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充电,是应该用到电量剩余10%以下充电,还是不管电量多少随时进行充电?
现在智能手机的使用频率很高,每天我们有很多时间都是和智能手机一块度过的,所以手机以及手机上各种配件的使用寿命就成了我们日常比较重视的一点。在手机的各种配件中,手机电池经常会由于我们的不当充放电导致电池寿命变短,就比如问题中提到的这个充电习惯问题。日常智能手机充电,我们究竟是应该在电池剩余10%以下充电,还是不管电量多少随时充电呢?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现在的智能手机电池构造以及原理。手机电池作为给手机持续续航的必要工具,主要有由电芯、外壳和保护电路三部分组成,现在大多数手机电池都使用的是锂电池。电池的正极材料多是钴酸锂,一般智能手机电池设置的标准放电电压为3.7伏,放电截止电压为2.75伏,充电截止电压为4.2伏。
我们之所以纠结这两种充电方式哪种好,主要是因为担心手机电池寿命的问题。而现在通用的手机锂电池寿命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电池的完整充放电次数。现在一般智能手机电池的完整充放电次数都在500次左右,假如我们一天进行一次手机电池的完整充放电,那么大概两年时间左右,手机电池的充电次数就会耗尽,电池也就越来越不耐用了。
所以我们要想尽量延长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就必须严格控制手机的完整充放电次数。那么如何控制呢?具体的原则就是随用随充,每次不要将电量快用尽才充电,每次也不要都把电量充到100%,最好时刻让手机电量时刻保持在30%到95%左右。
这样操作之后,手机电池很难完成一个完整的电池充放电过程,手机电池的完整充放电次数也就不会消耗得那么快,自然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就增加了。所以针对题主的问题,智能手机充电,最好不要等到电池电量低于10%以下再充电,随用随充就可以了,时刻将手机电量保持在30%到95%左右为宜,能尽可能延长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
总的来讲:现在的智能手机锂电池,不同于以往的铅镍电池,充电时随用随充就好,既不要让电量完全耗尽,也不要充电充的过满。除此之外,使用智能手机电池时还要注意,最好不要整晚给手机充电,更不要边充电边玩手机。如果你能做到以上几点,手机电池将会更耐用,使用时间也会更久!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智能手机充电,是应该用到电量剩余10%以下充电,还是不管电量多少随时进行充电?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有时候我在想限制了智能手机的使用寿命究竟是什么?究竟是手机的处理器性能,还是系统卡顿造成的软件运行不流畅等等。不过最终落脚点却回到了电池身上,手机电池作为手机唯一没有性能提升的短板,其使用寿命严重制约了我们使用手机的时间。如何正确地进行手机充放电,延长手机的使用寿命呢?
对于智能机的电池来说,形象的比喻建议多餐少食,并不建议完全使用后进行充电。一起来看看这样建议的具体原因吧!
智能手机锂电池正确的使用方式一、如何进行手机充放电的问题
智能手机现在普遍是使用的是锂电池,锂电池的寿命在完全充放电五百次左右。如果想要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只有在完全充放电次数上做文章。例如题目中所说的10%的时候再进行充电,那么则算作完成一次完全的充放电过程,正确的建议是增加充电频次,尽量降低完全充放电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手机电池的老化速度。
二、关于手机第一次是否需要充满电的问题
对于新购买的手机,流传着第一次需要将电量完全充满在使用的观点。这仅仅是对于老式的铅蓄、镍铬电池而言,第一次使用需要将电池进行激活。现在使用的锂电池完全无需担心激活的问题,并不需要充满电后再使用。
三、关于手机充电时是否能够游戏的问题
很多手机厂商在手机宣传时加入了边充电边游戏的概念,其实并不建议这么做。手机游戏和充电均会造成机身温度的提升,锂电池最佳的充电温度在16°至22°之间,超过这一温度将会降低手机的充电销量。
四、关于手机通宵充电会产生的问题
很多用户喜欢通宵充电,这里同样并不建议。并不是因为充电会对电池造成的影响问题,手机有过充保护,一旦电量充满便会断开连接。主要是从安全性的角度进行考虑,一旦手机出现充电问题,无人看守将会十分危险。同时,有更换手机电池的用户,建议尽量到厂家售后更换原厂电源。现在发生的手机爆炸事件,多数与三方电池有关。
如何延长智能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您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智能手机充电,是应该用到电量剩余10%以下充电,还是不管电量多少随时进行充电?
大家在使用智能手机的时候,尽量不要等电量消耗一空,手机自动关机后再给它充电。一般情况下当手机提示电量低的时候,就应该充电了。平时50%左右的时候充电会比较好。
因为锂离子聚合物最怕就是“过放”,当电量过低的时候,电池内部电压降低,电池负极的材料会出现脱落,当过放的情况较多或者电池空置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电池的负极出现永久性的损坏,这个时候电池就充不进去电了。
所以现在智能手机都有“过放保护”,一般电量到2%以下时就会自动关机来保护电池。当电量过低时,按下电源开关就会有一个“LOW POWER”的提示,只有等插上充电器,电池冲进去一定电量之后才会开机。
但是电池本身就有一定的自放电,所以当手机没电自动关机后如果长时间不给它充电,电池剩余的那一点点电量就会逐渐消耗一空,这个时候电池的寿命就会大受影响。
所以平时最好尽量让手机始终保持电量充足的状态,以免手机电量过低自动关机了,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充电的地方,造成电池受到损伤。
那么为什么要在电量50%左右的时候充电呢?这是因为现在国产智能手机都有快充功能,当电池电量过低的时候,充电功率会很高。大功率充电会加速电池内部锂离子的运动。这样一来虽然会让电池很快充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电池的寿命。
而一般国产手机的充电功率都是前高后低,当电池电量较少的时候充电功率高,当电池电量较多的时候充电功率较低。一般支持快充的手机前50%的电量充电速度很快,充电功率较高。所以如果在电池电量还剩50%的时候充电,就不会触发高功率的快充模式,从一开始就用比较低的功率给手机充电,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
另外如果平时有条件的话,可以将充电器一直插在手机上。因为当电池充满之后,手机内部的保护芯片就会断开电池与充电器的连接。这个时候电池处于休眠状态,手机本身以充电器供电。此时只要不进行玩游戏、看视频等耗电操作,只是上上网、刷刷头条什么的,手机电池是不会参与到供电的。电池不放电,使用寿命自然也会相应的延长。
智能手机充电,是应该用到电量剩余10%以下充电,还是不管电量多少随时进行充电?
嘿嘿,不请自来[玫瑰][玫瑰][玫瑰]
智能手机充电,是应该用到电量剩余10%以下充电,还是不管电量多少随时进行充电呢?来听听我的说法吧
假设我们将电池用到10%以下的时候再进行充电!这个过程我们将它算作完成一次完整的充放电,再将一次完整的充放电过程算作一次寿命。据我所知一块手机的电池寿命大概在500次左右,那么每完成一次寿命周期后,电池的原始容量就会下降,因此会出现我们的手机续航能力越来越差的情况。所以这个方法偶尔一次还行,一直循环往复的话并不可取,我建议应该增加充电频次,尽量降低完全充放电的次数,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手机电池的老化速度。
所以我选择不管电量多少随时充电这一做法,而这也是我一直的坚持,我们现在大部分使用的手机电池都是锂电池,而锂电池是有化学活性的,给电池充电好比我们人类吃三餐,一日三餐能保证我们的生活所需,而如果一天一餐的话,我们可能会受不了吧。所以增加电池充电频数,让我们的电池“活”的久一点吧。也提醒那些在为生活努力的人们,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按时吃饭,毕竟凭有一艘好船才能乘风破浪[加油]接下来是一个比较硬的转折[捂脸]所以我认为手机随时充电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个人意见,不喜勿喷[玫瑰][玫瑰][玫瑰])
智能手机充电,是应该用到电量剩余10%以下充电,还是不管电量多少随时进行充电?
智能手机充电,是应该用到电量剩余10%以下充电,还是不管电量多少随时进行充电?
科技人才能把智能手机的电量设计在1%~100%之间,这电池就不管你把电量用到什么程度,哪怕自动关机也不会报损手机,人们为了能延长电池寿命就总结出如下经验:
1⃣️手机电池怕高温,因为高温会使锂离子活动加快而产生高热的,这避免高温的措施只有让电量用到30%以上充电,就不会出现过低电量充电时的高温。
2⃣️人们都知道锂电充电时,有恒流恒压和涓流,电池发热最大的就是80%以前的恒流,当电量渐满进入恒压充电时电池温度也逐渐下降到没有温度,所以恒压和涓流充电是对电池没有一点伤害的。我都是100%后边充边用,有时忙了扔下手机插着不拔就是一夜或一整天,反正它有保护板会充到自动平衡就不入电了,我也专门测量过,截止充电时电流为零,这时手机、电池及充电器都是冷的。
3⃣️对于使用智能手机,工作忙时不要太过份计较它的电量高低,但有闲空时能尽量不等关机或红线警示才充电,电量达80%向上最有利于电池,因为恒压涓流是电池的最佳充电阶段,保护板设有电压瓶颈上限,能显示100%电量时自动截止,任你充也不会出现过压状态。那种电池鼓包和出事故的多在低电量边充边玩的。
个人经验:只有充足电量才能使手机多耐用几个小时不掉电,甚至你的手机从早上用到晚上还剩电量50%,晚上再充到100%,你总结一下,这电量供你用一天,晚上充电又避开了电池高温发热,这有什么不妥之处?难道每次充电都让它发热才会使电池耐用,延长寿命?脑筋急转弯,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谢谢你的阅读🙏!
智能手机充电,是应该用到电量剩余10%以下充电,还是不管电量多少随时进行充电?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不断发展,生活中需要用到手机的场景也越来越多从手机支付、看视频到地图导航等等,吃饭、出行都需要手机,离开了手机似乎就失去了灵魂。根据部分机构统计,目前我国全国人民的日均使用手机时间达超过两个小时,而部分群体平均使用时间甚至超过5个小时。
上图数据来源于某统计机构
如此频繁的手机使用对手机电量的要求自然也就越来越高了,手机一天一充甚至是一天两充才能满足我们日常的需求,那么如何保障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什么样的充电方式才是健康的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什么样的充电方式能够延长电池的寿命不同的人对手机充电有不同的充电习惯,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等手机用的快没电了的时候开始充电,然后再将手机充满,另一种是随时用,随时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属于第一种,因为一般在手机使用一天后,晚上就开始对低电量的手机开始充电,直至充到第二天早上。实际上这种充电方式对手机电池寿命是有一定影响的,最好的做法还是随用随充。因为电池电量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电池的循环周期。
电池循环周期
忽略人为因素的影响,电池是也是存在一定的循环寿命的,电池寿命一般使用循环周期来表示,一个循环周期并不仅仅表示我们把电池电量从100%用到0%,还可以定义为我们使用了一个电池容量的电,举个例子,例如我们将电池从80%用到20%,那么我们就用了60%的电,当我们将手机充满电,这时我们将电池从100%用到60%时,即又用了40%,加上原来的60%就相当于用了一个电池容量,这个时候我们就使用了一个循环周期。
一般来说,目前手机的电池正常循环周期在600-800次左右。
手机电池需要避免深度充放电电池电量过低或者过高,都容易减少电池的寿命,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压其实也是在不断变化的,过充和过放会影响到电池中电极材料的结构,电极结构的这种变化将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害。为了防止电池的过放和过充,手机中都具有电池保护装置。当我们的手机电池电压过低时,手机则会自动关机,以保护电池。实际上手机低电量关机时,电池还是具有一定电量的,只是人们在手机中人为的对低电量进行了界定,用以保护电池。而当电池电压过过高时,手机也会开启过充保护。虽然说手机的自带保护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电池的正常使用,但实际上电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电池的健康。最好的做法是让电池的电量能够保持在30%-80%之间,在这之间可以随时充放电。
对于锂电池的寿命问题也有团队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电池电量能够维持在80%左右时,电池的寿命也能够得到有限的延长。因此,手机电池的完全充放电都不利于电池的健康,而对电池随时进行充电,将电量维持在30%-80%区间更有利于电池的健康。
总结想要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最好不要将手机电量用的过低再充电,也不要长时间维持在高电量区间,处于中间区域是电池的最佳工作状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电池的健康。但手机电池毕竟是属于消耗品,无论怎样都会逐渐发生损耗,一般在电池的实际容量低于出厂容量的80%时,续航能力将会严重下降,这个就可以考虑更换电池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