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商贸城有没有前景?

好像没有地铁?

没有前景的,其实这个不是我认为的,我相信义乌的领头人都是知道的。

你们看这几年义乌的发展思路就可以看出来,义乌在向高科技行业转变,不仅成立了光电产业园,还引进了很多大型企业。

为什么曾经红火的义乌,突然开始没落了呢?

一个城市的未来发展看的就是这个城市的支柱产业,义乌的这个支柱产业是小商品贸易,看似很高大上,什么世界的义乌!

其实实际上义乌根本没有什么独一无二的,唯一的独一无二就是起步比较早,让自己的知名度打出去了。

这个疫情不仅仅是对全球的考验,更是对义乌的考验,义乌虽然撑过了疫情时期,但是也死在了疫情时期。

我们不用数据来分析,就用逻辑来分析就明白了,在疫情之前国外的贸易商都会来义乌看商品,贸易商品。

但是在疫情期间,国外的客人进不来,这就引起了变通,大家突然发现不用去义乌也能把供应链搭建起来。

正因为疫情持续的时间长,欧美那边的客户基本上是利用网络来下单贸易,未来就算疫情结束了他们还是不会来义乌。

或许很多人说,用网络来下单,得利的还是义乌啊?错,得利的是厂家,和义乌商贸城没多大的关系。

因为义乌不是生产者,只是搬运者,很多欧美客户直接跳过了搬运者直接和生产者联系起来。

只有非洲客户才继续利用义乌来贸易商品,因为义乌商品齐全,非洲那边网络基本上没有,他们还离不开义乌。

义乌如果抛弃了贸易还剩下什么呢?既不是生产者,只是个中转站罢了!

而且义乌的模式在以前是成功了,未来这种模式肯定会失败,一个城市的产业只有不可复制性才会走得更加的远。

义乌的模式在疫情期间已经被网络国际贸易蚕食了一半,剩下的只有一点汤汤水水罢了。

从这两年义乌商贸城店面价格回落就可以看得出来,高峰期几百万一个店面,到现在二三十万一个,这就是明证。

如果不是网络直播给了义乌一点喘息机会的话,可以说义乌在2020年就已经死了!

这两年的原材料上涨,已经将义乌那些参与者仅有的一点利润给吞噬干净,要不了多少年,大量的倒闭潮就会来到!

不过义乌的领导者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正在大量地扩建城市,优化城市的空间,引进高新产业进义乌。

让义乌从以前一条腿走路,转成两条腿走路,这是好事,如果再给义乌一点时间,义乌会转型成功!

现在最大的危机就在2022年,因为有太多的从业者正在熬,希望把疫情熬过去!

可真等到疫情熬过去了却发现,很多客户不需要义乌了,那疯狂的倒闭潮就会来临!

如果义乌扛不住,那义乌就没有未来,如果抗住了,我相信在义乌精神下,义乌还会重新站起来的!

朋友们你们觉得我说得对么?

主页有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我!

义乌商贸城有没有前景?

我在义乌三十年,从新马路菜巿场开始,到现在国际商贸城。我也从一个农民工上升到老板。拥有自己的房产扣摊位。每年不做生意也有几十万租金收入。

义乌发展到现在,有二个问题已经开始影响义乌的未来。

一、高房价,高房租。让许多企业转向其他地方去,造成义乌制造业空洞化。制造业的流失,大批工人的离开。义乌慢慢丧失人气。大批土地进行住宅开发,过度消耗制造业的金融血液,失血过多的制造业慢慢衰落。

二、义乌本地人才凋落。义乌市场的发展,是义乌本地人吃苦耐劳的结晶。小货担走遍中国。随着市场的兴起,许多本地义乌人不思进取。当起八旗子弟,找些旱涝保收的工作。在悠闲中度过时光,丧失父辈人艰苦创业努力奋斗的精神。敢于天下先的精神,已经成为和义乌兵一样的历史。l

义乌大力发展房地产业,是杀鸡取卵。有百害而无一利,让义乌快速失去制造业竞争力。义乌本地年轻人涌向公务员的局面不改变,义乌年轻一代将失去和外来商家竞争的资格。

资金流向和义乌本地人才,是义乌未来发展中最大问题。

义乌商贸城有没有前景?

在义乌快20年了,现在义乌钱难赚了。义乌老拼命涨房租,客户一直压价,工人工资一直涨,小老板们哪有钱带回家。

杀鸡取卵如果能延续,那义乌还有前景,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10年之内,义乌必然崩盘。大部分的小老板,一年到头,最后剩不了几个钱。一年赚60万,最后盘剥的只剩十几万,两夫妻打打工也有这个收入,而且没有风险。

义乌商贸城有没有前景?

义乌国际商贸城城内城外04-08年人流确实比现在多!当时义乌城乡小厂、手工作坊遍布,大街小巷、城郊农村都被外来人口塞得满满的,人、货、加工厂混合在一起,安全隐患严重,长期以来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其中发生特大事故两起,上溪一起、烧死三人重伤数人,鹏城工业区一起烧死七人、伤十数人,直接惊动党中央和国务院,以致当时义乌书记吴蔚荣差点就地免职!从那时开始,义乌下狠手驱赶小工厂、小作坊离开义乌,后来大多搬向东阳、浦江、金东等周边县市区。他们以前直接跑市场,后来改用手机联络了,在市场人流中这些人占1/3,还有,市场开张头几年,全国各地厂家到市场推销厂品,买家到市场批发都要面对面和市场经营商户联络,几年后三方熟悉后都改为电话联系了,这些人员占比2/5左右。剩下的就是全球各国客商和众多外贸公司业务人员了,现在因疫情,中国国门关闭,他们一个也进不来,发货也只能委托外贸公司代发,或直接和市场商户直接微信联系发货。说了那么多,读者们应该明白了吧!

义乌商贸城有没有前景?

根据目前来看,前景堪忧啊!记得以前商贸城名字还叫小商品城时,火遍全国,生意好得不得了!国际商贸城刚刚建好,里面摊位都是托关系的,花重金也是一位难求!

所以国际商贸城一区,二区三区火速建了起来,生意也特别好!我有个朋友在国际商贸城一区,那时摊位也就4平米左右,年租金50万,一年还是要挣不少钱!那个时候几万个摊位大家都抢着要!

不过走下坡路大概是十年前开始,中东经济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商贸城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了,不过那个时候钱还是有个挣的,不过随着网购的快速发现,商贸城的生意渐渐不行了,特别是疫情这三年,很多人的生意一落千丈,能持平就算不错了,不要说挣钱!我那朋友经常唉声叹气,说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就不续租了,因为的确有可能做不下去了!

我偶尔到她摊位去玩,发现整个一区门可罗雀,顾客寥寥无几!她有时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都懒得到市场了!

其实商贸城也是义乌经济的一个宿影,以前义乌全国百强县和江苏昆山一直名列前茅,现在义乌在浙江十强县都排不到前五,所以商贸城没落了,义乌整个经济也有所下滑!

现在商贸城的情况就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义乌商贸城有没有前景?

现在义乌大老板还可以,但是小商人地位太低了,特别是创业的年轻人地位更低,99%以上的丈母娘都不要做生意的女婿,只要公务员、事业单位,事实上的确是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工资一年二三十万而且旱涝保收,做生意要自己垫本钱辛辛苦苦一年还不一定能赚二三十万,运气不好还得亏本,不是说新一代的义乌人不想做生意,而是地位太低,年轻时候做生意基本讨老婆都困难了,但优秀的商人又恰恰是一次次失败中才能磨练出来的,没有新生血液注入,市场只会越来越不景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