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子女各种不待见,恶语连连,死后子女个个却哭的撕心裂肺,为什么?

讲一个真实的事例,一个发生在身边人的事:

我的一个大爷,60多岁的时候中风了,在医院里抢救过来后就变成半身不遂,左侧身体不能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几个女儿轮流照顾十几年后,大爷用一根紧缩带吊死在了床上。

大爷有4个孩子,3个女儿,1个儿子,儿子是最小的。而大娘,在生小儿子的时候难产走了。可以说,这几个孩子都是大爷既当爹又当娘地拉扯长大的。

对于这个以命换来的儿子,大爷给他起了一个特别有含义的名字:天赐。

不过幸好,他们都很懂事,小小年纪就知道和父亲分担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特别是几个女儿,差不多算是全权接过了照顾弟弟的任务。

而这个弟弟,虽然从小没有母亲,但有几个姐姐疼爱,几乎把他缺失的母爱都以另外的方式补给了他。

可能是几个姐姐充当了母亲的角色,这个弟弟就变得很任性。从小就是家里的小霸王,什么都得先让着他。

而大爷,本身就比较重男轻女,对这个宝贝儿子更是连一句重话都不舍得说。在全家人的溺爱下,弟弟长出了一身的坏毛病。

不但经常逃课,还和同学之间不是打架就是吵架。父亲常常接到老师的电话,老师希望家长在家里多多教育、引导一下孩子。

可,大爷往往不当一回事,在他的认知里有一种:自己的孩子才是好的,至于小孩子打架的事,那更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受欺负。

他还常说:不喜欢读书就不读,大把人不读书不照样能打工挣钱。

所以,大爷对老师的话是置之不理,只是表面上应付一下老师。后来,就因为大爷的长期纵容,他的儿子在读初一的时候,不但在宿舍喝酒,喝醉后还把同学打伤了。

大爷赔了医药费后,受伤同学的家长还要告学校,而学校本来对天赐失望透顶了,已经算是完全放弃了他,如今更因这事,大爷接到学校劝退通知。

其实,在此事之前,天赐已经受到学校记过处分两次了。每次都是大爷带着天赐去求学校网开一面。而这一次,学校也说了,无论如何是不能再让他留下。

无计可施之下,大爷能只帮儿子办了退学手续。这一次的退学,天赐就再没进过学校了。关键原因是:找不到愿意招收的学校了。

就这样,一个未成年的青少年,既不上学也不下地,每天无所事事。后来,还跟街上的一帮小混混混到一起了。

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大爷后悔了,可也已经晚了。从此后,大爷是想尽办法希望能把儿子扭回正道上。

他请村里有名的一个退休老师帮忙教育自己的儿子,而这个老师家的一个婶娘曾得到过大娘的帮助。为了还这份人情,老教师还是同意了。

可是,天赐已经是半大的孩子了,性格基本都定型了,哪那么容易教好。老师才上他们家两次就再也不来了,让大爷自己教吧。

原来,天赐别的本事没有,骂人和专揭人短的本事却是一流的。

老教师本来就是耐于情面才来教他的,要不,谁愿意接这个烫手山芋。他倒好,恶习难改,把老教师的一些陈年伤疤都揭出来,一顿数落和臭骂。

对长辈、对老师、对他人,完全没有半分尊重,这样的人,谁也教不了他。

不过,幸好他有三个始终疼爱他的姐姐,尽管人人都说他不是个东西,可,作为从小把他照顾长大的姐姐们来说,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弟弟。

为了弟弟能娶上媳妇,几个陆续成家后的姐姐,再凑钱帮弟弟在镇上全额买了一套房子。

十几年前,能在镇上买起房子的人并不多。这样一来,天赐找对象就相对要容易很多。毕竟,谁没半点虚荣心呢?

在镇上有了房子,也算是街上的人了。很快,天赐也娶上了一门漂亮的媳妇儿。

有了家庭后,天赐也慢慢地收了点心。眼看日子慢慢就能过好,可大爷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迎来一场大的灾难。

听说,那天早上,大爷起床时,突然晕倒,头磕到沙发上。送到医院抢救醒来后,医生说:病人中风了,目前已经造成半身不遂,以后可能就离不开床和轮椅了。

听了医生的话,几个儿女的心都凉了。要长期照顾一个卧病在床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大爷醒来后得知自己的病情,就哭着对几个女儿说:你们给我一包老鼠药吧,让我死了吧,别让我受罪,也别让我拖累了你们。

可,做儿女的又怎能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出了事后,只能几个女儿扛着,别人都是儿子养老,大爷家不但是女儿养老,就差连弟弟一家都要几个姐姐养着。

所以,三个女儿商量,一家接过去照顾一个月。如果不愿接过去的话,在老家照顾也行。

可是,如果在老家的话,就要白搭进去一个人力。如果在自己家的话,还能照顾一下家里。可,问题又来了,如果接到家里就要另外给老人准备房子。

后来,大家衡量之下,还是只能接回家照顾,三个女儿轮流照顾。照顾一个不能动的病人,远比想象中的困难。

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光帮病人擦身体就能累出一身汗,更别说端屎端尿的了。哪怕是亲生女儿也受不了这份折磨。

请保姆吧,可她们几个帮弟弟买、娶媳妇,都差不多花光了家底。加上救治老父亲,他们也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请保姆。

关键是,他们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

老父亲除了不能自理之外,别的什么都好,包括胃口。几个女儿照顾了几个月后发现,父亲是越来越胖,女儿们却越来越瘦。

就像书上说的:吃得多就拉得多。而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女儿们的负担,不说别的,就是帮老父亲翻身也越来越吃力,有时候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

为了大家都好过点,老父亲提出,说不要再给他再做那么多吃的了,他可以少吃一点。可是,一天两天还好,时间长了,老父亲就受不了了,他说:我饿呀!

三个女儿又恢复了老父亲的饭量,可一段时间后,几个女儿都受不了。她们私底下商量,老父亲的饭量必须要限量。

大女儿说:不怪我们狠心,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有时候擦个身子都要两个人才能做到,家里已经为了老父亲的事闹翻天了,丈夫和儿女们都在说她“不能为了一个人就把全家都搭进去吧?”

大女儿的身体也不好,照顾老父亲也是一件吃力的事。

惭惭地,几个女儿家都开始闹起了矛盾,争吵声不断。

大爷不管轮到哪家,哪家都有意见。大爷心里也苦,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事,可却偏偏发生了。

就这样熬着、骂着过了十几年后,最后的一年小年夜,大爷对女儿说,他想回老家过年,希望把儿子叫上来一起。

女儿虽然觉得奇怪,心里也不乐意,但还是遵从老父亲的话,把老父亲挪到老家。那一年,女儿喂了大爷吃完一碗饺子后,像往常一样去忙别的事了。

第二天早上,女儿给老父亲端饭时才发现,老父亲的身体半挂在床边,脖子上系条一根细细的裤腰带,已经气绝身亡了。

看见这样一番情景,曾经对老父亲有殊多埋怨的女儿,也忍不住放声大哭。而几个闻讯赶来的女儿们,同样是悲痛欲绝。

他们都不敢相信,昨天还一起过小年夜的父亲,怎么突然就不在了呢?

村里人听说后,都只是一声叹息。

因为,大家都知道,照顾大爷,几个女儿都尽力了,就算偶尔有点小脾气,那也是无可奈何的。毕竟,都已经照顾了十几年了。

而大爷选择这样方式离开,村里人表示也能理解。躺在床上生不如死地活着,还要拖累几个女儿,还不如早点解脱。

还自己一个轻松,也还女儿们一份安宁。

而几个女儿,虽然平时对老父亲各种不待见,有时候也会嘴上埋怨他。可,她们从来都没想过老父亲会以这种惨烈的方式离开。

这让她们像刀割一样疼,还有深深地自责。

还是那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

我想说:不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如果可以,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问心无愧!

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子女各种不待见,恶语连连,死后子女个个却哭的撕心裂肺,为什么?

久病床前无孝子啊!

邻居家有个婶子,据老妈说,年轻的时候特别漂亮,我看过那个婶子的照片,真的是很漂亮。

好多人喜欢那个婶子,但是他们那个年代比较流行铁饭碗,所以最后这个婶子嫁给了一个有铁饭碗的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国企员工。

嫁过去之后,那个婶子并不甘心过平庸的生活,自己开始做起了买卖。风里来,雨里去。原来俊俏的脸庞被风霜弄得再也看不出来当年的美丽。

就这样婶子一点一点的,攒了很多钱。她自己一点都舍不得花钱,永远穿的是那套又老又破旧的衣服。老妈不穿的一些衣服,即使破了洞,她也会拿回去补一补穿。

婶子有三个子女,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先后婶子拿钱帮他们都买了房子,自己手里一点钱都没有了。

现在那个婶子老了,原本是跟着一个儿子生活,但是那个儿子经常打她。两个儿子相互推诿,谁也不肯接婶子在家里住。

最后这个婶子进了养老院,前几天老妈还发了她的照片,整个人面无表情的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红楼梦的好了歌说: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有位老人对儿子说:我也不用你怎么孝顺我,我只希望我孙子就像我儿子。

大家可以细品品这句话!

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子女各种不待见,恶语连连,死后子女个个却哭的撕心裂肺,为什么?

说说我家的故事吧,我和老公自由恋爱九零年结婚,原来婆婆打算是在一起过,老公工资交家,我没同意,我上班有工资,以后怀孕生子的时候没有工资了,难道说买包卫生纸还得问婆婆要?所以我给老公说:要么交伙食费,要么自己单过。后来是婆婆家六米公房接出四米房头做的新房,过礼一千五,我用过礼钱买的电视,妈妈给买的自行车,(那个年代陪嫁给自行车的并不是很多),结婚当晚吃过饭只剩下自己家人的时候,婆婆说了:你们结婚拉下了两千五百块钱饥荒,你爸一个人赚钱还要养活四口人(大伯哥结婚单过了,还有两个小姑没结婚),你们还一千五,我还一千。我想着年轻人苦点不怕,一家人和睦相处才好也就同意了。结婚没多久就是过年,记得是单位发的肉票合计一百多块钱吧,我让老公给婆婆算做过年给婆婆买的年货,(当时老公工资一个月不到二百),过后听说婆婆不是好高兴。大年初一吃过早饭我和大嫂在我屋里聊天,老公眼泪汪汪回来说:婆婆嫌弃我们没给小姑压岁钱了,还说饥荒不用我们还了(我们五个月已经还了八百),以后每个月给婆婆二十元钱就行。我听了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个新媳妇也没人给我压岁钱啊?小姑子比我小两岁还小呵呵?看到老公委屈我说:这点钱不值得大过年掉泪吧,不就二十吗?没问题。大嫂说了句:真有饥荒假有饥荒谁知道呢?你还饥荒就该要账单,你直接给债主。我说算了,那么较真一家人还能处嘛。

渐渐的小姑子也都结婚了,(大小姑子结婚我给买的东西,小的结婚办置花了一千三左右,其中我花了七百多)这些年来逢年过节我都会给婆婆或买年货或给钱,婆婆除了偏心小姑子及外甥其他还算不错吧,我不是很计较,妈妈也不允许我有武逆的行为。

零五年林业不干了我和老公都下岗了来到山东开始打工,每年回不回家都会给婆婆和我妈各两百元钱,小姑子从来没有过,总是说咱爸退休工资老两口不缺钱,一说起婆婆小姑子总是说她妈这么多年多不容易多么苦,一说孝顺就是我妈有儿子呢。我真是懒得理她,直到一三年腊月初六下午五点多吧,家里来电话说公公病危,那会我们在日照的一个山上,下山没车了,只能第二天才可以回去,老公问他两个妹妹回不回时,小姑子说家里脱不了年根再说。第二天早上五点公公去世,我们赶紧订机票,老公又问他妹,两个妹妹都说不回了折腾的,让她哥给捎回去二千块钱得了。气的我一把把电话挂了,让老公打电话给婆婆,告诉她,我们明早就能到家(哦对了忘记交代了我们是黑龙江小兴安岭的林业职工)。八点左右到订票大厅取钱的时候大小姑子来电话让带她的票也回去,刚取完票了小的又来电话说也回去,折腾的取完票去小姑子家集合,我嘴欠的问了一句:你们不是不回啊怎么又变了?小姑子说:咱妈让我姐回去,我回不回妈不管,我姐回去回来时自己弄不了孩子(四岁),我帮她弄孩子嘛。听这话我晕,感情不是回去奔丧而且帮她姐弄孩子呵呵。到家了料理公公丧事基本上就是大伯哥说啥我们照做呗,出殡的时候两个小姑子哭天喊地悲痛欲绝…三天圆坟后,大伯哥说结结账,一共花了三万,你们看着拿吧,两个小姑子各自拿了四千,老公说我拿七千,我一看这不挺好的么。大嫂这会儿说了句:给没给老爷子留张照片?婆婆问干啥?我解释说大嫂的意思以后逢年过节的时候祭拜祭拜吧。结果婆婆来了句:啥用?谁疼?要说疼俩姑娘还差不多。我去姑娘疼?姑娘疼病危不回来?去世不回来?要不是左邻右舍的笑话姑娘爹死了都不回来,婆婆受不了啦硬逼着姑娘回来,俩姑娘不可能回来奔丧。就这还姑娘疼???晕死我了还不能怒怼,忍气吞声吧,谁让咱是儿媳妇呢…

去年又是,婆婆八十多了,身体不是很好了。大伯哥的女儿结婚在聊城,当时我自己是在东北家里,婆婆等着侄女回东北办就不去聊城了,我机票火车票都买了准备参加侄女的婚礼,临走的头天晚上婆婆犯病了没办法我的票退了没去,当时老公和大伯哥都要回来,我说你们安心把送亲过去了吧,我在家就行(其实婆婆是心脏病犯了,但第三天就是侄女婆婆家正日子,怎么可能让大伯哥回来吖?好在我娘家姐姐都在可以帮我)。俩姑娘没反应,直到半个月后才给她妈打电话问问咋样了?其余免谈…

我不敢说我就非常孝顺,但起码的责任我会担当。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真的不知道婆婆养的这两个姑娘怎么想的???

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子女各种不待见,恶语连连,死后子女个个却哭的撕心裂肺,为什么?

作为一个丧母之痛的人说一下感触:

这种事情分情况:

第一种情况:老人跟子女关系确实不好,过世后也是逢场作戏,给外人看!

第二种情况:床前久病无孝子,没日没夜的照顾老人和病人,是体力和财力的消耗,所以有啥别有病!而且病人没了生存的希望时也会有各种暴躁情绪或挑剔摔,唉声叹气打等让人不舒服的行为。虽然可以理解,但人都是有情绪的生物,不是木头!本就疲惫不堪会让人产生各种压力!所以会有恶言恶语,死后会哭天喊地也有解脱,心痛,失落的感觉

第三种情况:需要长期吃药,但是病人又不想吃很抗拒,比如我妈,有高血压,需要长期服药,忌口,但她就喜欢油腻的大鱼大肉,好言好语不听,非要说难听的才吃,可是我们也是为她好!

当她突然发病脑溢血被医生下了死亡通知书时,心里真的是感觉到撕心裂肺的绝望!她才54岁,她一直念叨我婚事,却没看到我结婚还没享受一下我们兄妹的回报,我们一家也没来得及拍一个完整的全家福,就走了!特别地遗憾和懊悔自己以前不对父母好点,不早点结婚,不早点跟父母和解!

所以,很多事不是当事人真的很难说是与非

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子女各种不待见,恶语连连,死后子女个个却哭的撕心裂肺,为什么?

都是钱害的,都是人惯的!都是利字当头,都是猫哭耗子!

讲一个真实的事情,你自己看看去领悟,你就明白,有些人有多么的现实!

我们当地有个老太太,农村里面的,得了脑梗还是啥,反正脑袋上面的一个问题,

这种病似乎只能卧病在床,也治不断根,好像命也不长,住医院里面才能活久一点,

然后送到医院里面,家里的四个孩子都互相推诿,医院里面除了老伴,没人陪伴。

老头没有办法,将四个孩子找来一起,说是要轮流照顾,但是都说自己工作忙,

叫他们掏点医药费或者一起凑钱请个护工,一个个都吐着苦水,最后一起凑了一千来块。

但是,这一千来块能够顶个啥事?现在医院的费用,大家应该都清楚,

没两天,钱就又花光了,老头想了半天也没辙,最后灵机一动,想了个好办法,

他先是花钱找人办了一张假的房产证,然后又找来四个孩子,开始宣布:

其实,早些年,他和老伴存了一些钱,偷偷买了一套房,没有告诉大家,

谁要是精心照顾并且将葬礼操办好,这套房子就归谁!说完还拿出了“房产证”。

几个孩子这下简直绝了,拖家带口的守在医院里面,那叫一个孝顺啊!

后来,老太太死后,几个人在葬礼上,就为了争“房产”,差点打了起来。

老头见状,为了葬礼能够进行,一不小心说漏嘴,让四个人知道房产证是假的,

当即,四个人都气呼呼骂了老头一顿,全部都走了,把村里帮忙的邻居都惊呆了。

老头也是气的差点没有心脏病发作,后来一个人操办了葬礼,就搬到了镇上养老院。

后来,我们村拆迁了,除了青苗费,每个人还有货币安置的“人头费”,大概18万一个人,

几个人又赶紧到养老院,争相把老头接到自己家里面去“尽孝”。

老头当然知道这几人的打算,也乐呵呵的每家轮流住,心里估计却是拔凉拔凉的。

后来,拆迁款下来没几天,老头就自己吊死在养老院里面,至于那笔钱,就谁也不知道下落啦。

有人说老头提前给自己烧了,有人说老头捐献给红十字会了,也有人说老头送给某个老太太了。

总之,这几个不孝子,谁也没有得到这笔钱!

你以为这就完了?错了,老头死后,这四个人还“团结”了一次,抬着老头到养老院闹事,

最后,好像得到了3万块钱的补偿,至于补偿费的分配,听说几人又打了起来。

唉,所以嘛,病床上的抱怨,是人性!死后的哭丧不已,也是人性!

说白了,一个是为了少尽责,一个是为了自己不丢脸!

可惜,他们忘了老话:生前如若不尽孝,死藏金山也枉然!汝今也有儿孙在,只恐儿孙照样看。

最后提示: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孝顺父母,人人有责!

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子女各种不待见,恶语连连,死后子女个个却哭的撕心裂肺,为什么?

我们村的刘大娘,被村里人发现吊死在自己家老屋门口,一下成为村里人疯传的话题。

刘大娘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在镇上开了一家家具店,生意挺好的。每年赚三十多万,在县城都买好了房子,准备给儿子做婚房用。自己家车子存款都有,可以说在村子里是个有钱人了。

刘大娘二儿子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回家一次,给刘大娘2000块钱零用。二儿子前几年家里盖房子,还欠下几万块钱,所以手头并不宽裕,夫妻俩还要供孩子读书。

刘大娘三儿子从小娇生惯养,好吃懒做,快四十岁了还没有正经工作,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儿媳出去打工养家,很少回来。刘大娘最是为他操心,也后悔以前太娇惯他了,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刘大娘和老伴一辈子省吃俭用,给三个儿子娶了媳妇,自己手上剩下的一点钱也给小儿子拿去挥霍掉了。农村人也没有买养老保险,那时候生了三个儿子,就是指望养儿防老的。

大儿子二儿子都分家另过了,小儿子没有自己的房子,住在老丈人一处闲置的房子里。刘大娘老两口独自住在老房子里,平常三个儿子也没有来看他们。

十年前,刘大爷去世了,刘大娘一个人住。不知道是孤独还是怎么的,常常喜欢找事儿,经常和邻居吵架,要不就骂儿子,说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

一开始,邻居被她气了也会跟她吵,但是时间久了,别人知道她这毛病了,也懒得理她了。没有人理她,她更孤独了,就开始去儿子家瞎闹,大媳妇被她气得没办法。

有一天,刘大娘又去大儿子家瞎闹的时候,突然摔倒了,昏了过去。大儿子赶紧将她送到医院,人是抢救过来了,脑子却一时清醒一时糊涂,医生说要人照料,不然很容易出事。

可是这照料人也麻烦啊,老大夫妻平时要看店,老二夫妻不在家,老三一个大男人,也不会照料人。最后三兄弟商量,决定将刘大娘放在老大家照看,那两家多出一点钱。

家具店平时生意比较淡,所以老大媳妇平时就负责照料刘大娘。要说这刘大娘呢,脑子清醒的时候跟平常没两样,一犯糊涂就把老大家的东西摔的摔砸的砸,甚至把尿拉在床上。

老大媳妇受不了了,说还是让她住回老房子里去吧,每天过去给她烧饭洗衣服。刘大娘于是又搬回了自己家,老三没有做事的时候就过去看看她。

刘大娘的病情反反复复,时好时坏,真是把人折腾死了。老大媳妇也有点不耐烦了,想把她送去养老院,可三个儿子不同意,觉得会被村里人笑话,有三个儿子还进养老院?

虽然没送进养老院,可儿子媳妇都烦了,心里都不约而同地想,何时是个头啊?毕竟长年这样耗,确实需要人力财力精力啊。于是,他们也常常对刘大娘恶声恶气训斥。

刘大娘被儿子们训斥,更是哭天抢地,说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被嫌弃了,不如随老头子去。儿子媳妇也没当一回事,反正又不是第一次这样闹了,过后就好了。

那天晚上,小儿子看她睡了,就去邻居家打了一夜牌。第二天早上很早,就听到村里人说刘大娘吊死在自己家屋门口了。两个儿子听说,赶紧拔腿赶过去,一看刘大娘舌头都出来了。

两个儿子吓坏了,赶紧把老母亲放下来,又通知老二夫妻和老三媳妇回家。三个儿子媳妇没想到刘大娘会选择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心里悲痛之余又愧疚不已。

葬礼上,三个儿子媳妇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啊,让周围的人看了都忍不住落泪。丧事也办得很隆重,因为刘大娘也80多岁了,虽然是这样走的,也算是活到高寿了。

其实,很多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子女恶语连连,却在死后哭得撕心裂肺,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种: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很多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都需要子女照顾,而子女又都有自己的家,很多时候真是心力交瘁,同样被折磨着。有的老人生病需要花很多钱,常常把子女一辈子的积蓄都搭进去了,子女也是没办法,不治又是不孝顺,治又看不到希望,内心也是无比挣扎。老人去世后,子女哭得撕心裂肺,一是恨自己无能为力,不能给父母更好的生活,二是想起父母从小到大对自己的各种关心、疼爱,想起那些快乐的时光,所以才会哭。

综上所述,其实这也不能怪子女,都是没办法的事,谁不愿意陪在父母身边,给父母最好的生活?但是中年人的辛酸与无奈,又有几个人能体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