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庞统从县令一跃成了军师,到底实力怎样?

庞统的谋略仅次于诸葛亮,和司马懿应该是一个等级。不然也不会有“凤雏”之称。

《三国演义》庞统从县令一跃成了军师,到底实力怎样?

小说里写道水镜先生司马徽曾说道: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见二人是齐名。

庞统起初是完全忠于刘备的,他先去东吴寄寓就是为了与诸葛亮、徐庶形成三方策应,决胜赤壁,曲线救刘。所以赤壁大战一结束,庞统就直接来投刘备了。为了不让刘备为难,他是情愿从最底层做起,并不急于出示鲁肃和孔明的推荐信。果然,他在耒阳以真才实学征服了刘备,孔明也不得不承认庞统高自己十倍。

诸葛亮能帮刘备拿下荆州,面对“民强地险”的西川却无计可施。既不知如何劝说假装仁义的刘备篡夺刘璋,也不敢为西川再打一场赤壁大战了。于是他就借吊孝周瑜之机去东吴请比自己高一筹的庞统。庞统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他说服了刘备,又使用一批将领达到了西川突围。然而这时候孔明向庞统发出了一封信。二人针锋相对,都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然而二人的分歧让刘备狐疑不定,他不想二人闹不和,于是他想退回荆州。关键时刻庞统一番说辞让刘备下定了决心,然后不久落凤坡下,庞统中箭身亡。庞统死去使得孔明不得不远赴西川,留下关羽留守荆州。也为后来关羽覆灭埋下了伏笔。

而孔明认识到庞统的宽阔胸怀,只见他刚刚擦干眼泪就开足马力进川,调走张飞和赵云,只留关羽一人守荆州,从关羽开始打断刘备的兄弟链。诸葛亮最终不但没有辜负庞统的期望,灭掉了刘璋,也后刘备称帝之地 蜀国。

《三国演义》庞统从县令一跃成了军师,到底实力怎样?

感觉庞统可能被高估了很多。《三国演义》看了不下四遍,在剧中并没有多少过人之处。注:这不是贬低庞统。

诸葛亮一生谨慎,因此即便失败,也不会有大的损失。庞统从他取西川来看,就是急功近利,甚至对诸葛亮的信任也不够。这种心态是做为决断者的大忌。

在剧中好多人他根本没见过,就对人家品头论足,毫无客观根据,全凭自己主观演义。后来刘备入川抢他哥刘璋的地盘,庞统不听诸葛亮的规劝执意进言让刘备进兵,结果在一次进军过程中,中伏身亡。地点就在落凤坡。在当世居然还成了美谈。

在三国里最被高估的应该就是他了!最被低估的应该是鲁肃!

《三国演义》庞统从县令一跃成了军师,到底实力怎样?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现在说说庞统怎么从县令一跃成军师的,庞统在招贤馆以一篇策论受到刘备的赏识,却因面相丑陋只给了个县令。庞统上任后,整天以喝酒为乐,不理政事。刘备闻讯大怒,即派张飞、孙乾前去查处。张、孙二人来到耒阳,所有官吏都出城迎接,唯独不见庞县令。张问:“县令在哪里?”同僚回答道:“县令每日饮酒,自旦及夜。今日宿酒未醒,正卧床不起。”张大怒,要去捉拿他。孙说:“且慢,庞乃高明之士,不能随便抓他。先问清楚,倘于理不当,再治罪也不迟。”张来到县衙,令人将庞叫来,只见他衣冠不整,睡眼惺忪,跌跌撞撞,张更为大怒,说:“让你当县令,你竟敢贻误县里的政事!”庞笑着说:“张将军,你说我贻误了县里何事?”张说:“你到任以来,终日在醉乡,焉能不贻误政事?”庞说:“区区小县,尽是小事,有何难办。将军稍坐,待我发落。”说着,即使公吏将所积公务拿来判断,不到半天,便全部处理完毕。张看后大惊,连忙离座向他道歉说:“先生大才,小人失敬!希望先生一起和我回荆州一定向我兄长竭力推荐。”此时,庞统却不想在留变说我闲云野鹤惯了不想留下,张飞见此命人拦住先生自己回荆州告诉刘备去。

张回到荆州立即向刘备汇报了庞的才能。刘吃惊地说:“委屈了大贤人,是我的过错。”此时,诸葛亮也回到荆州。他对刘说:庞士元不止是治理一个县的人才,他的学问胜我十倍。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要是请他做个谋士,或在将军左右做个助理,定能发挥他的长处。”刘采纳了诸葛亮 和鲁肃的建议,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一道出谋划策,运筹帷幄

新剧58-59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三国演义》庞统从县令一跃成了军师,到底实力怎样?

《三国演义》庞统从县令一跃成为军师,实力如何?

《三国演义》里的庞统其人,为什么他能从一个小小县令,突然被刘备提升一跃可以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军师一职呢?

这绝不是刘备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事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世人皆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见两人的才能不分上下。庞统,庞士元,一个生于战乱之中的旷世奇才,崛起于人才辈出的英雄时代。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与惊人的判断能力成为了世人皆知的“凤雏”赞誉。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久有大志,可谓是群星灿烂中的一个怪才。虽然他的生命十分短暂,从出山到落凤坡的遭袭被杀,也不过是一个瞬间。但是他在有限而短暂的生命中,为刘玄德的兴复汉室事业却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那么庞统究竟有何能奈?下面我略举几个事例就可见一斑。

刘备封庞统为耒阳令,他走马上任后整日醉卧于后堂,不问政事。有人将庞统的事告与刘备,刘备听后便派张飞等人前去查探虚实。不料所言属实,庞统这时还在醉酒之中,张飞见后很是生气,说庞统醉酒误事。庞统这时起身,命人将积压的公文拿到公堂上,不一会就处理完了,而后便将笔丢到了地上。庞统说孙权、曹操我都轻松对付,就更别提这一座小小的县城了。张飞见此很是佩服,于是很乐意答应他向刘备举荐他。尤此可见庞统其管理才能的确十分了得。

再举夺取西川。诸葛留守荆州,他随刘备入川,他向刘备共献二计:一是诱杀刘璋,二是攻成都之计上中下三策。当然第一计因刘备对要除去刘璋于心不忍故未采纳此计作罢,但后刘备采用第二计中的中策,能够使固执的刘备”恍然“,最终迈出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其中,庞统的贡献功不可灭。还如,庞统献连环计,使曹操战船用铁索连环,促使周郎火烧赤壁;识破杨怀、高沛行刺之计,等等。

我们从史从文学中领略到庞统的雄才大略,目睹了他人生的大喜大悲,数说其功绩,乃经天纬地之才也。后人对庞统之死作诗叹息: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量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三国演义》庞统从县令一跃成了军师,到底实力怎样?

人聪明有谋略,但心胸气度小。估计即使活的长,也成就不了大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