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至今,你的同专业同学里面混得最好和最不好的有多大差别?造成这差别的原因有哪些?

大家都说,我们专业同学里混得最好的是我老弟雁峰!他已成为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教授![耶]混得最差的同学是春生!他在张家口一个乡镇小学当老师!但事实让人惊掉眼镜![得意]

雁峰这家伙是我们专业高考成绩第1名!中等个子,浓眉大眼,为人厚道,聪明还努力。大学4年,在我们专业是数一数二的成绩。[呲牙]

我比他大三个月,爱好广泛,参加文学社、话剧团、武术协会等,还学跳交谊舞,做家教!由于精力分散,所以我的成绩和他没法比。

但是,我们两个人特别投缘。他帮我做题,我教他交谊舞。他喊我老姐,我喊他老弟。[大笑]

我们那会儿工作非常好找,班里只有两三名同学考研,他就是其中之一!一口气儿读到了博士。

大部分同学都回到了自己家乡的省城就业。他博士一毕业就去了北京!当我们工资只有几百元的时候,他已经年薪50万了!

在北京工作三年之后,他和媳妇儿一起去了英国,他成了爱丁堡大学的一名年轻讲师,媳妇儿去了另外一个大学教中文。

他一直很努力,很快被聘为副教授、后来又晋升为教授,年薪在人民币60万以上。除了工资之外,还把一些有关计算机的英文书籍翻译成中文,收入不菲。

现在已经拿到了英国的绿卡,有了自己的花园洋房,还有了一男一女两个可爱宝宝。

雁峰过个一两年,就会回国探亲一次。我们开始用QQ联系。近几年,开始微信联系。

我的另一位男同学叫春生。瘦高的个子,带了一幅厚瓶底儿似的眼镜,内向羞涩,平时表情呆呆的。

春生不怎么进行交际,成绩也平平,勉强不挂科,但也拿不到奖学金。

大学毕业后,他就回到了家乡张家口一个小镇,进入了一个小学,当了一名普通的小学数学老师,工资特别低,每个月300多元!

春生也早就成家立业了,媳妇儿是县里的公务员,在小镇上有了自己的房子!生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

我们专业同学毕业后,有的当了领导,有了当了老板,有的成了企业高管,还有好几个在大学,已经是知名教授。现在,大部分人都奋斗在一二线城市。

但是,老弟雁峰毕竟走出了国门。还进入了世界排名第16的爱丁堡大学当教授!大家公认他是我们专业混得最好的。

我们那会儿的大学生还比较金贵,很少有回乡当小学老师的,还到了18线的小乡镇安家!所以大家默认春生是混得最差的。

事实真的如此吗?有一次我们班聚会,到张家口旅游,听说春生病了,班长开车带着我们几个,辗转去了春生家里。

一路上的景色令我们惊叹!蓝天白云,芳草萋萋,层层梯田,空气无比清新!

路边松林里,时不时跳出一个呆萌的小松鼠!五颜六色像星子一样的鲜花开得漫山遍野。

原来,春生家生活在空中草原里呀!他们的小镇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破旧的形象。

马路两边是一个个整洁美丽的小区,人们生活得悠闲自在。春生家的房子是147平米的豪宅。

他媳妇儿也在家,特别热情开朗!装修得非常有品位。

他们自己还有二亩地,粮食蔬菜都不用买,最重要的可以吃上绿色有机蔬菜!明月羡慕得要命!

相反,我的老弟雁峰,这两年日子很不好过。由于当地的疫情严重,他媳妇儿和小女儿都感染了病毒,每天忧心如焚。

雁峰已经三年没有回国探亲了!非常想念父母和同学们!

所以,题主问,你们专业里混的最好的和混的最不好的有多大差别?造成这差别的原因是什么?

我感觉按照世俗的观点看,雁峰和春生的差别,是社会地位和收入的不同。

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不外乎眼界不同,能力不同,选择不同。

雁峰去了大城市,后来又出国,做了知名大学的教授。春生回到了家乡小镇,做了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老师。

但是谁又能说雁峰幸福,春生不幸福呢?关于幸福的定义,每个人都不一样。

幸福就是心安,幸福就是快乐,幸福就是健康,幸福就是平安。

从这个角度说,雁峰和春生混得都不错!

大学毕业后至今,你的同专业同学里面混得最好和最不好的有多大差别?造成这差别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1982年元月毕业,我们同学基本都退休了。

业绩突出的有高校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部门的市长厅长;业绩平平的有专科学校讲师、企业工程师。

大学毕业后至今,你的同专业同学里面混得最好和最不好的有多大差别?造成这差别的原因有哪些?

大学毕业多年,行走天涯、各奔东西,人与人的差距直接拉开。有的同学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职业收入稳定。有的下海创业,身价倍增。当然还有更多的人,从事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忙忙碌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抛开家庭背景和运气成分,概括起来三个词语,知识、见识和胆识。

大学毕业后至今,你的同专业同学里面混得最好和最不好的有多大差别?造成这差别的原因有哪些?

我大学是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当时班里有37名同学,后来又有两名专升本同学加入进来,毕业时总数为39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24人。到今年,我们大学毕业已经19年,大家后来在求学、从业有了一定差异。总体而言:

在求学方面,我们班大概有5名同学在毕业当年及次年读了硕士研究生,后来又听说有个别同学在职读了硕士;其中,又有4位同学攻读了博士研究生。

在就业方面,我们班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从事规划及相关设计的人员,有的同学做到了甲级规划设计机构的单位副职(副总经理),也有同学仍然从事一线设计人员或中层管理人员(如所长等);第二类是从事规划及相关行政管理的人员,也就是做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这类人员不太多,有同学已经做到了某直辖市规划管理部门中层,相当于处级干部,也有的是在县、市级规划部门担任部门领导或中层职务;第三类是在高校做大学老师的同学,这方面不多,我们班只有几位位,一般也做到了专业高级职务,有的是教授、副教授,也有的还在中级岗位上;此外,也有部分同学不从事本专业工作了,但发展的也不错。

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一方面是和个人的目标定位有关,比如在直辖市规划管理部门做处长的同学,在大学时就明确表示希望去从政,后来他也一步步实现了;另一方面是和个人性格、能力有关,有的同学善于表达,具有较好的领导力,逐步走到了领导岗位上,有的同学比较含蓄、低调,一直踏踏实实的做着本职工作。

总的来看,我们班大学同学发展的都还不错,没有特别不好的,也还没有出现富豪、大官等[笑][笑]

大学毕业后至今,你的同专业同学里面混得最好和最不好的有多大差别?造成这差别的原因有哪些?

我们是1989年师范专科毕业,那时候国家包分配,刚开始毕业大部分都分配到中学教书,有高中的还有初中。后来人生道路各有自己选择,基本有几类:做学问的,经过努力考研,有两个同学在国外做学问,最优秀的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做研究员,还有2个在国内大学做教授,当上博导并且也成了学校领导。大多数还在中学工作,个别人当上教育部门领导,有校长、主任等;还有几个跳出了教育部门,去地方行政单位!总体上,我们这些80年代考出来的,虽然当时学师范感觉不太好,但没有下岗的,都混的还好!

大学毕业后至今,你的同专业同学里面混得最好和最不好的有多大差别?造成这差别的原因有哪些?

大学毕业后至今,我们同专业同学里混的好的有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有进大型国企当高层领导的,有进私企当领导的,有读博士留校的;混的不好的有工作不如意待在家里啃老的,有天天浑浑噩噩在家里玩游戏的,有放弃专业去跑外卖的,跑滴滴的,基本上就是这些反差,其他的就在这两者之间徘徊,其实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还挺多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职业规划和努力程度造成的差距

有的同学在上大学的时候或者毕业前夕都有非常清晰的人生规划,当然这需要有足够的认知才会真的用心去思考这些人生重要的问题,只有你的人生规划非常清晰,你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才会让你有正确的行动,才会避免浪费青春和少走弯路,这样的人成功的概率自然要高一些。另外,毕业后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不一样,有的人会混日子,得过且过,有的同学会非常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和管理才能,自然经过日积月累,最终的结果千差万别,所以人生是否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以及是否足够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决定了将来的事业高度。

二、个人背景和机遇不同造成的差距

有的同学家庭背景比较好,比如自己家里就是做企业的,他只用回去子承父业;有的家里面跟某些企业是有密切联系的,直接可以给安排好的工作岗位;有的同学是通过自己找工作的努力遇到了人生的贵人或者比别人更好的机遇使得事业有成的。这些都是因为毕业后的起点不同,造成了巨大的差距,也许你努力很多年后的结果其实就是别人毕业时候的起点,这个是非常正常和常见的,我在大学里有一个同门大师兄,就是因为找了个大公司老总的女儿做媳妇,所以他早早地就进入大公司被悉心培养,然后顺理成章成了公司老总的助理和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当时都极为羡慕,他本来家里十分贫穷,但是人长得挺帅的,个子也很高,就是在我们导师的撮合下,娶了老总的女儿,所以他瞬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因此,一个人的机遇和背景都会是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

无论外在条件如何,希望大家都能努力去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认知,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把握自己的人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