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羊肉泡馍好吃吗,你怎么看?
我觉的好吃,大概因为我是北方人吧。
羊肉属于温补性食物,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北方地区尤其是冬季的滋补佳品。中医认为羊肉能补肾壮阳、补血温经,䃼肝明目、温补脾胃。对于脾胃虚寒、肾虚血亏的亚健康人群有很好的食疗效果,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又增强了体质,一举多得。
自古以来在陕西关陇地区一带羊肉泡馍都是上等美味,由于旧社会人民大都食不裹腹,想要吃上一顿羊肉泡馍那还真是挺奢侈的,恐怕许多家庭一年也难得吃上一顿,所以就成了招待贵宾的必备食品,有相当的诱惑力。
中共中央在陕北的时候,当地人称颂共产党俭朴,骂蒋介石糜费,于是有人就说:老蒋可能享受了,太师椅上一坐,面前一大盆羊肉泡馍,左手边一大瓶香油,右手边一瓶西凤酒,还得有几个人侍侯着,败家哩!
陕西的羊肉泡馍好吃吗,你怎么看?
我是西安人,本喜欢西安的牛羊肉泡馍,然而一次去平凉吃了一回泡馍,我对西安泡馍再也不感兴趣了!平凉25元一碗,一碗肉啊!西安两片肉,价格还高的憎怂!平凉泡馍味道还好!西安完全的白开水煮馍,味道差滴太远了!太让人失望了!
陕西的羊肉泡馍好吃吗,你怎么看?
北方人表示,西安就算了吧。
西安与绝大多数北方地区都不一样,面食并不是北方正统面食。
西安号称“死面饼之都”,西安羊肉泡死面饼,在北方根本没人吃。
西安的“馍”,并不是北方普遍意义上的馍馍(发面馒头),而是死面饼,奇硬无比,简直是北方面食界的一朵奇葩!在北方根本没人吃。
同样还有西安方言。
西安方言,“就是”读作“就似”。
西安人与北方其他地区的人是不一样的,西安人大舌头,西安方言根本发不出sh的音。
包括西安人文化,与中国传统汉人文化差异很大;西安人的性格,也与周边省份,比如甘肃、四川、河南格格不入。
甚至陕西省内对西安也是相当不服气(汉中讲四川话、宝鸡讲西府话、陕北讲宁夏话)。
这一点,从:
西安给日本人安倍仲麻侣立纪念碑;
“西安肉灵芝太岁”;
自封世界四大古都(世界四大古都是西安人自封的。你去查罗马百科,能找到联合国认定世界四大古都算我输);
西安古城墙作假(西安古城墙,是八十年代日本出钱按照明城墙大致位置建的文物);
药家鑫、葛万银、张晓、安翔、李连生。
就可见一斑。
陕西的羊肉泡馍好吃吗,你怎么看?
想吃的人总吃
陕西的羊肉泡馍好吃吗,你怎么看?
这篇老妖写的文章好好珍藏吧。
在机械化耕作还不发达的年代,牛还是主要生产力用来耕作,所以最初的西安泡馍只是羊肉泡馍为主,老西安只管叫羊肉泡。羊肉泡在过去就是高档美食,能经常去吃的大多是富商巨贾。三、四十年代西安泡馍馆中煮肉、煮馍的师傅待遇好、薪水高,时称板头。那时候食客吃泡馍认人,吃泡馍时自己认可的泡馍板头不在,扭头就走,宁可不吃。所以旧时在泡馍馆子做师傅是个体面活,做泡馍也就讲究,煮出的肉不膻不腻酥烂可口,肉汤香气四溢;煮的馍,光筋绵韧不糊不散。
牛羊肉泡馍是厨师和食客相互配合生产出来的美食,泡馍的馍(饼)名为托托馍,我在同盛祥了解到的情况是:死面七分,发面三分,揉在一起烙制而成,食客把馍掰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厨师的水平发挥。有这样的事,一外地食客掰的馍太不象样子了,泡馍师傅直接拒绝做这碗泡馍,让食客拿回去重新掰过。所以掰馍也是一种功夫活、细活,到底馍要掰多大合适呢?老说法是干刨如黄豆,口汤如花生,水围城如蚕豆,意思是说吃什么样的口味掰多大的馍,以馍定汤。但如今泡馍馆子的讲究都是把馍掰得如蜜蜂头大小,并且均匀,泡馍的师傅一看掰好的馍,行家来了,也立马精神了,会使出浑身解数把这碗泡馍做得色泽鲜亮、香气扑鼻,泡馍垫底,洁白晶莹的粉丝成网状在馍上,牛羊肉在最上面,再配上葱花、香菜,煞是好看。不仅如此,好的厨师会根据馍掰的大小确定煮馍的时间,无论大小,煮出的馍不会散,不粘牙。吃到嘴里馍芯一定是筋筋的为上品,绝不敢煮成糊糊,那样这个厨师该挨板子了。经常会有一些老食客,早上十点来钟就到了泡馍馆,喝着酽茶,聊着天,细细的掰上两三个馍,基本到中午十二点钟左右才会把馍掰完,让师傅把馍煮了,美美的吃上一碗,这才会心满意足。
泡馍的吃法有几种呢?干刨(三声)、口汤、水围城、单走、还有一种做法叫捞鱼虫,但很少有人这样去吃。干刨在有些馆子里叫干泡、干拔,不知道是不是口音上的差距,但干刨是泡馍吃法中属重口的,汤少,油气大、味道重,只有老西安人才能接受这口。但凡一大早上有提着鸟笼子晃着去吃头汤的,掰完馍,中间插根筷子,不用言语,老板自会给做成干刨。口汤是最常见的一种做法,意思就是在吃完这碗泡馍时碗底会留下一小口汤。在泡馍馆一般不特别要求的时候,泡馍师傅都会做成口汤,这也是最考验厨师水平的一种做法,汤少了吃到最后会成干刨,汤多了成了水围城,现在能达到这样水平的厨师确实不太多了。水围城做法比口汤的汤再多些,捞鱼虫的吃法汤更多,吃起来就象是从汤里捞馍豆豆吃。单走就是汤和馍是单独上桌,馍掰了再泡在汤中食之,和水盆羊肉的吃法相似。吃泡馍也有讲究,用筷子头点辣椒酱,沿着碗边向嘴里刨着吃,不能乱搅,称之为蚕食。吃上几口再咬口糖蒜解个腻,然后再点辣椒酱,再顺着碗边刨。要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聊边吃,要有一鼓作气的精神吃完这碗泡馍。每碗泡馍都会配有一小碗原汤制的清汤,然后把这小碗汤倒进吃完泡馍的碗中,香香的喝上几口,叫涮碗、清口,这碗泡馍才算吃得大功告成。
许多老西安一大早去吃泡馍的“头汤”,据说是因为一大早刚煮好的汤味道最香、最浓,其实汤味的好坏一是自身的品质,二是师傅的“破汤”,就是给原汤里掺水,在看做泡馍时你会看到煮馍师傅会分别从两个锅里向煮馍瓢内舀汤,这就是“破汤”,原汤和水的比例是三七呢,还是四六,师傅会根据一天的生意确定,一大早肯定都是四六“破汤”因为这会人少,还看不来生意好坏,水掺得少了汤味自然就浓、香,午上人多了就可能变成三七“破汤”了,老吃家此时会喊上一声:老板!肉瘦汤肥,老板自会了然。到底是吃羊肉泡还是牛肉泡呢?当然是个人喜好了,我还是喜欢吃羊肉的,羊肉肉质细腻,牛肉肉质略粗,所以羊肉的口感比牛肉的要好,当然羊肉的价格也比牛肉高些。好的泡馍馆子会按行规给普通泡馍加一两二的肉,优质泡馍加一两八的肉,优质的还要加些木耳、黄花。还是建议吃普通泡馍,喜欢吃肉的,在馆子边上切上半斤腊牛肉,剁上半只烧鸡,再要碗鸡蛋汤,这就是吃货们口中的豪配吃法。对于带外地朋友吃泡馍一是要找对地方,时间也别赶着饭口去,要教朋友怎么掰馍,讲点泡馍的历史、故事,先饿他个半死。吃法千万不敢上手就给弄个干刨,一定要水围城,对于南方的朋友还得让师傅别加明油,按这种方法我接待无数外地朋友,无一例外都说西安的泡馍太好吃了。西安泡馍馆子历史最长是老孙家,一百多年,但中间因白蚁害歇了二十多年,1990年9月在端履门原址上重新开的业,店名老孙家饭庄。回民街上满是老孙家,和这是没有关系的.同盛祥泡馍在西安也是近百年历史,虽五易地址,但一直是有传承的,从未间断,严格意义上讲同盛祥才是真正的西安牛羊肉泡馍的近代缩影。要说这几年在西安人乃至外地游客口中提到的最多的泡馍馆子,那一定是老米家。据坊上人讲,老米是西羊市第一家开泡馍馆的,曾从艺于老孙家,老米故后无子,有一干女,干女和女婿现在西羊市经营的泡馍馆叫老米家,其东面的老米家大雨泡馍是老米的本家侄子在经营,还有一说是北广济街北口,全名叫果渊斋米家泡馍是真正的老米家,其实不然,这个米家也就十来年的历史,坊间公认的老米家传承是现在的老米大雨泡馍,如今这三家老米都玩起了连锁,店开的忽忽忽。名气归名气,真正的吃货是不会只考虑这些名气的,味道才是硬道理,散落在坊间的那些老味道才是老饕们的追逐之处。
陕西的羊肉泡馍好吃吗,你怎么看?
来到西安旅游,最不能错过的,当然是古城西安的特色美食小吃了。
这其中,羊肉泡馍算是西安美食的典型代表了,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大快朵颐的就是水盆羊肉和羊肉泡馍,他的吃相可以说是吃出了羊肉泡馍的精髓,也代表了很多老西安人对于吃羊肉泡馍的感觉。
其实,不光张小敬爱吃羊肉,导演曹盾也很爱吃,毕竟也是从西安走出去的人才,对于西安的美食当然是有感情的。
正宗的泡馍吃法其实是比较讲究的,这要从掰馍开始算起,先把饼对半分两次成几块,然后拿其中一块再从中间撕开成两层,再拿其中一层用手指慢慢的掐成黄豆大小的均匀小粒,这整个过程,对于讲究的吃家来说,甚至长达将近一个小时,但对于急于进嘴的人来说,可能也就十几分钟。
馍掰的好不好,决定了味道和厨师对你的态度,吃的讲究不将就,其实也很重要。
吃泡馍讲究蚕食,拿起筷子从上面一角开始慢慢往嘴里面刨,因为要保持泡馍的鲜香味道,所以不能在碗里搅拌,否则的话会越吃感觉越没味,汤汁也会变稀。
当然了,因为馍和羊肉的关系,很多其他地方的人不一定吃得惯,但是对于第一次来西安旅游的游客来说,还是有必要尝一尝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