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为什么选择北京而不是西安或者其他城市?

之所以首都选择在北京,而不是其他城市,那是因为北京具备其他城市不具备的完美优势。具体优势都有哪些?我简单谈一下我个人的理解。

优势一:地理位置上的优势。

首先北京依山傍水,有太行山为依托,东面又靠近渤海,是天然的风水宝地

另外北京处于华北、东北、西北的关键位置,是连接华北、东北、西北的重要地点。

在这个关键位置,向北可以以山海关为依托,向南就是物产丰富的华北平原,粮草水源供给充足。如此重要的位置,进可攻,退可守,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优势二:历史优势。

自古以来,北京就是很多朝代的都城。北京是有名的五朝古都,在辽、金、元、明、清时期,北京都曾作为都城,另外在春秋战国时期,北京被称为,是当时燕国的都城

说到这儿,很多人会说西安是十三朝古都西周、西汉、新朝、东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武周、大顺等十三个朝代都曾在西安设立都城。对于这一点北京虽然不如西安,但是定都更多的是整体考量,北京虽然在建都数量上不如西安,但综合考虑还是北京更有优势。

在新中国建国前期,首都设置在哪里这个问题十分紧迫,当时的备选城市有很多,比如南京、北京、西安、洛阳、上海、延安、哈尔滨等地都曾作为备选方案。

南京虽然也是六朝古都,经济条件也不错,但历史上定都南京的朝代发展得都不怎么好,而且多是分裂势力,所以当初便将南京首先排除。

上海的话,经济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当时的上海各方势力很多,不易管理。而且上海地处沿海,战略纵深不足,当初海军力量较弱,自然也被排除了。

延安的话,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群众基础相当好,但是毕竟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最终也被排除。

哈尔滨的话,交通便利,又靠近苏联,这是它的优势,但是哈尔滨地理位置太过靠北,不好辐射控制全国,最终也被排除。

洛阳或者开封,虽然也是多朝古都,但是经济条件比较差,最后也被排除掉了。

最后只剩下了北京和西安两地竞争,这两地的确很多地方不分伯仲,但最终之所以放弃西安,主要因为以下原因:

西安的地理位置当然也不错,坐落在版图中央,又有秦岭作为依托,但当时的西安物资供给却并不通畅,关中平原甚至难以养活长安人的基本生活,从外地运粮只能通过漕运到洛阳,再通过陆运到长安,非常不方便。所以在经济层面、人口层面、物资供给方面西安建都的优势并不明显。

另外,西安虽然是多朝古都,但近1000多年并未被设立过首都;再加上西安交通便利程度无法与北京相媲美,最后只能忍痛放弃在西安建都的想法。

而北京呢,最近几个朝代都在此设都,比如元明清三朝,所以北京可以说是首都的首选之地。另外北京交通便利,地理优势明显,而且经历的战乱较少群众基础也不错,也比较靠近经济发达区域,另外从军事国防角度考虑,北京有不错的战略纵深

所以综合考虑,北京是最适合定都的城市!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