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巴巴上批发货物拿到集市上去摆摊行得通吗?

个人觉得从阿里巴巴进货然后摆地摊进行售卖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不过在操作之前一定要有一个详尽的计划,不能说自己头脑一热要摆摊,然后立马去阿里巴巴平台里进货,看到哪个好就进哪个。如果这样漫无目的的胡乱操作,自然赔本也是常有的事。

那如果真的想通过阿里巴巴进货摆地摊赚钱,怎样才能避免被坑并且快速赚到钱呢?个人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一:首先是货物的选择。

如果自己有从阿里巴巴进货摆地摊的打算,一定要想好自己到底要卖什么东西。是卖生活用品,还是儿童玩具,还是男女服装?想好之后就可以有目的性的寻找合适自己的货源。

很多人摆地摊总以为货物类型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要卖玩具就只卖玩具,卖衣服就只卖衣服。东西品类多的话,一定程度上是会吸引顾客,但如果卖的东西比较杂,总给人一种不专业的感觉,就跟做自媒体一样,摆地摊也要讲究领域垂直。

注意二:平台商家的选择。

确定了卖什么之后,就可以在阿里巴巴搜索相关物品,通过销量,价格,成交量进行筛选,找到合适物品后可点进商家店铺进一步查看。

如果确定了几个卖家的商品还不错,也不要急于下单,还要看一下商家的资质。因为阿里巴巴上除了有各大源头厂家,也不乏有一些经销商在上面开店冒充厂家,所以大家要注意区分卖家是真正厂家还是经销商。一些常用的区分方法如下:

1、进入店铺后,点击店铺名称可显示卖家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多少可了解卖家的资质以及实力。从显示信息我们可以看出,卖家是否有深度验厂标志,开店年限,保证金缴纳了多少,交易勋章级别,是否加入诚信通等信息。显示信息越多,各种等级越高,卖家资质越好。

2、再和卖家后续沟通中还可向对方询问是否可以开增值税发票,有这个开票能力,很大程度上说明卖家是厂家或者是比较大的经销商。

3、看卖家店铺名字的认证情况,也能看出一些端倪。如果名字是什么店铺,经销商的可能性更大些。一般厂家认证名都是某某厂。

经过区分之后,选择资质较好的店铺,并与其沟通,询问其进货优惠,退换货规则等。双方达成一致后便可下单进货。不过对于服装类物品,由于容易出现样式,质量等实际情况与图片有差距,所以最好进衣服的时候,能和商家协商好发几件样品过来,我们先看看样品成色怎么样。

注意三:摆摊地点的选择。

进好的货物回来之后,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摆摊地点的选择。大多数地摊货都是薄利多销,所以大多数时候,地摊地点最好选择在城乡结合部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人相对网购较少,我们更容易通过信息差达成成交。一个好的摆摊位置,可以帮你带来更多顾客,卖出更多商品。

注意四:灵活的经营模式。

如果一切准备就绪,东西却卖的不怎么好,要尝试寻找问题,增加一些促销手段。比如如果自己卖的是玩具,没人买的时候如果看到有小孩儿过来可主动让其试玩,通过试玩,增加了人气,再有小孩过来,看到好玩的话肯定也会过来玩,玩着玩着,玩具不就卖出去了吗?总之头脑一定要灵活,不要摆几天生意不好就放弃,要多找找原因,多想想办法,以后生意自然会越来越好!

只要大家在阿里巴巴进货时注意以上细节,阿里巴巴进货赚钱完全有其可行性,进货摆地摊赚钱自然也就不是难事!

问题引申:如果你要摆地摊,会去哪里进货呢?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从阿里巴巴上批发货物拿到集市上去摆摊行得通吗?

这种生意我早就做过,实话告诉你,看上去行得通,实则行不通,根本不赚钱。

我拿我的亲身经历来说事,看完你就明白了。

我以前也是看阿里巴巴上面卖货便宜,所以我就想着大批量进货,这样拿货价就更低,我拿回来麦岂不是能赚大钱?

说干就干。我看中了阿里巴巴上一家生产老人穿的棉鞋产品,当时正是冬季,我觉得市场需求量大,买回来就算每双赚10元钱,我一次性进货10000双也能一次至少赚10万。

当时那家工厂在图片详情页上说的很清楚,如果进货达到10000双鞋子,每双鞋子的进货价只要6元钱,而如果进货2~20双鞋子,则每双的进货价是20元,进货21~10000双鞋子则是每双价格15元,进货10000双以上就只要6元每双。我想赚大钱,所以一次性进货10000双。

就这样,我一次性下单了10000双鞋子,结果发现还要出快递费,经过商讨之后,我一次性又额外支付了5200多元的物流费,最终一共支付了65200多元钱款。

等我付款以后,那个商家跟我说没有那么多的货,就跟我协商说要么把其他的款式鞋子给我发一些抵冲我预定的那款,要么就让我等一等,他们加紧生产,先发一部分货给我。我当时就想着多拿几个款式的鞋子也行,然后就另外选了一些款式,发给厂家,让他们按照我选的款式数量发货。

就这样,我等了一个周左右,我们县上的物流公司给我打来电话,说有一车的货,让我去取。如果想要送货上门,还需要另外加运费,我一想一车的货,我根本没法去取,然后就让他们直接送到我家,就这样我又额外支付了800元的运送费。

当一车货送到家之后,司机连同我家人都在卸货,整整卸了三个多小时的货,家里4间房全部堆满,剩下的就全部堆到院子里和屋檐下。下午就赶忙去广告店制作了一条大横幅,上面打着“厂价直销,每双鞋子29元”。就在家门口卖,因为我家住在国道边,人来人往比较多,所以这也是一个销售的方法。于是我吩咐老妈守在屋里卖鞋,我跟她交代了,只要不低于15元,都可以卖。

接着我、我老爸、我老弟、我媳妇四个人分别装了4车鞋子,打算去我们的县上、镇上、邻镇去卖。

一开始的时候,由于我们量大价优,确实卖了几天好价钱,3天的时间,我们卖出了1000多双鞋子,15元一双在卖,20元一双也在卖,25元、29元都在卖,反正只要不低于15元一双,顾客还价我们就卖。

可是卖了3天后,行情急转直下,就很少有人买了,而且大家还价的特别厉害,基本只给15到18元的价格,再想卖20元以上就很难了,更为关键的事,买的人少了,结果从第四天起,我们四个人跑四个地方摆摊,每天一共才卖出去不到10双鞋子,连邮费钱都不够。

更气人的是,我们那城管还管的严,小地方竟然还天天有城管巡逻,不允许我们摆摊,看见了就用高音喇叭喊我们赶紧走,不然就没收我们的货。没办法我们只好东躲西藏,跟城管打游击。就这样卖到过年边上,我们都疲惫不堪。

趁着过年休息的时候,我清点了一下库存,天啦,还有8700多双鞋子没有卖出去,望着整栋屋里都是鞋子,我真的非常难过,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进那么多的货。

而且说句良心话,阿里巴巴上的进货真的是次品太多了,我在卖货的过程中发现了好多鞋子都有问题,有烂的破洞的,有没有缝制好的,有鞋版不对的,有颜色老旧的,有脏污的,反正各种产品质量问题都有。我跟厂家反馈,他们竟然说这个质量问题很正常,10000双鞋子,难免有一些次品,让我低价卖出去就可以了。丝毫没有一点歉意,不仅如此,我还发现有些箱子里面鞋子的数量不对,总是少那么几双,有的盒子里面竟然是空的。反正问题特别多,把我气坏了。所以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在阿里巴巴上面进货了,商家的套路太多了。

到现在为止,我家屋里还存了4间房子的货,退又没法退,卖又卖不出去,我自己看着都烦,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了,然后让老爸老妈没事了在屋里卖。

现在我想跟你说点干货:

首先,阿里巴巴上进货一次性千万不要进太多。

其次,拿到货之后一定要及时清点数量,查看品质,因为商家总会在货品里面搭一些次品给你。发现了就要及时联系退货,不然你根本卖不出去的。

再次,发现头一次参杂有次品的话,就不要跟商家有第二次合作,因为第二次会有更多的次品,我已经吃过很多次这种亏了。

最后,尽量不要做这种生意,因为集市上的消费者都是冲着吃喝去消费的,穿用方面的工业品需求量不大,也根本卖不上价,更不可能走量,所以想要在集市上摆摊挣钱很难很难。

总之,你从阿里巴巴上拿货到集市上摆摊卖是赚不到钱的,根本没法坚持下去,我劝你不要做这个生意。

从阿里巴巴上批发货物拿到集市上去摆摊行得通吗?

说下我的地摊经历:去年七夕前一天在省城开会,没事到小商品转,看到批发孔明灯的,50个以上5元一个,100个以上4元一个,150个以上3.5元。我想起去年和前女友在河滨公园买一个都要15元,就动起了脑筋,一个进价3.5,卖15,一个净赚11.5,城区100万人,年轻人占1/3,就是30万人,七夕到外面游玩的占一半,就是15万人,假如每碰到五个人有一个买灯的,我那天就能卖出去3万个,利润33万。但又想到不能太贪,就少赚点,3000就行。就进了300个,按3.2一个进的。到了第二天晚上,天还没黑,我就叫上发小一起到了河滨公园,他拿100,我拿200,我自己先放了一个,然后让发小也先放引围观,当发现说15元以后,人家就不要了,果断调到10元,虽然路过的络绎不绝,仍然没人买,从六点一直到23点,我俩从10元降到8元,降到6元,买者寥寥无几,我卖了10个,他卖了6个。我俩自己放了6个。最后算账,两人合计卖了124元。吃夜市花了86,净落38元。我都懒得算赚多少。剩下200多个现在还在车库扔着。真是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操蛋。千万别盲目自信啊

从阿里巴巴上批发货物拿到集市上去摆摊行得通吗?

分享下我的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我摆摊到现在十多年了,干过饰品,服装,蔬菜,菜板等等不下几十种。如果是阿里上拿货,建议你服装鞋子之类的千万别拿,这个坑不是一般的大,特别打着库存尾货,便宜到你不敢信的更不要拿,拿回来你就做一件事就可以了,哭!

如果是百货之类的,可以拿,但建议你先发样品,多对比,看商家销量信用度。另外不建议你绕过平台交易。现在阿里上有的商家在阿里上不下单,让你通过第三方平台交款,这样你一点保障都没有。碰上这种卖家宁可不做。

现在摆摊环境不好,城管管的死,好多市场不让摆。而且也别信摆摊就比开店开支小。象我们摆摊,一台车,每个月油钱最少一千,加上保险保养修车,过跑费那一年就要最少两万了。摆摊收摊位费,我这边正常二十一次,象广东那边是最少百起步,多的是几百上千。那我摊位费一年就要六七千了。加上有时候还在外面住小旅馆,三十一天,这两开销又要最少一万五了。加起来一年少少就要35000块钱,一天平均是一百一天。吃喝咱就不算,必竟这开支不能列入到摆摊支出,摆不摆饭是要吃的。正常乡下租个门面也就一年两万左右,加上水电两万五。是不是不比开店少。

说到生意不稳定,就是开店也不稳定。不过摆摊说实话,比开店压力小,自由。你让我开个店我死的心都有。店面一开到关你就在那呆着了。摆摊我就上午六点出门,中午十二点左右回来,下午晚上休息。不愿出去就休息一天,休息就不亏一分钱,玩着也没压力。一般的话,淡季一个月五六千,旺季下半年一万多好赚。反正我一个人,一年赚的不多也就是在六七万吧。当然做的好的肯定往上走。我属于吃不饱饿不死那种。

最后不管做什么生意,头脑第一,你聪明,做任何生意都赚钱。

有喜欢做点小生意的朋友可以关注下我,与你一起分享下我的经验。

从阿里巴巴上批发货物拿到集市上去摆摊行得通吗?

15年的时候我干过这事,那时候夏天,有夜市一条街,里面摆摊的人很多,有卖鞋子的,有卖衣服的,有卖盆栽的,当时下班后也没什么事干,就琢磨着干点副业,挣点零花钱。所以 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就知道现在从阿里巴巴拿货摆摊能不能行的通了。

我那时候加了一个群,群里有很多卖衣服的微商,大家都在发圈,我当时随便挑了一些不错的图片,就复制黏贴到阿里巴巴上面去挑,果然都是有同款的,价格会便宜个20%左右,当时很高兴,感觉找到了价差,拿货回来自己摆摊肯定赚钱。

阿里巴巴联系卖家,但是人家都是批量走货,同款同号至少3件起批,但看看3件的价格也基本便宜不了多少,老板说一次性拿货2000件,可以打个9折。算27元一件,当时觉得这1折按50元一件,也有个5元了。

所以一次性从他的厂里订了2000件衣服,分了大概10个款和分别的大小号。

就这样总共花了54000,邮费还是到付的。

衣服到了,我又去买了一些衣架,和出摊的推车,就开始正式摆摊了。

等真正开始摆摊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我选的衣服虽然注重了质量品质,但是价格高,地摊货,人家根本不认。

隔壁喇叭吆喝着10元一件,20元一件,我这边成本都要27,实在没办法,来一个人拉着让人家摸摸布料,看看手感。

也有一些识货大方的,愿意花个50买,但大部分都拼命砍价,最后自己原则性也不强,只想赶紧出完,有的30也卖了。

没想到这种也出篓子了,最后,还有两个客户找回来,说为啥别人买的30,她50 ,没办法只能退钱。

当时记得很清楚,第一天,买了10件,挣了200多,第二天,10件,100多,然后每天不稳定,加上城管经常来查,再后来生意也淡了很多,每天几十的也有。

结果还剩了一两万的库存,折腾挣的利润,也刚刚够着库存。等于白折腾了一场。

关于现在如果你还想干这个摆摊生意,从阿里上进货,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调查要做好

看看你要摆摊的地段客户群体,消费能力,周围竞品的价位,建议至少摸底一周时间左右,否则你根本不清楚市场定位是什么

第二:不要一次性进太多货

和厂家谈判,以代卖形式,其实哪怕单价高一点点,都不要一次性把货屯过来,这种发过来的货,你再去沟通退货和换货是几乎不可能的。

第三:不是生活所迫,就尽量别干这个

说实话,现在集市上真正能挣钱的还是那些小吃啦,烧烤啦,一些衣服,鞋子之类的,很多人都从网上,店里去买,毕竟还能退货换货。而且集市上摆摊,根本卖不上价格,你进那种很便宜的来卖,差价也赚不到多少。贵的也不符合集市摆摊的定位。

从阿里巴巴上批发货物拿到集市上去摆摊行得通吗?

行不通!

朋友,我可以告诉你,你这个想法大多数人都能想得到,而且现在摆地摊的一些商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这么做,但是结果非常的大跌眼镜!

之前有一个朋友就是想这么做不过他不是从淘宝批发东西去卖的,是去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一部分玩具,玩具还好因为小孩子还能吸引到批发的成本大概是3块钱左右,批发了200个,朋友拿去卖6块钱一个,同样选择了地摊经济的热门摊位是一个人民广场每天来这里玩的小朋友非常多。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小朋友来这里看玩具的,但是真正购买的并没有多少,一个是同行竞争压力比较大,地摊上卖各种各样的东西都不是少数,其次地摊卖货大多数家长也知道是咋回事,能吸引小朋友过来看看,但是买不买都是家长决定的。就这样朋友几乎天天晚上出摊,买了一个多月后面也降价到了5块钱一个玩具才卖了80多个左右,还没有完全赚回成本朋友就放弃了!

因为竞争太强,其次确实也是比较累的,还不如去做一些别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