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神童吗?

“太聪明了!从不听课,竟然上了清华!可惜得了肝癌,英年早逝”![流泪]我上过军校的老爸一辈子没服过别人,只服老家斜对面邻居小邵。

其实,我不应该称小邵,他比我爸大3岁。但是,他在村里辈分低,得叫我一声“小姑”,称我爸“爷爷”,所以我爸总喊他小邵。

我家人的脑袋比常人大一圈儿,人们都说我家人聪明。实际上,我家人智商一般,只不过比别人更加努力而已。

小邵是真聪明!我爸说,没见他看过书,把发的课本撕了,叠了飞机,扔着玩儿。更没听过课,上课的时候,在下面画小人儿,语文、数学总是考100分。

小邵特别淘气,上小学时,只要一下课,保证在树上。爬高,登低,掏鸟蛋,无所不为。

那会儿的老师特别负责任,看他不听课,非常生气,总想整治整治他,给他一个下马威。

初中数学老师是个老古板,讲题的时候,小邵在下面鼓捣弹弓,老师火冒三丈,挑了一道超纲的难题,说,“你来黑板上做一下”!

小邵晃晃悠悠走到讲台上。拿起粉笔,刷刷刷,三下五除二,把题做出来了。数学老师眼睛瞪得跟铜铃一样。

这还不算完,小邵写了满满一黑板,写出了5种解法,这下数学老师目瞪口呆。从此,不再难为他。偶尔,老师有的题不会做,还会请教他。

每门课都是如此。人们说,小邵看着没听课,也许只楞着耳朵听着呢。或者放学以后偷偷学。有的老师就让学生放学后,偷偷跟着小邵。

学生报告说,小邵放学后,先去捉知了猴。回家吃完晚饭,又跟着一帮孩子疯跑,根本没学习。

老师们不由得叹息,真是天才呀,根本教不了。有爱才的老师就把高年级的书借给小邵看。

小邵一目十行,三天学完一门,小学已经连跳两级,初中跳了一级,高中又跳了一级。

我们县的教育水平很低,有时候一年考不上几个大学生,60年代的大学生更是凤毛麟角。小邵那年却考上了清华,全县都轰动了!

我们村的人都引以为傲!那个年代,考上大学是管分配的,等于吃上了公家饭。好多大人让孩子去摸小邵家的大门儿,说能沾沾灵气儿。

小邵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京城,在某研究院工作,娶了京城的姑娘,有一个女儿。后来,把他爹娘也接了过去。

后来,听说小邵的媳妇不好惹,事挺多,跟公公婆婆住不到一起,老头老太太又从京城回来了。

村里人总觉得出了个大人物。跟外村人说话,腰板都挺直了许多。有人去京城,去找小邵,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小邵很热情,管吃管住,抽空还带着游玩儿。但是,他媳妇儿总给白眼儿!故意把锅碗瓢盆弄得叮当响。可能是嫌弃乡下人不讲卫生。

去过的人回来说,小邵媳妇不厚道,乡里乡亲的,好不容易去趟京城,在他家打个地铺还受嫌弃!不怕死了没人帮抬棺材!

我只见过小邵一面,是他娘不在的时候,回老家奔丧的。他媳妇儿高颧骨,尖下巴,看着就不好惹。

当时,吓了一跳,小邵面色蜡黄,骨瘦如柴。后来,诊断是肝癌。

当时,小邵才39岁。他给乡亲们发烟发酒,都是最好的!老人下葬很顺利。

再后来,听说小邵都起不了床了。我爸去探望过他!我爸连声叹息,说单位有了难题,小邵躺在病床上,还有人去请教他。

某一年冬天,大雪纷飞,小邵死了,才44岁。他媳妇儿带着女儿,都回了老家。那会儿更讲究叶落归根。

他媳妇儿和女儿披麻戴孝,几乎哭死过去。看着孤儿寡母,原来声称不帮着抬棺材的乡亲,也跟着掉泪儿。

这是我们村学历最高的一位天才!大家悲痛又惋惜。

大家一起帮着料理了后事,把小邵风光大葬,抬棺的人有10个彪形大汉。全村的人都去送葬,排了二里地去。

随后,小邵媳妇拉着女儿,给全村人磕了三个头。亲不亲,故乡人。全村的乡亲不计前嫌,给了她们最大的体面、尊重和温暖。

天妒英才,智者早夭。

世事无常,人间有爱。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敬请关注@杯水明月。

你见过神童吗?

我想我女儿应该算是个神童,她没去测智商。小学那些去测试过智商的同学常对她说:“你应该是比天才儿童标准高20分的人”

几个月时候她迷看广告,也不知道她看懂了什么,反正保姆帮她换频道,她看得入迷,十个月会走路说话了,很喜欢去商场找物品,找广告物品,很开心,像捉迷藏找到了对方一样开心。

不到一岁,我妹妹同学来家玩,送她一盒子书,一盒12本,每本封面一个大图案,几个大大字。妹妹同学一本一本从盒子里拿出来给她,一边拿,一边报书名。过了一遍。我女儿也一本一本拿起来报书名:猴子捞月亮、小马过河-----等等。妹妹同学惊叫起来:“姐姐,你这孩子这么小识字了?!”我说她应该是不识字的,你刚才报一遍,估计她记住那样子了吧。

我开车,她做副座,她眼睛总是看外面的字,见什么就问什么,她竟然问一次就可以记得了,而且都是连贯的记。我不认为她经过了什么识字阶段,完全没有这个过程,她是在阅读中学会识字的。

拼音表买回来一天,她就全通过了,贴墙上,她时刻指点着问,很快全会了。

董浩叔叔讲故事一系列磁带,她听一遍,可以复述里面故事,甚至可以记得是第几合A或B面第几个故事。

她很能全神贯注,专注的玩,专注的听,专注的阅读,她有过耳不忘,过目不忘的本领。也有一目十行的能力。读书飞快地,她说一分钟一页书(全文字16开)。她很会读书,很知道什么信息有用。比如她去美国西北大学读书的时候。一开学,老师什么也不说,就叫大家看一本书。看完了,老师提5个问题,她答出了4个。然后那几年她课余就帮老师读资料书,可以得钱也可以抵学分。

她严格谨言慎行,而且读世界名校,工作了都在人精堆里混。她对我说:“论智商至今无敌手!”

你见过神童吗?

神童谈不上,可天才没跑。八十年代末期,我小侄女幼儿园中班5岁时,社科院去那里做调研,测试孩子们的智商,孩子回来拿了一张纸条写着测试结果143,天才儿童,建议提早上学。当时家里没当回事,按部就班该干啥干啥,上学后就觉得她不一般,老师特别怕她提问,经常出人意料,所以允许她上算数可以画画或看别的书,只要不影响周围同学,一路走来,基本不太听课,只是自己看五花八门的书,家里只有爷爷,这位过硬的老知识分子,能回答她部分问题,接着初中没毕业自己就偷偷参加统考,一下全过,就是说没上高中就直接考大学了,同时修了两门课,毕业干了与这两个专业毫无关系的职业,我们觉得她虽然算是有天赋,学习从不费劲,但更看重的是她阳光,豁达,原本联系好了去法国深造,因看到外婆、外公老了,身体不好,就决定不出国,留在国内多陪陪他们,这是我们心中的好孩子,至于智商、天份还得靠做有用的人支撑。

你见过神童吗?

见过,以前教过一名学生,是个小女孩,长得大眼睛双眼皮的,但人傻傻的,说话表达都困难,每天都活在自我的世界似的。你上课,她不吵不闹自己埋头画画,画什么像什么,书呀、本呀翻开全是她的画!她喜欢你的话,你跟她说出个情景,不论是人是物是景,她便能立马分分钟画出来,而且形象又逼真,关键她画画从不用橡皮,都是一气呵成。可如果不喜欢你,你说啥她也是听不懂的样子,睁着双大眼睛看着你却一动不动。可惜,后来12岁时却意外坠楼死了!现在还清楚记得她的名字:贾敏[皱眉]

你见过神童吗?

我老公算半个,为啥是半个,就是也没那么神,他就是对数字敏感,比如你抓一把枣,撒在桌上,他一看就知道多少个,从小学到高考,数学不是满分,就是差一分满分,初中参加全国华罗庚杯竞赛拿了金奖,因为这个金奖,考一中时还加分了,我婆婆是会计,我觉得可能和婆婆怀孕时,打算盘,写数字什么的有关。

你见过神童吗?

我表姐的儿子,就是这么一个智商奇高的孩子。他今年10岁,前段时间做了今天的高考数学卷,120多分。可是,天赋异禀对他的伤害,比益处多得多了。

我表姐和表姐夫,都是大学里的教师。在小外甥3岁多的上小班的时候,因公外出交流一年。我当时在家上班,小外甥就理所当然地寄养在我家,还可以陪我1岁多的儿子玩。

我算鸡娃比较早的妈妈了吧。娃一岁多的时候,每天给他放《声律启蒙》《三字经》还有《牛津树》磨耳朵,中间还放过一段时间的《道德经》之类的。

我儿子特别喜欢声律启蒙,每天抱着小音箱,话还说不清楚,就跟着念了,特别好玩。

我记得那天,小音箱没电了,《声律启蒙》播到一般卡壳了。儿子听得正开心呢,以为是我欺负它,哭着一定要。被吵到不行,我就想着,先带俩孩子下楼玩一个小时,上来就能听了。

东西还没整理好,我儿子不哭了,传来小外甥给他背《声律启蒙》的声音。“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我惊呆了,索性自己也站在房门外,听听小外甥能做到什么程度。

没想到,人家从一冬,背到十五删,整整90首,背了一个半小时!

要知道,凯叔版的《声律启蒙》,一个音频就是三分钟,读三遍!

小外甥不仅背下来,节奏还记得丝毫不差。

我偷偷叫来老公和小外甥的外婆,也就是我舅妈,大家的眼神都是满满的不可思议。

我给表姐发信息,问她是不是教孩子背过呀,太牛了。结果表姐反问我,《声律启蒙》是啥?

如果小外甥是天才,那我就是发现天才的伯乐呀!我那感觉,就跟我自己中了大奖差不多,当天就搬回了《凯叔声律启蒙》,让小外甥照着读。

不出半个月,四岁多的小外甥,不仅认得里面所有的字,还能讲出典故了!我儿子还停留在哥哥念一首,他附和一句的水平上。这智商的差距,太明显了。

其实要说我儿子,也不傻的。小班认得全班小朋友的名字,中班会算百以内加减法,我个人是挺满意的。只是跟神童比起来,还不如人家随便看看的。

表姐决定放下手中的科研,在工作上躺平,全力以赴培养小外甥。她是物理老师,又在国外呆过,那就英语数学物理都来吧。

从表姐回来后,小外甥每天只有下午上幼儿园,跟小伙伴们玩。早上,表姐要么请学生教,要么亲自下手启蒙。

来看看他中班的学习成果:小学数学搞定,能看市面上的青少年科普书,英文牛津树刷到12级,能看懂简单的章节书了。

再来看看他大班的学习成果:数学学到初二,物理中考能考及格,原因是不喜欢电学。

但是人家做题不用手,都动嘴,他说,有个大人帮他写答案!

他喜欢看科学类的纪录片和杂志,现在看的,我都不知道那些是啥,反正我都看不懂。

可是这样的神童,却是老师头疼的对象

刚上小学的时候,他是全班最不认真听课的孩子。老师问他原因,他说,都会了,没有什么好听的。他也不吵不闹,课堂上就是沉浸式地做自己的事情,除了语文课,他连课本都不带。

一年级正是老师给孩子们立规矩的时候,小外甥他们班也因为他,多了好几个上课看闲书的孩子。

表姐还想让他只上半天课,剩下的时间自己辅导,可是,小学并不允许这么做。

小外甥就是班上除了学习好,其他啥都不干的孩子,是这个班的特例。

没办法,老师让他坐最后一排,靠门边,单独坐,爱看啥书看啥书吧。

他还不喜欢上体育课,做广播操,因为,他学不会动作,要么同手同脚,要么做错动作。

跳绳,孩子们正常可以跳到100多个,他一分钟跳40个。动作可笑。

不会系鞋带,班级大扫除站着发呆,美术课上的绳子总是编不起来,字也写得像鬼画符。

那时候还有奥数,除了一二年级的比赛,其他他都很拿手。一二年级比的是汉诺塔和七巧板,七巧板他就是整不明白啊!

可是,不允许跳级比赛,白白丢了拿一等奖的机会,

他还很不合群,经常一句话都不讲,别人跟他讲话也不搭理。

跟他熟的人都觉得挺正常的,在我们家,他也就跟我和我娃说话,我老公说话他都不理不睬的。

我娃大班被他带入坑奥数,也算水平不错的了,一年刷完一二年级的学而思。可是他总说我娃太笨,有的题目一眼就看明白了,我娃还得哼次哼次算半天。

他能带我娃看原版纪录片,边看边带讲解的那种,讲解得还不赖。

他还是个作文高手,问他怎么写出来的,他说,多看几本作文书就会了啊,这有什么难?

天赋异禀的伤害

他没有童年。不会玩玩具,没搭过积木,连下楼玩都勉勉强强。我带着他和我娃下楼,让他跟着我娃,每一次都跟不上,最后,他自己蹲在边上研究自己的东西。

小区里的孩子们觉得他是怪胎。还好我娃战斗力强,每次听到有人骂哥哥,都要跳出来把那孩子教训一番。

但是,他确实没有朋友。同龄人除了我娃,他都没办法交流。

表姐也带他去过好几趟医院,确诊了阿斯伯格。

或许,他这辈子,只能带着他的高智商,独自看高处的风景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