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你最佩服哪个人,他有什么值得你敬佩的地方?
当然是王守仁了。
文能提笔治天下,武可挥刀定乾坤,这句话用在王守仁身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你最佩服哪个人,他有什么值得你敬佩的地方?
明朝历史上出了很多“人才大腕”,虽然杰出人士很多,但最令人钦佩的还是戚继光。
戚继光的威名可不是一般将军比得了的,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三国名将,比如说关二爷,赵子龙,吕奉先等,跟这位“战神”可不在一个级别上,把“奥斯卡最佳战将”的奖项颁发给他这一点都不为过。
明朝嘉靖时期,东南沿海的倭乱越发严重,泱泱大明竟然没有能力去有效的维护沿海安定,就连只懂得“修仙”玩乐的嘉靖皇帝也坐不住了。首先我们来普及一下知识,所谓的倭寇其实就是日本的一些“流氓罪犯”,这股势力的组成有两个部分,武士和浪人。就算是在日本本土,这些人也是只会烧杀抢掠,杀人如麻的一些人。
可能是“大明”的财富让这些嗅觉灵敏的强盗闻到了味,明朝在建立以后东南沿海就没有消停过,到了嘉靖时期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所以这个时候大明急需一个能带来“世界和平”的将军,戚战神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登场了。
戚继光一生的功绩大部分都集中在南下抗倭的战役中,明朝军队总体质量并不强,面对凶狠的浪人和武士,在气势上都差了一大截。而且在跟日本人“打群架”的过程中,明朝也都是依仗着数倍于对方的军士来打,但很多情况下都是失败的,某些时候打退了敌人自己也是损失惨重,戚继光从参战以来,就发现了明朝军队的“劣根性”,所以他为了抗倭大业,组建并训练了世界上一流的特种作战队:戚家军。
自从戚家军在抗倭战场上“上线”以来,整个局势就发生了变化,苦战花街、台州大捷、夺命岛抢滩登陆战,这一系列的战斗在戚将军的指挥下,一次又一次的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次都能以多胜少的战胜对方。到了抗敌后期,敌人们也学的精明起来,实行“有戚家军地方就没倭寇”的政策,专门抢劫戚家军够不到的沿海城市。
不过这个时候倭寇已经大势所去了,没过多久,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倭乱就被戚将军彻底平定了。
为了证实自己的“全能”,南边没人打了戚将军就跑到了北方,事实证明人家确实有这个能力。来到了北边以后,戚将军在正面战场上直接“打服”了北方骑兵团,蒙古人的铁骑在戚继光的“铁甲战车”阵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再结合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装备,蒙古人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另外,戚继光还着手修建了长城,如此具有战略性的方案,直接造就了“边塞不见北虏”的和平景象。 戚继光的伟大,是因为他在军事方面有着非凡的创新精神,部队中的阵法、枪法、战术、军歌、火器,均由戚继光“一手包办”,并且在当时绝对是“前无古人”,这也让他在正式战场上无往不利。
时至今日,戚将军的战略兵法还被很多军事学校引用为教材。
不过,戚将军也不是没有缺点,他可是出了名的怕老婆,相传当年弟兄们看不下去“妻管严”现象,想一起帮将军出口气,让戚继光把夫人引诱到大帐之中,众兄弟合伙用刀架着“母老虎”的脖子,好好杀杀她的威风。
等到夫人来到大帐以后,整个帐篷的气氛都变得“剑拔弩张”,兄弟们都在等将军下令,但是当氛围发展到冰点以后,戚将军大呵一声“恭迎夫人阅兵”。
可能您认为这是“怂包”表现,但是我相信当世没有畏惧老婆的男人,只有因宠爱老婆无限度让步的男人,而戚继光在我心中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
个人感觉,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能跟戚继光“过招”的也只有岳飞一人而已。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戚继光在军事领域是“一枝独秀”的,时至今日,我依然觉得戚继光是明朝三百年最值得钦佩的人之一。
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你最佩服哪个人,他有什么值得你敬佩的地方?
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生于1335年,卒于1418年。姚广孝从小就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父亲在家乡是一个有名望的医生,开了一个诊所,从小就希望他好好学习医术将来好继承他的遗愿,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合格好医生。十四岁时姚广孝决定出家,不同于朱元璋同志是活不下去,才去寺庙讨口饭吃。家境优越的他毅然决然的出家为僧,奇怪的是作为一个和尚不在寺院吃斋念佛,而是穿着袈裟满道观的溜达 ,真是一个奇怪的人啊。
并拜道号子阳子的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八卦和先天术数。有一天,道衍大街上闲逛时遇到了著名相士袁廷玉,袁廷玉见到姚广孝立刻变脸斥责:哪里的不详怪僧!三角眼、体如病虎,必然嗜杀好斗,像刘秉忠一样的人。姚广孝不仅不恼反而哈哈大笑。
马皇后去世以后,朱元璋选取天下有学问的僧人陪侍诸王,在南京姚广孝遇上了被他影响一生的人燕王朱棣,并对朱棣悄悄说了一句话:送你顶白帽子。俩人一拍即合随即同朱棣回到北京。
朱元璋去世以后,朱允文变成大boss,看朱棣这个叔叔越来越不顺眼并开始削蕃,朱棣在姚广孝的怂恿下决定举旗造反。在造反会议上,朱棣正站在前台做站前思想动员工作,适逢大风突至,屋上的瓦片坠落下地,兄弟们觉得不是好兆头,但是姚广孝很会鼓舞人心啊,信口胡说“:这是祥兆。飞龙在天,风雨相随。瓦片坠地,意味着将换成黄色了。”
靖难之役虽屡有胜利但进展不大,造反三年仅占据了北平、保定、永平三郡。朱允炆仍然占据全国大部分地区。朱棣有点心灰意冷,在此危难时刻姚广孝建议应直取京城 ,京城防备空虚必获全功。朱棣袭取京师,建文帝在大火中消失,姚广孝终于帮助朱棣实现了他的白帽子愿望,也实现了自己的人政治抱负。
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赐其高官厚禄豪宅美女,都被姚广孝拒绝,这可真是个怪人啊 ,朱棣望着眼前站着的这个和尚,我造反是为了皇位,你们跟随我造反不就是为了这些吗?
此后姚广孝深居简出,白天穿着僧服上朝,晚上住在深宅古院,公元1418年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这是一个搅动的天下不安的人,又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满腹韬略,用这一个时代来为他证明。
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你最佩服哪个人,他有什么值得你敬佩的地方?
看了这么多回答,竟然没有卢象升,李定国
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你最佩服哪个人,他有什么值得你敬佩的地方?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这位大神可是集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于一身,而且精通儒释道。开创心学,强调格物致理。这种思想强悍,文武双全,不被权力世俗所占身,而且行事风格还透露出一丝调皮劲的大神,真的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从小就不怎么听话,各种闯祸和惹状元父亲生气,据说在母亲肚子里待了十四个月,从小立志做圣贤,又因国家受辱跑去读兵法。当年初入官场到处惹事被流放贵州龙场驿丞,仕途无望,所处环境极为恶劣,盗匪遍布。才顿悟了,懂得了生活的苦不再任性,而踏下心来安心思考和学习,免费教育当地人、开化当地人。后来解决了南中地带为非作歹几十年的匪患,可以教学被人尊重,亦可带兵剿匪,狡诈到让匪徒们寝食难安。教书和剿匪完全不一样的事情信手拈来。从一开始无一兵一卒靠着计谋和忽悠平定宁王之乱,又为黎民百姓着想将宁王拱手让于太监张永。后开馆讲学,留下了心学名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后又出山平定断腾峡叛军,军事方面可能是没有遇到太厉害的敌人,感觉一直都是被王守仁玩着打。
对后世影响很大,据说日俄战争的功臣东乡八平郎身上就挂着刻有“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这个人文武双全还不骄傲,功名利禄前可以保持清醒头脑,仍以百姓为重。才华和道德都举世无双,据说身材消瘦,在军队被挑衅时,张弓搭箭百发百中以震军威。反正我是挑不出缺点,还有些逗比和搞笑,大事面前很有头脑和定力,进退自如,少有失败。真的很神!
明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你最佩服哪个人,他有什么值得你敬佩的地方?
王阳明,创立心学,并以致用,人生的高度超越了所有人,所以被后人尊为圣人。只此一点,明朝所有人都比不上,这以后世上的所有人也都比不上。他悟出了自己的大道,并用自己的后半生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道。他用自己的一生阐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生的境界是存在的,你若想明白了人与世界的真意便可以做到一法通,万法通。做人做事便可无往而不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