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有一个同学喝酒后第二天下午去世,组织者参与者应负责任吗?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逢年过节不喝点酒,很难有气氛,不管怎么样,喝酒是免不了的,但每年因为聚餐喝酒死亡的案例,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会闹上法庭。

从案例里,就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村上有一个中年人去参加同学聚会,因为高兴,喝得比较多,在路上发生了意外,导致第二天抢救无效死亡。在这起纠纷中,因为双方私下里没有和解好,于是就闹上了法庭。

法院是这样宣判的,同学聚会的组织者赔偿了21万,两位劝酒的同学各赔了2万,其余人没有责任,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

本是联络感情的同学会,出现这样的悲剧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

在本案中,组织者承担的责任要大一些,不仅在别人劝酒时,没有尽到劝阻的义务,在最后离开时,也没有尽到提醒和保护喝酒的人身安全的义务;两位劝酒人,虽然没有恶意,但也和当事人死亡有直接的关联。

同学聚会分来了很多年,彼此的身体状况都不太了解,有些时候劝酒还是三思而行,以免发生意外,大家都是为了开心,乐极生悲的事情,没人愿意来承担这个责任。

同样一个案例

张某也是去参加同学聚会,因为气氛热烈,自己多喝了几杯后,结束宴会后自驾回家,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家属认为聚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对张某的安全负责,却没有尽到照顾和保护的义务,在明知张某醉酒的情况下还让他独自回家。

法院经过的综合考虑张某的死亡原因及共同参与者的过错程度,最终判罚了同桌的6人每人承担5000块钱的赔偿责任,其余21人参与者每人承担3000块钱的赔偿责任。

一般情况下,共同的饮酒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参与者是不需要的。在这起案件里,所有的参与者都进行了赔偿。

当然,我们可能认为有些不太合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法律无情,法官是按照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宣判,不同的事件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

共同饮酒人,出现以下特点,就有赔偿责任了

1.言语刺激对方喝酒,“不喝不够朋友”,“不喝就是瞧不起我”;

2.明知对方不会喝酒,还强制劝酒;

3.醉酒后,没有把醉酒者安全护送回家。

4.醉酒后他自己驾车没有提醒,出现意外死亡。

5.醉酒者第二天,因为呕吐物窒息或者其他喝酒引起的副反应(需要法医认定)。

饮酒一旦出现意外,共同饮酒者私下里如果解决不好,闹上法庭,一般都会要承担民事责任,或多或少都要赔偿,在法律层面,讲得是因果关系。

上次看到一个案例,比较特殊,送醉酒者回家的那个人需要承担民事赔偿,陪酒者却不需要,一起看看为什么。

在一起聚餐中,赵某是某批发商,同时也是聚餐的组织者,邀请大家去小饭馆聚聚,因为要开车,李某没有喝酒,当时同桌的5个人,4个人喝了两瓶白酒,喝的算是比较多的了,饭局上并没有劝酒,后来赵某还付了酒钱。

没喝酒的李某开车送赵某回家,因为不清楚赵某具体住在哪里,只把他送到了他家的楼下附近就离去了。当晚,赵某的妻子还给赵某打过电话,问赵某在哪里,赵某并没有告诉妻子的准确位置,并且还跟妻子说,你再问,就把手机摔了。

到了晚上12点赵某的妻子和家人出来寻找,并没有找到。第2天上午,醉酒的赵某被发现已经死亡,死因是自己脖子被绳子一样的东西缠住了,窒息而死。当然,警方已经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

后来法院这样宣判:赵某自己承担主要责任,赵某的妻子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最终护送赵某回家的李某要承担5%的责任,赔偿家属7万块钱。

但对于共同饮酒的其他人,因为没有相互劝酒,又有李某送其回家,所以他们已经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对赵某的死亡不需要负责。

在这起事故中,护送的李某要承担责任,其他三人共饮者却不需要承担责任。这样一说,大家就明白缘由了,还是请个代驾比较靠谱。

写在最后

如果有人因为饮酒死亡,共同饮酒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一般情况下,都要承担一定责任,没有保护好他人醉酒后的安全。

大家喝酒本就是图个高兴,喝完酒再对簿公堂,相信不是大家的初衷。

在此,提醒大家,聚会莫贪杯、感情深不需要一口闷,喝酒后,尽量不开车,让朋友送或请代驾等保护措施;

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饮酒,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同学聚会有一个同学喝酒后第二天下午去世,组织者参与者应负责任吗?

当然要赔钱,谁让你们在一起聚会喝酒的,赔上一次钱,看你下次还敢不敢聚会,敢不敢喝酒了!

当然赔钱也要看在什么情况下了,如果题主说的喝完酒后第二天下午才去世,可能已经醒酒了,看病因是不是因为喝酒才引起的突发死亡事件。如果经过权威部门检测后和饮酒没有关系,那就需要人道主义援助了,如果是喝酒造成的,那就必须要承担责任。

这样的事在我身边发生过,一位关系特别好的前辈在石城种棉花,后来到鸟市发展,在城南郊区开了个宾馆,主要是接待大车司机住宿问题,虽然搬到在鸟市了!但是他经常去石城,看望老朋友,爱喝酒,经常一起聚会,在五年前的一次聚会中,喝多了但是人比较清醒,晚上回家了时没有任何状况,半夜老婆发现掉到床下了,扶起来时人已经昏迷了,感觉打120到医院抢救了29天,,脑出血,做了开颅手术,虽然活着,但是只能喘气,没有思维,变成了植物人,最后他老婆把一起喝酒的七八个人全部送上法庭了!都赔钱了!但是人没了!在精心照顾了三年后离世了,一直都没醒来和家人说一句话,人走了,留下来永远的痛。

所以现实生活中朋友聚会时,尽量不要劝酒,随心就好,聚会就是为了大家开心,何必闹得不愉快呢。

同学聚会有一个同学喝酒后第二天下午去世,组织者参与者应负责任吗?

这种情况要具体分析,无非是几种可能:1.死亡与聚会无关,纯属巧合。2,同学劝酒导致过量饮酒引起酒精中毒死亡。3,平时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旅途劳顿,休息不好,加上精神过度兴奋,多种因素引发猝死。聚会召集人和参加人有无责任多大责任,需要具体分析。如果诉诸法律,需要证据说话的。至于同学之间在不幸发生后,出于情谊自愿给予抚恤是另一个问题了。

同学聚会有一个同学喝酒后第二天下午去世,组织者参与者应负责任吗?

我认为老同学聚会因喝酒使人致命,组织者不应该负任何法律责任。理由如下:

第一,组织者邀老同学聚会主观动机是好的,不是想致人于死地。于情于理于法应无异议。

第二,受邀者都是成年人,具有自爱自约自控能力。何况即使有邀也可谢绝,并非受他人强迫赴会。

第三,聚会有多种活动内容,如闲聊叙旧,游览参观,唱歌跳舞,喝酒会餐等等。每一项内容都是自觉量力而行。如果说仅仅喝酒有致人于死亡的危险,应追究劝酒人与组织者的责任,那么对于聊天中兴奋过度、游览中不慎跌倒、跳舞中旧病复发、会餐中暴饮暴食,这些都能出现意外或不幸,这些应该追究谁的责任?谁还敢邀人跳舞?谁还敢给朋人夹菜劝他吃饱?

第四,劝酒在国内是一种陋习,但也可以说是少数人对朋友热情的表现。问题是被劝酒的人是否能管得自已的嘴?你身体怎样?你能承受多少酒精?忘乎所以要酒不要命的人出事了怎能责究别人的责任?

同学聚会有一个同学喝酒后第二天下午去世,组织者参与者应负责任吗?

组织者参与者不一定要负责任!

如果去世是因为喝酒引起的,一起喝酒的一个也逃不脱。谁让他们在一起喝酒呢!既然喝出事来,就认栽吧!如果去世跟喝酒没有关系,是自己身体出现问题,喝酒的同学处于人道主义,适当的给点帮助是可以的,这时候也就不要道德绑架了!

说一下我们院里一个人吧,他是干工程的,去年为了做一个厂里的防静电地板,陪一些相关人员喝酒,他本身酒量还可以。为了能拿下这个大工程,跟谁都喝,几轮下来,已经有点撑不住了,可那些人觉得他挺能喝的,就瞎起哄,不断的劝酒,他也是为了💰拼了,别人劝就喝,一共六个人喝了三瓶白酒,两箱啤酒,还有红酒。其中一大半都是他喝酒,没想到,酒局还没结束,他就栽倒桌子底下了。医生赶来已没有生命体征了!他才四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最后媳妇把喝酒的人全部告了,法院定性为恶意灌酒, 同桌的人负有主要责任,赔付了75万。按说都是成年人,喝不喝酒,喝多少酒,完全是你自己的事,可这些人强制劝酒,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所以以后酒桌上劝酒的陋习要改改了,同桌喝酒的应尽适当劝阻义务和照顾义务!对于他人的劝酒,要量力而行,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同学聚会有一个同学喝酒后第二天下午去世,组织者参与者应负责任吗?

我一个非常好的同事:前年夏季6月21日参加战友聚会,在酒桌上当场死亡!虽然家属没有追究责任,但是大家也该注意,这类问题实际上离我们非常近,如果去参加聚会就该有所精神准备,特别是家境一般的朋友们,真摊上这事,并被判拿出十万八万的,人家一死也算为家人致富了,你拿出这么多钱,不心疼啊。因此多年来,我从不参加聚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