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金灯剑客夏遂良?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里是吟风社,荟聚文史爱好者,致力于持续输出文化、历史等领域优质内容。
其实白眉大侠这部书,从剧情角度上讲并不出彩,其中反派人物也颇为脸谱化,或者说很多评书都是如此,这部书的出彩更多依赖于单老的精彩讲述,如果没有单老带有独特魅力的腔调和表演艺术,这部书可以肯定的说是不会出彩的。
言归正传,我们说夏遂良这个人物,出于对这个反派的喜欢,笔者基本上把白眉大侠中关于夏遂良的桥段听过四五次,但是笔者喜欢归喜欢,这个角色仍然是个很脸谱化的反派。
白眉大侠评书中有身份有地位的反派从出场到黑化再到灭亡基本都是一个套路:介绍某强力反派身份如何有来头,实力如何强——强力反派对自己弟子/门人/朋友的作恶起初也反对,但出于护短/交情也前来帮忙——开始的时候还想劝架或者大事化小——跟正派打了几架后,心里不爽,死心塌地的站到反派队伍里。
而夏遂良其实也是如此,夏遂良出场前铺垫了很久,介绍他身份如何的高,武艺如何了得,到了正式出场时也确实有世外高人的气度,在三教堂两次发现白云瑞来探查,但出于不屑跟小辈计较,并没有对白云瑞下手(后来到了三仙岛上夏遂良就没这么好脾气了),而夏遂良跟上三门总门长夏侯仁一战时,夏遂良其实看在师出同门也是没想过下杀手。叶秋生还是庄子勤偷袭夏侯仁也并非夏遂良的本意,其实他找上三门的麻烦更多的还是出一口气,并不是想大开杀戒。
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八老合斗金灯,夏遂良一开始是出于对武艺的自信和好面子不让人帮忙,到了六老联手的时候夏遂良已经渐渐抵挡不住,但是让房书安一句话呛着了还是没叫人帮忙,到了八老之后夏遂良体力耗尽又遇见了白一子,被白一子轻易击败,而白一子还差点要了他的性命。也正是这一战让夏遂良开始黑化了。
夏遂良的身份是天下第四高手,除了老一辈的三人之外,他就是武林中的最强者,而未来等到武圣人去世,他就是下一任武圣人,如今被人当面击败,还被迫发誓服软,这口气他是当真咽不下去。而白一子出手狠辣,上面说了夏遂良一开始是没想着要跟上三门斗个你死我活,但白一子这一出手差点要了他的命,那就让夏遂良也起了杀心了。
之后的夏遂良,在品行上面已经跟其他反派沆瀣一气了,什么不杀小辈,什么阴谋诡计也都用上了。
不过夏遂良唯一可爱的一点就是,从头到尾夏遂良在比武时还是讲究公平交手,在武林中的第一代三位高手出场前,主角方也确实不存在单打独斗能抗衡夏遂良的人,也就出现了一个情况遇见夏遂良就要一起上。而夏遂良被主角方群殴、车轮战,也从来毫无怨言。这就让大家对夏遂良同情,感觉主角方有些无耻了。
如何评价金灯剑客夏遂良?
可以举例,我个人觉得呢!
夏遂良可以从二个方面来分析:武功,人品。
第一点:最能分析夏遂良体现出武功强悍的,就是直观的三教堂那一部分故事。
1.故事最初的起因就是三教堂内讧,陈仓被撵走。而方天画以及詹明奇受昆仑僧蛊惑,与开封府为敌。
2.于和派夏遂良前去调查情况,结果很快就助纣为虐,成为了昆仑僧等人的后盾。途中遇到夏侯仁插手,夏遂良与其打得难分难解。单单从这里还看不出夏遂良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因为夏侯岁的排名在第四位,而夏侯仁的武功排名在第十一位。
3.后来夏侯仁被庄子勤两人暗算,被弄至半死。最后开封府众人要把夏侯仁救出去,来了一段八老战金灯。分别是:梅良祖,陶福安、邹瑞、上官风、欧阳普终、上官,凌空,诸葛元英这八位早已经成名已久的武林名宿。一番车轮战之后,再一拥而上打了良久都没能搞掂夏遂良。对于这种对战局面,除去武功比拼,还有心理战,这八位武林名宿以及这边互相之间也没有过联合过的作战经验,彼此之间也没有足够的默契,而且一群人在一起战斗,总会有不协调的原因,夏遂良虽然也用上了武器,但也其实心也是有忌惮的。相互之间对于对的方的武术套路也都非常了解,直到战到最后就成了体力消耗战。以致于最后排名第六的白一子下山坐收渔翁之利打赢了夏遂良。但是小剑魔的胜利并非那么完美,因为夏遂良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一战,侧面验证了夏遂良的强悍。
第二点:德不配位,这从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实他的待人和事上显得有些不辨是非,甚至阴险歹毒,这与他的交际圈以及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评价金灯剑客夏遂良?
夏隧良是个非常可惜的末路英雄,可惜了他这身绝世武功,包括他的老师横推八百无对手轩辕重出武圣人于和死得都非常可惜。夏隧良天赋奇才,如果一直在云南东海小蓬莱碧霞宫跟随于和继续精研武学的话,在武功造诣上夏隧良极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位武圣人。
单论武功的话金灯剑客夏隧良仅次于自己的授艺恩师武圣人于和、大师伯八十一门总门掌普渡、三师伯长发道人雪竹莲,高居武功排行榜第四位,在二代弟子中没有对手。夏隧良手持一把三尖匕首钺,挂上链子舞动开来,两丈之内无人能够靠近,夏隧良是开封府最大也是最难以对付的敌人。
夏隧良长年身居云南边陲,对中原武林界的恩恩怨怨并不了解真相,从而让三世比丘卧佛昆仑僧、三尺地灵魔陆昆、血手飞镰江洪烈、飞云道长郭长达等别有用心之徒钻了空子,这些江湖败类向夏隧良进谗言大肆诋毁开封府上三门剑侠。夏隧良误听误信,对白眉大侠徐良等上三门群侠产生了误会和仇恨,使双方矛盾激化导致了惨重的后果,夏隧良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成了武林正道的公敌。
夏隧良首次出场就是在三教堂,他第一次动手就是跟上三门总门掌白云剑客夏侯仁,两人正在缠斗之际,五阴剑客庄子琴偷袭夏侯仁一掌把夏侯仁的腰打伤。后来在王家老店徐良、白云瑞等人觉得这里不安全于是安排夏侯仁离开王家老店到别处治伤,走到半路被夏隧良等阻住去路,这才上演了十七老会斗金灯大剑的精彩一战,这十七老分别是春秋四老、金睛好斗梅良祖、倒骑驴的剑客古云飞、大刀镇陕西严正方、翻江海马尚君义、浪里白条石万奎、云中鹤魏真、北侠欧阳春、黑妖狐智化、古来稀左九耳、梅花千朵苍九公、闹海老龙神苗九西、西洋剑客夏玉奇、妙手回春姜天达。
十七老围攻金灯剑客夏隧良依然不能取胜。后来还是白衣神童小剑魔白老白一子及时赶到会斗精疲力尽的夏隧良,俩人大战一百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夏隧良深感自己独木难支,虚晃一招借机想走,被百步神拳无影掌陶福安拦住去路,夏隧良三尖匕首钺直奔陶福安,因为用力过猛匕首钺扎入树中一时拔不出来,陶福安一掌力劈华山将匕首钺的铁链震断,夏隧良大惊失色。此时白一子赶上前来一记扫堂腿将强弩之末的夏隧良扫倒在地,白一子举佛光剑要杀夏隧良时被陶福安阻止。
后来金灯剑客夏隧良回到东海小蓬莱碧霞宫向老师武圣于和搬弄是非,在碧霞宫摆了八卦四像金灯阵欲与上三门决一死战。徐良为首的众群侠围攻碧霞宫,死伤数位名剑侠包括万年古佛、王猿、龙云凤等都命丧金灯阵,经过艰苦鏖战终于大破八卦四像金灯阵。武圣人于和在以普渡、雪竹莲为首的剑客围攻下被逼到山顶悬崖。
以武圣人于和的能力完全可以跳海逃生,但是于和觉得自己身为武圣人不应该贪生怕死让武林界耻笑,于是用碧血鸳鸯剑自刎身亡。夏隧良则被众群侠剁成肉酱死得极为惨烈。
结语:夏隧良一步错,步步错,听信奸佞谗言招来杀身之祸,连自己的恩师一块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开封府上三门虽然代表正义一方,但每次都使用人海战术、群狼战术难免给人留下胜之不武的印象!
如何评价金灯剑客夏遂良?
夏遂良这个人很复杂,从以下两方面集中分析一下:
一,性格方面:
评书白眉大侠中,夏遂良还是有人性的,属于耳软心活,是非不分。但是白眉中,金灯性格转变有点生硬,只是被昆仑僧等人挑唆就是非不分,给人感觉金灯智商略显不足。
在评书龙虎风云会中则是彻头彻尾的混蛋,外君子,内小人,为一己私利,卖国求荣,设计残害绿林同道,极其奸诈,恶毒,这才是一个坏人该有的特点。
二,武功方面:
白眉大侠里,夏遂良排名第四,武功极高,有三教堂斗八老、十七老的经历,但是他单打的经历很少,只与夏侯仁、小剑魔动过手,均是平手。这一点与他本身的排名不符,不太合理。
续书《龙虎风云》中,夏遂良在碧霞宫八卦亭斗十二老打平,三教堂只身一人连斗名剑,二十回合揍欧阳普中吐血,四十回合内力击伤欧阳中惠,六十回合活捉王猿,接着一百回合打败龙云凤,最后与小剑魔打斗三百回合依然不败,一战封神,这才是金灯的真正实力。
后文斗十二老,掌打夏侯仁,独斗耍猴老头,三战武英杰,八卦阵一己之力阻挡上三门各路豪杰,一战封神。
我是叶舞清风,喜欢白眉,龙虎后续故事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看小说,喜欢请点赞关注呦。
如何评价金灯剑客夏遂良?
德不配位。对待人和事上却显得有些不辨是非,甚至阴险歹毒,这与他的交际圈以及于和的影响应该有一定的关系。
如何评价金灯剑客夏遂良?
这个问题真的很有时代感,看到这个问题,不仅使人想起了小时候围着收音机听单田芳老先生说书的过往,先生那苍凉浑厚的声音仿佛又在耳边回响。想到今天斯人已去,不仅无限感慨!也就这个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白眉大侠》是一个什么样的作品,什么样的武林?《白眉大侠》由单田芳老先生结合古典名著《七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等作品创作、改编的评书作品,而这些作品又统统来源于清乾隆年间著名评话艺术家石玉昆所著的《三侠五义》。主要记述了以白眉大侠徐良为首的武林豪杰,帮助包大人扶保宋室江山,铲除武林江洋大盗的故事,金灯剑客夏遂良是其中重要的反派人物。
客观来说,《白眉大侠》整体的艺术水准并不高,不仅故事比较单调,不是破个楼就是破个塔,再不然就是打擂;而且由于源头众多,各项设定也非常的混乱,有的人物莫名其妙的出现,又莫名其妙的消失,完全是为打酱油而打酱油;前面极力渲染的厉害人物,到了后期又一夜间变成了菜鸟。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南侠御猫展雄飞,到了最后完全让人不忍直视。如果说展大侠是前传《三侠五义》中的人物情有可原,但如果郭亮、昆仑僧等纯《白眉大侠》中的人物,一夜之间实力发生惊天逆转就很难让人接受。没办法先生毕竟是说书的,不是职业作家。
但即便是这样一部七零八落的作品,却被单田芳老先生演绎的栩栩如生,塑造了诸如徐良、白云瑞、房书安、夏遂良、武圣人于和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金灯剑客夏遂良是为何人?金灯剑客夏遂良是横推八百五对手,轩辕重出武圣人于和的大弟子,武林除于和之外的第一人,手提一柄三尖避水钺(按照单老先生的描述大概和船锚差不多)横扫天下武林。虽然在武林正式排名中,夏遂良排在两位师伯“八十一门总门长普渡”和“长发道人雪竹莲”之后,屈居第四,但客观来说他的武学修为已远超两位师伯,甚至让两位师伯不敢正面接战。八老战金灯、力战白云剑客、小剑魔、万年古佛等人,可算得上一代武学奇才,是未来武圣人的接班人,整个未来武林仰视的第一人。
但就是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由于被奸人蛊惑,走上了背叛国家和民族大义的事情,最后在武圣人自杀之后,以一人力战包括两位师伯在内的十几名武林顶尖高手,终遭屠戮。
白眉大侠正义之下的另一个武林,金灯剑客夏遂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白眉大侠》的故事虽然写的是宋朝仁宗年间的故事,但成书与清代乾隆年间,各种故事传说应该也源自清代,可能是为了不碰触满清政府的文字狱,整个故事多有隐晦。譬如说,书中对大宋处心积虑的敌国只写了西夏,甚至创纪录的把“印度”也扯了进来,简直让人亮瞎眼,却始终不敢提给大宋造成最大伤害的金国。当然按照历史此时金国还未南侵,但以作者这种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写法,完全不提金国还是很让人不可思议。
《白眉大侠》是一部很值得玩味的作品,初听感觉就是一部宋朝版的主旋律作品,但听过几遍马上就感觉不对。在徐良等人打着匡扶正义的旗帜下,实际隐藏着另一部让人极度厚黑的真相。其实将《白眉大侠》放到整个武林的背景之下,就是一部以上三门为主的名门正派,借助官府的力量,对新崛起的莲花们残酷镇压的故事。
在《白眉大侠》中,武林分成以八十一门总门长普渡为首的上三门、以长发道人雪竹莲为首的冰山北极岛势力和以武圣人于和为代表的的莲花们势力(下五门)三大集团。普渡和雪竹莲虽然号称名门正派,但无论是武功还是还是做事方法都让人不耻。比如说在金灯剑客第一次出场的三教堂,明明就是一场光明正大的约战,金灯剑客无论是作为长辈还是名望,根本没必要暗算徐良等人,但在白云剑客和白云瑞师徒一通操作下,弄得金灯剑客里外不是人,最终不得已走上了黑化之路。白云剑客表面上一副名门正派的嘴脸,满口仁义,实则阴损歹毒,深谙厚黑学。堂堂一个上三门总门长半夜去听别人的墙根,单此一点就说明他们远没有自己标榜的那么高尚。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包括武圣人在内的莲花们连根拔除,清理武林败类只是一个借口,把金灯剑客和武圣人一步步逼到了和朝廷作对的境地。
金灯剑客包括武圣人在内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这也符合一个武术家特点,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以传统的武林规矩和上三门较量,他不明白这些名门正派早已不在乎什么江湖规矩了,他们是按照官府体系,战争法则来对付自己。一个人打不过就上来群殴,群殴打不过就调动官府的军队,总而言之不择一切手段就是要把你整死。正是这个错误使得金灯剑客师徒尽管武功高强,尽管能一人战八人、十人、十二人……但却始终不能给敌人造成有效杀伤。金灯剑客整部书最大的战绩就是打死了两个打酱油的南海二圣,连飞天魔女龙云凤也不是死在他手里。结果使得对方越打人越多,自己越打人越少,直至被人群殴致死。
总而言之,当你听过三遍以上《白眉大侠》就会感觉完全不一样,在单田芳老先生苍凉的嗓音下,隐藏着另一部完全不一样的武林传奇。单老先生作为评书大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且点到为止,让人回味无穷。《白眉大侠》整个故事最终随着白眉大侠徐良辞官而曲终人散。他离开了那个表面上光明正义的官府,舍弃了二品带刀护卫荣华,选择重新回武林,我想这也隐藏着单老先生的一种别样的暗示和感慨吧。
致力科学、科幻,专注深度,欢迎喜欢科幻的朋友关注:深度科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