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没有什么战功为何在魏国地位很高?

小编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夏侯惇并非没有战功,而是战功都要在别人的传记挖掘,比如兖州之乱时,夏侯惇固守三城,虽然有被当肉票的污点,但仍旧成功等到曹操的到来;河东之乱时,夏侯惇与钟繇合兵平定卫固,之后坐镇邺城;攻打张鲁时,夏侯惇攻克阳平关。

2、夏侯惇是曹操起家时的主要支持者,可以说,如果早期曹操阵亡了,那么夏侯惇就是接管曹操军的人物。

3、夏侯惇对于曹操的部队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些后来出任重要职位的人都曾经是他的部下,例如韩浩、典韦、卫臻。韩浩在魏书中有自己的传记,他是曹操手下的中护军,护军和领军是曹操中军最重要的两个位置,曹操挑选留守汉中的人选时,诸将曾推举韩浩,在魏公劝进表上,曹洪和韩浩分别是中护军和中领军,韩浩排在曹洪之后,曹仁之前。这样的人物是由夏侯惇招揽来的,在军中的威望可想而知。

4、夏侯惇坐镇后方,立下很大功勋,例如夏侯惇曾经担任河南尹期间,彼时洛阳在其治下,经过董卓之乱,洛阳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献帝东归时洛阳已经荆棘遍地,到处是残垣断壁,修复洛阳也是夏侯惇的一项工作。夏侯惇的河南尹当了多长时间无从得知,曹丕称帝时以洛阳为都城,可见夏侯惇对洛阳修复起了重大作用。

5、和曹操的姻亲关系,曹操对其信任有加,是魏国唯一一个可以自由出入曹操卧室的。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更是赋予夏侯惇节制二十六军的权力,而从建安二十一年到二十四年(219年)三年间,东吴数次攻势都被瓦解,可见夏侯惇防守的成功。

曹丕称夏侯惇为“大魏元功之臣功勋优著”,曹叡时期大臣段默称夏侯惇“与先帝有定天下之功”,司马炎称夏侯惇是“魏之元功,勋书竹帛”,都肯定了夏侯惇曹魏元勋的地位。夏侯惇在曹叡时期入选第一批配享太庙的功臣,排名第一。

夏侯惇没有什么战功为何在魏国地位很高?

曹操祖上本姓夏侯,是汉朝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中常侍曹腾是汉朝第二任丞相曹参后代,曹参也是汉除三个万户侯之一,因此曹家、夏侯家那都是汉朝的世家大族,中常侍曹腾是宦官没有后人,因此过继了夏侯家的男丁为继子,就是曹操的父亲曹嵩,由夏侯冒姓曹,了解这个渊源就知道夏侯惇与曹操是同族,当然曹操本人是随父姓曹,但是夏侯氏的血脉!

曹操有如此好的出身不难理解他起初与袁绍同在大将军何进手下为官,曹操是典军校尉,在朝廷中枢部门有一定地位,不过何进听了袁绍的馊主意调外兵入京事泄被宦官所杀!袁绍与曹操诛尽宦官,但是西凉董卓等地方军阀奉何进之命带兵进京,董卓趁机霸占京师,行废立之事,鸩杀汉少帝,立陈留王协为汉献帝,袁绍怒怼董卓后逃亡渤海,曹操行刺董卓失败逃回老家!

曹操逃回老家便写矫诏召集天下诸侯共讨董卓,想起事讨伐董卓需要有武装,这时曹家与夏侯氏两族的强大势力就显现出来!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与曹仁、曹洪兄弟各带一支人马来助曹操,这四兄弟都与曹操同辈分,而夏侯兄弟与曹操是真正的同血脉兄弟,从此开始跟着曹操打天下,起初曹操势力弱,夏侯惇兄弟、曹仁兄弟经常打头阵,攻城略地,夏侯惇还为曹操得到猛将典韦!

曹操大战吕布时夏侯惇身先士卒,中箭拔箭啖睛令人惊骇,受此重伤后,曹操出征时往往派夏侯惇守卫后方大本营,自家兄弟值得信赖,而曹仁守樊城也是拼尽全力,可以说曹操统一北方夏侯惇、曹仁等本家的势力功不可没,在曹魏阵营夏侯氏、曹姓将领众多,属于宗室,而许褚、徐晃、张辽、于禁、李典等属于外姓名将,这是曹操自己划分的!

因此夏侯惇在曹魏建立过程中功劳很大,受伤后缺乏战斗功,但是保障后方大本营同样是功臣,曹操托孤是叫的第一个人就是夏侯惇可见其地位之高,曹丕即位封其为大司马,位极人臣,一是有能力,二是自家人!

夏侯惇没有什么战功为何在魏国地位很高?

答:夏侯惇为什么没有战功却一路加官晋爵?这么说,即使是夏侯惇就是一个废物,曹操一样会给他加官晋爵,而且官越给越大!也不是就曹操自己这么做,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这么做的。

为什么?太简单了……

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他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品德高尚!

有人说关羽忠义,他的忠义和夏侯惇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曹操给他封了个汉寿亭侯,他顶了一辈子不愿意取下来,以此证明他是汉朝的官,不肖于与那些蜀汉的官员相提并论。而夏侯惇做的正相反:

夏侯惇忠心于曹操,当时各将领都授予魏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受汉朝官职,便上书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于魏。但曹操却认为夏侯惇与他同为汉官,属于汉朝同僚,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号,可夏侯惇依然强烈请求,最终曹操答应了他的请求封其为魏前将军。

我想曹操对于无限忠于他的人,给他什么官职都是心甘情愿滴。还在乎他有没有什么功劳吗???

夏侯惇没有什么战功为何在魏国地位很高?

夏侯惇夏侯渊兄弟都是股东啊,而且还跟老板是兄弟,输了谁能说他[灵光一闪]

夏侯惇没有什么战功为何在魏国地位很高?

夏侯惇没有什么战功,可是在魏国的地位却很高,在曹操的心目中,夏侯惇的地位几乎可以说是第一位。

这是为什么呢?

这恐怕还要从萧何说起。

当初,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开始对一众功臣们进行论功排位。功劳第一的位置给谁呢?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曹参的功劳第一。因为曹参每次打仗,都是身先士卒,他跟着刘邦南征北战,身上受了70多处的伤,攻城略地,功劳巨大,大家都认为曹参应该位列首功。

可是最后,刘邦却定了萧何为第一功臣。因为有人说,像曹参这样攻城略地,战功赫赫的人,他所立的,不过是一时的功劳。而萧何则不一样,不论刘邦在前线是打胜仗还是打败仗,萧何都能够为刘邦源源不断提供后勤保障和兵力物力,他所立下的是万世的功劳。

所以,萧何最终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其实历史上,有许多的功臣的排行榜,除了明朝的徐达,实实在在靠着南征北战,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封为第一功臣之外。大部分的“第一功臣”,都不是战功赫赫的战将。

比如像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他的主要功劳也不是攻城略地,甚至打仗还不是邓禹的长处,他一生还吃过败仗。可是在刘秀心目中,邓禹就是功劳第一,而最会打仗的冯异、岑彭、吴汉这些人,都位列邓禹之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一的长孙无忌,也没有什么赫赫战功,甚至于像杜如晦、房玄龄、魏征这些人,都没有什么攻城略地,冲锋陷阵的战功,可是他们就是要排在李靖、尉迟敬德、屈突通这些人前面,而我们受演义小说影响,一直喜欢的秦叔宝、程咬金、李勣这些人,则都被排到了榜尾去了。

回过头来说夏侯惇。

夏侯惇的战功,和他的族兄弟夏侯渊比较起来,应该是差得比较远,因为大部分时候,夏侯渊负责南征北战,而夏侯惇更多的是负责后勤工作。当然,和曹仁、曹真、曹休这些人比较起来,夏侯惇好像也没有什么战功优势,至于与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的五子良将比较起来,夏侯惇历史上的战功记载也不是很多。

甚至在夏侯惇为数不多的传记记载之中,他要么是作为一军主将被人挟持,要么是打仗被人射瞎了一只眼睛,要么是成为刘备或者说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的背景板,全靠李典救命才能存活。

可是,这并不影响夏侯惇在曹魏之中的第一流的地位。

想当初,曹操东征陶谦,后院失火,整个世界只剩下甄城等三座城池为他死守,这里面一个是荀彧、一个是程昱,还有一个,就是夏侯惇。曹操最后就靠着这三座城池,才完成了人生的大逆转。

这里面,荀彧和程昱都是外人,只有夏侯惇才是曹操真正的自己人。

毕竟这看家护院,在帮你看好老婆孩子的同时,还能够源源不断给你提供粮草弹药的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了的。

夏侯惇没有什么战功为何在魏国地位很高?

夏侯惇是最早跟随曹操起兵的主要将领之一,其拨矢啖睛的壮举令闻者骇然,诸葛亮初出茅庐火烧新野第一仗就是与率十万大军的夏侯惇过招,在曹魏前期战功高于曹操手下任何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