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1.5元时代会不会在两到三月之内到来,大家说说看?

大家好,我是农村来的坐家!欢迎大家来围观,今天的话题是,玉米的1.5元时代会不会在两到三月之内到来,大家说说看?

首先,我的观点,是两到三月内,玉米不会有1.5元的时代到来。因为,我们南方人常吃的是水稻,对玉米的需求也是有,只是不为主要。可,北方人就常吃玉米,玉米对北方人而言算是主要的粮食。所以,玉米也是三大常吃的粮食之一,它不会短期爆涨或是爆跌的。

接着,虽然,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最近都受疫情的影响,而导致行业有所波动。可,玉米这个粮食的价格,却不会因为疫情,而有大变动的哦。因为国家政府也是会管的,我们这农村的广播和镇上的广播,每天播放的,除了要戴口罩之外,也说了,不能乱涨粮食,蔬菜的价格。

然后,平时玉米一斤是8毛钱左右,你来一个,两三个月就涨到1.5元,相当于翻了一翻。实在是不合理的,哪怕有涨,也只是一毛到三毛左右的波动。可实际,大数据来看,是不降价就不错了,别去奢望大涨。

最后,玉米它是重要的粮食,平时的库存也会做到位,做充分的,别说两到三月,就是一年也不会这样大涨大跌。去年猪肉大涨,那可不能对比的,性质不一样哈。对此,你们怎么看也?在此, 感谢大家来围观,期待大家去扩散和关注一下我!谢啦!

玉米的1.5元时代会不会在两到三月之内到来,大家说说看?

感谢邀请。玉米的1.5元时代会不会在二到三个月内到来,肖为华回答。

我作为一个农民,就得站到农民的角度出发,一切对农民有好处的事我们都欢迎,农民必定是弱势群体,所以我一看到这个标题我很兴奋。

兴奋归兴奋,还得要面对现实,本人认为,玉米1.5元时代别说在二到三个月,就是到年底也达不到1.5元一斤,我不是泼冷水,而是实在不现实。

玉米是粮食中的三大主粮,玉米的作用不可小觑,它的价格可以说牵动着养殖、制药等一切和人类相关的大事,它如果漫无目的上涨,就会带动一切物质的上涨,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

话又说回来,现在玉米虽然市场说了算,但是价格的确是有点低,导致农民种地不剩钱,所以我呼吁,应当给农民一个和理的价位,让农民种地能挣钱,不能让农民年年失望,这是农民都企盼的。

我认为,玉米的1.5元时代不会在二到三个月来临。

玉米的1.5元时代会不会在两到三月之内到来,大家说说看?

由于疫情的原因导致了市场上养殖行业大量需要饲料或者粮食,主要是因为封村、封路的原因造成了饲料和粮食的运输车不能够运到农村,而农村养殖业储备的粮食或者是饲料,在近一个月的疫情防控当中基本上消费一空。这样就在疫情期间粮食的价格不断的上涨,特别是玉米的价格上涨的速度比较快,至少比年前每斤上涨了0.1元左右,即便是价格比较低的黑龙江地区的玉米价格也上涨到了0.96元左右每斤的行情。

由于近期玉米价格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作为大宗商品每斤上涨了在10%左右,可以说这个价格上涨的幅度非常大的。似乎开始有人咨询在两三个月之内,玉米价格能否达到1.5元每斤的行情?从目前的玉米价格行情来走势来说,玉米达到1.5元每斤的可能性没有,即便是南方玉米价格最高目前也进行在1.2元左右每斤。

玉米价格之所以上涨就是疫情期间农村手中的玉米卖不出来,而市场上的玉米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这就造成了玉米消费市场玉玉米供应市场之间因为疫情导致的市场脱节问题。可是经过一个月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目前除了湖北地区其他所有的省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且连续16天的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新增确诊人数持续下降。目前全国也有好多地方对农村实行的封村、封路解封,恢复正常的交通,恢复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顺利销售和运输。

就目前国家取消了高速公路的收费,这样会极大的降低了玉米销售的运输成本,也就相应的降低了消费者采购玉米的价格成本,这是玉米价格近期出现了小幅度的下滑的主要原因。目前玉米价格比前两天每斤下调了0.03元左右,主要是因为农民手中的粮食可以顺利的迈向市场了,进而拉低了消费市场的玉米价格。更何况去年我国玉米的产量为2.6亿吨,而全国的玉米成交量仅仅为5925万吨。对于这样农民手中的玉米还是非常多的,所以玉米价格在近两三个月上涨到1.5元每斤的可能性不存在。

总之,尽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了好多农村的粮食卖不出去,而养殖行业的养殖家禽家畜也很难卖出去,这使得饲料和粮食的需求量大幅度的增加,进而拉升了玉米的价格。但是近期由于疫情在我国绝大部分地方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农民手中的玉米已经逐渐地拥上市场,所以近期玉米价格有所下滑。当然加上屠宰企业陆续复工,这会使得收购养殖的成品活禽家畜等等数量大幅度的增加,这也相应的减少了玉米的消费量。目前市场上的玉米的价格有所下调,基本上玉米的平均价格在0.98元左右每斤,比前两天每斤平均下调了1~3分钱左右。所以两三个月以后,国内的玉米价格不会上升到1.5元每斤的行情,而且国内的市场玉米供应量是充足的,因为我国还有5000万吨的玉米的储存量在等着拍卖,农民手中的新玉米还有2亿吨左右。更何况我国的玉米价格普遍比国际玉米价格要高,一旦国内市场的玉米价格提升到1.5元每斤的行情,那么国际市场上的玉米将会大量涌入我国,迅速的会拉低国内的玉米价格行情。

玉米的1.5元时代会不会在两到三月之内到来,大家说说看?

先来看看近期的玉米价格,2月10日发出的粮食收购价格周报显示,全国玉米平均收购价为0.89元/斤,环比上涨1.4%,其中东北主产区的玉米收购价为0.78—0.99元/斤,华北产区的玉米价格为0.86—1.05元/斤,四川地区玉米价格为0.9—1.18元/斤。而到2月20日时,多地玉米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比如山东地区,玉米收购价为0.91—0.94元/斤,四川地区的玉米价格为1.05—1.09元/斤。年后玉米价格的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多地玉米收购价突破1元/斤,但这种上涨是短期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所致的,很难具有持续性,随着多地物流运输恢复正常,玉米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的回落。在未来2-3个月,玉米价格能否达到1.5元/斤?微尘微视界认为这样的预期希望渺茫,原因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主产区基层农户手中,依然还有不少玉米粮源待出售

按照往年的习惯,大部分农民会将玉米粮源放在年后出售,通常情况下,元宵节之后会迎来一次售粮小高峰,不过今年的情况跟往年有所不同,很多地方农民想卖粮,但实际情况很难实现,主要是因为基层粮源无法顺利出手,粮贩也不能像往常那样到处活跃。从近期的收购数据来看,基层农户手中还有不少粮源,截止2月10日,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5925万吨,与2019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23万吨,这也意味着主产区还有将近50%的粮源待出手。实际上短期玉米市场粮源供应紧张,不是因为玉米产量供应不足,而是因为运输环节不那么顺畅,一旦基层粮源可以顺利流向市场,那么玉米价格想要上涨30%以上就基本上没希望了。

二、需求企业自身利润空间有限,收购价无法提高至1.5元/斤

年后玉米价格上涨,主要是需求企业上调收购价带动的,特别是饲料企业,由于年前备货量不是很多,没有预料到年后玉米收购会延后,而下游养殖户又对饲料采购较为迫切,企业为了提高厂门口到货量,只能不断上调收购价。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玉米深加工企业,还是饲料生产企业,本身企业的利润空间是比较窄的,毕竟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当玉米价格突破1元/斤时,部分企业就处于亏损的边缘。在企业产品没有大改变的情况下,玉米作为基础的原材料,如果价格上涨30%以上,那就意味着下游产品价格要上调50% 以上,否则企业很难正常运转,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基本上不太可能。

三、临储玉米依然起到调控作用,玉米价格大幅度提升的难度很大

一直以来,临储玉米发挥着调控的作用,既不会让玉米价格大幅度上涨,也不会让玉米价格明显回落,让玉米市场保持基本稳定是大方向。年后多地饲企玉米采购出现困难,随后相关方面就启动了玉米定向竞拍,累计投放了1000多万吨政策玉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饲企采购压力。当前山东、河北地区玉米价格是相对较好的,但也只有部分企业给出的收购价超过1元/斤,如果在未来2-3个月内,玉米价格上涨至1.5元/斤,其涨幅就会超出了市场预期,宏观调控必然会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当前防疫的关键时刻,农产品价格大幅度增加,会出现一些连锁反应,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会有明显影响,这样的局面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四、内外价格差明显扩大,会利好于玉米进口

一直以来,进口玉米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很多企业在采购时,也会将进口玉米和国产玉米做对比,站在企业成本角度考虑,肯定是希望采购到价格更实惠的,由于进口玉米到达我国沿海港口的价格不足0.8元/斤,与国产玉米价格相比,存在一定的的价格优势。如果国内的玉米价格达到1.5元/斤,那么内外价格差就会明显增加,对进口粮源来说,就是很大的利好,会促使玉米进口量大幅度增长,贸易商会想办法从中赚取差价,国内的需求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也会加大进口量,另外玉米替代品的进口也会明显增加,从宏观角度来看,进口粮源带来的冲击会比较大,对国内的种植户来说,并不能从中受益。

总之,未来2-3个月,国内的玉米价格总体上会保持相对平稳,不会有大的波动,更不会上涨至1.5元/斤。毕竟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虽然取消了玉米收储制度,但宏观调控依然是存在的,一双无形的手会让玉米价格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波动,不会大涨,同时也不会明显下跌。粮食作物跟其他的农产品有所不同,其价格明显波动时,会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主粮作物价格基本稳定是大势所趋,农民在卖粮时不宜盲目惜售。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玉米价格会不会在两到三个月内达到1.5元/斤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玉米的1.5元时代会不会在两到三月之内到来,大家说说看?

如果玉米价格能够到1.5元,那么2020年可能会有非常多的人,返乡包地种植玉米了,至少我肯定会。我记得玉米最贵的时候,价格曾经到1.1-1.15元每斤。那会儿,家里旱地不多,但是老爸老妈看着价格不错,特意接了近6-7亩的撂荒地种植玉米。因为在前些年,我们村里较多的人外出打工,都是整家的外出,所以家里的耕地就没人种。

但是那么直接荒着,肯定是不行的。不然以后,耕地只会越来越贫瘠,再想把地种肥,就可难了。所以很多外出的人户,会把自己的耕地免费给关系好的邻居耕种。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家那几年种植了有十来亩的玉米。正是因为价格有一块钱,所以爸妈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还不错。

后来,没多久玉米价格就降到了0.8-0.85元每斤。因为玉米的亩产提不起来,所以一亩地也就弄个1000斤左右。除去一些费用开支,每亩的利润也就500来块。价格下跌以后,大家种植玉米的积极性都受到了打击。

虽然今年开年遇到了特殊的困难,对于各个行业都造成了较大的打击。特别是养殖业需要恢复,估计的半年左右。所以上半年对于玉米的需求量不会高,也就是我去年堆积的玉米,都还没有出手,而今年的新玉米会正常的收获。由此,就觉得整个市场上的玉米量比去年要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企业不进口国外的玉米,以消耗国内玉米为主。这种情况下,国内玉米不管多少,价格不会出现涨幅,可能基本维持0.8元每斤的价格。

2、如果还是有进口的现象,那么内部玉米出现过量的情况。这样只会导致玉米的价格出现下调。

所以总体来说,我觉得玉米的价格基本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至于上涨到1.5元每斤,更是不可能的。

玉米的1.5元时代会不会在两到三月之内到来,大家说说看?

玉米的1.5元时代会不会在二到三个月内到来,对于广大的农民朋友们来说,是非常希望能够到来的,而对于关心,关注三农领域的我们来说,也希望能够到来的,但是,对于这个美好的希望,我看是很难实现的,看一看最近玉米价格的走势,再结合我们的玉米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分析,判断,再推算一下看,在二到三个月的时间之内,玉米的价格会有所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也不会太大,在四到五个月的时间之内,玉米价格也可能还会继续上涨的,但是,上涨的幅度也不会很大的,也只能是持续缓慢上涨的,想在二到三个月之内玉米价格每斤涨到1.5元,那样的奇迹不会发生,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这是全国玉米价格的走势,从2月15日开始,全国玉米价格就从每吨2027元,下降到今天的每吨1995元,6天的时间,每吨玉米价格就下降了32元,每天每吨玉米价格下降了5元还多,而且从玉米价格的走势上看,也是在向下滑落的!

从吉林省玉米价格趋势上看,玉米价格还是上涨的,但是上涨的幅度也不是很大的,随着疫情既将结束,封村封路也已经逐渐解禁,吉林省玉米交易也会逐渐走向正常的,而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吉林省农民的手中还有大量的玉米没有出售,在由于气温逐渐的变暖,玉米含水量的加大,玉米价格即使上涨,也只能是小幅度的上涨的!

从今天吉林省各市的玉米价格上来看,最高的四平市的玉米价格,每吨是1854元,每吨的玉米价格还没有达到0.93元,最低的白城市的价格每吨是1705元,每斤的玉米价格是0.83元左右,就是这样的玉米价格,想平均达到每斤1.0元的话,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再看看玉米加工企业的最新报价,黑龙江的企业报价更低,14%水分的玉米,中粮生化(龙江公司)每吨玉米报价1660元,这样每斤玉米的价格才0.83元钱,如果每斤玉米的价格能达到1.50元,我们看一看,那会有多难?那样的话,每斤玉米还需要再上涨0.67,就是像蜗牛爬行的玉米价格的上涨速度,还能够有希望每斤玉米达到1.50元吗?

我们可以说,随着疫情的结束,随着公路交通运输的开放,随着玉米加工企业的开工开业,随着养殖企业的养殖数量的增加,玉米消耗数量也一定会增加的,玉米的价格也一定是可以上涨的,但是我们还是不要抱着太大的希望,玉米价格的上涨也会是缓慢上涨,不会大起大落的,再过2到3个月的时间,如果玉米每个月每斤能上涨0.1元,那么到第3个月的时候,每斤玉米也只能上涨了0.3元的,也就是说到了第3个月的时候,每斤玉米只能在现有价格的基础上,上涨0.3元的,如果能上涨到这这个水平的话,也就不错了!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