这类“毒物”越少身体越健康的想法,本身就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我们呼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也是一个代谢过程,血液里的肌酐和二氧化碳本质上也是一类“代谢产物”而已。

  • 那么,为什么医生这么看重血肌酐的数值呢?

虽然说,少量的肌酐本身对人体没什么“毒性”,但是它可以直接反映出肾脏的过滤功能状态。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日肌肉代谢所产生的肌酐数量是基本恒定的,而肌酐也不会被肾脏所重吸收,血液经过肾脏过滤后,血液中的肌酐会直接进入尿液从而排出体外。因此,血液中的肌酐一直会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假如肾脏的过滤功能下降或不工作了呢?肌酐是不是就会持续滞留在血液里?肌酐数值越高,是不是就代表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和时间越严重。

打个比方,很多人家里都会有个鱼缸养鱼,鱼缸又会配个过滤水泵,过滤泵是一直开着的,假如看见鱼缸越来越浑浊,是不是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过滤泵不行了?鱼可比作肌肉,鱼屎比作肌酐,过滤泵比作肾脏,不难理解吧,只要过滤泵工作正常,鱼缸的水必然还是清的,过滤泵功能下降,鱼缸的水必然逐渐会变得浑浊。但是,鱼屎是鱼产生的,和过滤泵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同理,肌酐是肌肉产生的,和肾脏并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说肾脏病变了,就会产生大量的肌酐。

(二)血肌酐的正常值是多少

血液中的肌酐水平,可以说因人而异,只能有一个大致笼统的范围,男性的血肌酐水平为 53 ~ 106 μmol/L,女性的血肌酐水平为44 ~ 97 μmol/L,幼儿的肌酐水平为24.9 ~ 69.7 μmol/L

为什么血肌酐的正常值范围会随着性别和年龄而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说白了也不难理解,主要还是人体的肌肉含量不同所导致的,男性的肌肉含量普遍要比女性要高得多吧,而成年人的肌肉含量又要远高于幼儿吧,肌肉含量越多自然代谢产生的肌酐也就越多,体现为血液中持续新生的肌酐也要越多,自然检查时测得的肌酐水平也要越高。

同理,这些正常值范围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健康人群,有些人检查结果不在这个范围,未必肾脏功能就不好。比如那些全身大块肌肉的健美运动员,自然血肌酐水平就要高得多;那些瘦骨嶙峋的老年人,自然血肌酐水平就要低得多。因此,看到肌酐水平,也要因人而异。

(三)血肌酐正常,肾脏就正常吗?

很多人看到肾功能检查项目中,肌酐一项的数值正常,就会主观地认为自己肾脏功能没问题,这种想法正确么?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误区,总的来说就是:血肌酐水平正常,肾脏功能未必一定正常,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那么肾脏功能一定已经开始病入膏肓。(当然,要排除一过性剧烈运动引起的肌肉代谢加剧,以及大量进食肉类引起的外源性肌酐的大量入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主要还是肾脏的强大代偿能力造成的,众所周知,我们绝大多数人生下来就有两个肾脏,而要完成整个人体的日常代谢活动,一个肾脏已经绰绰有余。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两个肾脏完全正常时,血肌酐是一个数值,然而,当他两个肾脏都丢失了50%的功能或者一个肾脏100%完全损坏时,血肌酐仍旧能维持在这个数值!在这种情况中,虽然血肌酐数值前后如一,但是肾功能却是已经损失了高达50%以上。

因此,血肌酐的数值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一旦出现血肌酐异常,必然已经出现了肾功能的大幅度减退。就像一个配备8缸发动机的汽车,能输出4缸发动机的马力,这个发动机就一定正常吗?但是,假如这个8缸发动机的汽车连4缸发动机的马力都输出不了,必然是发动机坏得厉害了。

(四)血肌酐升高,如何判定肾功能损害程度

对于血肌酐的升高和肾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医学界有一定共识,大致如下:

肾功能丧失50%以内,血肌酐开始出现轻度升高,也就是肾功能储备减少(一期),血肌酐为133-177μmol/L,尿量正常;

肾功能丧失50%至70%,血肌酐会逐渐缓慢升高,逐渐进入肾功能不全代偿期(二期),血肌酐为177-443μmol/L,呈现多尿;

肾功能损失达到70%至95%,血肌酐就会急剧升高,进入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为443-707μmol/L,呈现少尿;

肾功能损失达到95%以上乃至基本完全丧失,血肌酐会无限蓄积,进入尿毒症期,血肌酐会大于707μmol/L,只要还存活的话,血肌酐数值上不封顶,呈现无尿。

结语

结合上文内容,对于血液中的肌酐,咱们老百姓没有必要害怕它的存在,它只是我们人体正常生理代谢所必然会产生的一类物质罢了,它的意义也主要是体现肾功能的实时状态罢了。

血肌酐水平越低,可能代表身体的肌肉含量越少,或者长期素食,和肾功能往往并无直接关联。

血肌酐水平正常,也不代表肾功能一定没有问题,体检时需要结合泌尿系统B超、尿常规等检查综合考虑。因为,在肾脏损害过程的早期,血肌酐水平都是正常的,一旦出现血肌酐明显升高,往往为时已晚,肾脏功能已经大幅破坏。

血肌酐水平假如已经出现升高,也不要立马十分惊慌,首先要排除近期是否有频繁的剧烈运动或者大量进食肉类食物,这种肌肉高强度的代谢或者外源性肌酐的摄入,也会引起一过性的血肌酐升高,但是恢复正常生活后复查的话,血肌酐会立马恢复到正常水平。当然,假如是真的血肌酐持续维持在高水平,那么,就要真的重视起来了!假如是因为泌尿外科疾病引起的梗阻性肾功能下降,早期解除梗阻能及时挽回丢失的肾功能!

最后,黄医生多嘴一句,有些人查到血肌酐升高了,就会从心底害怕现代医学的检查和治疗,而会马上转入中医治疗,而有些中药服下之后,血肌酐的确会出现立竿见影的下降。此时,患者往往就会认为是中药药物改善了肾功能,中药神奇救人性命等等。

然而,真相如何?暂且不论有些患者只是因为外科疾病而引起肾功能损害,这样做直接就错失了治疗时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同时,就算是对真正具有肾病的患者而言,很多中药所降的只是肌酐,并不是改善了肾功能。仔细想想,这只是降低了一个指标,并不是改善了肾脏的功能,话不多说,就此打住。

如果大家有任何不解,欢迎在下方留言。

我是黄医生,坚持用通俗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临床认识,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需要了解相关知识,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人吧,谢谢了!

是不是血肌酐越低,肾就越好?

血清肌酐的浓度变化主要由肾小球的滤过能力(肾小球滤过率)来决定。滤过能力下降,则肌酐浓度升高。血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最常用指标,也是健康体检的必检项目。许多接受检查的人员,检测到自己的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便认为自己的肾功能完全没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对血肌酐认识的误区。因为血肌酐值并不能及时、准切地反映出肾功能的状况。血肌酐高出正常值多数意味肾脏受损,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但并非敏感指标。当人体肾脏的大部分遭受病理损伤,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比例较大时(超过50%),此时血肌酐升高的情况才可能在临床上显现出来,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因此,人们常规观念认为的那种,"血肌酐正常,说明肾脏没事"这一个误区,应加以纠正。

无论血肌酐偏低或是血肌酐偏高患者都应引起重视。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血肌酐正常值不同医院的衡量标准不一样,一般来说血肌酐正常值标准为:44-133μmol/L,当血肌酐超过133μmol/L时意味着肾脏出现损伤,已经肾功能不全、肾衰竭。(133umol/L以上为炎症损伤期,186μmol/L为肾功能损伤期,451μmol/L为肾功能衰竭期。

血肌酐正常值:男53~106μmol/L,女 44~97μmol/L,小儿24.9~69.7μmol/L。

另外,除了性别年龄,血肌酐也受饮食和肌肉含量的影响,不同的人会有个体差异。血肌酐明显升高往往提示着肾功能的恶化,但也并非血肌酐越低就越好。极度瘦弱,严重偏食只吃素食者,也可能会出现血肌酐偏低,但并不能说明肾功能好,需要临床综合评估。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是不是血肌酐越低,肾就越好?

血肌酐是评价肾功能的常用指标,对于有肾脏疾病的人来说,他们就会认为血肌酐升高意味着肾功能不好,那是不是血肌酐就要降得越低遇到好呢?

1、首先,我们要知道肾功能的衡量指标有哪些?

临床中最常用的指标有:血肌酐、血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血微球蛋白等。

2、其次,我们要知道血肌酐是什么?

血肌酐是由外源性和内生性两类组成的。机体每20g肌肉每天代谢产生1mg血肌酐,产生速率1mg/min,每天血肌酐的生成量相当恒定。

3、最后,要明白血肌酐到底是怎么衡量肾功能的?

血中血肌酐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并排出体外,肾小管基本不重吸收、并且泌量也较少,所以可以基本来代表肾小球滤过率。在外源性血肌酐摄入量稳定的情况下,血液中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当肾实质损害,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到临界点后,血肌酐浓度就会明显上升,并且灵敏度较血尿素氮好。但并不是早期的指标,意思就是说,肾功能在损害后,早期血肌酐可能是正常的。

血肌酐正常值:

全血肌酐为88.4~176.8pmol/L;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53-106umol/L,女性44~97umol/L。

升高: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慢性肾脏疾病、甲减、代谢性酸碱中毒、药物等。

降低:营养不良、贫血、甲亢、老年人等。

因此可见,血肌酐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

是不是血肌酐越低,肾就越好?

当然不是,血肌酐的正常范围男性的正常水平是53-106μmol/L,女性的正常水平是44.2-88.4μmol/L。超出正常范围一定是有问题的,可能会危及肾脏功能,但是并不是说肌酐越低越好,肌酐低的朋友大多是因为营养不良、长期吃素等原因,蛋白质不够导致的,可以通过改善饮食

来纠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