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还有一个学期中考了,是上高中还是技校呢?很纠结?

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纠结的 一切等考试成绩出来了,看分数如果够上普通高中的线就上高中,如果成绩不是特别理想(不是因为考试失误,没发挥好)分数相对较低就毫不犹豫上中专或者技校。

看题友心中有忧虑,怕孩子考砸了,另外也可能平时学习不是特别理想,可能就在普通高中上下,可能最后这一学期,孩子一使劲成绩就上去了,也有可能不进人意,就这两种结果。

我作为一个中专校的老师,我们每年要到初中校招生,家长咨询孩子到底是去高中还是去中专的很多,根据历年来的情况我们的建议只供参考,决定权在家长更重要的是学生本人。

1.每年都有学生或家长因虚荣心觉得上高中比上中专(职高)好看,托熟人找关系花钱去上高中,但是无奈孩子基础差,跟不上课,有的甚至抑郁不得不退学或者再回到中专校上学。

2.做为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孩子如果考不上高中,他(她)已经尽力了,就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给他机会。毕竟这条路需要孩子自己走。

3.如果孩子或家长选择了职高,说明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按照我们学校的课程如果愿意升学,(1)就学语数外和计算机课程参加春季高考如2019年9月入学的,今年3月份参加春季考试,根据成绩选择对口的大专。(2)3+2的在我校学习三年再到天津市高等专科学校系统学习2年。

(3)如果不想继续升学,可以进入中专班,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毕业就能上岗,中间安排实习,目前有学前教育、计算机、汽修专业、电子商务等。

天生我材必有用,在成才的路上孩子需要家长支持鼓励,但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放开手,尊重孩子,孩子可能会走的更远。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同意的关注、点赞、转发。谢谢[祈祷]

儿子还有一个学期中考了,是上高中还是技校呢?很纠结?

过去对毕业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随时接受党和人民的挑选。现在谁对毕业生再这么说,就会有人觉得此人不合时宜!甚至“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但本人真的驽钝,觉得前者是对的。读书到面临考试时,就是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没有你纠结的分!

其实,孩子只有一个学期就要初中毕业了,孩子在普职高分流中是进普高还是职高,主要还不是家长纠结的事情,也不是家长说了算,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主要还是分数说了算,在分数面前,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中考普职高分流的原则大致如是:中考中,成绩进入前一半名次读普高,分数属于后一半名次读职高。达到普高分数的,可以读职高,没有达到普高分数的不能读普高。要填志愿,而且填志愿在中考前进行。达不到普高线,硬性填成普高,普高也不会录取;但你已经填的是职高,达到了普高录取线,普高也不会录你,因为达到普高线的可以读职高!简而言之,这个法则,也许就叫职高优先法则吧!

家长应该督促孩子认真学习。如果学习成绩好,就大胆填普高,这是不用思考的,因为,你后悔上了普高,临报到时还可改成职高,因为职高允许录取普高生!如果孩子成绩差,中考分数没有进入前二分之一名次,不论你志愿填什么,都不能读普高,只可能读职高或不读,因为你没有考上高中,纠结又从何而来呢?

许多初三家长找过本人,说孩子初三了,要填志愿,很矛盾,很纠结。这事真的没有矛盾,也没有纠结。中考和高考一样,都是让分数说话。不同的是,中考录取率远远低于高考,中考录取率为50%,而高考录取率接近90%!前者是大淘汰,后者是小淘汰。但考大学的学校是有好有差的,是分档的。高中虽然也分档,但分档粗,没有大学这么细。回答供参考。

儿子还有一个学期中考了,是上高中还是技校呢?很纠结?

说句实话,对题主的这种心情,我表示理解。

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对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看法:

一、中考录取率在50%,有一半的孩子读普通高中,一半的孩子念职业学校

由于普通高中不是义务教育,高中学校的校舍、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仅能容纳一个地域二分之一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就读,因此还有一半的学生被拒之门外。因此高中录取需要通过中考进行选拔,选拔一半左右的学生到普通高中读书。

另一半没有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的学生何去何从呢?

不要着急,各地的职业学校敞着大门,接纳这部分学生入学,包括职业高中、技校、中专等学校。

从这一点看,家长和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心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

二、考上高中的学生当中,在高考的时候也有一部分名落孙山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大学好考了,身边的大学生随处可见,一个砖头抛在大街上,砸中10个人当中,可能有七八个就有大学文凭的。可能有些网友在网上也查到了高考录取率,各地的录取率一般在80%左右,录取率很高嘛!

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这里,我找到了山东、河南、河北三省在2021年高考的相关数据,在这里分析一下:

河南省:作为全国高考大省的河南省,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大约有125万人。录取率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网上流出的一份录取数据显示:

理科:本科一批计划录取人数86132人,本科二批计划录取人数142145人,专科批计划录取人数123003人。理科生本专科计划录取人数351280人,合计未被录取人数100984人。

文科:本科一批计划录取人数16863人,本科二批计划录取人数56101人,专科批计划录取人数120819人。文科生本专科计划录取人数193786人,合计未被录取人数110148人。

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得知,河南省本科一批录取率0.82%,本科二批的录取率在15.9%左右。如果加上专科的话,录取率也超过80%。

山东省:2021年,同样是高考大省的山东省,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共有79.5万人, 共录取了688509人,录取率达到了86.6%!

但是,我们再仔细往下看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本科录取294373人(包括春季高考17000人,夏季高考271406人,提前保送、单招等5967人);专科录取394136人(包括春季高考28442人,夏季高考222028人,各类单招和专科综合评价招生143666人)。

通过数学计算可以看出,山东省2021年本科录取率仅为37%,专科录取率则是49.6%,本专科录取率86.6%!

河北省:因为缺乏2021年高考录取的数据,所以在网上找到了一份2019年的高考录取数据:

全省参加高考报名人数为55.96万人,本专科实际录取考生50.73万人。其中包括本科层次录取的考生有25.25万人,专科层次录取的考生25.48万人(含高职单招录取12.12万人)。

如此算起来,河北省2019年本科录取率45%,专科录取率为45.5%,本专科录取率90.7%。

通过这三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高考录取率高达百分之八九十,是连专科录取人数也包括在内的。单看本科的话,一般在百分之三四十左右!

很多网友可能都清楚一个事实:

体制内或者知名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几乎都把本科作为招聘的门槛了,专科生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

这是什么概念?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面临就业困难的现实问题。

老师有话说

从一名高中老师的角度分析,还有一个学期就要参加中考,没有必要为上高中还是技校感到纠结。

只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实际作出选择即可:

1、假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全县(市区)排名处于中上游的四分之一左右或者三分之二以内,可以让孩子报考普通高中。因为孩子的初中知识基础较好,到了高中,学习也能跟得上。

2、假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处于全县(市区)的中游或者上游的后三分之一位置,建议到技校等职业学校就读,学习一门技术,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

3、假如孩子的学习成绩处于中游以下,也就没有必要纠结了,因为这个成绩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只能到职业学校读书。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查阅了大量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码字不容易,点个赞吧!

我是松子说教育,感谢阅读,欢迎关注,一起聊教育。

儿子还有一个学期中考了,是上高中还是技校呢?很纠结?

答。这个问题不纠结,你要弄明白,升学的最终目的是出来找工作,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如何?符合什么样的档次?够不够升上一级的高中?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如何?孩子的精神负担重不重?学习的自觉性强不强?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来,你就好定了。以我为例,儿子报考大学时分数是够的,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主动的报考了警校,属于大专,但现在拿的工资比博士生还高,而且又是公务员,工作条件还舒服,上班后自学本科,国家承认的学历,已拿到文凭,去年我的孙子初中考高中,按照成绩也是够资格考高中的,但是我们没有报考,直接考了一个地铁中专,出来以后直接包分配上地铁,要知道现在的工作相当难找,许多本科生拿着文凭到处投简历,但找到的工作单位都是不很理想,而且工资也不高。读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出来好找工作,能够把工作安定下来,这是头等大事。因为随着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就会越来越挑剔,所以先找一个有工作出路的学校读书,是上上策,(不管文凭高低都行),想得到高文凭,边工作边读书,照样能拿到高文凭。我的孙子现在读技校,在自学英语,目前的水平已经达到四级,(考试已通过)准备向最高级冲刺,有个专业知识在手,比什么多强,随时能用上。个人意见仅供产考。

l

儿子还有一个学期中考了,是上高中还是技校呢?很纠结?

现在职业技校也是可以升学,至少像在广西有对口高考升高职或者报考二本学校,条条道路通罗马,主要还是看孩子还有没有心学习,还想不想升学,有没有厌学情绪等等

儿子还有一个学期中考了,是上高中还是技校呢?很纠结?

学习好当然上高中,学习不好自制力差就学汽修,好就业不愁没工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