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华的字真的没有艺术性?
这是极端的错误认知,本人实在不敢苟同!
人们都常说字如其人,写一手好字,等于一个人的脸面,由此可见写一手好字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刘晓庆老师在创作书法作品,网络图片)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而庞中华老师的字是一种颇具个人书写风格的书写体,也是书法的一种。
既然是书法的一种,那么,观赏的人就不应该有非此即彼的观点,不应该有极端的说草书好、行书好,或笔笔书法好,而庞中华老师的硬笔书法不好这样的观点。
谁敢说北方的面食就一定好吃,而南方的大米饭就一定不好吃?或倒过来说南方的大米好吃,而北方的面食不好吃?其实都是一种食物,都是 一样滋养人,做好了都一样好吃。
我认识的一位书法老师作品
当某一种食材做不好时,当然就跟书法一样,高低立判,优劣易见!
庞中华老师的硬笔书法,写出来清晰规范,老少皆识,没有让人猜的部分,所以,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书写爱好以及学生们的喜欢,于是纷纷买《庞中华字帖》练习,这足以说明庞中华老师硬笔书法字体的魅力。
现在有些人非要说毛笔书写的字才是书法,而庞中华的字不是书法,没有艺术性,这是一种无知和肤浅的认知。
毛笔产生之前是,包括毛笔书法产生之前,人们不是一样用硬木棍写字嘛,而且也写出来了颇具艺术性的优美字体。即使是毛笔书法,写好了才有艺术性可言,如果写不好,没有一定的功力、意境,当然也算不上艺术性。
(云南一位粉笔书法老师的作品,网络图片)
如同目前坊间传闻的刘晓庆老师的书法,虽然也美,但是缺少意境美,也缺少一定的功力,当然就达不到艺术审美的程度。
庞中华老师的字另辟蹊径,匠心独到,写出了颇具传神意味的硬笔书法,也是华夏书法文化的奇葩,给中华汉字文化锦上添花,丰富了了华夏文化载体,这样的非物质文化如果不具有艺术性,是不公平的。
我有一个练习书法的朋友,他也狭隘地认为,书法唯有草书最美,其他都是误人子弟,都会影响练习书法爱好者的审美,所以总为此与我发生争执。
当然我也练习书法,我也经常发给他许多国内书法成名人物的书法作品,但是,他都认为不美,包括中国一代书法大师启功大师的书法作品,他也认为不具有审美,让我趁早练习其他人的书法。
(参观某书法展时发现的一幅书法作品,局部)
我认为他这种一根筋的认知,一条路走到黑,非此及彼极端的认知,我真的不喜欢。
我就认为只要是书法,不管是楷书、行书、草书,还是隶书、篆体,只要字体或书法作品具有一定的功力,达到一定境界,给人们美的享受或感觉,那么就一定是具有艺术性的好书法,好作品,而不一定非要毛笔书写体或,或非某一种书写体才具有艺术性。
当然,艺术性有高低之分,一幅书法作品是否具有较高的艺术性,抱歉,这个话题不在此文讨论范围之内。
庞中华的字真的没有艺术性?
庞中华的字有没有艺术性不太清楚,作为一个普通人,也不懂书法,对于书法的艺术性确实没有发言权。不过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买过一本庞中华老师的字帖,练习钢笔字大概一个学期,字体还是略有改善的[呲牙]不过后来作业多了,就没有坚持练习了,所以现在字体还是一般[呲牙]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除了我,还有好多同学也买了他的字帖来进行临摹练习的。那时候觉得庞中华老师的字体还是比较方正,比较大气的。而且那时候,庞中华老师的字帖也是比较受欢迎的,我记得好像我们老师也推荐过。我想既然它的存在能受到很多人的认可,而且一直到现在,应该是他的道理的吧。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法在变化,人们对书法的要求也在变化。但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庞中华硬笔书法还是存在记忆之中的。
庞中华的字真的没有艺术性?
我小孩在初二时,有一天我检查他的作业,发现他写庞中华硬笔书法,写的很规模。我不懂,起码庞中华那字写的真漂亮,非常艺术。
是我小孩接触书写,书法的引路人!
[祈祷][祈祷][祈祷][玫瑰]
庞中华的字真的没有艺术性?
我是学庞中华的字体的,感觉他的字体很流畅,很有特色。我临的是他的硬笔行书,临起来比较容易上手,他的字有他的特点,笔者认为是很有艺术性。
庞中华的字真的没有艺术性?
艺术是美化载体。使人有舒服的欣赏感。在形意中改变造型增添美的因素,中华字体万变不离其中。保存字的原型使国人一眼视其字的原本的基础上进行美化艺术加工才有意义。其它脱离视眼国人大都不认识,只有艺术行内人知道就不是艺术了。国字是大众国人的。不是物以稀为贵的艺术品。是属于中华人民的。
庞中华的字真的没有艺术性?
庞中华老师的字有没有艺术性这个问题算是个伪命题吧,因为艺术性本身没有衡量标准,艺术的评价极具主观性,也就是以个人喜好为主。只要你喜欢,你就可以把一根枯草奉为艺术佳品。只要你不喜欢,也可以把蒙娜丽莎的微笑贬得一文不值。只要你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就没人有权利去干涉你的想法。所以庞中华先生的书法是否有艺术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价。
对于庞中华先生的书法是否有艺术性,我的观点是有的,因为我认为任何事物都可以挖掘出艺术性,只不过是高低的问题。
庞中华先生的字显然不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庞中华先生于硬笔书法用功甚勤,率先推广硬笔书法并取得巨大成功,对中国硬笔书法的推广和普及做出巨大的贡献,是中国硬笔书法史上不可忽视的人,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但是庞中华先生在硬笔书法推广上的成功,不能掩盖他硬笔书法的缺陷。庞中华先生的硬笔书法缺陷明显,那就是缺少毛笔书法的根基。所以当一众毛笔书法家进入硬笔书坛后,庞中华先生的字迅速被大家遗忘了。
硬笔书法脱胎于毛笔书法,中国的毛笔书法具有千年历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美学标准,而硬笔书法的评价也会遵循毛笔书法的审美标准进行。所以没有毛笔书法的根基,是很难创作出具有毛笔书法美感的硬笔书法作品的。
我们对硬笔书法的评价都源于毛笔书法审美标准,这是千百年的遗传印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所以符合毛笔书法审美标准的硬笔书法作品就会得到更多的赞赏,而不符合毛笔书法审美标准的硬笔书法作品,即便写得再工整秀丽,也无法得到持久的认可,这就像看印刷体字一样,很难找到共鸣。
所以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在练习硬笔书法时,也要加强毛笔书法的练习,只练硬笔书法最终只能达到书写要求,无法进入书法的领域。如果立志成为书法家,还是踏踏实实的练习毛笔书法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