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专科期间碌碌无为的学生,最后都去了哪里?发展得怎么样?

大部分人对专科生存在偏见,专科生真的没有本科生发展潜力大吗?每年那么多的专科毕业生最后都去了哪里?发展的怎么样?

据数据统计,2019年高校毕业生总共有834万人,这其中本专科毕业生比例大致呈1:1,也就是说2019年也有400多万大专毕业生。这么多大专生,最后都去哪里工作了呢?发展如何?这都是很多人十分关心的问题。

这些大专生,大多是由于高中时未能好好学习,导致在高考时考试失利,最后由于分数原因,也只能去一些大专类院校。

而且很多大专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高考失利而奋发努力,反而有相当多的大专生在校期间不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整天通过一些吃喝玩乐的方式沉迷自己。很多大专生三年毕业后,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没有精进多少,游戏等级和体重倒是涨了不少。虽然这么说有些调侃,但这的确是很多大专生的现状。

专业知识没学精,学历又不如本科,自然多数人的就业状况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大多数工科类大专生都会去电子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做个技术员啥的;对于一些文科类大专生,很多人选择文员;对于一些口才不错的,也有大专生选择销售类工作。

这些工作不是说不好,只要坚持下去用心做,也会有不错的发展。但是只要这些大专生用点心,多些上进心和学习精神,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些更适合自己或者待遇更好的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弥补自己之前高考的失利。

如果你是一名大专生,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

1、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很多大专生觉得自己上了个大专以后就没希望了,于是大专三年选择破罐子破摔,其实这是不对的。如果以后想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你就必须深耕你的专业知识,做到有一技之长,专科很多专业知识就业性很强,不像本科知识那么宽泛,这也是大专生的一个优势,一定要好好把握。当你松懈的时候,你就想想未来要和多少本科生竞争!

2、通过专升本提升自己。

一次小小的高考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通过之后努力,参加相应的专升本考试,你也可以有本科学习机会。如果之后想有更好的职业发展,毕业后不着急就业,继续专升本深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摆脱心理包袱。

很多大专生毕业后会给自己贴上一个“大专生”的标签,总觉得自己竞争不过别人,即使有符合自己的不错的就业机会,很多大专生都不敢去投简历,很多人觉得投了也白投,自己竞争不过别人。如果你有这种心理,一定要努力克服,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真正有用的还是你的工作能力。如果你发现一份招聘条件符合你要求的工作,同时你又觉得适合你,不要想太多,大胆去投就好,说不定这份工作就是为你准备的。

4、进行自主创业。

只要自己有能力,有技术,肯吃苦,如果觉得找的工作都不适合自己,你也可以大胆尝试自主创业。从创业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人都可以创业,没有什么学历限制,也并非学历高的创业就一定能成功。而且很多地方也有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加上你的聪明头脑,或许通过自主创业,你也可以有不错的发展。但既然是创业,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也要有面对挫折的勇气。

总而言之,专科生要想做到以上四点,或者想有更好地职业发展,离不开两点:一是不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而是肯吃苦,不怕挫折,不要自卑,遇到问题就退缩。要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你也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问题引申:如果你是一名刚毕业的大专生,你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联系删除!

那些专科期间碌碌无为的学生,最后都去了哪里?发展得怎么样?

有些碌碌无为的大专生挺可怜的,不踏实工作还啃老!

我的同学,有一部分是专科毕业的。看到了他们的经历,有时候觉得挺惋惜的。他们大部分都留在了上学的城市,其余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一份鸡肋的工作,在城市里边安家落户,被生活压得苟延残喘。再也没有机会谈梦想,背井离乡也没有能力照顾好父母。

这不光是专科学生,也是很多本科学生面临的一个情境…甚至有很多碌碌无为的专科学生,毕业之后回家啃老…

我所在的学校属于专科学校,我带的学生们,毕业之后差别很大,有时候挺替他们着急的。主要原因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科学历受限,找好工作较难。

现在社会还是一个看学历的时代,高校扩招严重,本科生找工作都很难,更别说普通的专科了。很多碌碌无为的同学,还是凭着专科的学历去找工作,很难找到好的工作。

大部分专科生毕业之后,都留在了上学城市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进了中小企业,到一个普通的岗位上。企业经营不好或者是社会环境不好,还时常发不下工资来。

我的一个专科同学,回到了家乡所在城市,进了一个小的施工企业,那些年赶上了房地产市场衰落,半年没有发工资,正好赶上结完婚,刚有了孩子。只能靠家乡父母的资助或跟同学借钱,一个大男人真的被生活难为住了。

也有同学进了大企业,但是进大企业之后,专科生和本科生区别对待,分流到不同的岗位上,发展途径也不同。

我有的专科同学进了央企,但是,岗位是专门为专科特设的岗位,工资薪酬待遇都比本科进入的同学低。

现在很多专科大学,连技校都不如,在学校期间根本学不到技术。毕业之后需要去企业实习学习,自己都无法创业。

二、读专科碌碌无为,浪费了青春。

读专科碌碌无为的同学,很被学校教育改造。有的到毕业的时候,还是操着家乡的一口土话。

上大学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念。但是这帮碌碌无为的专科学生,根本不去改造自己。仍然保持着一些小农思想,或者小市民思想。

我认识一对专科的男女朋友,这个女的还上进,除了学习之外还去干兼职,参与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我记得那时候他就开始去商场发传单了,后来干的比较好,又跟老板比较熟,就做起了中间人,给老板们介绍发传单的学生,每个学生收服务费5元。毕业之后,这个女生工作没几年就开始创业了。

但是,她的男朋友却整天在睡觉玩游戏,过着一个很堕落普通的专科生的生活,也瞧不起那些发传单,也低不下身子去干那些活儿。那时候家里给的生活费也不高,俩人出去玩都没钱,都靠这个女孩做兼职来补贴。最后两个人价值观念不同,只能无奈的分手了。最后这个男的也没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回到了老家啃老了。

三、做底层工作,离职跳槽率较高。

很多专科学生,毕业之后找到一个底层工作,但是眼高手低,不愿意踏实地坚持下去,耐不住平静和寂寞,干了不到一年就离职了。大部分都坚持不到两年。没有一个持续的经验积累过程,都在同一个程度上跳槽离职。

一份有职业规划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耐下性子来,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干下来,干上几年之后,就可以升职加薪评职称。但是很多专科学生不愿意坚持,受外界的干扰太多了,喜欢是挣“快钱”,比如说去干物业,做房地产销售。看起来当时很挣钱光鲜亮丽的,但是职业没有前途!

人到中年的时候,就会面临的工作危机。这时候那些从基层一步一步干起,走职业规划路线的同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但是,会有一部分创业的,发展的不错。选择了创业,就不会受到学历对找工作的影响。只要找准了方向,就能激发出创业的活力。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那个女孩,毕业后工作了几年就开始自己成立公司,做消防门的安装招收,我见到他的时候已经开上奥迪a4l,并自己在城市里买上房了。还有同学干起了装修公司,一年能挣个上百万,回学校要拉着老师我一起干。

专科生创业,既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又不受到学历价值的影响,沉没成本比较低,破釜沉舟容易出成绩。

那些专科期间碌碌无为的学生,最后都去了哪里?发展得怎么样?

你在说我吗?大学碌碌为为,还被辅导员讨厌,甚至连挂三科,险些被退学。

但是通过努力,却也实现人生逆袭了,从一线员工成为高管。

专科生真的没有本科生发展潜力大?

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的说是。

从两个群体来看,专科生肯定不如本科——这是现实,无法改变的现实。

如果本科不如专科,就不会有这种划分。

但是从个体来讲,且不说专科,小学生都能逆袭,关键在于什么?学习!

人生是一场长跑,有人在前半段跑的快,拿到证书后,躺在路边休息;有人在后半段奋勇直追,甚至超过大多数人!

核心有且只有一点学习,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比潜力,而是比实力。

不管本科也好,小学也罢。这是一个讲究实力的社会,实力决定一切。

大部分专科生去哪了?

大部分专科生和本科生一样都去了各个公司,唯一不同的是,大部分专科生去了小公司和一般企业;而大部分本科生去了规模稍大的公司,更好的企业。

至于前途如何,不在于学历,在于自己。

我身边有高中毕业大牛,最后做了浙江大学特聘讲师;也成绩很棒的本科生,毕业后做文员至今。

路是自己走的,后果源于每个 当下的过程,之所以成为专科生是过往的选择造成的结果;未来是好是坏,也靠自己,选择怎么过。

那些专科期间碌碌无为的学生,最后都去了哪里?发展得怎么样?

我现在就是专科的,唉,跟楼主说的一模一样,什么都不想说,初中的时候练体育的,考高中时考了我们县里最好的一所高中的体育,这所高中有着九十几年的历史,每年高考高三三千多人,两千多能考上本科、我们体育艺术生在这个学校就是渣,由于学习氛围的影响吧,文化课成绩都能过线,但在参加体考前一个星期,被铅球砸了脚,结果可想而知了,高考之后当然是过线了,体考文化课和体育成绩都要过线,有一个不过线都考不上,高考要之后家人老师都让复读一年、但当时怕别人笑话,也心死了,就远走高飞,现在自己感觉自己真是个笑话,报了山东的一所专科,第一天走进哪所学校的门之后、我就后悔了,学生素质低下,校园环境也不错、学校只想着怎么宰你,学校什么氛围,只要是个人都可以想象到有多差,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我复习专升本,争取考个本科学校,不留遗憾,每天起早贪黑的复习,但愿明年能考上。

在此提醒以后要参加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好好学习,哪怕复读一年,也不要用三年时间能决定的事,去花五年时间来还!

那些专科期间碌碌无为的学生,最后都去了哪里?发展得怎么样?

其实题主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本身就是专科生的偏见。

每年高考结束之后,在高三毕业生的朋友圈中,总会刷爆一句话。

就是什么。

清华北大是卧铺,普通本科是硬座,专科是站票。

这句话显然是不对的。

因为清华北大这种级别的985名校,所能接触到的人脉、资源,远不是普通学校能够比拟的。

但一般本科,说实话,真的未必能和专科生拉开多大的差距。

甚至,还不如专科生。

我给大家讲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就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

我一个哥们。

初高中同学,现在也玩得很好。

高考那会,他考了400多分,虽然过了本身二本线,但报志愿失误,最终去了省内某铁道学院,专科,专业与动车相关。

我虽然分没有他高,但由于艺术生的缘故,去了本省一个普通师范类二本大学。

如果说刚上学那会儿,我心中没有一点小优越感,那是扯淡。

因为当时我也秉持着这种传统的观念,以为上了本科就比专科强多少。

去年四月份,他就参加工作了,被招到沈阳某站动车所,上一个夜班,休息两天一宿。

我今年夏天才毕业。

他去年工作一年,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到手五千左右。

今年转正,月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到手九千。

现在他已经在沈阳买了个九十平的房子,女朋友也很漂亮,工作也不用朝九晚五,一个月有20天都在休息,户口也从家乡四线小城市迁到了沈阳,简直就是人生赢家。

而我呢。

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工作也没有着落,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很迷茫。

如果不是我通过自媒体和网络小说还能挣钱,那我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碌碌无为的二本大学生,在他面前,我有任何的优势可言吗?

所以专科生,未必就会和碌碌无为划上等号。

就我个人分析。

专科生的起点低,所以他们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所学专业的针对性也就更强,往往更容易在某一个领域做出成绩。

而本科生一般都是综合类大学,专业的综合类也比较强,说白了就是啥都学,但啥也不精。

就拿我本人来说。

我的专业是广播电视编导。

但是纵观这四年,我们学了导演、配音、编剧、摄影、表演、服装搭配、广告、ps、pr、ae、Maya,往往一个老师要教三四个学科。往好了说是让学生都有涉猎,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门类去深究,但实际上老师都不怎么会,学生又怎么去深究。

而这里就体现出好的本科与一般本科的区别了。

就艺术类而言,不要中戏、北电这种学校了,就算是艺术类院校的三本,吉林动画,四川传媒,那也知道把这些专业细化,而不是一股脑倒给学生了。

所以普通本科的学生,未必就比专科生好到哪去。

我身边还有一个例子。

那就是我室友的女朋友。

这个女生学习一般,为了能和男朋友上同一个学校,就选择了我们学校的专科数学。

现在人家通过专升本考进了本校的数学本科,据说人家以后还要考研。

这或许也是专科社的一个出路。

所以专科生现在一般分为四大类。

第一种,就是最励志的,那就是往上考。

第二种,就是像我发小一样,专业技能比较好,被专业单位招走,生活非常滋润。

第三种,家里有钱有关系,或者有特殊门路,人家不用学习。

第四种,就是真不学习的,日后也就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

我是@盗帅夜留香YE,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话题。

那些专科期间碌碌无为的学生,最后都去了哪里?发展得怎么样?

坐标苏州, 我大学一个朋友大专学历,学的是护士,17年毕业,目前到手工资8000+,虽然不多,但也算未来可期!

她刚出来的时候在某镇中心医院实习,实习期的工资800,除去吃饭连衣服都不敢买,有些时间还要靠父母的帮助生活,但是她很努力,也很认真的学习,实习期把护士资格证考了,实习后去了某民营医院,工资3000加提成,但是工作很辛苦,压力很大,要熬夜,经常掉头发。

去年跳槽到另一家医美行业,一周一天休息时间,由于之前有相关的工作经验,工作上也算顺利,目前已过实习期,到手工资8000+,生活也算稳定,现在正在考虑专升本,然后再考取健康管理师。

专科不一定让你飞的有多高,但是可以通过努力和认真规划赢来一个好工作,当然还是看自己努力,学历虽然很重要,但是人才是社会的构成部分,做好规划,踏实践行,我相信每一个专科生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