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用降尿酸药物会不会伤肾?
首先第一点我们要明白的是尿酸与肾脏的关系,一旦尿酸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范围内的话,那么对我们的肾脏的整体功能是有益的。一旦尿酸长期超过了某个正常的范围内,就有可能会诱发痛风性肾炎。也就是说当这些尿酸的结晶在血液中过多的存在的时候,很可能会又导致肾脏的整体性能下降,所以患者长期规律服用降尿酸药物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长期服用降尿酸的药物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产生耐药性,有时候吃着吃着会发现,以前一粒药能达到的效果,现在即使吃了两粒也不太好使了。同时也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是药都有三分毒,这些药物在降尿酸的同时有可能会有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比如说会影响人体的食欲,从而出现一些恶心欲吐、纳食减少等胃肠反应,而这种不良反应的出现与肾脏本身并没有多大关系。
所以从这些多方面考虑的话,我们需要明白药物本身就是通过调控肾脏对尿酸的排泄而起到的降低尿酸的功能,所以这种程度上一般都不会对肾脏造成多大的影响。
另外一方面,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尿酸控制的不稳定、不理想的同时,对肾脏所能诱发的影响有多大。从这个角度而言,似乎病人都会选择在高尿酸血症没有诱发其他问题时进一步予以处理和控制,而药物治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对于有高尿酸困扰的人群,如果实在担心药物影响,那么就应该重视生活饮食调节在这方面的重要性,比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嘌呤食物等。
长期用降尿酸药物会不会伤肾?
吃降尿酸药,需要注意什么?
肾病患者和痛风患者都深受高尿酸的困扰,降尿酸药也是大家的常备药。一般高尿酸需不需要用药由医生来判断,通常医生会开哪些治尿酸的药?我们患者吃了以后要注意什么呢?
1、治疗高尿酸、痛风的药物可以大致分为三大类:
一是:降尿酸的药物,如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
二是:痛风发作时止痛的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三是:碱化尿液的碳酸氢钠片等辅助降尿酸的药物。
病情也不同,所用药物不同。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都能降尿酸,但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人非布司他可能更合适,但价格也要比别嘌醇贵。
2、降尿酸时要注意什么
一是:用药注意事项
痛风急性期不能加用降尿酸的药物,也就是别嘌醇等降尿酸那些药物暂时不能用,发作平息至少2周后才开始降尿酸药物治疗。
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秋水仙碱,因为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有影响等副作用,需要在监测下用药。
二是:吃药同时要调整生活方式
有些人认为既然都在吃药了,就可以不改变生活方式了。但由于大部分都跟生活习惯有关,想「治根」,就得积极调整生活方式。
三是: 尿酸降到正常值,还不够
对于没有痛风石的,如果把血尿酸降低到 360 μmol/L,能更好的防止复发;有痛风石最好降到 300 μmol/L。这样才能可能让已经形成的尿酸盐结晶溶解、避免痛风石及肾脏损害等。
四是:尿酸降到目标值后,不能立马停药
尿酸降到目标值后,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医生会逐渐减少药物用量,如果此时尿酸仍然能维持,就可以继续减少药物用量至停止。
长期用降尿酸药物会不会伤肾?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高尿酸血症,是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又一个发生率很多的疾病,现在并称为“四高症”。它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起痛风,长期高尿酸还会损害全身的各个器官,所以要重视并积极治疗。
想把高尿酸降下来,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会尿酸高。生活习惯不良,如饮食不合理、缺乏运动、生活作息不规律等。
摄入大量含嘌呤多的食物
肝脏生产尿酸过多
肾脏排出尿酸过少
所以,要降尿酸要从上面几个方面入手。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基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只是减少尿酸的来源,占尿酸高的20%,后两项往往要通过药物来治疗,目前这两类药物虽然能达到降尿酸的目的,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长期使用会对肝肾造成损害。
所以,在做好生活方式改变和减少高嘌呤食物摄入的基础上,建议用安全的方式来降尿酸
小苏打片降尿酸小苏打是可以食用的,口服很便宜的小苏打片可以起到中和尿酸的作用,安全性非常高。
木瓜20克、薏米20克、干车前草30克,加水煎熬去渣,每日三次,连用一周,随后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继续服用,安全性很高
如上述方式效果不佳,就要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降尿酸药物,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长期用降尿酸药物会不会伤肾?
长期吃降尿酸药物不止伤肾,先来了解一下痛风患者首选的药物非布司他
2017年3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该项6,190例痛风患者的研究结果。指出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平均治疗32个月后,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组总体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相似,但是非布司他组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高于别嘌呤醇组(注:非布司他组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34%(HR 1.34,95% CI,1.03-1.73),全因死亡率增加22%(HR 1.22,95% CI,1.01-1.47)。其中,心脏性猝死最常见-非布司他组83例(2.7%),别嘌醇组56例(1.8%))。
非布司他(Uloric)于2009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痛风患者的高尿酸血症,而不是直接减少痛风发作。FDA近日要求在非布司他说明书上增加了一个画框警示(比较严重的警示),提示非布司他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FDA给出的结论很清楚:非布司他和别嘌醇各纳入了3000多例的数据。因为心血管事件死亡的:非布司他发生率在4.3%,别嘌醇在3.2%;非致死性的心肌梗塞:非布司他发生率是3.6%,别嘌醇是3.8%;非致死性的中风(脑血管事件):非布司他发生率是2.3%,别嘌醇是2.3%;需要紧急处理的不稳定心绞痛:非布司他发生率是1.6%,别嘌醇是1.8%;全因死亡率:非布司他发生率是7.8%,别嘌醇是6.4%。
除了非布司他会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FDA同时指出非布司他没有足够的证据显示对于痛风发作的预防作用比别嘌醇更有效。除此之外,非布司他还可以在降尿酸治疗过程中诱发急性痛风发作。而与之相对照的别嘌醇,也被证明并不安全。
结论:药品一直在隐瞒毒副作用。非布司他全因死亡率7.8%,别嘌醇6.4%!这仅仅是32个月临床观察到的数据,如果时间延长,相信数字更高。
为什么医生、药剂师还让你吃降酸药呢?可能因为离开了药物,医生、药剂师就不会治病了吧。问题是:身体是你自己的,你还要吃药降酸吗?
接下来我为你解析尿酸高真相,或许能帮助你离开药物,尿酸平稳。提到尿酸,很多人包括大部分医生一定会提到嘌呤,然后告诉你尿酸来在嘌呤代谢障碍。而关于尿酸从何而来?嘌呤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人体为何需要嘌呤,嘌呤如何转为尿酸?却并未认真了解。
嘌呤是什么?嘌呤(Purine),是身体内存在的一种物质,主要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在作为能量供应、代谢调节及组成辅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嘌呤主要来自人体细胞自行合成,食物来源的嘌呤只占很小的比例。
嘌呤的合成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从头合成途径。肝是体内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主要器官,其次是小肠粘膜和胸腺。嘌呤核苷酸合成部位在胞液,合成的原料包括磷酸核糖、天冬氨酸、甘氨酸、谷氨酰胺及CO2等。另一个合成途径是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反应中的主要酶包括腺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APRT),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嘌呤核苷酸补救合成的生理意义是节省从头合成时能量和一些氨基酸的消耗;体内某些组织器官如脑、骨髓等由于缺乏从头合成嘌呤核苷酸的酶,而只能进行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
这两个合成途径,都在证明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人体不可以缺乏嘌呤,无论是脑部、还是骨髓都有大量需求,人体多个器官都参与这一极为重要的环节。
而且外源性食物影响只有20%,高嘌呤食物引起尿酸增加只是次要因素。过分强调低嘌呤饮食,或者想通过低嘌呤食物逆转高尿酸都是“误区”!
什么情况下尿酸如何大量增加?人体细胞DNA的合成必须有嘌呤的参与,当细胞死亡,细胞里的嘌呤物质会被氧化为尿酸,找到引发细胞大量死亡的原因就找到了尿酸高的一个原因。
人体在压力、紧张、劳损、低血糖、缺氧、药物损害、放化疗等情况下细胞会大量死亡,死细胞分解,细胞本身含有的嘌呤物质进入血液,氧化后形成尿酸。
压力、紧张、熬夜、失眠、酗酒、高负荷工作、频繁低血糖都是常见的应激刺激因素,应激状态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对能量需求大幅增加为了防御各种应激伤害,会引发蛋白质和脂肪参与能量代偿。尿酸是强效的还原剂,尿酸水平升高说明体内氧化应激程度加重,所以单纯降尿酸并不能解决体内氧化应激,甚至还可能由于缺乏还原剂保护而使细胞损伤加重。
当低血糖时,由于糖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低血糖会立即触发身体的升糖机制,肝糖释放、脂肪和蛋白质通过糖异生转化出血糖。脂肪的燃烧将释放大量的丙酮酸,而使身体酸化,而蛋白质在缺乏糖的状况下燃烧,也会导致身体出现大量的尿酸。另外,这些生化反应将消耗肌体内的氧气,而使得肌体缺氧,糖在缺氧状态下的燃烧又会引起乳酸的大量形成。
注意:蛋白质没有其他的储存方法,是以细胞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任何需要蛋白质参与能量代谢时,都会产生大量的死细胞,死细胞中的嘌呤成分被氧化进入血液,也就因此产生大量尿酸。
在低血糖或者应激状态时,如果糖原储备不足,蛋白质会参与能量代谢血糖转化。每当你需要将蛋白质转为热量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命令一些细胞自杀,或者干脆就派出巨噬细胞,直接吃掉这些非主要器官上的细胞,包括:皮肤、肌肉、粘膜上的细胞,分解抽出蛋白质,当做原材料,运用脱氨作用转为热量来源,但会产生大量嘌呤代谢废物尿酸!
顺便提一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废寝忘食”玩“吃鸡”等游戏,也是导致年轻人高尿酸痛风大量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可能同时触发了压力、紧张、低血糖、熬夜等多种非正常状态,身体内的乳酸、丙酮酸、尿酸等大量酸性废物集中爆发。
当人体长期处于紧张、压力状态的时候,体内的乳酸将不断生成,人体进入缺氧状态,糖代谢转为无氧酵解,需要更多的嘌呤物质,参与能量的转换和代谢需要。这是嘌呤被迫参与代谢的情况。
氨基酸转换过程,如果缺乏维生素B,尤其是维生素B6吡哆素,就会形成大量的代谢中间产物“黄尿酸“,从而增加了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机会。
综上,尿酸高的情况更可能来自于压力、紧张、低血糖、熬夜、以及由此引发的应激反应,特别是需要蛋白质参与能量供应时。
Vista尿酸调理六个关键:第一:人体内合成的嘌呤主要来自于肝脏,任何伤害肝脏的因素都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进一步导致嘌呤合成增多。脂肪肝、喝酒、熬夜、长期服药等都会导致肝损伤,也会引发应激反应。如果是中度脂肪肝,意味着有50%的肝细胞不能正常工作,极易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减少精致米面类食物摄入,精致米面会快速升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快速分泌,多余糖分会转化成血脂,这是血脂异常最容易被忽略的原因。我们的身体还不适应精致米面类食物带来的血脂血糖过山车变化。以前我们吃的粗面糙米由于富含纤维素,反而可以延缓血糖快速升高。饮食中补充富含纤维素类食物很有必要,比如杂豆,糙米,大量蔬菜。
第二:补充大量VB帮助脂代谢和嘌呤代谢,维生素B是帮助嘌呤代谢的重要物质。之前在疗养院慢病康复指导,我们为痛风患者提供超出正常需求六倍的维生素B剂量,用来缓解痛风,效果明显。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有猪肝,糙米,胚芽米,麦芽,瘦肉,木耳,绿色蔬菜等。每次我提到补充维生素B族可以吃猪肝时,总会引发一阵议论。因为医生反复强调过不要吃高嘌呤食物,尤其是动物内脏!但是,如果你知道肝是营养宝库,维生素B含量最高,而且外源性嘌呤食物对尿酸的影响,明显被过分夸大了,真正尿酸产生的根源相信你已经明白,而且缺乏维生素B,尤其是维生素B6,就会形成大量的代谢中间产物“黄尿酸“,孰重孰轻,相信你该明白。
第三:坚持腹式呼吸,通过腹式呼吸给身体给多的能量支持。很多人呼吸太浅,前半口气还没进去,后半口气已经吐出来了,没有实现气体交换。练习吸气时鼓肚子,可以满足足够的氧气供应。足量的氧气帮助身体实现正常代谢反应,避免血糖无氧酵解,也就减少了依靠嘌呤参与能量代谢。无论是正常的能量代谢还是嘌呤代谢,在缺氧的状态下会产生更多尿酸。紧张、压力等负面情绪也会让我们肌体缺氧。特别提醒,缺氧与有氧,造成能量供应差异高达19倍,而能量不足又加速营养物质分解产生能量带来更多酸性代谢废物。现代人缺氧状态普遍存在,造成代谢障碍,乳酸堆积,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如果腹式呼吸初期无法坚持,可每隔半小时起身活动一下,做几个深呼吸。
第四,补充水分,可以有效促进尿酸代谢、缓解尿酸结晶形成。痛风患者尤其要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普通人一天应该喝到2升水,痛风高尿酸患者建议喝到2.5升。第五,按时吃饭,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糖作为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低血糖发生时,只需要几分钟时间,就可能对身体造成致命伤害。当低血糖时,肝糖原释放出血糖,如果持续低血糖,肾上腺素和胰高糖素大量分泌,蛋白质脂肪通过糖异生作用升糖,会产生大量丙酮酸、尿酸,这种被迫进行的急救反应甚至会导致酸中毒。第六,避免应激反应。压力、紧张、熬夜、酗酒、高负荷工作等都是常见的应激因素,容易引发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导致身体对能量需求大幅升高!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增加,蛋白质脂肪通过糖异生作用转化出血糖为大脑和肌肉供能,也会产生大量丙酮酸、尿酸,应激状态机体更容易缺氧,又导致乳酸大量生成,造成心、脑、肝、肾损伤。如果应激因素频繁发生,会加重应激,比如经常面对一个强势上司上班压力巨大,那么有可能一到公司就开始应激,尿酸就开始升高!
目前市场上所有常见的降尿酸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均会对人体肝肾功能及其它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长期服药,你的身体可能无法承受。而且药物通过一过性控制尿酸,短暂起效后被排出体外,高尿酸紧接着又卷土重来。所以药物只能是辅助,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发病原因,消除尿酸高的根源!
腹式呼吸、放松压力、避免应激反应和注意营养补充都将是你必须掌握的调理方法,并最好能成为习惯。这些,都比吃药降酸重要的多。当然,如果你一定要吃药,请随意!
希望对你有帮助,Vista从事慢病康复11年,想了解更多调理内容可查看我的悟空问答,多种慢病的非药物调理方法,都在里面。
vista专注非药物调理,给你的全是干货!在悟空的455个回答。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点赞关注转发!长期用降尿酸药物会不会伤肾?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随之增加。对于很多患者来说,需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尿酸的药物。这让很多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产生顾虑,长期服用降尿酸的药物会不会伤肾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每种降尿酸药物对于肾脏的影响。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代表药物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别嘌醇的活性代谢产物是羟嘌呤醇,主要是通过肾脏来排泄,当肾功能减退时,可能会发生药物的聚集;非布司他则为肝、肾双通道排泄,对于轻、中度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则无需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第二类则为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代表药物为苯溴马隆,对于肾功能正常或者轻度肾功能减退的患者影响不大;但对于中重度肾损害的患者或者肾结石患者,由于短时间内大量尿酸经肾脏排出,会以尿酸盐结晶的形式沉积,发生尿路结石,因此并不建议使用。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高尿酸血症对于肾脏的影响。长期高尿酸血症的患者,血尿酸超过饱和浓度,尿酸盐晶体析出可直接黏附、沉积于肾小管,引起肾脏的慢性炎症损伤,造成肾脏等多脏器官的损害,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降低尿酸是首要目标。
通过对于药物和疾病的特点可以看出,降尿酸药物本身对于肾脏的影响是很小的,甚至远远小于疾病本身对于肾脏造成的损害,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用降尿酸药物,以减少高尿酸血症对于肾脏的损伤。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长期用降尿酸药物会不会伤肾?
有病友说:“对痛风有效的药,副作用都比较大,总有种拆东墙补西墙的感觉。”
很多病友都有类似的担忧,觉得降尿酸药物伤肾,对身体不好,就不愿意吃。
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常见降尿酸药物的副作用。
一、苯溴马隆
苯溴马隆属于促尿酸排泄药物,是通过抑制肾小管重新收起到降尿酸作用的。那么,长期使用苯溴马隆对肾脏有损害吗?
据药理实验表明,苯溴马隆在人体内经肝脏代谢后绝大部分通过胆汁和粪便排出体外,仅极少部分会由肾脏排泄。
国外也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对35位中度肾功能衰竭的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了长达7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长期使用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对肾小球滤过率无明显影响。
因此可以说,苯溴马隆对肾脏是安全的。
但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那苯溴马隆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1.尿酸性肾结石
苯溴马隆由于可以促进尿酸排泄,使得尿酸容易在肾小管形成尿酸性肾结石。
据统计,常见的肾结石,绝大部分是草酸钙结石,尿酸性肾结石还不到20%。对于尿酸性肾结石患者,禁止使用苯溴马隆降尿酸。但如果查明结石属于草酸钙,此类患者对苯溴马隆也不必恐慌,解决办法如下:
平时要大量饮水以稀释尿液,或者同时服用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减少尿酸性肾结石的生成。
2.肝损害
2004年到2013年十年间,我国曾上报了28例使用苯溴马隆发生肝损害的病例,为此,2014年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警惕苯溴马隆肝损害风险”的通报。
然而在后面调查发现:这28例患者中有10例同时服用了别嘌醇、吲哚美辛、他汀、来氟米特、尿毒清颗粒等药物,这些药物同样存在 “可能肝损风险”,肝损害是由苯溴马隆引起还是多种药物联合作用尚不能肯定。
因此,中国食药监局表示:“苯溴马隆在我国治疗痛风或高尿酸血症的获益仍大于风险。”
二、别嘌醇
别嘌醇属于抑制尿酸合成药物,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来减少尿酸生成,在临床上一直是一线降尿酸药。
那么,别嘌醇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过敏/皮疹发生率为1.5%;
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发生率为 1.3%;
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2%。
可以看到,过敏/皮疹的发生率为1.5%。其中严重过敏发生的概率是0.1%~0.4%,虽然概率很低,但是一旦出现就会引起剥脱性皮炎,累及重要脏器,死亡率高达20%~30%!
所以在使用别嘌醇前,建议进行基因检测。目前已经证实,别嘌醇导致的过敏与一个叫作HLA-B*5801的基因有关。
如果基因检测发现属于低风险的,表明发生过敏概率极低(但不代表没有风险),可以使用别嘌醇;如果属于高风险的,还是选择其他药物吧。
必须指出的是,别嘌醇作为经济有效的降尿酸药物,虽然可能出现副作用,但严重副作用的发生仍是极低概率事件,只要使用前进行基因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基本上无须担心。
三、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跟别嘌醇一样,同属抑制尿酸合成药物,是2013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国上市的新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优于别嘌醇。
目前,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并且对于特殊人群(肝肾功能不全者)无需改变剂量。
非布司他的不良反应也较轻,大多为轻度和一过性,常见的有肝功能异常、腹泻、恶心、皮疹及关节痛。
要提醒的是,非布司他禁止与硫唑嘌呤和巯嘌呤合用。在服用非布司他的期间,前3个月每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肾功和心酶,很有必要。
所以,痛风病人是否适合使用非布司他可以咨询专科医生。
总的来说,相比起高尿酸得不到治疗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药物的副作用其实小很多,而且常见的不良反应都不严重,严重的不良反应多半属罕见。
因此,不能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就完全不接受药物治疗。正确做法是遵循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监控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必过于担心。
参考文献:[1] 杨婷等.非布司他和别嘌醇治疗痛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2(31):122-126.[2] 杨雪等.非布司他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营养不良反应杂志.2014.6(16):168-170.[3] 常颂桔等.苯溴马隆对高尿酸血症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降尿酸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94-97.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