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金仙是不是永远不死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大罗金仙这个概念是什么,严格来说道教是没有大罗金仙的说法的,道教有大罗仙,有金仙但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是小说封神演义。

大罗仙的意思就是居住在大罗天的神仙,在仙人里级别算是高的,而以道教典籍而言,比这个更要了不起的却是金仙。与网络小说喜欢把金仙设定成仙人里中层水平不同,对于道教典故来说,金仙已经代表着道教仙人的最高境界。

这里我们看几处道教典籍对金仙的描写:首先是黄裳的《乐育堂语录》

若以为得,意止而不前,只成得一位散仙,不曾成得【历亿千万浩劫、经千万盘古而不坏之金仙】,......复晦迹敛神,韬光静养,则神光自化为舍利,包罗天地,照彻古今,与三千大千世界无不光光相映,复从三千大千世界放无量毫光,直贯注于极乐世界,与诸圣贤、如来相会,始尽神仙分量.....【.庶几可与太上并驾焉】。

金仙可历亿千万浩劫、经千万盘古而不坏,并且包罗天地,照彻古今,与三千大千世界无不光光相映,复从三千大千世界放无量毫光。而末尾还有一句话“庶几可与太上并驾焉。”。

也就是说到达金仙,就可与太上老君的境界并驾齐驱。

《一贯天机直讲》

大觉金仙,则其作用之最神者也。故乾坤有时入于混沌,金仙可以超混沌而长存,太上已经七次混沌,历过七劫而无恙。

这本道藏提到金仙超混沌而长存,并且举例说太上老君已经经历七次混沌,再次证明太上老君也属于金仙范畴。

至于金仙是否永生不死,我们再看一段道藏。

《道藏 道书十二种》

金者,坚刚不坏之物;丹者,混成无碍之象。坚刚不坏,混成无碍,浑然一气,如天之虚圆不测,无物不包,无物能伤。故道成之后,号曰天仙。因其永久不坏,又曰金仙。

到这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所谓金仙之金就是金刚不坏,永久不坏的意思,所以金仙按照道教设定就是永生不死的,至于后世网络小说的二设我们另当别论。

最后还要多说几句,纵然是原创出大罗金仙的封神演义,也不代表金仙不值钱,所谓昆仑十二金仙也属于现代网络小说的设定,原著从来没说过他们是金仙,结合道教典籍,他们的修为显然距离金仙还差的太远,甚至原著来说,被称作金仙的也只有三教主级别起步的人物。

大罗金仙是不是永远不死的?

神话传说中大罗金仙的定义是,元神如白金,历万劫而不朽。

修仙修的就是元神,只要元神不朽,那么就能长生不死。

大罗金仙的元神如同白金一样,不会受到时间的侵蚀,也就是永远不会腐朽。

神话传说中,修真的人飞升仙界都是羽化飞升,也就是元神飞升仙界了,肉身留在凡间。

元神飞升到仙界以后,可以在仙界的环境下,重塑仙体。

对仙人来说只要元神不坏,重新拥有身体,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仙人要想达到大罗金仙的修为,必须要斩出三尸。

善尸,恶尸,我执,这三个就称为三尸执念。

以孙悟空来举例说明一下,孙悟空是太乙金仙的修为,只差一步就能到大罗金仙了,那么他是怎么斩出三尸的?

他被勾魂到了地府,然后划掉生死簿,那么实际上已经把善尸斩出来了。

六耳猕猴实际上就是孙悟空的恶尸,最后孙悟空在如来佛的帮助下干掉了六耳猕猴,所以这个时候就斩出了恶尸。

取经后返回灵山的封佛以后,紧箍咒自然就消失了,紧箍咒是套不住没有执念的人的,这就说明孙悟空的我执已经被斩出了,成为了斗战胜佛,也就是大罗金仙。

大罗金仙是不会死的,除非是道心退转才会死,只不过道心不坚定的人,怎么可能修到大罗金仙。

大罗金仙是不是永远不死的?

大罗金仙永远不会死是不可能的。只有达到像鸿钧老祖以及他的三个圣人徒弟老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那样的级别才会实现所谓的长生不老。当然了长生不老也只是相对的,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永无止境。他们可以达到万劫不坏之躯体,但不代表不死不灭,只是他们不怕渡劫罢了。所谓的长生不老只是表示他们的寿元更加长而已!

人类可能最多只能活百十来岁就算非常罕见的高寿了。但是像《封神演义》中的圣人活几万年都是正常的,几万年对人类而言就是不可企及的天文数字,在人类的认知里活几万年就等同于长生不老了。

但是在圣人眼里几万年对他们而言是不能满足的,因为哪怕是十万年也终究有走到尽头的时候。为了延长自己的寿元他们也是绞尽脑汁,除了要继续艰苦修行外他们要延长自己的寿命只能寄托于人类的帮助。人类供奉他们的香火就是延长他们寿元的最佳途径。

收集人间香火对神仙们而言太重要了,《封神演义》中的哪吒把骨肉都还给父母了,太乙真人告诉哪吒只要在人间给他立一座行宫接受人们的供奉收集三年的香火,三年之后就会重新变成有血有肉的人。可见香火的功效太强大了。

比圣人低一级的大罗金仙风险比圣人要大的多,他们还没达到拥有历万劫而不坏之躯体的境界,这意味着每修行到一个层次时还要经历渡劫的考验,能渡过去道行就会更上一个台阶,离圣人境界就会更进一步,渡不过去也得去死,数千年修行功亏一篑。因此,修仙之路也是异常艰难啊!

大罗金仙除了要面临渡劫的风险外,还要面临被对手杀死的风险。《封神演义》中有不少大罗金仙就死得很惨,比如赵公明就是被陆压道人用盯头七箭书暗害而死,死的时候双眼流血,死状极为痛苦跟普通人没有任何区别。

像碧琼霄娘娘就是被元始天尊用玉如意元始天尊祭出三宝玉如意打的脑浆迸裂而死,碧霄娘娘则被元始天尊用先天玉盒把碧霄她连人带马装在盒内,化成血水。

闻仲在绝龙岭被云中子用通天神火柱包围起来,以八卦为方位,共八根柱子,每一根柱子上又放出四十九条火龙,烈焰飞腾,闻仲被活活烧死。闻仲的老师金灵圣母被燃灯道人用定海珠打中天灵盖死于非命。

上面这些惨死的神仙都是大罗金仙,他们的死跟战死沙场的人类普通士兵又有什么区别?大罗金仙是不能保证自己不死的。

大罗金仙是不是永远不死的?

首先说结论:大罗金仙显然不是永远不死的。

我们以封神世界为背景,在封神世界中修行人的境界划分为神仙、大罗神仙、混元大罗金仙,神仙以下都不能算是真正的仙了,然后咱们再看看各个阶层的代表

神仙的代表实际上是阐教的十二仙,虽然他们在南极仙翁和瑶池金母看来只算是“玉虚副仙”,可是也已经是修行了一千五百年左右了,基本已经走上仙道,大道可期

大罗神仙的代表是赵公明、三霄、金灵圣母、燃灯、南极仙翁、多宝道人、龟灵圣母、无当圣母这些,他们的法力修为也都是几千年往上的,实际上离金仙境已经是不远了,但是稍有不慎依然是身死道消的下场,赵公明、三霄、金灵圣母都是典型的案例

至于混元大罗金仙这个层次,号称是万劫不灭,看起来是长生不老的,就连他们师傅也这么说

岂意你三人乃是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

元始天尊的颂词中说“漫道香苑随辇毂,沧桑万劫寿同庚”

通天教主的颂词中说“鸿钧生化见天开,地丑人寅上法台。炼就金身无量劫,碧游宫内育多才”

而老子则是“生成八景宫中客,不计人间几万年。”

可见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永远不死的,直到他们的老师鸿钧道人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鸿钧吩咐三人:“过来跪下!”三位教主,齐至面前,双膝跪下。道人袖内取出一个葫芦,倒出三粒丹来,每一位赐与他一粒:“你们吞入腹中,吾自有话说。”三位教主,俱依师命,各吞一粒。鸿钧道人曰:“此丹非是却病长生之物,你听我道来。诗曰:

此丹炼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有先将念头改,腹中丹发即时薨。

鸿钧给他们吃的丹药是可以杀死混元大罗金仙的!所以大罗金仙并不是永远不死的。

大罗金仙是不是永远不死的?

首先大罗金仙在特定的情况下也是会死的,不过很难!

大罗金仙的全称是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大部分小说里面达到这一级别的一共也就那么几个,他们分别是鸿钧老祖,三清圣人,女娲娘娘,接引,准提(天地人三皇,瑶池金母,昊天这几位待定)!

达到混元无极大罗金仙按理说是不死不灭的,圣人的元神都寄托虚空,天地陨落,他们也可安然无恙,可是凡事都有例外以力证道的盘古大神都陨落了!何况这些在盘古世界的圣人!

盘古大神出道即巅峰,在他出世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是以力证道的混元无极大罗金仙,手持一柄开天神斧,有传言在混沌世界里面还存在3000混沌神魔,盘古大神劈开世界欲破开混沌创造出一个盘古世界,此时混沌意志极力阻拦,于是3000神魔前来阻挡盘古大神开天辟地!

盘古大神一边定地火水风,一边还要抵抗混沌意志,还要和3000神魔大战,此时盘古大神发现,每斩杀一位魔神将他的法则融入盘古世界可以使世界更加稳定,在盘古大神奋力轰杀中,3000魔神的法则都融入盘古世界!

这个时候盘古大神发现混沌意志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欲将破开的世界同化为混沌,这时候盘古大神用自己的身躯作为天柱,支撑起盘古世界,而他自己也力竭而亡!

随后盘古大神的身体化为世界里的一切!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作为以力证圣的盘古大神都会陨落,更何况是在盘古世界成长起来的圣人,他们的实力能高过盘古大神吗?

众圣人的不死不灭也是相对而言的,他们的天地陨,也可无恙!应该是即使盘古世界所有物种灭绝,他们也可以重练地火水风,再一次以盘古世界为根基,再一次创世!

但是假如有一天,盘古世界迎来躲避不了的灾难,世界毁灭了再一次沦为开天前的混沌世界,众圣要么再一次开天劈地,要么被混沌同化,化为混沌的一部分,这也是另类的死去!

所以说混元无极大罗金仙在特定的情况下还是有可能死去的!不死不灭也是相对而言的!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大罗金仙是不是永远不死的?

在正统道教神话谱系中,没有大罗金仙这个称呼,只有“大罗仙人”或“大罗神仙”的说法,至于大罗神仙是否不死不灭,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能否永远不死不灭,还地看修为境界!

我是喜欢挖掘新奇、刺激、好玩的神秘传统文化的大愚,让我来和大家聊一下仙人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是大罗?大罗金仙源自哪里的?

“大罗”出自道教中的“大罗天”。从字面上的解释,“大”为广、为无量,“罗”则是指网罗、包罗,合起来,有包容诸天的意思。

在北宋张君房编订的道教典籍《云笈七签》中,是这样说的,道教仙境有“三十六天”。

其中从低向上是:欲界,有6天;色界,有18天;无色界,有4天;种民天,又称四梵天,有4天;三清天,有3天,最后是至高大罗天,包含了其他三十五天。

这个“天”,可以是境界,也可看作一界,在道教宇宙观中,把宇宙分为了三界内和三界外,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被视为三界之内,四梵天之上,被视为三界之外,而大罗天,就可以看做包含这三界的无量宇宙。

至于“大罗金仙”,本源自于道教典籍《张三丰先生全集》中《玄要篇》的这一句:“只有无为身不破,才是修真大罗仙。”原意是指大罗仙人,在大罗宇宙中的仙人,后来,被《封神演义》、《西游记》等神魔小说所引用,为了突显仙人的高级别,法力无边,而衍生出了“大罗金仙”这一不伦不类的称呼。

二、神仙的分类。

“金仙”这个称呼,在道教神仙体系中,也没有,而在道教中,对神仙流传最广、影响最广的分类法,是源自《钟吕传道集》,把仙人修炼的境界与成就细分成了“大、中、小”三成,“天、神、地、人、鬼”五等的仙品分法。

当然了,道教仙人等级的分法,自古就有很多,根据东汉时期,道教典籍《太平经》中的分法,就把神仙区分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此皆助天治也。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两晋南北朝时,随着元始天尊作为道教至上神的地位确立,各道派在吸收旧有神灵的基础上又出现多种新神灵,如天尊、天帝、帝君、道君、元君、真君、仙君等,一些高功道人试图进行神仙谱系的编订。

东晋道人葛洪的《抱朴子》,则从修炼的角度,将仙人的境界分作三等:天仙、地仙、尸解仙。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而南朝的陶弘景,则以世俗“朝班之品位”,定《真灵位业图》,排出七个行列的神团,由天上、人间和阴间三大体系组成,确定了道教神仙体系,在道教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唐代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把仙人分成九等,第一等上仙,第二等次仙,第三等太上真人,第四等飞天真人,第五等灵仙,第六等真人,第七等灵人,第八等飞仙,第九等仙人。

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则把“三清天”中的神仙分为九品,书中是这样写的:“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九仙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分法和《太真科》的分法相似,不过过于复杂,在现实中并没有市场。

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到,在道教神仙系统的众多分类中,从来没有“大罗金仙”这么落地的叫法。

当然了,我们可以将生活在大罗天中的所有神仙,统称为“大罗神仙”。

三、大罗仙人们并非都是不死不灭。

张君房在《云笈七签》中认为,生活在大罗天内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神仙,还不能得到长生,只有不断修炼,提升自身境界,才能逃脱天人五衰、三灾六难,在三界之内,一重天就是一个境界,每升一重天,可增寿九万岁,只有到了四梵天以上境界的仙人,才能够与天地同寿,长生无极。

理论的上,仙人们上升到四梵天境以上,就可以说是与天地同寿,而到了三清境,则就能不死不灭。

四梵天,即常融天、玉隆天、梵度天、贾奕天。《太真科》曰:“已出三界,虽未登举,预种民者,皆无退转。若运开须化,应感下生,和光同尘,不累其德,接引后生,申明道教。”也就是说,到达四梵天的仙人,已经永远跳出轮回生死,虽然处在三清境之下,但是三灾不及,即便三界毁灭,这四天依旧存在。

而三清天则是至高仙神所在的最高天界,唐代孟安排在《道教义枢》中引《太真科》,对三清境进行了描述:“大罗生玄元始三炁,化为三清天也: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炁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炁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炁所成。”

也就是说,三清天,是由大罗天的“玄、元、始”三炁所化生而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炁化三清”,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到了这个境界,已经是真正的不死不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