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副团4年转业安置,军队文职和自立择业,该如何选择?

我是退役干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选择自主择业。

副团职四年,其兵龄应该是二十年以上了,刚好符合国家关于自主择业的政策规定,所以,我建立选择自主择业。我的理由如下:

首先,如果自身工作能力强,社会资源广,应该选择自主择业。

四年副团职,年龄应该在四十岁以上了,以这样的年龄,如果选择转业,在地方机关单位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所以,应该选择自主择业,这样,你如果还想打拼一番,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和社会资源,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或者加盟一家企业再次就业,或自己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这样,你一边拿着副团职退役干部的一个月一万多块儿钱的退役金,还享受着企业给你的工资或年薪,或自己打拼的收入。

其次,退役干部还可以享受随部队现役干部每二年调整一次退役金的待遇。

如果你选择退役,虽说没有现役工资高,但是,绝对比地方工资高。而且,退役干部的退役金还会与部队在职时一样,享受每二年调整一次的待遇,虽然调整的幅度没有现役的高,但是也非常可观。

当然,就算你不想再打拼了,也是按月有退役金,保证你基本的生活水平没有问题。

最后,如果自身有一定的社会资源,想东山再起,也可以选择转业,进到机关单位。

副团职干部,转业到地方机关一定是公务员身份,如果有一定的社会资源,40岁以上的年龄应该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只要抓住机会,在朋友或家人的帮助下,应该还可以搏一把。

但是,我估计机会不多,据我知道,现在地方机关单位的副处级干部都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你40岁以上了,给你正职是不可能的,如果机会好,或许还可以给你一个副职的位子,否则就是副处级调研员或正科级职务。这样,你还必须朝九晚五的上班,但是工资却比退役干部少了许多。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他与我同年入伍,他职务还较我高,他选择了转业,在环保局任副处级职务,我选择了退役,在一家企业打工。他每天要上班,工资比我退役金就少了许多,而我在企业打工,还有一份与他环保局工资相当的收入,这样,显然我就过得舒服多了。

后来,过了大约五六年吧,我不想上班了,他却还必须去上班,因为他还不到退休年龄。而最让他觉得不舒服的是我随部队现役军人工资调整,我也调高了退役金,他虽然也调整了工资,但是总体没有我的退役金高。

而更大的差别是我不用朝九晚五地去上班了,他却还要每天上班。所以,他每次看见我去散步,去旅游都要调侃我几句。

部队副团4年转业安置,军队文职和自立择业,该如何选择?

作为转业八年多的老军转,我深刻体会到,二次就业是军人一生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无论选择转业安置,还是转为文职或者自主择业,都需要在全面分析、权衡利弊的基础上来作出选择,这样才能确保作出的选择是最合适自己的。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比较待遇收入。

当题主确定向后转时,想必已清楚自己的转业安置地了,虽然降级安置是绝大多数地方的通行做法,但一般都能享受副处级工资待遇。这时,可以比较一下,安置地的副处级工资待遇与转为文职或者自主择业相比,哪个收入更高些。当然,自主择业还可以到私企上班或者自己创业,也可以把这部分收入考虑进去,然后作个全面比较。如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副处级公务员年收入可到30万以上,比转为文职和自主择业拿到手不足15万要多不少(自主择业另外的收入无法计算),但在内地欠发达地区则正好相反,所以如何选择还得因地而异,多方考量。

其次,考虑家庭因素。

是否存在两地分居的问题,如有,那毫无疑问要选择转业安置或者自主择业,家人团聚是第一位的。还要考虑夫妻职业互补,如家属的职业不太稳定,则建议题主还是选择转业安置为宜,进入体制内相对稳定,随着职务职级的提升和工资定期增长,待遇也在水涨船高,万一家属失业了也还有你撑起整个家庭,不至于影响生活质量。自主择业暴富的机会大,但破产的机会也大。没有殷实的家底作后盾,没有信得过的人帮带扶持,我一般不建议战友选择自主择业。市场经济的风浪太大,与地方隔绝多年的军人,经商优势并不突出,猛然扎进创业浪潮中,一个小失误就可能导致一败涂地。

最后,考虑自身条件。

例如,个人性格是倾向稳定、小富即安的,还是喜欢挑战、渴望大富的。又如,个人擅长的是文字功夫、事务处理,还是更专长内部管理或者技术研究,前者更适合进入体制,后者自主择业更有利。再如,个人在社会上的人脉资源,是体制内的关系多,还是企业界的亲朋多,前者对从政为官帮助大,后者对创业经商益助多。另外,还要考虑到一点,进入体制内的交际圈、朋友圈与自主择业的会有很大不同,尤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主择业后虽然钱赚得可能多了,但与体制内的人打交道时,可能会产生失衡心理,甚至觉得自己社会地位大不如前,必须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

综上,个人建议转为文职可以首先排除,真想继续献身国防也该在带兵打仗上锐意进取,而非去文职岗位上消磨时光。至于是选择转业安置还是自主择业,就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后再来决定了。总的来说,选择转业安置混得非常好的可能不多,但混得很差的也没有,更别说题主还有副处级工资待遇保底。选择自主择业呢,混得好的非常好,混得差的也非常差,尤其拉长时间来观察,同年离开部队到同个城市安置的人员中,自主择业干部不如转业安置干部混得好是大概率。这几年,笔者参与接访的自主择业干部一年比一年多,不少都是创业失败又不愿给人打工的,只好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上访争取更多待遇上。

部队副团4年转业安置,军队文职和自立择业,该如何选择?

这个要分情况了看了。按照部队目前的待遇,部队副团级别的选择自主择业的话,每个月大致到手能有七八千。那么在这种条件下,怎么选择就看你的意向了。

  1. 自己横下一条心要为人民服务的,想当官的,同时也不愿意去社会上承担就业或者创业风险,同时也不想养老的。那没说的,选择地方转业安置。这一条不管在全国哪里都一样。副团的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阶段,到地方政府也能大展拳脚,说不定比在部队前途更好。

  2. 想创业的。那全国各地也一样,自主择业去。以后前途就靠自己了。

  3. 想算一算经济账再来决定的,那也好办。中西部地区,公务员水平待遇低,选择转业安置,每个月也不过那么几千块钱,还要操心人际关系、前途这些,不如拿了自主择业政策再到社会上随便找个工作。起码你后半辈子不会被饿死。东部地区,比如浙江这样的公务员的待遇好的地方,首选转业安置。因为你拿着自主择业的那份钱在经济发达地区生活实在不值,此外自己还要承担就业和创业风险。

部队副团4年转业安置,军队文职和自立择业,该如何选择?

观点我来说,选择您来做。我是军创刘德雨,感谢您的阅读。

我正营6年,在部队立过1个二等功、2个三等功,2017年选择了自主择业。副团任职4年、6年转业都一样,任职时间和年限对转业意义不大,因为转业安置、自主择业的工资待遇都是按照级别计算,任职年限只算兵龄,任职年限时间长,除了能增加经历和兵龄费,其它意义不是很大。

按照2021年《兵役法》第五十四条之规定:军官退出现役,国家采取退休、转业、复员、逐月领取退役金等方式予以妥善安置。自主择业2021年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这种特殊情况下孕育而生制度,转业军官有一个认识——接受——认可的过程,我记得2002年刚开始有自主政策时,我们团里每年只有1—2个选择自主的,2017年青岛市自主干部数量超过转业干部数量,这说明自主择业深入人心。

关于副团转业安置例子很多,我在部队时和我同年转业的副团大哥,最初想自主择业,后经多方征求意见,选择了安置,现在一个地级市的机关部门工作,薪资不高,事情不少;官职不大,责任不小。我问他转业感悟时,大哥回复四个字:一言难尽!因为接触了很多转业干部,我更懂得转业不易,体制内生活看似光鲜,却有太多隐忧和伤痛,挺大的年纪,整天要么为领导、要么为材料、要么为工作挨批受训、勾心斗角,真是让人觉得生活无味。

我的一个战友在副团任上选择了转改文职,在某部队医院政治处帮助工作,政治处主任比他小好几岁,每天安排一堆工作,我真不知道这哥们是怎么考虑的,副团级转文职,岗位可变,职务不能提升,而且还要工作到退休,就是为了稳定的工资,和联带的军队关系,我感觉如果副团4年还去转改文职,意义真的不大。

选择自主择业不香吗?每月按时发放工资,有能力的自己创业开公司,也可以找份工作,还可以选择陪伴家人孩子做好家庭后盾,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薪资有保障,锻炼好身体,照顾好家庭,也是军旅期间对家人亏欠的一个回报,不是我选择了自主就说自主好!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但是如果还有转业的机会,我还会选择自主择业,感谢您的阅读,欢迎来评论区交流。

部队副团4年转业安置,军队文职和自立择业,该如何选择?

建议转业安置或转非现役文职。理由如下:1.转业安置

受国家政策形势变化,近年各级政府普遍提高了对转业安置的重视程度,总体安置情况还算不错。选择转业安置后获得的保障更为稳妥。如一同事2017年副团职转业至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人大部门,工作压力不大,日常较清闲,据其比较转业前后工资收入,加上年终绩效后回到地方的工资与服役时工资相当;再如,一同学技术8级,2019年转业被安置到中部某省会城市商务局,月基本工资税后4000多,但五险一金按税前的300%缴纳,加上年终绩效,最终年薪折算下来约23万多。因此,现行转业安置政策摇摆不确定情况下,选择转业安置更保险稳妥。

2.非现役文职

非现役文职是转业安置中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国家出台这个政策是在裁军和缓解政府安置压力之间做出的一种折中解决方案。如果非现役文职岗位是院校、科研机构或军代表系统,那可以考虑。毕竟这些单位一般都地处在比较好的城市,工作压力有限,工作环境适应快,且对于子女教育、赡养父母和医疗保障上都有不错的地理条件。如一师兄在某大厂做军代表,按政策要求,只保留总代表等少数几个现役编制,其余人转业安置或选择就地转非现役文职,他及其同事全部选择转改非现役文职,成为军代表系统第一批转非现役文职的“吃螃蟹人”。据其介绍,他们是委派制,可以正常干到退休。但这里的风险是国家是否会将现阶段政策一以贯之执行下去,这个不可预知。今年自主择业政策的摇摆和变化,就让之前自主择业转业的群体产生不安和恐慌。因此,非现役文职是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主要看能去什么单位。

3.自主择业

自主择业实行近二十年,为地方政府安置减轻了巨大安置压力,节省了30万个政府编制岗位,一度成为达到相关标准的转业干部面对安置时的优选项。但今年退役事务部推出的21号文件中折上折作法,与之前政策有极大冲突,引起30万自主择业人的恐慌和不安。因此,家里没矿,自己无专业特长的还是谨慎考虑。如今年转业同学全部选择计划安置;再如,副团职转业基本年龄超过35岁,受职场35岁现象和无技术专长限制,找份合心的工作很难,见很多人去做了保安队长和小区物业管理等工作,除此外的就业门槛很不容易跨过。

我2017年选择自主择业,磕磕绊绊也还没找准发展方向。

部队副团4年转业安置,军队文职和自立择业,该如何选择?

哥们儿!听我一句劝,如果能转业到直辖市,赶紧转业,到地方转成公务员,就算不给科长干,你也享受副处待遇,如果能给个实职科长干就更好了!

军队文职最好不要选,不就是相当于地方的事业编吗!军官有的待遇,军队文职都没有,工资比副团也低,也没有实权,也升不了级。最主要的是,你从军官转成军队文职,就算转业了!军队文职没有转业待遇!前两个月,有朋友问我,军队文职能不能转业到地方,结果人家说军队文职没有转业待遇。到时后悔你都没有招儿!

自主择业有不要选,你当官当习惯了,你受不了那个风浪,受不了那个白眼,光生活规律乱了这一项,你就受不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