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要建祠堂,却不让我的独生女儿族谱,大家怎么看这件事?

老家要建祠堂,村中不让你的独生女入族谱,这种事情地方风俗习惯不同,如果你们村有先例,应该按章办事,如果一直以来都没有外嫁女入过族谱,他们的做法完全正确。

在我们这里,女儿是不能入族谱的,但在村里的“宗知簿”上可有记载,就算千年之后也抹不掉,只是在祠堂的族谱上看不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村民绝户,因为没有男丁,本人百年之后死了,村中的事你没有后人值理,比如清明拜祖先,做二月社,八月庙(俗称岭头节)做功德等等,这些村中的事,你这一家人,女儿外嫁,自己仙逝,根本上看不见,帮不上忙,其实,女儿入不入祠堂族谱并不重要了。

一般很多地方的外嫁女是不得入村中祠堂族谱的,因为她们是外嫁之人,嫁到了男家,就入男家的族谱,过去曾说的一句话是,生是你家的人,死是你家的鬼,说的就是这个来由。

娶回来的女人,入族谱是必须的,因为成亲时在祖宗面前拜过堂,嗑过头,祖宗看到她繁殖后代,延续本姓血脉,因此,百年之后的灵位牌是放在族中最庄严,隆重的地方,和先人平坐平起。

为什么现在农村还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就是害怕夫妻老了死后,在村里成了绝户,其实,你想要女儿上祠堂族谱不是没有办法,只要你招一个上门女婿,或者叫女儿嫁一个隔三代血亲以外的本姓人嫁,也是可以上祠堂族谱的,因为上门女婿也像女儿嫁人一样,随乡入俗。

人都是争一个面子,其实,自己死后,却使有子孙数千又如何,到那时自己己被埋在地下,尸骨不全,到年到节后人拿着烧猪,烧鹅,大肥鸡,茶酒敬拜又有何用,反正你也开不了口,吃不到,只是做个样子罢了,最后还不是活人把这些美食享用。

这种事属于一种纪念,不必太过在意,只要女儿嫁得好,比什么都重要,其实,这些都是命,相信每一条村都有你这种情况,说到底,你有个独生女,比起那些一辈子光棍的男人,幸运得多,最起码你还有一个女儿嫁人之后,开枝散叶,延续你的血脉。

老家要建祠堂,却不让我的独生女儿族谱,大家怎么看这件事?

我正在搞某姓族谱。此族谱是这样处理女性的!

  1. 外族女人嫁给本族男人的,一般写明姓名,出生年月。卒亡者日期也写明。如果此女旺族父辈为高官者也简略写明。
  2. 本族女儿出嫁外族者,一般此女附录在父母介绍之下,比如:女三,长XXX嫁XXX地的XXX人,次XXX嫁XXX地XXX人,三XXX嫁XXX地XXX人。如果丧夫再嫁,也写明再醮XXX人。但是女儿生的孩子家谱不再收录,因为是其他家族的事,本家族不干涉其他家族事务。也就是说所有家主的外孙外孙女均不收录!这很符合中国人血统规范原则。若是嫁出外族人的独生女,也如同上述多女者一样办理。
  3. 本族独生女,但是招女婿者,就必须独立一户,如同儿子一样对待!就是将独生女作传统人独立详细写明此女出生年月,招女婿具体姓名出生年月,有特别贡献者也同样注明。其生的孩子跟随女方姓,作为XX世传承人,可以一代一代在家族中传承下去。
  4. 这就是说,多女或独生子在家谱中均有记录,但地位不同。凡出嫁女不管多女还是独女,家谱均不纳入传承系统,但可附录在父母名下。凡招女婿不管多女还是独女,全部开始另立一户,进入传承系统。

你的独生女不录入族谱似乎不太妥当。但你独生子外嫁,原则上只能附录你名下,不能另立一户。但如果你招女婿了,族谱应将你独生女视为假小子,另立一户,进入本族传承系统。

老家要建祠堂,却不让我的独生女儿族谱,大家怎么看这件事?

2008年我撰写族谱时,在父母名下注明:生子几个,生女几个。儿子在辈序中都有逐个明细登记,如无男丁则明细登记至生女年月日叫什么名字,配偶叫什么名字。招上门婿则将随母姓的孙子立世于本姓族谱,外姓则不录入。

老家要建祠堂,却不让我的独生女儿族谱,大家怎么看这件事?

听你的话,你不在家老家居住吧!既然不在老家居住,既然不让你女儿进族谱,那么建祠堂也不用出力,孩子爸爸也没必要进族谱!我不知道进族谱对你们有啥好处,不进族谱对你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在我看来就是无关紧要的事,就是男权社会的象征,就是重男轻女的体现。无它也!

自己的女儿自己爱就好,你承认她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你未来的希望,是你最亲最爱的人就好,别人怎么想一点也不重要,日子是为自己过得,而不是给别人过的。自己老了还的指望自己的女儿,别人谁也不行!

什么事看淡了就没事了,别和自己过不去!没族谱的人不是一样过得好好的!我们这没有族,更没有族谱,生活依然充满阳光!

老家要建祠堂,却不让我的独生女儿族谱,大家怎么看这件事?

如是我,无所谓。进了怎么样,不进又怎么样,生活在现代社会,没必要纠结这种形式。还是把女儿培养成才,才是至关重要[加油]

老家要建祠堂,却不让我的独生女儿族谱,大家怎么看这件事?

祠堂进不进都不算大事,既然不给你独生女儿去族谱,你就别出钱。

祠堂都是老一辈古董弄出来的,我老家就把祠堂建在学校里,奇葩吧,因为那里以前是祠堂,解放后改为了学校,近几年的古董风吹起来又把祠堂建在学校礼堂里,有人去世要在学校门口吹吹打打好一阵,冬至要在学校门口大摆几十桌,学生老师都开心的跑出来瞧,把教育局弄得很无语。

写进族谱的名字更是搞笑,只写儿子或嫁进来的媳妇,但是哪家女儿考上大学了,马上给你写进去,还特意注明学历,这叫为家族争光,所以啊,祠堂族谱之类的都功利的很,写不写进入无所谓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