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儿子这里几个月了,我像一位带薪保姆,儿媳从来不喊我“妈妈”,你们怎么看?
2016年我从广东回老家,和婆婆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婆婆一气之下就大声对我说“以后你别叫我‘妈妈’了,我不是你的‘妈妈’,你就叫我‘大嫂’吧”。有两年多我没叫过婆婆“妈妈”,后来,一场措不及防的癌症,改变了我和婆婆之间的关系。我和婆婆,刚开始的十多年里,我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哪怕没有亲如母女,可也算得上是和谐,邻居们都羡慕地对婆婆说“还是你好福气,就像多了个闺女似的”,往往这个时候婆婆也笑眯眯地说“哪里,我们家露露是再好不过的闺女了”。
可能我们婆媳关系好过头了,或者这叫物极必反吧,不知从什么时候,我和婆婆之间的矛盾就慢慢地显露出来。我眼里的她变成了虚情假意,说一套做一套;她眼里的我变成不尊重老人,不尊重丈夫,越相处摩擦就越多,而且,大部分都是日常的一些鸡皮蒜皮的事。可能是小事堆积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变成心中的一根刺,而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婆婆在对待我父亲去世时的态度和对我老公和我儿子的各种溺爱。
十多年前,父亲被查出肝硬化,而且已经到了无法治疗的阶段,那时的我心里对“死亡”没有任何的概念,觉得那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可这最不可能的事就这样毫无预警地降落在自己最亲的人身上,真的无法接受这样的检查结果。
那时候我自认为和婆婆的关系挺不错的,哪怕偶尔有一点小摩擦,但从来没有真正地争吵过,基本上都能维持和睦的关系。可就在我把婆婆当亲人、当可以倾诉甚至可以依靠的人时,婆婆的态度却伤害了我,同时也伤害了我对她的信任,让我觉得以前的自己很白痴。
记得那时候听到父亲可能时间不多的消息时,我心里很慌、很乱,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像大海里的一根浮木一样,急切地想找个人安慰一下,我能想到的除老公之外,就是婆婆。因为,平时家里的大小事都是婆婆在处理,可以说婆婆就是我们一家人的主心骨。
可是,婆婆听到我说父亲生病时,不但没安慰我,反而是一副嗤之以鼻,甚至带着一点幸灾乐祸的样子说“那你父亲可是一点福气都没有,培养出几个大学生,自己却还没来得及享福就快走了,再说,你父亲还很年轻吧,还不到六十岁吧,这可不能算是长寿”。
那一脸要笑不笑的表情,让我至今都觉得恶心,而当时听了婆婆说的话,我都不敢相信这是那个一向和善的婆婆说出来的话,我心里真的既惊又凉,更感觉这是一种落井下石般的羞辱,而我更气恨的是自己一直没看穿婆婆的真面目,被她表面所蒙骗了那么多年,还一直对她如亲父母般对待,真想扇自己两个耳光。
公公可能也觉得婆婆说的话不合适,就打断婆婆,说“现在说这些做什么,你没看见露露正在难受吗,再说,最要紧的是让露露回去看看,照顾照顾,做女儿的听到自己父亲得了这样的病,她能受得了吗?我们做老人的,能帮就帮着点,手里要是有钱就给她拿点,别说那些有的没的”。
公公的话让我流下了眼泪,感觉紧张了一天的心也安定了下来,婆婆虽然很强势,但公公的面子她还是要给的。而我也没有心情跟她计较,那时一心只想着抓紧时间回家,别的一切都可以暂时放下。可谁知我回到娘家还没三天就接到老公的电话,说是孩子离不开我,要我回来照顾孩子。当时还听到婆婆的声音说“让她赶快回来,自己生的孩子就要自己照顾,我可不帮你们照顾了”。
之后,父亲不到三个月就过世了,而我却没能多陪陪他,而最让我最苦和对不起父亲的却是没能带着他的女婿回去送他最后一程。当我赶回家的时候,父亲已经僵硬了,可是,父亲的眼睛却一直没闭上。母亲问我“怎么只有你自己回来?大学(我老公的小名)呢,他怎么没和你一起回来?”
面对母亲的责问,我既愧疚又无力,只能为老公做掩盖,向母亲和向兄弟姐妹撒了谎。只是,这之后,我和老公的感情也慢慢地淡了,和婆婆的关系算是彻底地破裂了。我恨老公的懦弱没有主见,遇事只会听婆婆的;我更恨婆婆在我最难最痛的时候,往我心里插刀子。
其实,我最无法原谅的是自己的无能和识人不清,错把客气当真感情,还为此付出了自己全部真心,不但把公公婆婆当父母般对待,连三大姑七大姨都没半分虚假,心里觉得真心总能换真心的,谁知,自己就像个笑话,真的为自己感到不值。
这件事之后,我们这个小家庭就再也不复以往的温馨平和了,哪怕表面看着风清浪静,私底下也是暗流汹涌,我和婆婆之间几乎是彼此无话可说,哪怕低头不见抬头见,我们之间也像陌生人一样,甚至还不如陌生人,对着婆婆我连一句话都不想说,可以说是零互动。
这样的一个大转变,让所有人对我产生了很大的不满,加上婆婆在旁边煽风点火,时不时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大家都觉得是我的问题,而我却是个嘴笨的,不懂得怎么去为自己辩驳,更放不开面子去和他们争吵,总觉得婆婆是长辈,而且和人吵架是一件极不体面的事情。所以,哪怕我心里再气,也总是忍着,最多只是不搭理他们。可惜,我的忍让并没有换回家庭的平静,反而助涨了婆婆的威风,让她变本加厉,不但在我怀二胎的时候催着我去上班,还说怀孕更要我活动活动,另外,天天念叨我说“不就是怀个孕吗,怎么吃那么多,还不见长肉”?
都说坏情绪会影响胎儿,为了肚子里的孩子,我又一次次地忍了,一直忍到孩子出生,再到孩子上幼儿园,这些年发生的所有委屈我都一一忍下来了,可是,想不到最后却是婆婆忍不了爆发了,而且,还是我们分开住后的第二年。
原本以来婆媳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分开住,而在我和婆婆分开住的第二年,我带孩子回老家上户口时,第一天见面时我们还能客客气气地问她、聊天,到了第二天晚上,我们从镇上办完户口回来,回来的时候有点晚了,到家时婆婆还没做饭,后来老公说这么晚了就别做饭了,他去买几个熟菜回来,简单点吃点就行了。
不知为什么,老公这主意直接点燃了婆婆的那根绷着的神经,婆婆大跳起来指责老公不孝,还完全不把她这个母亲放在心上,对她不管不顾就算了,连饭都不愿意在家里吃,这是把她这个母亲置于何地?
婆婆说的话虽然很难听,但是,我们想着自己毕竟是做晚辈了,再说,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吃吃饭,和乐融融的,我们都不希望受到破坏,更不希望把关系闹僵,同时还给别人看笑话。
可是,婆婆并不领情,我们越说好话,她越像是有恃无恐似的,不但边说边哭,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样,还说了非常过分的话,比如我们说要回老家来,不出去打工了,婆婆却说“你们想回来,除非踩我身上过,不然的话,门都没有”。
我们不知道婆婆的反应为什么这么激烈,简简单单的话却被她曲解得不成样子,可能婆婆最终想要骂的人就是我这个儿媳妇,所以,我才反驳她,她就一阵猛烈地轰炸,还说出了开头的那些话。听了婆婆脱口而出的不让我叫她作“妈妈”,我心里很难受,同时,也把我对她最后的一点感情也磨掉了。
这样的话都能轻易地说出口,可见婆婆打从心里就没接受我,哪怕我们作为一家人在一起十几年了,我叫了她十几年的“妈妈”,可原来在婆婆心里,她并不稀罕我这个儿媳妇。真让人伤感,感觉自己就是个笑话。
吵了这一次之后,有两年多的时间,我真的没叫过婆婆为“妈妈”,我们没住在一起,少了这方面的困扰,实在避不过,我只能叫婆婆“孩子奶奶”,双方也算相安无事。
在我以为我和婆婆之间这样别扭的相处模式和称呼,可能会维持一辈子时,婆婆却被查出患上肾癌,做了切除手术不到一年,癌细胞又转移到膀胱,而且还非常凶险。在检查结果出来时,医生都不敢做手术,他们告诉我们说婆婆这次手术可能会出不来。可是,不做手术的话,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根本就挺不过去。在没有选择的余地的时候,医院给婆婆安排了用机器人做手术,虽然花费高出很多,但是,虽然我们已经债台高筑了,可为了挽救婆婆,我们也只能认了。
幸运的是手术很成功,而当时在医院里看着躺在病床上,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子的婆婆,一百七十多斤的人,瘦得只剩下一副空架子,脸上堆了一层皮,让人看着既吓人又心酸,说不出来的难受。
正是婆婆的这副惨状,让我心软了,心里再也不想去和她计较了,另外,当时医生也曾告诉我们说,像婆婆这样的情况,哪怕手术成功,以后也还会有转移的风险,能活多久,谁也无法预测。而为了不让自己留有遗憾,我和婆婆也算是和好了,这声“妈妈”叫得还是挺欢的。当然,不可否认,婆婆可能因为生病变得脆弱和更需要我了,对我才无法硬气,也可以说婆婆是一个非常懂得示弱和做出有利于自己选择的人,为了活得有尊严和以后生活更有保障,她比谁都清楚该怎么做才是最有利的。
当然,我们也明白我们之间曾经有过的裂痕,不可能因为多说几句好话就会消失的,哪怕我们再怎么小心翼翼地去掩饰,也不可能回到当初,最多只能算彼此都客客气气地,尽量不去碰触会令对方不开心的人事物。一直到现在,我还一直把婆婆叫“妈妈”,希望我们可以一直这样平平静静地相处下去。
以上就是我和我婆婆之间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很普通,可能大部分人都曾和婆婆之间都曾发生过类似的矛盾,而我和婆婆之间能化解矛盾的最主要原因是:婆婆患癌,而且很有可能时间不多了。就是这样的一个契机,让我放下了对婆婆的埋怨,或者说是偏见。
所以,在这里针对这道题“来儿子这里几个月了,我像一位带薪保姆,儿媳从来不喊我‘妈妈’”,我想说的是:所有的尊重都是双向的,特别是两个原本不熟悉的人,因为爱着同一个男人才成为一家人。
其实,很多做婆婆的都会有这样的错觉,觉得自己是婆婆,儿媳就应该无条件地让着自己,总拿着“婆婆”的身份无底线地去做一些让人讨厌的事情。可是,他们忘了,有些关系或者说人与人之间的好感,一旦被破坏之后,是很难修复的。再说,退让不等于没有尊严,很多事情都是可一可二不可三,正如书上所说的“善良不等于软弱”。
还有另一种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儿子结婚后就会被别的女人抢走,他们不会去想儿子娶妻是为家里添丁进口,反而会认为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受到了威胁,有别的女人分享走了儿子的爱。所以,她对那个抢走了儿子的女人从来就没有好脸色,哪怕这个女人为她生了孙子,依然是“敌人”。
我也是做儿媳的,我们从结婚的那一天起,就是奔着好好过日子,和公公婆婆好好相处,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哪怕不能做到亲如母女的亲密,也希望可以互相关心,有来有往。可如果开始我们的善意得不到相应的回应的话,我们的心也会凉的。
说实话,叫一个没有任何感情的人为“妈妈”,如果不是因为爱着那个男人,又怎么会让这个伟大的称呼落到别人身上呢?如果这个被自己称作“妈妈”的人,对自己不但没有半点怜惜疼爱之心,没有把自己当家人,反而对自己处处挑刺,制造家庭矛盾,想来,再好的脾气、再大度的胸襟也无法容忍,不叫“妈妈”也是挺正常的。
当然,像我们家的情况可能比较少见,我婆婆是在积怨成仇的情况下,才会想着去发泄自己的不满,让我不要叫她为“妈妈”,可是,她不知道,这同样很伤人,再说,我不是她的儿子,我没有理由上赶着用热脸去贴她,更不会惯着她,不会让她再有机会来伤害我。
所以,还是先从自身上找原因,或许这只是婆媳之间的一个磨合期,希望题主有一个好的开始!
当然,我还没做婆婆,以上的观点多数都是从儿媳的角度去分析,有不当之处敬请见谅!如果大家有好不同的建议,也请多多发言,谢谢!
来儿子这里几个月了,我像一位带薪保姆,儿媳从来不喊我“妈妈”,你们怎么看?
我们这里就有一位60岁的母亲,因为在儿媳家遭遇到一系列不公平待遇而想不开的。
这是前几年真实的一件事,邻居王婶早年老公就去世了,为了儿子一直没有再婚,一个人辛辛苦苦的将儿子拉扯大。
就在去年儿子结婚,王婶也帮儿子凑钱在市区买了房子,起初以为自己的好日子也快降临,毕竟自己辛苦这么多年也可以轻松轻松。
谁知道在村里呆了不到一年,儿子就要将母亲接到他那帮忙带孩子,在儿子再三诉说下,王婶最后答应了。
但是在儿子那呆了一个多月,王婶就要回农村去,无论儿子如何挽留。
原来王婶在儿子家每日都受儿媳的冷嘲热讽,白天儿子在上班,王婶因为生物钟的原因,每天起的比较早,然而儿媳就因为这而心中不快,中午吃饭的时候说王婶天天闲的,早上起那么早,吵到自己和孩子睡觉了。王婶听到以后,连声说对不起,下次注意。
后来王婶早上再起来就轻手轻脚的,但是在给孩子做营养餐的时候又开始挑刺,说菜没洗干净,米粉牌子不对,奶瓶没消毒,开水不是纯净水,反正对王婶是各种看不顺眼。
自从王婶来的这段时间,她是一声妈都没喊,每次喊她都是直接“哎”来称呼,为此王婶也没计较,但是没想到无论自己努力做好每件事情,她仍然挑不是。
为此王婶就跟儿子提出要回乡下去,自己在这里呆不习惯,但是没想到换来的却是儿子的责怪,说帮忙带孩子才多久就闹腾的要回去。
回家以后的王婶是越想越不开心,就喝了除虫的农药,要不是我们发现的早,后果就不堪设想。
今天借这件事就是想告诉大家:
婆媳不合自古就是群众讨论的话题,就像题主提出的问题,在儿子家的几个月,儿媳从来不叫妈,其实如果没有别的不孝行为大可不必理会。
如果还有很多独自己不敬的行为,你可以私下和儿子沟通一下,最后确定在这里实在不开心就分开住吧。
首先,跟媳妇一起住心态要好,人跟人都会有一定的矛盾,跟自己的亲儿子或者闺女都会发生不愉快,何况是儿媳妇。所以如果产生了矛盾就直接跟儿媳妇明说,把事情说开来就好,不然老是闷在心里,这样只会矛盾越积越深。
其次,放低期待吧,大多数婆媳矛盾都是期待值太高,作为婆婆别老是把儿媳要求太高,毕竟就算是亲儿子或者闺女也不会整天把妈放在嘴上,要换个角度想,过来只是为了儿子减轻负担的。
最后,就是善于沟通,保持距离。毕竟有些矛盾本不是问题,也许只是她性格如此,但是到了自己这里就上纲上线,于是你生气,她却什么都不知道,因此遇到问题要善于沟通。
而且孩子们的思想跟我们还是有些差距,没事可以在儿子这里小住一下,但是尽量减少与媳妇的独处时间吧。
最后希望婆婆与儿媳可以和平共处,幸福生活在一起。
来儿子这里几个月了,我像一位带薪保姆,儿媳从来不喊我“妈妈”,你们怎么看?
“带薪保姆″,果断离开,别再受这“窝囊气″!!
儿媳不敬,“带薪保姆″,辛苦操劳,心里憋屈,真的很难受!
儿媳对婆婆叫一声“妈″有那么难吗?婚礼上不早就给了“改口费″吗?当时不叫得“咪咪甜″吗?为啥现在叫一声妈,比登天还难?!
婆媳关系,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处。这位婆婆是带薪来的,本意是来帮助儿媳,照看孩子,分担家庭事务,支持小两口工作生活的。本意是一家人三代同堂,平平安安生活,分享天伦之乐。不是来蹲饭吃,享清闲,看人脸色,忍气吞声。几个月来,婆婆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这个小家“鞠躬尽瘁″,问心无愧。但是,同在屋檐下,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儿媳对婆婆却形同路人。几个月来吐不出一个“妈″字,不知儿媳招呼婆婆是“张三″,还是“李四″?这样的日子还能僵持多久?
“带薪保姆″,从你的描述中,看出你的儿媳很固执,要想短时间让她叫你一声“妈妈″,也很难。与其天天见,尴尬难解,不如找个借口,迅速离开,眼不见心不烦,安心过好退休生活。儿子、儿媳不来求父母,你们各自逍遥自在吧!
来儿子这里几个月了,我像一位带薪保姆,儿媳从来不喊我“妈妈”,你们怎么看?
我和婆家人关系都还好。不过我们没有住在一起。
我和老公自从认识开始,公婆就没有帮过我们任何忙。我们自己挣钱买房子,自己的钱办婚礼。结婚的时候,公婆只给准备了一条棉被。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我们才城里工作生活,公婆在农村种地,除了来看病,几乎没来过。当时我生孩子的时候,婆婆说她不来伺候月子,怕处不好落抱怨。她出钱让我找人伺候。结果人也没来钱也没出。就给了孩子1000元的见面礼。明白他们也是没有多少钱。所以我们也从来没有计较过。
每次回家公婆都客客气气的,我们自己也觉得跟客人一样。回去的少。对什么都不熟。所以也帮不上什么忙。每次回来公婆都会把后备箱装的满满的东西。都是自家的蔬菜鸡蛋鸡,猪肉等。
好像从结婚我就从来没喊过公婆他们爸爸妈妈。没有办法比较害口。总是喊不出口。刚结婚那会是不好意思喊。后来有了孩子,就冲着孩子喊,直接喊爷爷,奶奶了。所以也不用喊爸爸妈妈了。我婆婆家那风俗好像都是这样吧。因为我看妯娌们都是直接喊爷爷奶奶的。我也就正好跟着喊了。
其实我从心里还是尊重他们的。虽然他们没有照顾我,没有给我帮助过,但是他们生养了我老公。理解他们的难处和小心思。说实话,对他们谈不上感情。更没有感激。有的只是尊重。虽然没有他们的帮忙,我们的日子也过的挺好。现在每次回去,都尽量给他们留一些零花钱。有时是几百,有时是一两千。都是我让老公递给他们的。因为我也不想让他们觉得我对他们好而有心理负担。就这样吧。人和人之间强求不来。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而不是说图个啥。
所以题主也不要强求儿媳一定要喊你妈妈。给儿子做带薪保姆不委屈。有把子能力的时候,多帮衬他们一点。等你老了,他们会记得你的好。这就好比人情先存起来,到用的时候一定会有用。况且你是帮你亲儿子,又不是外人。有什么亏的呢?
来儿子这里几个月了,我像一位带薪保姆,儿媳从来不喊我“妈妈”,你们怎么看?
来儿子这里几个月了,你像一个带薪保姆,儿媳从来不叫你,依我看,你如果想住在儿子家,就不要有那么多事。你能干那么多的活,儿子儿媳应该正是上班的年纪,人家很忙,没时间琢磨你心情,更没功夫哄你。你觉得委屈,就回自己家。别认为生了个儿子,儿子得对你千依百顺。他有了自己的家,他的精力主要用在那里。你尽量别和他们搅到一起,等老了,病了,再指望他不迟,亲情也是一种消费,过早用完,以后没得用了。
我从来没叫过婆婆,叫不出囗。这不代表我不对她好,该买的东西,该给的钱,我从不吝啬。有人她天生就不喜欢叫人,强迫别人干吗?你争半天,她也未必能叫你一声,还会讨厌你,恨你。你在你儿子家能待得下去?事多的人,在哪儿都不受欢迎。
人老了,应该看开,什么都不在乎。拿好自己的退休金,过好自己的生活,别再去管别人。你所认为的付出,在人家眼里说不定是麻烦呢!
来儿子这里几个月了,我像一位带薪保姆,儿媳从来不喊我“妈妈”,你们怎么看?
看到了大多的婆媳不能好好相处,这也不能怪儿媳妇,首先声明:我是一个婆婆,还是一个单身十几年的婆婆,儿子很心疼我,但他有主见,有原则,结婚刚一个月他父亲就去世了。原来围着病人转和他们不可能有什么矛盾,他们上班,也不住在一起,后面我一个人,他们常回来看我,也要求我和他们一起住(其实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我拒绝了,想他们了,我过去小住,我有退休金,会给他们安排很多小事情,做饭,打扫卫生。还专做儿媳妇喜欢吃的。也和儿子私下谈过一次话:儿子,我们一家人相处,有时会有小矛盾,到时你千万别偏向我,要帮你老婆,你们要过一辈子的。我是你妈,事后哄哄我就行了!嗨,这招真好,我家儿媳妇笑口常开,在网上给我买这买那,还让她同事看她这个前潮婆婆。我也会在她每年的生日给她一件首饰,结婚到现在八九年了,我们没有红过脸。有时和儿子闹矛盾了,收拾包包就走人,倒是儿媳妇眼泪汪汪的:妈妈你别走,莫和他一般见识。久了不去,儿媳妇会打电话: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啊?想吃你做的鱼了!住一起时,有时晚上咳嗽,他们马上会给你倒杯水来!所以,婆婆要有妈的样子,你把人家姑娘当亲生,她能不对你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